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叶圣陶爷爷如是说(一)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叶圣陶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3期1-1,共1页
-
文摘
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
关键词
叶圣陶
爷爷
学以致用
语文
学习
读书
文章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叶圣陶同志的贺信
- 2
-
-
作者
叶圣陶
-
出处
《中国出版》
1982年第12期28-29,共2页
-
文摘
今天隆重集会,为的是纪念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活动五十周年。我跟这三家书店的同志或是老朋友,或是在解放以后共过事,在这个值得纪念而且应当纪念的日子,我愿意写几句由衷的话,向老朋友老同事敬致祝贺。解放之前在国统区的朋友们都记得这三家书店出版了不少好书,受到读者欢迎。那时候出好书不容易,要被禁,要遭到查封,人要被抓去。记得聂绀弩同志写过一篇小说,篇名是《韩康的药店》。人们需要真药,韩康卖的是真药,所以生意兴隆。
-
关键词
书店
好书
纪念
出版活动
国统区
西门庆
解放
生意兴隆
出版事业
叶圣陶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叶圣陶先生信(代序)
- 3
-
-
作者
叶圣陶
-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7-7,共1页
-
文摘
步杰同志:惠书和大著《古汉语言语入门》三大册,昨天接到。看信中所叙,约略想起二十年前尤先生交来大稿的事。今天我看了《入门》上册的《黎序》两篇《自序》和《导言》,粗浅地知道了这部书的作意,就给您写信。您这部书是“举一隅”的意思,不是浮泛地举,举得颇扎实,让人家通过这个而自己去“反三”,去阅览古汉语的书。我这样说,您认为有几分对吗?古汉语的书不必人人都看,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可要学。
-
关键词
古汉语
叶圣陶
中文系
作意
二十年
代序
入门
上册
言语
导言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叶圣陶爷爷如是说(六)
- 4
-
-
作者
叶圣陶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10期1-1,共1页
-
文摘
学生是从各项训练中,从各门功课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的。世界观虽然被认为德育,但是决不会凭空形成。世界观的形成必得通过跟事物密切相关的智育和体育。书籍这东西,除了行远和贻后,免除遗忘,更没有别的用处。学生要读书,就因为要晓得已往的种种事物,来做自己经验的材料。现在学校里——较好的——有一种弊病,
-
关键词
叶圣陶
爷爷
世界观
学生
事物
学习
德育
智育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叶圣陶爷爷如是说(五)
- 5
-
-
作者
叶圣陶
朱永新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9期1-1,共1页
-
文摘
一个青年应当知道:所修习的功课犹如食物,必须随时把它消化,让它化为自身的血肉。一个青年更应当知道:考试只是一种测验的方法,并不是修习的目的;他必须为自身受用而修习,不该为对付考试而修习。
-
关键词
叶圣陶
爷爷
修习
应当
青年
考试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叶圣陶爷爷如是说(二)
- 6
-
-
作者
叶圣陶
朱永新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5期1-1,共1页
-
文摘
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只能糊糊涂涂地活下去,反省一下就会感到无聊,感到没意思。肚子吃饱了,身体穿暖了,活是活得成了,但是活下去做什么呢?回答不上来,一定索然,自觉与禽兽无异。有了理想就不然。咱们一天天生活下去好像黑夜航行在海里的船,理想就是招引咱们的灯塔,咱们要生活,要努力,就为要到达那座灯塔。
-
关键词
叶圣陶
爷爷
有理想
咱们
生活
灯塔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叶圣陶爷爷如是说(三)
- 7
-
-
作者
叶圣陶
朱永新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6期1-1,共1页
-
文摘
动笔之前想定个简要的提纲,写在纸上也好,记在头脑里也好,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也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文,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
-
关键词
叶圣陶
爷爷
群众观点
习惯养成
审核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叶圣陶书法
- 8
-
-
作者
叶圣陶
-
出处
《百家评论》
201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
-
关键词
叶圣陶
-
分类号
I
[文学]
-
-
题名叶圣陶爷爷如是说(七)
- 9
-
-
作者
叶圣陶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11期1-1,共1页
-
文摘
阅读指导似乎该精益求精。这一类读物对少年儿童的好处既然在潜移默化,就得让他们在认真阅读之中自己有所领会,而不宜把他们能够领会的先给指出来。自己领会出于主动,印象深,经人家先给指出来然后去领会,未免被动,印象可能浅些。
-
关键词
家先
阅读指导
广里
豁然贯通
子里
课外读物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叶圣陶爷爷如是说(八)
- 10
-
-
作者
叶圣陶
朱永新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12期1-1,共1页
-
文摘
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应该明白,写在书上的东西并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
关键词
课外读物
照单全收
读书方法
朱永新
识别力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叶圣陶巴金书简
- 11
-
-
作者
叶圣陶
巴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收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共11页
-
文摘
1947年2月2日巴金吾兄尊鉴:市立剧专将于本月戏剧节举行戏剧资料展览会,意向尊处借取曹禺兄之原稿,以供陈列,负责保管,负责送还,决不有误。今令小儿至诚晋谒,敢赐予指教,不胜感幸。即颂大安。
-
关键词
戏剧节
巴金
书简
叶圣陶
曹禺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叶圣陶同志希望编辑同志都来做改进文风的促进派
