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内环境预测不满意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叶剑军 李景广 +2 位作者 葛曹燕 吴剑春 李玉妹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7-61,共5页
在各类单项室内环境因素与环境不满意度关系的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测试各单项环境因素的客观指标来预测人员对室内综合环境的不满意度。利用文献中的综合环境满意度实验数据验证了该综合评价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室内环境 预测不满意度 病态建筑综合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叶剑军 叶倩 +3 位作者 李景广 胡红波 邓天福 樊娜 《绿色建筑》 CAS 2010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了实时监测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从而对室内环境实施管理,在一些绿色建筑内,应用了室内环境自动监测系统(IEMS)。然而,当这些建筑运行了相当长的时期之后,如何通过分析这些长期积累在数据库的环境数据,进行全面的室内环境评价,至今也... 为了实时监测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从而对室内环境实施管理,在一些绿色建筑内,应用了室内环境自动监测系统(IEMS)。然而,当这些建筑运行了相当长的时期之后,如何通过分析这些长期积累在数据库的环境数据,进行全面的室内环境评价,至今也没有一个良好的标准方法。本文利用案例分析的手段,介绍了一种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环境分析评价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可知,该数据分析方法不仅可以评价长期的室内环境水平,同时可以找到建筑室内环境运行方面的缺陷,为提高建筑环境运营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后评估 数据分析 缺陷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建筑夏季屋顶复合换热和交叉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剑军 李美玲 +1 位作者 黄晨 杨沫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用不可逆热力学分析研究大空间建筑夏季屋顶复合换热和交叉效应,以空调规范手册数据为依据,将多表面的辐射简化为两个平行平板的辐射,同时引入了虚拟在面的等效黑度和半透明表面的附加黑度两个参数,最后拟合得到了该复合传热的... 本文用不可逆热力学分析研究大空间建筑夏季屋顶复合换热和交叉效应,以空调规范手册数据为依据,将多表面的辐射简化为两个平行平板的辐射,同时引入了虚拟在面的等效黑度和半透明表面的附加黑度两个参数,最后拟合得到了该复合传热的唯象方程。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不可逆热力学研究大空间建筑夏季复合传热过程是简便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建筑 不可逆热力学 复合换热 交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在“沪上·生态家”中的应用
4
作者 叶剑军 孙明明 《绿色建筑》 CAS 2011年第2期25-28,32,共5页
"沪上·生态家"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的上海案例展示了上海地区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居住理念和绿色宜居模式。舒适宜居的室内环境是本次案例展示的主要内容和主题之一。在确定了该特殊建筑室内环境的评价标准之后... "沪上·生态家"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的上海案例展示了上海地区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居住理念和绿色宜居模式。舒适宜居的室内环境是本次案例展示的主要内容和主题之一。在确定了该特殊建筑室内环境的评价标准之后,采用检测与监测相结合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对该建筑在世博运营期间进行测试评价。结果表明,"沪上·生态家"在世博运营期间的室内环境满足室内环境的评价标准要求:采用检测与监测相结合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可以客观有效的评价和保障室内环境的正常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沪上·生态家” 室内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能耗综合在线监测管理平台构建
5
作者 叶剑军 袁祖应 +1 位作者 李旻雯 夏洪军 《工程质量》 2015年第12期59-61,共3页
针对目前公共建筑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能耗管理方面尚不完善的现状,系统分析了相关运行管理面临的不足点,提出基于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构建的面向物业管理的运行维护平台,通过对室内主要功能区域的各类室内环境质量参数以及相关各分类... 针对目前公共建筑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能耗管理方面尚不完善的现状,系统分析了相关运行管理面临的不足点,提出基于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构建的面向物业管理的运行维护平台,通过对室内主要功能区域的各类室内环境质量参数以及相关各分类分项的能耗数据进行及时、合理的采集,准确掌握公共建筑各类室内环境质量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有效地指导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同时为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诊断和改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环境质量 运行能耗 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现场测试及能耗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晨 李美玲 +3 位作者 邹志军 叶剑军 左涛 李伟 《暖通空调》 E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实测了上海体操中心冬季工况 ,得到了大空间建筑冬季室内垂直温度分布及室内热负荷构成。认为实测结果对大空间建筑全年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设计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空间建筑 冬季 热负荷 室内 热环境 测试 能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第一类边界条件数值模拟具有开口的大空间建筑室内速度场与温度场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晨 李美玲 +1 位作者 左涛 叶剑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4,共5页
