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早期继发闭角型青光眼二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天才 余敏斌 辜美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2-24,共3页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以下简称CRVO)可同时合并原发性青光眼.其晚期也可由于虹膜和前房角广泛的新生血管形成而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CRVO早期引起的另一种类型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为较上罕见。
关键词 青光眼 继发性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毛果芸香碱凝胶单次应用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天才 梁凌毅 陈秀琦 《眼科学报》 2000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比较4%毛果芸香碱凝胶(pilocarpine gel,PG)和1%毛果芸香碱溶液(pilocarpine solution,PS)的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例(40只眼)高眼压症及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分别比较PG(每晚一次)和PS(每天4次)对日... 目的:比较4%毛果芸香碱凝胶(pilocarpine gel,PG)和1%毛果芸香碱溶液(pilocarpine solution,PS)的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例(40只眼)高眼压症及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分别比较PG(每晚一次)和PS(每天4次)对日间多次眼压的降眼压效应,分别比较二者连续4周用药对某一时点(10AM)的眼压、瞳孔及屈光度的影响,以及眼部副作用。结果:4%PG每晚1次用药,其有效降眼压时间可持续20小时,降眼压幅度达9.3%~13.8%,连续4周用药的10AM各时点的降眼压幅度为11.3%~17.6%;1%PS每天用药4次降眼压幅度达12.4%~16.2%,连续用药4周的10AM各时点降眼压幅度为17.4%~19.7%;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连续四周用药的10AM各时点的瞳孔缩小及近视屈光度增加,4%PG明显小于1%PS,应用4%PG亦很少主诉有视物模糊。结论:在降眼压效果方面,PG与PS相似;从用药方便性、患者依从性、对瞳孔及近视度的影响,PG较PS优越,值得推广作为临床替代PS多次用药的一种长效缓释药物剂型。眼科学报2000;16:7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果芸香碱 凝胶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网状透明质酸植入疗效比较
3
作者 叶天才 冀建平 +4 位作者 张秀兰 王宁利 余敏斌 刘杏 陈秀琦 《眼视光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评价两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术后最初 3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5 4例 6 2眼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采用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技术 (2 7眼 )和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加外部小梁切除技术 (35眼 ) ,比较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前... 目的 :评价两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术后最初 3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5 4例 6 2眼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采用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技术 (2 7眼 )和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加外部小梁切除技术 (35眼 ) ,比较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前房角表现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点平均眼压值均较术前降低 (P <0 .0 5 ) ;术后第 3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是 (13.96± 5 .35 )mmHg和 (14.18± 3.5 1)mmHg,眼压下降幅度分别是 5 5 .0 8%和 45 .37% ;术后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加外部小梁切除组的平均眼压明显比单纯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组低 ,眼压下降幅度亦明显增加 (P <0 .0 5 )。两组术前和术后 3个月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前房角表现为空腔型和宽带型者 ,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加外部小梁切除组占 77.1% ,而单纯深层巩膜切除组占 70 .4%。两组并发症较少并且类似。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具有良好渗透功能的滤过膜 ,两种基础技术结合显著提高术后眼压下降的幅度和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深层巩膜切除 小梁切开术 网状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于上皮前房内生长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
4
作者 叶天才 张洁 吴岚英 《眼科学报》 1993年第4期171-174,共4页
