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死蜱、乐果在大棚和露地青菜上的降解动态 被引量:37
1
作者 施海萍 陈謇 叶建人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1-192,共2页
对毒死蜱和乐果在大棚青菜和露地青菜上分别进行了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 ,毒死蜱在大棚青菜上的降解速度明显慢于在露地青菜上的降解 ,其半衰期分别为 7 88d和 3 93d ;乐果在大棚和露地上的降解动态无明显差异 ,其半衰期分别为 3 92d... 对毒死蜱和乐果在大棚青菜和露地青菜上分别进行了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 ,毒死蜱在大棚青菜上的降解速度明显慢于在露地青菜上的降解 ,其半衰期分别为 7 88d和 3 93d ;乐果在大棚和露地上的降解动态无明显差异 ,其半衰期分别为 3 92d和 3 9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乐果 大棚 露地 青菜 降解动态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无张力瞳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建人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白内障 术后 无张力瞳孔 眼球穿孔 外伤性 角膜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毒死蜱颗粒剂防治水稻不同生态位稻飞虱药效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蔡美艳 冯永斌 +2 位作者 陈海波 叶建人 黄贤夫 《湖北植保》 2010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毒死蜱 稻飞虱 药效试验 防治 水稻 生态位 颗粒剂 有机磷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市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蔡美艳 陈海波 +1 位作者 冯永斌 叶建人 《农技服务》 2010年第2期220-220,277,共2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传播媒介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对温岭市的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分析其发病症状、危害特点及病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 症状 原因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不同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桂跃 韩海亮 +3 位作者 赵福成 王华第 孔晓民 叶建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4-567,共4页
2008—2010年对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及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2010年在济宁、温岭和东阳等地各安排30个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间... 2008—2010年对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及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2010年在济宁、温岭和东阳等地各安排30个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间抗性也存在差异,不同玉米类型对粗缩病抗性无显著差异。综合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农甜3号’对玉米粗缩病表现较强耐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品种 抗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牛对蔬菜和玉米的危害与趋向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叶建人 王强 +1 位作者 赵学平 陈海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8X期89-91,共3页
以番茄、瓠瓜、大白菜、花椰菜、辣椒、茄子、长豇豆、大蒜、芹菜和玉米为试材,研究了蜗牛对蔬菜和玉米的危害与趋向性。结果表明:蜗牛能啮食大白菜、花椰菜、瓠瓜、辣椒、茄子、玉米苗、芹菜等7种作物,在移栽后1d即能取食,且有正趋性;... 以番茄、瓠瓜、大白菜、花椰菜、辣椒、茄子、长豇豆、大蒜、芹菜和玉米为试材,研究了蜗牛对蔬菜和玉米的危害与趋向性。结果表明:蜗牛能啮食大白菜、花椰菜、瓠瓜、辣椒、茄子、玉米苗、芹菜等7种作物,在移栽后1d即能取食,且有正趋性;番茄、长豇豆和大蒜上未发现蜗牛取食迹象,并有负趋性。蜗牛最喜欢啮食大白菜,趋性最强;其次是花椰菜;大蒜对蜗牛的负趋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牛 蔬菜 玉米 危害 趋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寿螺的寄主植物及其对福寿螺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叶建人 冯永斌 +2 位作者 林贤文 王华弟 祝增荣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2期124-131,共8页