本文以上海国际体操中心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夏季空调工况下室内速度场与温度场。采用对流辐射耦合热平衡方法,考虑平面辐射热源修正Gebhart吸收系数,以求得的各壁面温度作为数值模拟第一类温度边界条件。计算用软件为PHOENICS。数值模... 本文以上海国际体操中心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夏季空调工况下室内速度场与温度场。采用对流辐射耦合热平衡方法,考虑平面辐射热源修正Gebhart吸收系数,以求得的各壁面温度作为数值模拟第一类温度边界条件。计算用软件为PHOENICS。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类边界条件 速度场 温度场 PHOENICS 空气流动 壁面温度 大空间建筑 室内热环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油指纹应用于船舶溢油鉴别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佩瑜 陈畅曙 +6 位作者 胡平 叶剑军 上官茂森 刘景钦 吴玲玲 方宏达 黄楚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102,共12页
溢油种类主要包括船舶燃料油和原油,二者性质的差异决定了鉴别方法也相应不同,寻求适合于船舶溢油的鉴别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使用柱色谱层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前处理的基础上,以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为主要分析手段,对溢油样品和... 溢油种类主要包括船舶燃料油和原油,二者性质的差异决定了鉴别方法也相应不同,寻求适合于船舶溢油的鉴别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使用柱色谱层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前处理的基础上,以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为主要分析手段,对溢油样品和可疑船舶溢油源样品的多环芳烃油指纹特征进行对比,并在多环芳烃油指纹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多环芳烃内组成三角图分布特征与聚类分析研究,成功为珠江口水域某船舶溢油事故追踪到肇事溢油源。结果表明:取自丁船的油样和现场溢油样芳烃油指纹特征最为相近,是此次溢油事故的溢油源。受风化作用后的船舶燃料油中饱和烃类化合物数量稀少,且含量极低,不适合用于溢油鉴别,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较饱和烃类化合物而言具有含量高、种类丰富的特点,是该类溢油鉴别的主要油指纹依据。使用油指纹参数进行可疑溢油源识别时,充分考虑油品中有机分子所受风化影响程度的不同是风化条件下溢油鉴定的关键。因此,多环芳烃油指纹可以有效应用于船舶燃料油溢油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油指纹 船舶溢油 溢油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建筑室内垂直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晨 李美玲 +1 位作者 左涛 叶剑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30,共6页
本文对采用分层空调的大空间建筑,在垂直方向上划分成等温空调区、对流主区域、顶部热滞留区域,利用热平衡微分方程推导得出对流主区域及顶部热滞留区域的垂直温度分布计算式。
关键词 大空间 建筑 对流主区域 温度分布 热环境 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掠管束非稳态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茉 叶剑军 +1 位作者 邹宽 董桂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22-1125,共4页
以锅炉省煤器中的流动和换热为应用背景 ,分别采用稳态和非稳态的数学模型对横掠管束的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 ,在Re大于 15 0到小于 10 0 0的范围内 ,横掠管束的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问题是非稳态的 .当采用稳态模... 以锅炉省煤器中的流动和换热为应用背景 ,分别采用稳态和非稳态的数学模型对横掠管束的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 ,在Re大于 15 0到小于 10 0 0的范围内 ,横掠管束的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问题是非稳态的 .当采用稳态模型时 ,数值计算结果会随迭代次数的增加而振荡 ,得不到收敛的稳态解 .当采用非稳态模型计算时 ,对节距较小的情况 ,在管的后缘处得到对称的非稳态涡 ;对节距较大的情况 ,在管的后缘处得到周期性脱落的非对称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 数值模拟 横掠管束 非稳态 数学模型 换热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横掠管束周期性充分发展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茉 赵明 +3 位作者 叶剑军 章立新 余敏 卢玫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8-991,共4页
本文采用非稳态数学模型对横掠管束的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所考虑的参数条件下,Re≥100以后流场和温度场随时间发生振荡,并且振幅随Re增加而增大;进一步增加Re到一定值后,在管束间会有交替出现的涡。计... 本文采用非稳态数学模型对横掠管束的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所考虑的参数条件下,Re≥100以后流场和温度场随时间发生振荡,并且振幅随Re增加而增大;进一步增加Re到一定值后,在管束间会有交替出现的涡。计算得到的平均Nusselt数与现有文献中的实验关联式基本是吻合的。平均Nusselt数的计算值随流动方向管间距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换热 数值模拟 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海域大气中重金属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欣睿 叶剑军 +1 位作者 倪志鑫 钟煜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2-640,648,共10页