本文报告3例(3只眼)上皮前房内生长所致的继发性闭角青光眼.基于可疑体征,首先通过受累虹膜诊断性氩激光光凝试验(显示特有的白色斑)初步确立上皮内生长诊断.3只患眼的病变虹膜接受广瑟光凝治疗,治疗前先采用氲激光标划出虹膜上皮膜分... 本文报告3例(3只眼)上皮前房内生长所致的继发性闭角青光眼.基于可疑体征,首先通过受累虹膜诊断性氩激光光凝试验(显示特有的白色斑)初步确立上皮内生长诊断.3只患眼的病变虹膜接受广瑟光凝治疗,治疗前先采用氲激光标划出虹膜上皮膜分界与范围.随后2只无晶体眼接受病变虹膜、瞳孔膜、前段玻璃体和小粱切除;另一只较好视力的有晶体眼仅接受节段虹膜切除和Scheie巩膜灼瘘术.术后切除虹膜标本组织病理发现证实上皮植入诊断.随访8—15个月,虹膜受累面积少于70%的2只眼获得眼压控制,而虹膜受累面积大于70%的另一眼乃须药物控制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前房内生长 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技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初步临床报告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秀兰 叶天才 +4 位作者 葛坚 余敏斌 陈秀琦 纪晓霞 冀建平 《眼科学报》 1999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评价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 angle glaucoma,POAG)中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作用。方法:对22例24只眼需手术治疗的POAG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手术方... 目的:评价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 angle glaucoma,POAG)中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作用。方法:对22例24只眼需手术治疗的POAG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手术方法是在不打开前房的情况下,切除与Schlemm管内壁平齐的深层巩膜角膜组织,然后植入3mm×4.5mm×0.5mm或3.5mm×3.5mm×3.5mm的透明质酸钠生物胶膜。术后对其眼压、眼内反应情况、滤过泡形态及手术区局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随访时间平均3.9±2.2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4.4±9.1mmHg,术后平均15.1±3.7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前平均用局部降眼压药2.8±1.4种,术后减为0.7±1.0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视力变化不大。6只眼术后眼压升高;2只眼有轻度前房出血;无一例出现前房变浅、炎症、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UBM结果显示透明质酸钠生物胶尚未降解,所有病例在巩膜瓣下形成一透明液间腔,部分病例在结膜下伴有滤过泡形成。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能有效降低高眼压或减少应用青光眼药的种数,无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术后护理简单,可在门诊开展此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非穿透性 小梁手术 透明质酸钠 生物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血-房水屏障的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乔利亚 李松峰 +2 位作者 梁远波 王宁利 叶天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 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血 房水屏障的影响。方法  16例 19眼非继发于剥脱综合征的青光眼患者全部行小梁切除术 ,分别测量术前、术后第 2、4、7天房水闪辉值及眼压。结果 小梁切除术前、术后第 2、4、7天房水闪辉值分别为 15 .0... 目的 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血 房水屏障的影响。方法  16例 19眼非继发于剥脱综合征的青光眼患者全部行小梁切除术 ,分别测量术前、术后第 2、4、7天房水闪辉值及眼压。结果 小梁切除术前、术后第 2、4、7天房水闪辉值分别为 15 .0 5 0± 10 .346、30 .5 80± 2 1.4 35、2 1.72 0± 2 0 .0 6 1、16 .5 80± 12 .880 ,术前与术后第 2天、术后第 2天与第 7天的房水闪辉值不同 (P =0 .0 0 6、0 .0 12 ) ;术前与术后第 4天、第 7天的房水闪辉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2 2 6、0 .781) ;术后第 2天与第 4天、术后第 4天与第 7天房水闪辉值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10 9、0 .35 0 )。术前、术后第 2天、第 4天、第 7天患眼眼压分别为 (2 3.2 95± 9.313)mmHg、(19.94 7±9.36 3)mmHg、(14 .6 79± 6 .4 19)mmHg、(13.36 8± 4 .95 5 )mmHg(1kPa=7.5mmHg) ,各时间点眼压与房水闪辉值之间无线性相关性 (P =0 .774、0 .5 2 8、0 .76 1、0 .739)。各型青光眼术前的房水闪辉值有差异 (P =0 .0 4 1<0 .0 5 ) ,术后各观察时间各型青光眼的房水闪辉值无明显差异 (P =0 .5 75、0 .4 84、0 .2 97>0 .0 5 )。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血 房水屏障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粱切除术 血-房水屏障 房水闪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强 叶天才 +1 位作者 李绍珍 陈和年 《Eye Science》 CAS 1996年第4期183-187,共5页
目的:了解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损害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探讨影响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应用视功能损害眼病生存质量量表测量60例有不同程度视功能损害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青光眼患者的... 目的:了解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损害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探讨影响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应用视功能损害眼病生存质量量表测量60例有不同程度视功能损害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改变与生存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66,P=0.000),影响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视功能损害,性别及职业。结论: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损害降低病人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测量为青光眼筛检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新的指标。眼科学报 1996;12:183~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水引流管植入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 被引量:7
