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夕欧、叶学敏、陈心怡作品
1
作者 蒋夕欧 叶学敏 陈心怡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学敏作品
2
作者 叶学敏 《美与时代(城市)》 2022年第6期147-14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皮槭叶绿体DNA非编码区差异序列筛选和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叶学敏 于雪丹 +2 位作者 付其迪 郑勇奇 张川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4-678,共5页
[目的]筛选出高变异率的叶绿体DNA序列,以进行血皮槭天然群体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方法]以血皮槭16个天然群体为试材,对叶绿体基因组20个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序研究,并利用筛选出的高变异率cpDNA序列初步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结果]序列比... [目的]筛选出高变异率的叶绿体DNA序列,以进行血皮槭天然群体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方法]以血皮槭16个天然群体为试材,对叶绿体基因组20个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序研究,并利用筛选出的高变异率cpDNA序列初步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结果]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血皮槭cpDNA种内变异非常低,9个cpDNA序列检测到不同程度的变异位点,其中只有4个序列psbJ-petA、ndhF-rpl32、trnD-trnT和trnH-psbA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水平。[结论]筛选出的4个高变异率cpDNA序列,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血皮槭种内的系统发育、遗传变异和种群历史动态,为进一步研究濒危种血皮槭的分子谱系地理学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CPDNA 序列筛选 序列比对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诱导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质谱裂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学敏 曹小吉 +4 位作者 马永萍 余祎 崔晓楠 刘伟 莫卫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5-1142,共8页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头孢噻吩钠、头孢西丁钠、头孢他美酯、头孢克肟4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金属钠离子诱导下的裂解规律,并与质子诱导下的裂解规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头孢菌素类化合物在钠离子诱导方式下的多数质谱行为...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头孢噻吩钠、头孢西丁钠、头孢他美酯、头孢克肟4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金属钠离子诱导下的裂解规律,并与质子诱导下的裂解规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头孢菌素类化合物在钠离子诱导方式下的多数质谱行为与质子诱导下的一致:多数质谱断裂发生在7-氨基头孢烷酸母核的侧链取代基R1、R2、R3上;C(3)位侧链上的C—X(X=O、N、S)键容易断裂;C(2)位羧基上的CO2和C(8)位的CO容易丢失。此外,还发现金属钠离子可比质子诱导更多更复杂的断裂反应。质子化离子的β-内酰胺环开环方式单一,为N(1)—C(8)和C(6)—C(7)键断裂;而金属钠离子能够诱导新的β-内酰胺环断裂,如C(7)—C(8)、N(1)—C(6)和C(4)—S(5)三键断裂和N(1)—C(8)、N(1)—C(6)和C(4)—C(5)三键断裂。另外,在碱金属钠离子诱导下,结构重排更为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碱金属钠离子 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机性能测试环境实验室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学敏 李征涛 +1 位作者 郭传欣 黄超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8年第6期19-21,27,共4页
依据国家标准"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和某空调电器有限公司技术协议要求,研制了一套25HP小型多联机综合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主要采用了"空气焓差法"的测试方法,结合PID的控制,使实验室能满足多联机... 依据国家标准"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和某空调电器有限公司技术协议要求,研制了一套25HP小型多联机综合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主要采用了"空气焓差法"的测试方法,结合PID的控制,使实验室能满足多联机性能测试的温、湿度等技术要求,实现对多联机性能的测试。试验证明,被控参数均达到标准要求,能很好地满足多联机的试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机实验室 温、湿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抗癌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沈景山 孙丹丹 +5 位作者 付连春 吕文波 吕国伟 叶学敏 孟广政 宋增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荧光探针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药物核酸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使DNA与探针键合的程度减小,反映在探针荧光光谱的改变,从而可以了解药物和核酸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常数D为DNA+探针中加入药物后探针的荧光强度相对于DNA+... 荧光探针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药物核酸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使DNA与探针键合的程度减小,反映在探针荧光光谱的改变,从而可以了解药物和核酸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常数D为DNA+探针中加入药物后探针的荧光强度相对于DNA+探针荧光强度减去纯探针荧光强度的下降百分数。文章利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作为探针,测定几种抗癌药物加入DNA与荧光探针(盐酸小檗碱)混合溶液的荧光谱,探讨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并根据相同浓度的不同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常数D确定作用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物 DNA 盐酸小檗碱 核酸 相互作用 荧光探针 改变 常数 混合溶液 荧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6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建林 付连春 +5 位作者 周实武 陈志坚 吕文波 叶学敏 孟广政 宋增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2-915,共4页
