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内涝模型的地表DEM处理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子龙 张晓昕 +1 位作者 叶婉露 曾玉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1-888,共8页
城市地表特征的正确表达,尤其是地表微地形结构的正确处理是影响内涝模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城市内涝模拟,以传统地形测绘数据为基础,对城市地表DEM标准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地表伪洼蓄点的修正处理方法、城... 城市地表特征的正确表达,尤其是地表微地形结构的正确处理是影响内涝模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城市内涝模拟,以传统地形测绘数据为基础,对城市地表DEM标准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地表伪洼蓄点的修正处理方法、城市道路地形的处理方法和建筑物高度修正处理方法,并通过实例研究说明了方法应用的流程和效果.研究通过ArcGIS水文分析模块实现了洼地区域的识别和修正;通过不同类型建筑物离地高度的DEM修正,实现了建筑物影响下的周边水流运动过程模拟;通过道路地形的拟合加密,有效解决现有道路测绘高程数据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轮廓清晰、路面平滑的道路地形构建.通过案例研究表明,地形处理对模型计算结果将造成较大影响,案例区域不同降雨情景,地形处理前后的积水深度数值偏差达到10.5%~63.3%,深度差值为0.14~0.3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内涝模型 地表DEM 微地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在大兴国际机场排水防涝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叶婉露 韦明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3-128,共6页
项目梳理了基于模型的防涝方案编制步骤及要点,并以大兴国际机场为例,介绍了模型在排水防涝规划中的应用。基于道路竖向高程点及空侧地势等高线,构建了基于地形修正的大兴国际机场高精度地表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各个模型输入条件,开展了... 项目梳理了基于模型的防涝方案编制步骤及要点,并以大兴国际机场为例,介绍了模型在排水防涝规划中的应用。基于道路竖向高程点及空侧地势等高线,构建了基于地形修正的大兴国际机场高精度地表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各个模型输入条件,开展了雨水管道系统的模型评估,经评估,符合5年一遇情况下雨水管道满管无压流的要求。然后,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开展了机场内涝风险评估,识别出了3处积水点并进行了成因分析,结合机场用地规划布局,优化局部竖向高程,调整并验证了防涝方案,最终满足了大兴国际机场排水防涝规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排水防涝规划 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客水划定的城市下凹桥防涝规划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婉露 郭海斌 韦明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38-742,共5页
在城市下凹桥防涝规划中,客水区的准确划定是规划的重点和难点。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下凹桥防涝规划中,采用“高水高排高蓄、低水低排低蓄”的方法,有效划分高水区和低水区。在高水区有效疏导的基础上,以规划设计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 在城市下凹桥防涝规划中,客水区的准确划定是规划的重点和难点。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下凹桥防涝规划中,采用“高水高排高蓄、低水低排低蓄”的方法,有效划分高水区和低水区。在高水区有效疏导的基础上,以规划设计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客水区域划定。根据现状地形和道路设计,竖向划定了基本客水范围,同时采用数学模型校核并通过现场踏勘分析,实现了精准的客水区划定。通过客水疏导及拦截措施布设,有效的阻挡超标降雨情况下客水汇入。最后,在100年一遇降雨情况下,通过数学模型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下凹桥进行了模拟,最大积水深度满足低于15 cm的规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凹桥 低水区 客水划定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DEM模型建模方法--以某城市下立交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婉露 刘永旺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46-50,74,共6页
高精度的道路数字高程是城市内涝模拟的重要基础。以北京某城市下凹式立交桥为例,以地面测量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加密高程数据点,建立高精度道路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提高道路DEM的精度和生成效率,研究从设计角度分析高... 高精度的道路数字高程是城市内涝模拟的重要基础。以北京某城市下凹式立交桥为例,以地面测量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加密高程数据点,建立高精度道路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提高道路DEM的精度和生成效率,研究从设计角度分析高程分布规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道路断面曲线方程,并结合道路坡度情况增设高程点,建立空间内插模型。结果表明,与普通地形图数据、地面测量数据相比,空间内插加密数据点生成的道路DEM模型轮廓清晰,路面平整度高,能够更好地呈现实际路面情况,为下立交的精准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最小二乘法 下交桥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路径追踪的排水流域识别方法
5
作者 刘子龙 刘原 +2 位作者 曾玉蛟 叶婉露 赵见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4-138,共5页
基于传统的水文流向分析算法,通过对汇水流域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综合考虑地形变化因素和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布局的流域识别计算方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实现雨水管网系统影响下的排水流域自动计算,可为雨水管网系统的规划... 基于传统的水文流向分析算法,通过对汇水流域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综合考虑地形变化因素和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布局的流域识别计算方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实现雨水管网系统影响下的排水流域自动计算,可为雨水管网系统的规划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结合水力模型工具计算超标降雨下的内涝情景,以原始地形栅格叠加内涝淹水计算结果后的新栅格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北京下凹式立交桥客水区影响范围划定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路径追踪法,以立交桥低区范围内栅格作为路径追踪终点,可计算获得不同重现期情景下的客水区影响范围,为桥区内涝规划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流域划分 路径追踪 下凹立交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