为了明确福寿螺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进一步掌握其可能的危害及入侵暴发机制,对稻田水域及周边的24科43种植物进行了室外取食试验,分别在取食后3、5d对受试样品及成螺称重,比较其无选择条件下的取食偏好性及其对成螺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明确福寿螺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进一步掌握其可能的危害及入侵暴发机制,对稻田水域及周边的24科43种植物进行了室外取食试验,分别在取食后3、5d对受试样品及成螺称重,比较其无选择条件下的取食偏好性及其对成螺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寿螺对受试的24科43种植物(样品)的根、茎、叶、果实以及块根(茎)均能取食,对水生(湿生)和陆生植物没有偏好性;在取食过程中,优先取食细嫩的植株和部分,硬老部分需经水浸泡软化后才能被取食;辣椒、苦瓜等果实的辣苦味对福寿螺无驱避作用;取食率与体重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取食越多生长越快;但体重与植物的总酚含量呈负相关。福寿螺的广食性、取食量、植物总酚含量、植物丰盛度等种群和生态系统特征是影响其快速扩散的重要原因,同时可以借助福寿螺对植物的不同利用类型防范其扩散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取食量 体重 寄主植物 选择性 总酚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寿螺对水稻的为害及其产量损失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叶建人 林贤文 祝增荣 《农学学报》 2015年第3期29-35,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螺口密度和为害始期福寿螺为害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于2007—2009年分别在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田通过人工定量投放福寿螺进行为害损失试验。结果表明:投放的时间越早,危害损失越大;投放的数量越多,危害损失越重。所... 为了明确不同螺口密度和为害始期福寿螺为害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于2007—2009年分别在早稻、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田通过人工定量投放福寿螺进行为害损失试验。结果表明:投放的时间越早,危害损失越大;投放的数量越多,危害损失越重。所有这些损失率与福寿螺密度之间的关系,均可采用幂函数方程来描述,以5%产量损失作为经济允许水平计算,秧苗移栽后早稻田福寿螺密度宜控制在1只/m2以下,晚稻宜在3.5只/m2以下。福寿螺在早稻田的存活率在低密度下较高,而在晚稻田的存活率都不高,但是低密度下产卵量明显增多。建议要特别加强对水稻移栽后小苗期田间福寿螺的防控,最好能在移栽前对本田进行必要的防治,另外一旦断垄发生后要及时补苗,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水稻 产量损失 入侵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无公害共育提高水田经济效益 被引量:5
9
作者 江小东 叶建人 +3 位作者 施海萍 赵冬明 蔡娟娟 张桂明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稻鸭无公害共育试验结果表明 ,共育不仅不影响水稻生育进程 ,而且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稻鸭共育能有效控制水田杂草生长和病虫发生 ,减少鸭的喂食量。不仅实现稻鸭双丰收 ,而且可生产无公害的稻、鸭农产品 ,大幅度提高了... 稻鸭无公害共育试验结果表明 ,共育不仅不影响水稻生育进程 ,而且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稻鸭共育能有效控制水田杂草生长和病虫发生 ,减少鸭的喂食量。不仅实现稻鸭双丰收 ,而且可生产无公害的稻、鸭农产品 ,大幅度提高了水田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田 经济效益 稻鸭共育 生长发育 经济性状 喂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生物烟粉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8
10
作者 董国堃 林凌伟 +3 位作者 叶建人 李伟龙 王永才 占红木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B型烟粉虱是本世纪初随种苗调运传入台州市的一种外来入侵物种。通过 2 0 0 1~ 2 0 0 3年对该虫的种群鉴定、室内饲养、生活习性观察和寄主调查及防治技术试验 ,结果表明 ,烟粉虱 (B型 )在台州 1年可发生1 1代 ,以伪蛹在棚室内越冬 ,... B型烟粉虱是本世纪初随种苗调运传入台州市的一种外来入侵物种。通过 2 0 0 1~ 2 0 0 3年对该虫的种群鉴定、室内饲养、生活习性观察和寄主调查及防治技术试验 ,结果表明 ,烟粉虱 (B型 )在台州 1年可发生1 1代 ,以伪蛹在棚室内越冬 ,全年以第 5、 6、 7、 8这 4代的发生虫量数较高 ,危害也最为严重。调查发现苋科的莲子草是该虫的一种重要杂草寄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锐丹、锐劲特和阿克泰等农药对烟粉虱 (B型 )成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及其田间分布动态 被引量:21
11