人血清白蛋(HSA)在2 96nm的光激发下能发射35 0nm的荧光(即λex=2 96 ,λem =35 0nm)。当HSA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B6 (B6 )后,HSA的荧光被部分猝灭,从τ0 (不加B6 时HSA的荧光寿命———分子激发态的寿命)与τi (加入B6 后的寿命)相等(近... 人血清白蛋(HSA)在2 96nm的光激发下能发射35 0nm的荧光(即λex=2 96 ,λem =35 0nm)。当HSA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B6 (B6 )后,HSA的荧光被部分猝灭,从τ0 (不加B6 时HSA的荧光寿命———分子激发态的寿命)与τi (加入B6 后的寿命)相等(近似)得知这种猝灭是静态猝灭。根据理论,可求出HSA与B6 间的结合常数K =2 6 7×10 4 L·mol- 1 。又从实验上可观察到HSA (它的激发态)可向B6 转移能量,由此可求出HSA和B6 间的临界距离R0 =1 872nm。测定了HSA和(HSA +B6 )的园二色(CD)谱,发现所测得的CD谱都很相似(基本上是一样的)。从测得的[θ]值可以算出各个样品所含的四种结构(α螺旋、β折叠片、β卷角,无规卷曲)的百分含量也大体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 B6 荧光寿命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自聚集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的磺胺类药物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小吉 蔡若男 +6 位作者 沈凌晓 董云渊 陈林吉 马永萍 叶学敏 刘劲松 莫卫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9-674,共6页
将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6MIM][PF6])离子液体自聚集于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3O4@MWCNTs)表面,并将其作为磁性固相吸附剂,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邻二甲氧嘧啶和磺胺二甲异噁唑4种磺胺类药物... 将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6MIM][PF6])离子液体自聚集于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3O4@MWCNTs)表面,并将其作为磁性固相吸附剂,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邻二甲氧嘧啶和磺胺二甲异噁唑4种磺胺类药物的涡旋辅助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条件为:将20.0 mg[C6MIM][PF6]包覆的Fe3O4@MWCNTs分散于200 m L水样中,涡旋萃取15 min,磁性分离获取磁性吸附剂,3.5 m L 1.0%乙酸铵-甲醇溶液洗脱,洗脱液氮吹至干,300μL甲醇溶解后待下一步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分析。4种磺胺类药物在0.375~75.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5~0.9996,检出限(S/N=3)为0.079~0.099μg/L,3个加标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为80.60%~99.99%,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6.9%和1.2%~2.9%(n=3)。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磺胺类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 磁性固相萃取 环境水样 磺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水中多氯联苯 被引量:5
9
作者 曹小吉 王丽萍 +4 位作者 江南 郑乐斌 乔婧芳 叶学敏 莫卫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08,共4页
提出了搅拌棒吸附萃取(SRAE)-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水中7种多氯联苯含量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萃取时间、分散剂种类及体积、热脱附时间及冷阱收集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分析中采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作为分离柱,质谱条件... 提出了搅拌棒吸附萃取(SRAE)-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水中7种多氯联苯含量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萃取时间、分散剂种类及体积、热脱附时间及冷阱收集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分析中采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作为分离柱,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电离源全扫描监测模式。7种多氯联苯的峰面积与其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在5~60ng.kg-1之间。分别在3个浓度水平对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了试验,测得回收率在74%~107%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1%~16.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吸附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多氯联苯 化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双波描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湘友 郝剑红 叶学敏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63-72,共10页
二维各向同性谐振子体系除哈密顿量外还有三个独立的守恒量。这体系有三套不同的定态波函数。在双波理论中相应于这三套定态波函数有三种对这体系的双波描述。本文给出了对这些不同描述的比较。
关键词 各向同性谐振子 双波函数 系综 二维 量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透过率,深截止的UVc波段(200~280nm)有机材料的研究(Ⅰ)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文波 许强 +5 位作者 杜为民 吴思诚 叶学敏 赵太平 孟广政 宋增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9-212,共4页