- 12
-
-
作者
叶圣陶
-
出处
《中国出版》
1978年第10期23-24,共2页
-
文摘
今年一月间,文物出版社第二图书编辑部就《颐和园》图录的前言原稿,征求叶圣陶同志的意见。叶圣陶同志复信对前言原稿的文字提出了一些意见,还指出文物图书前言或出版说明“套语笼统语比较多,语言是似文似白,非文非白”,和所介绍的珍贵文物“太不相称”。他建议干编辑工作的同志都来做改进文风的促进派。叶圣陶同志指出的问题,不光文物图书中有。
-
关键词
叶圣陶
文物图
编辑工作
颐和园
图书编辑
出版说明
文风
前言
改进
珍贵文物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叶圣陶语录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叶圣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西部(新文学)(上)》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作文即做人,我手写我心。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好的文章,你在这屋念,那屋的人听见了,不以为你是在念文章,以为你在说话这就是作文的最高境界。读书,让生活有温度,让灵魂有湿度,让生命有深度。阅读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你可能从未发现,阅读竟然如此有趣。经典民国国文教材,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怎样挑到适合自己的好书,怎样使阅读成为习惯。
-
关键词
我手写我心
国文教材
叶圣陶
一门艺术
作文
读书
泉源
最高境界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讲解(节选)
- 14
-
-
作者
叶圣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
文摘
国文课里读到文言,就得作一番讲解的功夫。或者由同学试讲,由教师和其他同学给他订正(讲得全对,当然无须订正);或者径由教师讲解,同学们只须坐在那儿听。两种方法比较起来,自然前一种来得好。因为让同学们试讲和订正,同学们先作一番揣摩的功夫,可以增进阅读的能力。坐在那儿听固然很省事,不大费什么心思,可是平时自己阅读没有教师在旁边,就不免要感到无可依傍了。不妨想一想,为什么要讲解?回答是:因为文言与咱们的口语不一样。
-
关键词
试讲
教师讲解
文言
订正
阅读
功夫
想一想
揣摩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节选)
- 15
-
-
作者
叶圣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5年第2期1-1,共1页
-
文摘
从一九二三年到如今,五十五年了,编选教材的办法屡次变更,可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中学里白话文和文言文掺合着教。教法也有所变更,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教师果真是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是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我怀疑好久了,得不到明确的答案。还有,对于白话文和文言文掺合着教,我也怀疑已久。
-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段落大意
白话文
文言文
主题思想
变更
掺合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牵牛花
- 16
-
-
作者
叶圣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5年第2期92-93,共2页
-
文摘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着用的,无从取得新的来加人。曾与铁路轨道旁边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意出钱向他买一点,他不肯。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
关键词
铁路轨道
过磷酸
水门汀
牵牛花
城隍庙
商量
-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写作是极平常的事
- 17
-
-
作者
叶圣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5年第1期3-3,共1页
-
文摘
学习写作的方法,大家知道,该从阅读和习作两项入手。就学习写作的观点说,阅读不仅在明白书中说些什么,更须明白它对于那些“什么”是怎么说的。警如读一篇记述东西的文字,假定是韩愈的《画记》,要看出它是把画面的许多人和物分类记述的。
-
关键词
学习写作
习作
阅读
记述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于《国文百八课》(节选)
- 18
-
-
作者
叶圣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5年第3期1-1,共1页
-
文摘
依我们的信念,国文科和别的学科性质不同,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凡是在白纸上写着黑字的东西,当作文章来阅读、来玩索的时候,什么都是国文科的工作,否则不是。一篇《项羽本纪》是历史科的材料,要当作文章去求理解,去学习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是国文科的工作。
-
关键词
《项羽本纪》
《国文百八课》
学科性质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九五五年叶圣陶回苏州日记(下)
- 19
-
-
作者
叶圣陶
-
出处
《苏州杂志》
2011年第3期31-36,共6页
-
文摘
十一月三十日星期三晨八点半出门,步行约里许,访渡席乡光明渔业合作社一社(以光明为名者有三社)。此社成立于去年下半年,有一百一十三人。渔业有所谓一改三结合。一改者,改进生产工具与方法。三结合者,捕捞与种植结合,捕捞与养殖结合,捕捞与运输结合也。有此三结合。
-
关键词
叶圣陶
农业生产合作社
苏州话
血吸虫病
招待所
假山
水土保持
太湖
合作化
苏州市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九五五年叶圣陶回苏州日记(上)
- 20
-
-
作者
叶圣陶
-
出处
《苏州杂志》
2011年第2期42-46,共5页
-
文摘
说明:1955年11月10日叶圣陶先生与叶至善分别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的通知,人大代表与政协全国委员均可以出外视察。他们选择了视察江苏苏锡一带。这次还有郑振铎和徐伯昕等老朋友结伴而行,也是难得的机缘,叶圣陶"自然乐往"。11月17日,离京,18日到南京,参观,听报告。24日到苏州。
-
关键词
叶圣陶
苏州市
招待所
农业生产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
至善
园林管理
日记
展览会
拙政园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