作者 叶建人 李云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5-188,共4页
为了明确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和分布动态,在水稻移栽后田水清澈时开始至收割期,每隔5~10天直线跳跃式取样或定区域目测调查水中或土表的成幼螺以及杂草和稻株上的卵量。结果表明越冬和随灌溉水入侵是早稻田螺量来源,成螺高峰在5... 为了明确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和分布动态,在水稻移栽后田水清澈时开始至收割期,每隔5~10天直线跳跃式取样或定区域目测调查水中或土表的成幼螺以及杂草和稻株上的卵量。结果表明越冬和随灌溉水入侵是早稻田螺量来源,成螺高峰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产卵高峰在6月上旬和下旬,1代幼螺高峰期在7月上旬;晚稻移栽当天稻苗上能见新产的卵块;单季稻成螺高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和8月中旬—9月上旬,幼螺高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上旬;连作稻8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10月上旬各出现成幼螺高峰。早稻田和连作常规粳稻田螺量埂边区域高于中部区域,田埂杂草卵块初见期早,卵量高;杂交稻田:中部区域螺、卵初见期早,螺量大,但卵量低。从埂边向稻田中部调查螺量或从田埂杂草向稻田中部稻株调查卵量,更能代表水稻田福寿螺螺卵量的实际情况;通过调节稻田水位可以控制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水稻田 消长规律 分布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杀虫剂对稻田迁飞性害虫的控制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叶建人 黄贤夫 冯永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373-377,共5页
在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混发期对7个常用杀虫剂的控制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30 ml/667 m2)+70%艾美乐(吡虫啉)WG(7.14 g/667 m2)处理和31%三拂(三唑磷+氟虫腈)ME(70 ml/667 m2)对稻纵卷叶... 在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混发期对7个常用杀虫剂的控制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30 ml/667 m2)+70%艾美乐(吡虫啉)WG(7.14 g/667 m2)处理和31%三拂(三唑磷+氟虫腈)ME(70 ml/667 m2)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均具有较强的控制效果。但是高效氯氟氰菊酯、锐劲特(5%氟虫腈)、高效氯氟氰菊酯+艾美乐和三拂均对主要蜘蛛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三唑磷和新农宝(40%毒死蜱)对蜘蛛相对安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三唑磷单剂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均具有明显的增殖作用,但可通过与锐劲特混配减轻增殖效应。因此,在田间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兼发的情况下,推荐使用三拂进行兼治,以减少杀虫剂的用药次数、药量及其对稻飞虱的增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药效 增殖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基施对水稻田福寿螺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叶建人 冯永斌 +2 位作者 黄贤夫 陈海波 蔡娟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154,共3页
在水稻田中,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尿素、尿素和复合肥作基肥能杀伤田间福寿螺成螺和幼螺,成螺死亡率显著高于幼螺;单用碳酸氢铵成、幼螺死亡的高峰时段出现在施肥后1~7d,而施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尿素死亡的高峰时段则在施肥后1~2d... 在水稻田中,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尿素、尿素和复合肥作基肥能杀伤田间福寿螺成螺和幼螺,成螺死亡率显著高于幼螺;单用碳酸氢铵成、幼螺死亡的高峰时段出现在施肥后1~7d,而施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尿素死亡的高峰时段则在施肥后1~2d或7~14d;碳酸氢铵用量越多,成、幼螺死亡率越高,并使当代的产卵量减少,但不影响下一代的产卵能力;成、幼螺死亡率与碳酸氢铵用量的回归关系式分别为:成螺死亡率Y1=0.652X+18.18,幼螺死亡率Y2=0.0149X2—0.5167X+5.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肥基施 福寿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灭蚧灵防治柑桔蚧类试验
14
作者 叶志毅 黄顺敏 +6 位作者 叶建人 林国清 方小生 邱弦根 徐发余 王关明 吴联海 《浙江柑桔》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8-29,共2页