利用2013—2015年珠江口海域代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溶胶质量浓度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得出大气中重金属(Cu、Pb、Zn)质量浓度具有秋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夏季较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这一特征与气象因子及污染来源... 利用2013—2015年珠江口海域代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溶胶质量浓度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得出大气中重金属(Cu、Pb、Zn)质量浓度具有秋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夏季较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这一特征与气象因子及污染来源关系密切。除春季外,夏、秋、冬季,大气中Cu、Ph、Zn之间具有良好的显著相关性,说明大气中赋存Cu、Pb、Zn的颗粒物一部分来源相同。春、夏季,当主导风向为东南向时,气团较清洁,大气污染物浓度低;秋、冬季,当主导风向为偏东向及北风向时,污染物由内陆源及沿海源输送,大气污染物浓度高。气象条件对大气中重金属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且其相关性随季节变化明显。通过SPSS19.0软件对大气中Cu、Pb、Zn的质量浓度与近地面风速、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做曲线回归分析,尝试找出各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春、夏季,当气温〉27℃时,Cu、Pb、Zn的质量浓度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夏季,Cu、Pb、Zn的质量浓度与气压、相对湿度(〉90%)呈显著负相关;秋季,Cu、Pb、Zn的质量浓度与风速和相对湿度(〉65%)具有显著负相关;冬季,当气压在1005.0~1015.0hPa范围内,Cu、Pb、Zn的质量浓度与气压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重金属 变化特征 气象因子 珠江口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参数对不同室内环境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黎 连之伟 +2 位作者 孙碧英 董莉 叶剑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660,共4页
观察了室内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噪声和照度)改变时心电、血氧饱和度、指尖血流量、皮肤电和呼吸率等生理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各生理参数对不同室内环境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于声环境,可以考虑将心率变异性、指尖血流量... 观察了室内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噪声和照度)改变时心电、血氧饱和度、指尖血流量、皮肤电和呼吸率等生理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各生理参数对不同室内环境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于声环境,可以考虑将心率变异性、指尖血流量和呼吸率结合作为指标;对于热湿环境,可选取心率变异性和血氧饱和度作为指标;对新风量发生变化的环境,可选取呼吸率作为指标;对光环境,可将指尖血流量和皮肤电导结合作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参数 室内环境 敏感性 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遮阳百叶隔热性能与采光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邓天福 李景广 +2 位作者 叶倩 张泉 叶剑军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8年第4期13-18,共6页
外遮阳百叶能合理控制太阳光线进入室内,减少建筑空调能耗和人工照明用电,改善室内光环境,已成为当前追求"绿色建筑"目标的一项具体措施。该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借助EnergyPlus、Radiance等软件,结合光和热两方面综合考虑,... 外遮阳百叶能合理控制太阳光线进入室内,减少建筑空调能耗和人工照明用电,改善室内光环境,已成为当前追求"绿色建筑"目标的一项具体措施。该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借助EnergyPlus、Radiance等软件,结合光和热两方面综合考虑,对空调时期上海地区布置不同角度和活动的外遮阳百叶办公房间的空调能耗、照明能耗及室内光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与比较。算例结果表明:外遮阳对照明能耗和建筑光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夏热冬冷地区固定式遮阳百叶的不同角度设置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较大,其中实施活动式外遮阳措施能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有效改善室内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遮阳百叶 光环境 能耗 照度 照度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生态城区低碳专项规划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继红 汤鹏 +2 位作者 孙桦 叶剑军 高月霞 《建设科技》 2012年第12期44-47,共4页
我国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已从研究制定低碳生态指标体系、发布建设标准或导则阶段转入全面实施关键期,亟需开展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低碳生态专项规划研究和实践,以对接上位规划、细化落实低碳生态建设目标、明确... 我国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已从研究制定低碳生态指标体系、发布建设标准或导则阶段转入全面实施关键期,亟需开展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低碳生态专项规划研究和实践,以对接上位规划、细化落实低碳生态建设目标、明确实施保障和技术路径。本报告以上海淀山湖新城等项目低碳专项规划实践为基础,阐述了涵盖区域能源、交通、建筑、资源、水系、绿化等多子项系统规划的研究成果,并强调了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对于实现减碳目标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以期为同类低碳生态城区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规划 生态城区 低碳 上海 生态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建设目标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可尼丁上喹宁环的化学修饰
