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叶山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既是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的对象与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使然,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提出的要求。文章探讨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既是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的对象与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使然,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提出的要求。文章探讨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及思路与方法,提出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保证条件,即政府、高校、教师和社会各界形成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叶山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5-19,共5页
文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理论教育课,又是社会实践课。文章从哲学视角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必要性,透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探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模式。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本——“两课”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山土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10-113,共4页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必须全面分析“两课”进大学生头脑不甚理想的原因,以推进“两课”教育改革。就教学层面来说,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更新教...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必须全面分析“两课”进大学生头脑不甚理想的原因,以推进“两课”教育改革。就教学层面来说,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更新教学内容,按照进“头脑”的基本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并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入手,推进“两课”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 教育改革 以学生为本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特征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山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7-70,共4页
本文认为 ,邓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既继承和发扬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又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来的 ,因而有其鲜明的理论特征。文章初步探析了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 本文认为 ,邓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既继承和发扬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又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来的 ,因而有其鲜明的理论特征。文章初步探析了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性、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性 创新性 前瞻性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山土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68,共3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及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人才主体生产力由人才(劳动者)素质生产力、人才实践能力生产力、人才创新能力生产力所构成;促进人才主体生产力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把树立...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及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人才主体生产力由人才(劳动者)素质生产力、人才实践能力生产力、人才创新能力生产力所构成;促进人才主体生产力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把树立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的理念,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人才,按照人才的本质特点创建良好的用人机制且和社会环境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主体生产力 发展 社会机制 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业: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新视角 被引量:21
6
作者 叶山土 籍洪亮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创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针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纸上谈兵,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的现状,文章尝试以微创业的视角,并利用微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高契合度,构建高校微创业实践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 微创业 大学生 创业实践教育 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山土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认为 ,从哲学层面上说 ,创新是对辩证法规律的反映和运用 ,是人类实践本质的展示 ,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创新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 ;创新又必须从原有的基础出发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创新的主体是人... 本文认为 ,从哲学层面上说 ,创新是对辩证法规律的反映和运用 ,是人类实践本质的展示 ,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创新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 ;创新又必须从原有的基础出发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思维 创新实践 创新素质 哲学 客观规律 人民群众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基本途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叶山土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认为 ,科技成果只有通过实现商品化、产业化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文章概述了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四条基本途径 ,即研、学、产、贸一体化协调开发 ;开辟技术市场 ,建设中试基地 ;引进外国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 ;发... 本文认为 ,科技成果只有通过实现商品化、产业化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文章概述了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四条基本途径 ,即研、学、产、贸一体化协调开发 ;开辟技术市场 ,建设中试基地 ;引进外国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化 产业化 技术市场 高新技术 科技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 被引量:9
9
作者 叶山土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9-23,共5页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要把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调整课程结构放在教育改革的首位 ;要加强理论与实践 ,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环节 ;要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时空天地 ;要建立创新...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要把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调整课程结构放在教育改革的首位 ;要加强理论与实践 ,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环节 ;要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时空天地 ;要建立创新型师资的培养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 改革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南─—学习邓小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论述
10
作者 叶山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16-21,共6页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南─—学习邓小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论述叶山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又进一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南─—学习邓小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论述叶山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又进一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社会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邓小平同志 正确认识和处理 社会主义 阶级斗争 政治领域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经济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矛盾学说中的主体性原则
11
作者 叶山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8-51,共4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指出:新唯物主义对现实、事物、对象,既要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又要从主体方面、实践方面去理解。既然如此,那么,对现实、事物、对象自身矛盾的理解也不例外。因此,矛盾学说中的主体性原则是马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指出:新唯物主义对现实、事物、对象,既要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又要从主体方面、实践方面去理解。既然如此,那么,对现实、事物、对象自身矛盾的理解也不例外。因此,矛盾学说中的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 矛盾系统 矛盾学说 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 事物 本质力量 理解 非对抗性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矛盾的“动力度”
12
作者 叶山土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历史和现实表明,矛盾并非在任何时候,或任何发展阶段都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而言,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成为推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不能推动生产和社会发... 历史和现实表明,矛盾并非在任何时候,或任何发展阶段都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而言,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成为推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不能推动生产和社会发展。那末,矛盾在何种状态下,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呢?笔者认为,矛盾只有在其本身特定的动力度中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如果超越了特定的动力度,就会失去其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社会发展 生产力状况 相互作用 发展阶段 发展动力 经典作家 特殊矛盾 动力作用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
13
作者 叶山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5,共3页
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是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 ,是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总结 ,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根本要求。人才主体生产力由人才 (劳动者 )素质生产力、人才实践能力生产力和人才创新能力生产力所构成。促进人才主体生... 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是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 ,是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总结 ,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根本要求。人才主体生产力由人才 (劳动者 )素质生产力、人才实践能力生产力和人才创新能力生产力所构成。促进人才主体生产力发展 ,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大力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的理念 ;要按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培养人才 ;要按照人的本质特点创建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主体生产力 发展 人的本质 社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14
作者 叶山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5,共3页
文章认为 ,在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中 ,蕴含着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思想。江泽民的这一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研究这一思想 ,对如何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 文章认为 ,在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中 ,蕴含着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思想。江泽民的这一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研究这一思想 ,对如何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等方面 ,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发挥主体能动性 “三大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条件观
15
作者 叶山土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42,共5页
论邓小平的条件观叶山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邓小平对条件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思想。一、邓小平条件观的基本内容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是邓小平条件观的基本内容,也是... 论邓小平的条件观叶山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邓小平对条件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思想。一、邓小平条件观的基本内容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是邓小平条件观的基本内容,也是形成其条件观的基石。他曾多次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现实条件 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互为条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试验和实效相统一的经济建设思想
16
作者 叶山土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4-38,共5页
论邓小平试验和实效相统一的经济建设思想叶山土试验和实效相统一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这一思想的基石之一,它贯穿整个经济建设思想的方方面面。试验是探索经济建设之路的出发点,实效则是经济建设的落... 论邓小平试验和实效相统一的经济建设思想叶山土试验和实效相统一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这一思想的基石之一,它贯穿整个经济建设思想的方方面面。试验是探索经济建设之路的出发点,实效则是经济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试验和实效相统一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实效 经济建设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造性 过试验 实践活动 人民群众 科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信息观
17
作者 叶山土 王子正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邓小平的信息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但至今却很少有人涉及。邓小平对有关信息问题的论述虽然不多 ,但却有着深刻的理解。其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 :信息灵通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获取外来信息与加快自主开发相结合是推进... 邓小平的信息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但至今却很少有人涉及。邓小平对有关信息问题的论述虽然不多 ,但却有着深刻的理解。其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 :信息灵通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获取外来信息与加快自主开发相结合是推进我国信息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信息观 现代化建设 信息资源开发 外来信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关于比较的思想方法
18
作者 叶山土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 横向比较 功能比较 质量比较 问题比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选择观
19
作者 叶山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1-57,共7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建设方法、手段,建设时机的选择是邓小平选择观的基本内涵;选择的价值性、可行性、实践性原则是邓小平选择观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建设方法、手段,建设时机的选择是邓小平选择观的基本内涵;选择的价值性、可行性、实践性原则是邓小平选择观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邓小平选择观的哲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选择观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与时俱进”的哲学意蕴
20
作者 叶山土 《兰州学刊》 2003年第3期2-3,共2页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的重要论断 ,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本文从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方面对此加以探讨。
关键词 “与时俱进” 江泽民 哲学意义 唯物论 辨证法 实践论 认识论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