介壳虫是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随着树龄的增大和树冠覆盖率的增加,柑桔蚧类的危害已在局部桔园十分猖獗。介壳虫的防治药剂种类尽管很多,但生产上仍还受到严重的危害。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新药剂,已成为桔农的迫切需要。据介绍... 介壳虫是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随着树龄的增大和树冠覆盖率的增加,柑桔蚧类的危害已在局部桔园十分猖獗。介壳虫的防治药剂种类尽管很多,但生产上仍还受到严重的危害。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新药剂,已成为桔农的迫切需要。据介绍,杭州东南化工总厂研制的高效灭蚧灵即具有此功能,为探讨其实用价值,于1991年在丽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蚧类 介壳虫 新药剂 桔园 红蜡蚧 矢尖蚧 化工总厂 吹绵蚧 药剂种类 融杀蚧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田福寿螺的危害及其产量损失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建人 王华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经对迟熟茭白用塑料网隔离后,投放福寿螺1、3、6、12、24只/m2且成、幼螺各占1/2,受福寿螺为害的茭白生长缓慢、衰弱,植株矮化,分蘖减少,孕茭推迟;投放的螺量越多对茭白的为害越重,个体较大的成螺危害性更大;茎蘖受害高峰期处在投放后30... 经对迟熟茭白用塑料网隔离后,投放福寿螺1、3、6、12、24只/m2且成、幼螺各占1/2,受福寿螺为害的茭白生长缓慢、衰弱,植株矮化,分蘖减少,孕茭推迟;投放的螺量越多对茭白的为害越重,个体较大的成螺危害性更大;茎蘖受害高峰期处在投放后30d前后;当大量的福寿螺集中在某一区域(穴),会将整区域(穴)的茭白茎蘖全部啮食造成断垄;茭白平均产量损失率y=4.870 8x0.732 7(r2=0.973 9,x为1m2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茭白 危害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接与劈接嫁接西瓜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传播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建人 蔡美艳 施海萍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86,共3页
为了明确西瓜嫁接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传播的影响,应用插接法与劈接法中刀片、竹签2种工具分别粘毒后再嫁接西瓜进行传毒能力比较,结果为:插接法嫁接传毒能力强于劈接法嫁接,粘毒竹签的传毒能力强于粘毒刀片,最初嫁接的1、2株瓜苗最... 为了明确西瓜嫁接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传播的影响,应用插接法与劈接法中刀片、竹签2种工具分别粘毒后再嫁接西瓜进行传毒能力比较,结果为:插接法嫁接传毒能力强于劈接法嫁接,粘毒竹签的传毒能力强于粘毒刀片,最初嫁接的1、2株瓜苗最容易染毒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插接法 劈接法 传播
原文传递
温岭市连作晚稻白叶枯病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建人 李云明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6-138,共3页
温岭市连作晚稻白叶枯病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叶建人(温岭市农林局317500)李云明(大溪中心农技站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Ishiyama)Dye〕是温岭市连作晚... 温岭市连作晚稻白叶枯病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叶建人(温岭市农林局317500)李云明(大溪中心农技站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Ishiyama)Dye〕是温岭市连作晚稻上重要的病害,自从60年代发病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连作晚稻 白叶枯病 发生情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棚栽嫁接西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发病动态及其田间扩展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8
作者 叶建人 蔡美艳 +2 位作者 冯永斌 陈海波 周琳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6期166-172,共7页