16
作者 周朝晖 章慧 +3 位作者 蒋亚琪 黄泰山 叶剑军 黄培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554-554,共1页
关键词 辛可尼丁 多相不对称催化 化学修饰 厦门大学 铂催化剂 铂基催化剂 化学系 立体选择性 修饰剂 α-酮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博展馆室内环境主客观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明明 叶倩 叶剑军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2年第4期26-30,共5页
通过2010上海世博会的平台,在某小型科技型展馆内设置主观问卷调查系统和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得到7000多份主观调查问卷和世博运营182天的展馆内温湿度、CO2、A声级、水平照度的变化数据。通过数据筛选,数据分类,数据处理等分析工作,结果... 通过2010上海世博会的平台,在某小型科技型展馆内设置主观问卷调查系统和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得到7000多份主观调查问卷和世博运营182天的展馆内温湿度、CO2、A声级、水平照度的变化数据。通过数据筛选,数据分类,数据处理等分析工作,结果表明,世博会运营期间该场馆夏季室内温度偏低;参观者对场馆室内环境参数除水平照度外满意率都高于80%;参观者对场馆内的平均最满意温度为24℃;不同室外温度下,参观者对室内热舒适有不同的最满意温度:室外温度为18℃~26℃时,最满意温度为22℃;室外温度为26℃~30℃时,最满意温度为24℃;室外温度为30℃~37℃时,最满意温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环境 主观问卷调查系统 客观环境监测系统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室内环境综合评估技术与智能监控系统研究
18
作者 叶倩 叶剑军 《建设科技》 2011年第23期22-25,共4页
本课题通过四年的研究与实践初步解决了人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室内环境的需求,建立了室内环境的综合评估体系,同时通过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和信息管理平台,在建筑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对室内环境质量加以提升与控制。课题成果通过实验室的测试... 本课题通过四年的研究与实践初步解决了人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室内环境的需求,建立了室内环境的综合评估体系,同时通过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和信息管理平台,在建筑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对室内环境质量加以提升与控制。课题成果通过实验室的测试与理论推导证明其科学性,同时通过奥运世博等重大示范工程的应用说明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环境质量 智能监控系统 综合评估体系 建筑 技术 信息管理平台 气候条件 管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生态建筑PMV现场测定分析及测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小兵 黄晨 +3 位作者 叶剑军 邹志军 王非 罗行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7年第2期83-87,共5页
2005年5月对上海市某生态楼自然通风情况进行了测试,讨论了PMV的测试方法及其数据处理方式,通过与INNOVA测定结果的分析比较,验证了PMV通用现场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测试结论如下:过渡季节室内热环境舒适性可以通过自然通风量的控制来实现... 2005年5月对上海市某生态楼自然通风情况进行了测试,讨论了PMV的测试方法及其数据处理方式,通过与INNOVA测定结果的分析比较,验证了PMV通用现场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测试结论如下:过渡季节室内热环境舒适性可以通过自然通风量的控制来实现,对所研究的生态楼,在特定实验条件下,换气次数翻倍增加时,室温下降3℃左右,风速提高0.26m/s,PMV值下降了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V指标 测试技术 热舒适 自然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典型海域碳酸盐体系的分布特征
20
作者 谢双蔚 张敏霞 +6 位作者 尤启明 尹晓娜 王玉如 陈超慧 卢楚谦 唐宏 叶剑军 《河南科技》 2023年第8期83-87,共5页
【目的】通过2022年春、夏季在油田海域开展现场观测,探讨碳酸盐体系的分布特征。【方法】对春、夏两季海水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总碱度、溶解无机碳的平面和垂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要素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调查海域水温... 【目的】通过2022年春、夏季在油田海域开展现场观测,探讨碳酸盐体系的分布特征。【方法】对春、夏两季海水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总碱度、溶解无机碳的平面和垂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要素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调查海域水温和盐度水平分布均匀,变化较小;整个海域pH值介于8.1~8.2;总碱度和溶解无机碳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统一规律。【结论】春、夏两季水温、pH值、溶解氧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盐度、总碱度、溶解无机碳随深度增加而升高;温度、有机物再矿化、生物作用可能是引起水体总碱度、溶解无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南海北部 碳酸盐体系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