8
作者 卓业鸿 葛坚 +3 位作者 林明楷 蓝育青 李莉 叶天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评价房水引流管植入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 ,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对 40例继发性青光眼施行房水引流管植入术 ,术后随访 3~ 36月。【结果】眼压由术前 3 6~ 8 3kPa(5 9± 1 3)kPa下降至 0 4~ 3 7kPa(2 ... 【目的】评价房水引流管植入术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 ,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对 40例继发性青光眼施行房水引流管植入术 ,术后随访 3~ 36月。【结果】眼压由术前 3 6~ 8 3kPa(5 9± 1 3)kPa下降至 0 4~ 3 7kPa(2 6± 1 0 )kPa ,手术成功率为 85 % (34/ 40 ) ,术后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者有 87 5 % (35 / 40 )。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引流管内口堵塞、引流管外露。【结论】尽管房水引流管植入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青光眼 房水引流管植入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钝挫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赖铭莹 王宁利 +2 位作者 叶天才 陈秀琦 周文炳 《Eye Science》 CAS 1996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钝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只眼前段顿挫伤眼进行眼科常规检查,传统眼科B超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超声生物显微镜显示房角后退、虹膜根部离断、睫状体分离、晶体悬韧带断裂不全脱位和玻璃体疝...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钝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只眼前段顿挫伤眼进行眼科常规检查,传统眼科B超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超声生物显微镜显示房角后退、虹膜根部离断、睫状体分离、晶体悬韧带断裂不全脱位和玻璃体疝,并能显示出传统B超所不能显示的睫状体和脉络膜浅脱离。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外伤中有极好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屈光介质混浊(角膜混浊、前房积血),睫状体分离低眼压和隐藏在虹膜后的病变时,它可显示出采用常规眼科检查和眼用B超常不能揭示的病变,它的应用可为眼前段钝挫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指导。眼科学报 1996;12:210~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睫状体分离 虹膜根部离断 前房积血 晶状体悬韧带断裂 玻璃体脱出 晶体脱位 脉络膜上腔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性青光眼和囊性青光眼——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敏斌 叶天才 +1 位作者 周文炳 张洁 《眼科学报》 1991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报告色素性青光眼7例(13眼),囊性青光眼9例(12眼)。眼前段色素播散和剥脱物质沉着分别是色素性青光眼和囊性青光眼的特征性改变,而囊性青光眼也可见非典型眼前段色素播散。小梁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色素性青光眼中色素颗粒,囊... 本文报告色素性青光眼7例(13眼),囊性青光眼9例(12眼)。眼前段色素播散和剥脱物质沉着分别是色素性青光眼和囊性青光眼的特征性改变,而囊性青光眼也可见非典型眼前段色素播散。小梁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色素性青光眼中色素颗粒,囊性青光眼中剥脱物质和色素颗粒在阻塞房水排出通道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讨论了这二型青光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色素性青光眼 囊性青光眼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寿雄 周文炳 +1 位作者 彭大伟 叶天才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滤过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检查64只接受小梁切除的原发性青光眼,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术后前房深度的变化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术后64只眼角膜内皮细胞数均比术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t=2.508,... 目的探讨滤过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检查64只接受小梁切除的原发性青光眼,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术后前房深度的变化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术后64只眼角膜内皮细胞数均比术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t=2.508,P<0.05);术后前房越浅,内皮细胞损失率越大,相关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r=0.7587,t=9.170,P<0.01);炎症反应重的眼比炎症反应轻的眼内皮细胞损失率高。