本文阐述了一种专用有机材料(粉末)在不同酸性溶液中的光谱特征,研究表明,这种材料在λ=252 nm处,透过率T=56.5%,带宽约为16nm,而在λ=290nm处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峰(ε>10L·(mol·cm)^(-1)),吸光度A_(280~298nm)>8,即透... 本文阐述了一种专用有机材料(粉末)在不同酸性溶液中的光谱特征,研究表明,这种材料在λ=252 nm处,透过率T=56.5%,带宽约为16nm,而在λ=290nm处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峰(ε>10L·(mol·cm)^(-1)),吸光度A_(280~298nm)>8,即透过率T_(280~298nm)<10^(-8)。这种有机材料在UVc波段(200~280nm)具有高透过率,深截止的明显特点。实验中还发现,通过调节溶剂的pH值和选取不同极性的溶剂,原来的两个吸收峰消失,而在λ=290nm处出现一个新的强吸收峰,并且透过峰可以在251~260nm范围内移位。利用材料的这种特征,再配合传统的镀膜和色玻璃技术,有可能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紫外滤光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材料 质子化 光谱特征 酸性溶液 紫外滤光片 紫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C_(60)(CH_3)_x(PAN)_x共聚物的光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国宏 钱士雄 +3 位作者 陈彧 蔡瑞芳 赵太平 叶学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0-272,共3页
利用物理喷束淀积 (PJD)技术制备 C60 (CH3) x(PAN) x 共聚物的薄膜。这种共聚物中 ,C60 分子位于星状结构的中心 ,聚丙烯腈 (PAN)主链修饰在 C60 分子的周围。吸收及荧光光谱表明 :C60 分子与聚丙烯腈(PAN)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而且这种... 利用物理喷束淀积 (PJD)技术制备 C60 (CH3) x(PAN) x 共聚物的薄膜。这种共聚物中 ,C60 分子位于星状结构的中心 ,聚丙烯腈 (PAN)主链修饰在 C60 分子的周围。吸收及荧光光谱表明 :C60 分子与聚丙烯腈(PAN)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而且这种相互作用与 PAN的链长有关。C60 分子与 PAN间存在一定的激发传递过程 ,从而导致 PAN荧光的部分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共聚物 激发传递 光致发光 聚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快速色谱柱分离头孢类抗生素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小吉 黄琳娜 +1 位作者 叶学敏 莫卫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8-1420,1424,共4页
对多孔壳层Halo-C_(18)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Zorbax SB-C_(18)色谱柱、ACQUIT UPLC BEH-C_(18)色谱柱以及多孔壳层Halo-C_(18)与Zorbax SB-C_(18)的串联色谱柱分离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 对多孔壳层Halo-C_(18)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Zorbax SB-C_(18)色谱柱、ACQUIT UPLC BEH-C_(18)色谱柱以及多孔壳层Halo-C_(18)与Zorbax SB-C_(18)的串联色谱柱分离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孔壳层Halo-C_(18)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和Zorbax SB-C_(18)色谱柱。串联柱的柱效、分离度几乎达到ACQUITUPLC BEH-C_(18)色谱柱的水平,而其柱压却只有ACQUIT UPLC BEH-C_(18)色谱柱的一半。多孔壳层Halo-C_(18)与Zorbax SB-C_(18)串联色谱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超高压色谱柱在常规液相色谱仪上实现高通量快速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C_(18)色谱柱 头孢菌素 柱效 分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汽车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开度试验台的研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传欣 李征涛 +1 位作者 叶学敏 王芳 《制冷与空调》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根据部颁标准汽车空调用膨胀阀QC/T663—2000的技术要求,设计建造一套检测热力膨胀阀开度、迟滞特性的试验系统,编制工况控制及测试软件,并进行H型热力膨胀阀的开度特性试验。
关键词 汽车空调 热力膨胀阀 开度测试 H型 测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分辨质谱鉴别卤代4(3H)-喹唑啉酮异构体
15
作者 刘伟 叶学敏 +2 位作者 崔晓楠 马永萍 莫卫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7-760,770,共5页
应用能量分辨质谱分别研究了氯代4(3H)-喹唑啉酮异构体和氟代4(3H)-喹唑啉酮异构体的单体及异构体单体的混合物的能量质谱裂分曲线。结果表明,在碰撞能量0.8~1.5V的变化范围内,氯代4(3H)-喹唑啉酮异构体单体及混合物的碎片离子m/z 145... 应用能量分辨质谱分别研究了氯代4(3H)-喹唑啉酮异构体和氟代4(3H)-喹唑啉酮异构体的单体及异构体单体的混合物的能量质谱裂分曲线。结果表明,在碰撞能量0.8~1.5V的变化范围内,氯代4(3H)-喹唑啉酮异构体单体及混合物的碎片离子m/z 145与m/z 125的离子强度比值相对于碰撞能量的变化曲线,即裂分曲线与氯官能团的取代位置密切相关,而氟代4(3H)-喹唑啉酮异构体单体及混合物的碎片离子m/z 136与m/z 108的离子强度比值的裂分曲线则与氟官能团的取代位置密切相关,差异显著;据此可以成功鉴别卤代4(3H)-喹唑啉酮异构体的单体及混合物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分辨质谱 鉴别 卤代4(3H)-喹唑啉酮 异构体 裂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三阶三角样条函数结构的研究
16
作者 王晶昕 叶学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37-40,共4页
近年来三角样条的相关理论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均匀结点的三阶三角样条的结构并不清晰。针对此问题,首先给出了均匀结点条件下的三阶三角样条函数的定义,这种三阶三角样条函数具有7个自由参数,因而... 近年来三角样条的相关理论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均匀结点的三阶三角样条的结构并不清晰。针对此问题,首先给出了均匀结点条件下的三阶三角样条函数的定义,这种三阶三角样条函数具有7个自由参数,因而自由度更大。为了分析其结构,通过讨论相邻2段三角函数的二阶光滑性限制条件,给出了关于这类样条函数构造的结构定理,该定理表明相邻一段三角样条函数表达式可以表达为前一段三角样条函数表达式与特定的带参数的三阶样条函数之和,这为构造具体三阶三角样条带来了方便。还给出了有限多结点条件下此类样条函数空间的维数定理。最后,通过结构定理给出了几个相关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三角样条函数 三阶三角样条基 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氮掺杂石墨烯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的4种有机氯污染物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林吉 朱晁乐 +3 位作者 曹小吉 周婷 叶学敏 莫卫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2-769,共8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磁性氮掺杂石墨烯纳米材料,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此磁性纳米材料对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吸附不局限于均匀的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将其作为磁性固相吸附剂,通过对吸附剂用量、...