为明确棚栽嫁接西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发生规律,对该病害的发病、蔓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毛竹搭建塑料大棚,无毒土壤上常规或低密度移栽健康嫁接西瓜苗,移栽后6、30天剪除部分瓜苗顶叶或倒2叶约半片后,将伤口浸渍在毒源中进行接种... 为明确棚栽嫁接西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发生规律,对该病害的发病、蔓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毛竹搭建塑料大棚,无毒土壤上常规或低密度移栽健康嫁接西瓜苗,移栽后6、30天剪除部分瓜苗顶叶或倒2叶约半片后,将伤口浸渍在毒源中进行接种诱发,常规密度移栽苗自然生长,低密度移栽苗经整枝始终保持单株独立;健康植株用毒源污染剪刀、手指后整枝或毒源与健康藤蔓摩擦诱发。调查病田病株自然扩展以及拔除清除病健株后直播种子和套种瓜苗的控病效果。目测法定期调查显症病株,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检测法确定病株。接种后植株染病率高。低密度移栽苗:移栽后6天接种的瓜苗24天显症、34天突增、85天高峰,分别比移栽后30天接种的植株长4、4和30天;未接种的也在移栽后70天显症、95天高峰。常规密度移栽苗接种株也有类似趋势。显症病株率和带毒株率与日平均温度关系密切。病株中不同藤蔓上的叶片和相同藤蔓内的叶片既表现显症,也有隐症,甚至终生带毒隐症。病健藤蔓摩擦病株率100.0%,而染毒手指、剪刀整枝病株率则为91.7%和83.3%。病田内病情自然扩展先相邻连续,后点片;病田拔除清除病健株后,直播瓜苗和套种嫁接苗带毒株率分别为82.4%和77.0%,控病效果17.6%和23.0%。棚栽嫁接西瓜苗(植株)从感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到表现症状需要20天左右的潜伏期,继之产生显症病株突增和高峰,温度高,潜伏期短、进入突增和高峰快;隐症病株表现在株间、不同分枝藤蔓叶片间和相同藤蔓不同叶片间;移栽密度对发病无明显影响。田间扩展再侵染先相邻后点片,除了其他途径外,病健藤蔓接触摩擦传病作用大;病地当年连作重发的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栽嫁接西瓜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 发生动态 田间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腈·三唑磷等3种药剂对水稻叶基部不同生态位害虫兼顾作用及其主要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建人 冯永斌 +3 位作者 黄贤夫 陈海波 蔡娟娟 李程巧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9-610,621,共3页
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高峰期和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喷施氟腈·三唑磷1200mL/hm2、毒死蜱1500mL/hm2和氟虫腈750mL/hm2进行兼顾性防效试验,药后5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66.50%、54.81%、70.79%,保叶效果分别为61.91%、65.38%... 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高峰期和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喷施氟腈·三唑磷1200mL/hm2、毒死蜱1500mL/hm2和氟虫腈750mL/hm2进行兼顾性防效试验,药后5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66.50%、54.81%、70.79%,保叶效果分别为61.91%、65.38%、49.52%;这3种药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一定的防效,毒死蜱兼顾性最强,药后30d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防效分别为87.75%、34.32%、76.03%,同时对黑肩绿盲蝽和蜘蛛的杀伤率也较高,分别达86.58%和6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害虫和天敌生态位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市稻田蜘蛛和寄生蜂种类分布及田间蜘蛛消长动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建人 陈海波 郑许松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981-984,986,共5页
在温岭市泽国镇打角村、东片农场和城南镇田塘村分别设置观测圃,调查早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上蜘蛛和寄生蜂的种类分布,以及田间蜘蛛和稻飞虱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共在田间调查到蜘蛛8科40种、寄生蜂9科17种。对比早稻、单季稻、连作... 在温岭市泽国镇打角村、东片农场和城南镇田塘村分别设置观测圃,调查早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上蜘蛛和寄生蜂的种类分布,以及田间蜘蛛和稻飞虱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共在田间调查到蜘蛛8科40种、寄生蜂9科17种。对比早稻、单季稻、连作晚稻上蜘蛛和稻飞虱的消长动态,单季稻和连作稻上的蜘蛛、稻飞虱发生量整体高于早稻。从种群来看,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Bsenberg et Strand)、食虫瘤胸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senberg et Strand)和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 Bsenberg et Strand)3个种群在单季稻和连作稻上优势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稻飞虱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