结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后浅前房和炎症反应的发生或缩短其存在的时间,可降低术后内皮细胞的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角型青光眼血液流变学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杏 周文炳 +2 位作者 葛坚 叶天才 蔡小于 《眼科学报》 1995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液粘度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充盈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了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0例50只眼高(125S^(-1))、中(23S^(-1))和低(1.2435S^(-1))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测量了血浆粘度和红细胞... 目的: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液粘度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充盈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了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0例50只眼高(125S^(-1))、中(23S^(-1))和低(1.2435S^(-1))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测量了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将四枝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充盈的时间定为臂一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时间。结果:高、中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红细胞压积均与臂——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时间呈正相关(P<0.05~0.005)。血液粘度越大,充盈时间越长。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液粘度升高可明显影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之臂——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时间,同时也表明血液粘度升高可减少视盘血液供应。眼科学报:1995;11:7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血液流变学 荧光血管造影 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电筒侧照法的分级标准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强 李绍珍 叶天才 《Eye Science》 CAS 1996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研究手电筒侧照法分级标准及标准照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方法:我们对251眼按手电筒侧照法分级标准照片作手电筒侧照的分级并以前房角为金标准对 不同分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同时我们对250眼手电筒侧照法分级不同观察者间测量... 目的:研究手电筒侧照法分级标准及标准照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方法:我们对251眼按手电筒侧照法分级标准照片作手电筒侧照的分级并以前房角为金标准对 不同分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同时我们对250眼手电筒侧照法分级不同观察者间测量变异 分析,对88眼作了同一观察者前后测量变异分析。 结果:1.手电筒侧照分级标准的真实性评价结果显示:当ILBRⅡ级作为临界值时,发现1/2或 以上为窄Ⅲ房角的敏感度为96.67%,特异度为74.53%,正确指数为0.712。2.手电筒侧照法分 级标准可靠性评价:两个观察者间分级的观察一致率(Po)为0.8,K=0.74,Z=22.48;同一观察 者不同时间进行分级的一致率(Po)为0.909,K=0.875,Z=16.08,说明其一致率有统计学高度 显著性意义。 结论:研究显示手电筒侧照法的分级标准及分级照片有满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作为判断浅 前房和窄房角方法在临床中试用。眼科学报 1996;12:98—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电筒侧照法 前房角 前房轴 青光眼 虹膜光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筛检方案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强 李绍珍 叶天才 《眼科学报》 1997年第4期202-209,共8页
目的:应用成本—效果分析的原理进行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筛检试验组成的筛检方案,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方法:根据文献及我们研究的结果建立筛检模型及模型计算所需的参数,然后将手电筒侧照法、前房轴深、周边前房深度及手电筒侧... 目的:应用成本—效果分析的原理进行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筛检试验组成的筛检方案,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方法:根据文献及我们研究的结果建立筛检模型及模型计算所需的参数,然后将手电筒侧照法、前房轴深、周边前房深度及手电筒侧照十周边前房深度串联法这四种筛检方法引入筛检模型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得出各种筛检方案筛检、诊断和治疗的成本;筛检出的病人多获得的质量调整寿命年。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各种筛检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并改变部分参数作灵敏度分析,根据每增加一个质量调整寿命年需要成本最少或节约医疗费用最多为优选原则,选择出最优方案。结果:显示无论哪个年龄组,手电筒侧照十周边前房深度的串联筛检方案是每增加一个质量调整寿命年成本花费最少的方案,故为最优方案,手电筒侧照法作为筛检试验的筛检方案为次优方案。这两个方案对40岁~<70岁人群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检不但可以增加质量调整寿命年,而且可以节约医疗费用。灵敏度分析结果:除了当人群中窄房角高危者比例上升或下降到10%时,70岁以上年龄组的串联筛检方案从最优变为次优外,其余均显示手电筒侧照法十周边前房深度测量的串联筛检方案为最优方案。结论:研究显示手电筒侧照十周边前房深度测量的串联筛检方案为最优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筛检 原发性 闭角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祖国 陈家琪 叶天才 《眼科研究》 CSCD 1990年第1期60-63,共4页