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磁性氮掺杂石墨烯纳米材料,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此磁性纳米材料对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吸附不局限于均匀的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将其作为磁性固相吸附剂,通过对吸附剂用量、超声萃取时间、水样pH值、上样体积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超声辅助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三氯生(TCS)、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六氯苯(HCB)和2,2',4,4',5,5'-六氯联苯(PCB-153)4种有机氯污染物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将6.0 mg Fe_3O_4/N-G分散于100 mL水样中,调节水样至pH 5,超声萃取15 s,磁性分离,3 mL乙醇和2 mL二氯甲烷分步洗脱,洗脱液氮吹定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4种有机污染物在0.1~1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3~0.9999,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05~0.6 ng/L和0.4~2.4 ng/L,3个加标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为68.3%~103.4%,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6.9%和3.4%~9.4%(n=6)。本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适用于环境水样中有机氯污染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磁性固相萃取 环境水样 抗菌剂 有机氯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色果实花楸母本起源的分子证据 被引量:7
18
作者 汤薇 于雪丹 +3 位作者 张川红 叶学敏 付其迪 郑勇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河北驼梁山自然风景区内形态介于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粉色果实花楸的起源。[方法]本研究调查了花楸树、北京花楸和粉色果实花楸的海拔分布格局及生长状况,并通过叶绿体DNA序列分析3个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北京花楸... [目的]探讨河北驼梁山自然风景区内形态介于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粉色果实花楸的起源。[方法]本研究调查了花楸树、北京花楸和粉色果实花楸的海拔分布格局及生长状况,并通过叶绿体DNA序列分析3个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北京花楸主要分布在海拔1 300 2 000 m,花楸树分布于1 500 2 200 m,粉果花楸出现在两者重叠分布区内;粉果花楸叶绿体单倍型有70%与北京花楸相同,10%与花楸树相同,其余20%为其特有。[结论]表明:粉色果实花楸是花楸树和北京花楸之间的天然杂交种,是多起源的类群,在自然分类系统中应作为独立的种来处理;花楸树和北京花楸均可作为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 叶绿体非编码区序列 单倍型 母本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云渊 陈林吉 +1 位作者 叶学敏 曹小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7-501,共5页
采用磁性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CMPNs)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NBs)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萃取剂为CMPNs材料;(2)CMPNs的用量为15.0mg;(3)萃取时间为4min;(4)氯化钠的加入量为340g·L^... 采用磁性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CMPNs)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NBs)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萃取剂为CMPNs材料;(2)CMPNs的用量为15.0mg;(3)萃取时间为4min;(4)氯化钠的加入量为340g·L^(-1);(5)洗脱剂丙酮的用量为3mL;(6)洗脱时间为1min。气相色谱分离用HP-INNOWAX色谱柱,质谱分析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7种NBs的质量浓度均在0.2~4.0μg·L^(-1)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06~0.022μg·L^(-1)之间。7种NBs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30%~5.3%之间。方法用于环境水样的分析,回收率在72.4%~11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CMPNs 固相萃取 环境水样 N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苦楝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20
作者 万欣怡 徐梦阳 +4 位作者 叶学敏 仲小茹 叶雄英 吴南生 孙荣喜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6期694-701,共8页
为揭示江西苦楝(Melia azedarach)群体的遗传变异模式和给江西苦楝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采用15对SSR引物对江西10个苦楝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苦楝群体的遗传关系和结构。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11个等... 为揭示江西苦楝(Melia azedarach)群体的遗传变异模式和给江西苦楝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采用15对SSR引物对江西10个苦楝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苦楝群体的遗传关系和结构。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值分别为4.133和2.558,香农信息指数均值为0.968,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均值分别为0.419和0.512,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为0.534。苦楝群体具有中等遗传多样性,宜春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九江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苦楝群体具有中等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群体间具有一定的地理结构特征,安远和信丰群体聚为一类,其他群体聚为一类。江西苦楝群体具有中等遗传多样性、中等遗传分化和较高基因流,遗传多样性基本呈从西南至东北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苦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