穿透性角膜移植是角膜疾患复明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青光眼为其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自1969年Iruine和Kaufmen首先应用MackayMary电眼压计发现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高发生率的眼压升高以来。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病因 预防 青光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E综合征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8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柳红 叶天才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6-456,共1页
关键词 ICE综合征 继发性青光眼 眼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再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卓业鸿 葛坚 +1 位作者 蓝育青 叶天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830-831,共2页
目的 :评价房水引流管植入术对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治疗效果 ,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对 30例抗青光眼手术术后眼压不降的患者施行房水引流管植入术 ,术后随访 3~ 36个月。结果 :眼压由术前 3 5 0~ 8 34(5 5 7± 1 2 3)kP... 目的 :评价房水引流管植入术对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的治疗效果 ,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对 30例抗青光眼手术术后眼压不降的患者施行房水引流管植入术 ,术后随访 3~ 36个月。结果 :眼压由术前 3 5 0~ 8 34(5 5 7± 1 2 3)kPa下降至 0 40~ 3 5 8(2 36± 1 0 8)kPa ,手术成功率为 80 % (2 4/30 ) ,术后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 83% (2 5 /30 )。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引流管内口堵塞、引流管外露。结论 :房水引流管植入术是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再手术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但存在一些并发症 ,应引起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房水 青光眼 眼高压 引流 外科手术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teno引流装置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利晓 叶天才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42-543,共2页
目的 评价Molteno引流装置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应用Molteno引流装置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2 4例 (2 4眼 )。结果 术后 1月 ,18只眼眼压降至正常 ,成功率为 75 %。术后随访 5月以上者 16只眼 ,11只眼眼压降至正常 ,成... 目的 评价Molteno引流装置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应用Molteno引流装置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2 4例 (2 4眼 )。结果 术后 1月 ,18只眼眼压降至正常 ,成功率为 75 %。术后随访 5月以上者 16只眼 ,11只眼眼压降至正常 ,成功率为 68 75 %。主要并发症为术后早期低眼压、浅前房 ,可通过Ⅱ期植入或Ⅰ期植入联合限制房水流出技术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teno植入 难治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流行病学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强 叶天才 李绍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3年第2期86-91,共6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所以对该类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视力损害、患病率和发病率、该病在年龄、性别和种族中的分布、与该病有关的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所以对该类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视力损害、患病率和发病率、该病在年龄、性别和种族中的分布、与该病有关的眼部危险因素等方面以流行病学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及现状作了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流行病学 闭角型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与红宝石(Ruby)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眼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坚 叶天才 朱斯平 《新医学》 1990年第6期287-288,共2页
Nd:YAG激光的平均发射能量(2.57毫焦耳mj)远远低于Ruby激光的平均发射能量(1122mj)。用Ruby激光击穿虹膜更依赖于虹膜的形态。Ruby激光击射虹膜时的角膜损伤远此Nd:YAG激光组多,而虹膜出血则比Nd:YAG激光组要少。两组激光治疗后最主要... Nd:YAG激光的平均发射能量(2.57毫焦耳mj)远远低于Ruby激光的平均发射能量(1122mj)。用Ruby激光击穿虹膜更依赖于虹膜的形态。Ruby激光击射虹膜时的角膜损伤远此Nd:YAG激光组多,而虹膜出血则比Nd:YAG激光组要少。两组激光治疗后最主要的并发症是一时性眼压升高,Ruby激光治疗组尤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激光治疗 ND:YAG 红宝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