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马唑仑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卓明 刘金龙 +3 位作者 钟茂林 王辉 黄可女 叶军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需行肝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泵...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需行肝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泵注苯磺酸瑞马唑仑、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比较两组不同时刻生命体征、苏醒质量指标、术后认知功能,并测定血浆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室后(T_(0))、麻醉诱导后(T_(1))、切皮时(T_(2))、手术1 h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拔除气管导管时(T_(5))、出恢复室(T_(6))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以及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血浆S100β、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5)时刻的HR水平高于T_(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早于或者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应用于肝切除术患者苏醒时间短,且不影响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肝切除术 苏醒质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预处理对1-甲基-4苯基-1,2,3,4-四氢吡啶诱导的急性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2
作者 卓明 邓子豪 +7 位作者 刘金龙 钟茂林 李盈 管俊辉 李斌 梁伟东 李艺 叶军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1-甲基-4苯基-1,2,3,4-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急性帕金森病(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6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七氟烷组暴露于2%七氟烷2h,PD组腹腔注射MPTP20mg/kg,七氟烷预处理+P...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1-甲基-4苯基-1,2,3,4-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急性帕金森病(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6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七氟烷组暴露于2%七氟烷2h,PD组腹腔注射MPTP20mg/kg,七氟烷预处理+PD组预先暴露于2%七氟烷2h,复苏后于小鼠腹腔注射MPTP,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4组行为学指标、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脑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PD组、七氟烷预处理+PD组悬挂试验掉落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七氟烷组,悬挂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七氟烷组,爬杆试验转向时间、总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七氟烷组,且七氟烷预处理+PD组悬挂试验掉落潜伏期长于PD组,悬挂试验评分高于PD组,爬杆试验转向时间、总时间均短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七氟烷预处理+PD组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少于对照组、七氟烷组,七氟烷预处理+PD组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量多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七氟烷预处理+PD组脑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七氟烷组,七氟烷预处理+PD组脑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七氟烷预处理+PD组脑组织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七氟烷组,GSH水平低于对照组、七氟烷组,且七氟烷预处理+PD组脑组织MDA水平低于PD组,GSH水平高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对MPTP诱导的急性PD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运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七氟烷预处理的抗炎、抗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预处理 帕金森病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微通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8
3
作者 叶军明 谢海玉 +5 位作者 单热爱 魏俊 钟茂林 彭道珍 刘宇明 冯建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99-170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通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的麻醉处理及其临床效应.方法选择拟行经皮肾穿刺微通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454例.小儿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余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双管).术中监测ECG、HR、MAP、S...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通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的麻醉处理及其临床效应.方法选择拟行经皮肾穿刺微通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454例.小儿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余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双管).术中监测ECG、HR、MAP、SpO2、呼吸及体温.结果 454例次的手术时间为(1.14±0.58)h.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9例,其中硬膜外阻滞改全身麻醉2例;连续双管硬膜外阻滞435例,麻醉效果均满意,但Ⅳ组的MAP和HR变化较明显(P<0.05~0.01).术中发生胸腔积水致呼吸困难2例(0.4%);术中严重出血9例(1.1%);术后发现腹腔积液3例(0.7%);腹膜后积液21例(4.6%).结论双管硬膜外阻滞可以基本满足成人手术要求,老年人宜选取低浓度小剂量局麻药,必要时采取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小儿则采用全身麻醉.术中可能发生大出血及腹腔、胸腔、腹膜后积液,围术期的监测和及时处理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穿刺 输尿管镜 麻醉处理 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硬膜外腔注射与针刀、椎旁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叶军明 魏俊 +1 位作者 曹建军 刘宇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94-1195,共2页
目的对比大容量液体硬膜外腔注射与针刀、椎旁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大容量液体硬膜外腔注射组取腰椎L3-4或L4-5间隙作为穿刺点,按硬膜外穿刺规程穿刺置管成功后,取头低(15°)脚高仰卧位滴注加压镇痛混合液300ml... 目的对比大容量液体硬膜外腔注射与针刀、椎旁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大容量液体硬膜外腔注射组取腰椎L3-4或L4-5间隙作为穿刺点,按硬膜外穿刺规程穿刺置管成功后,取头低(15°)脚高仰卧位滴注加压镇痛混合液300ml,与针刀、椎旁注射治疗组作对照。结果大容量液体硬膜外腔注射组痊愈48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疗效优于针刀组(P〈0.05)及椎旁注射治疗(P〈0.01)。结论3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但大容量液体硬膜外腔注射治疗优于针刀治疗,更优于椎旁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注射 小针刀 椎旁注射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5
作者 卓明 李盈 +1 位作者 钟茂林 叶军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44-147,共4页
目的分析赣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变化趋势,为解决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分析赣南医科大学2011—2023届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麻醉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变化... 目的分析赣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变化趋势,为解决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分析赣南医科大学2011—2023届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麻醉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变化趋势。结果2011—2023届共有毕业生1363人,整体就业率为1220人(89.5%),就业率呈降低趋势;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研成功率呈升高趋势,从2011届的11.6%升至2023届的35.7%;医院就业率呈降低趋势,从2011届的71.6%降至2023届的40.8%;其他行业就业率整体呈降低趋势,待业率从2011届的6.3%升高至2023届的19.4%,呈升高趋势。结论赣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较高,但处于降低趋势,考研成功率升高,直接进入医院工作率降低,待业率增加,学校尚需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专业 本科 毕业生 就业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封堵器置入过程中麻醉相关问题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军明 谢海玉 +3 位作者 钟钦文 钟茂林 王万辉 巫光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2期10339-10342,共4页
心脏封堵器置入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虽属微创手术,但须在手术室外施行麻醉,麻醉方面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麻醉医师要同时兼顾小儿麻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和手术室外麻醉的特点,增加了麻醉的难度。文章探讨了... 心脏封堵器置入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虽属微创手术,但须在手术室外施行麻醉,麻醉方面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麻醉医师要同时兼顾小儿麻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和手术室外麻醉的特点,增加了麻醉的难度。文章探讨了心脏封堵器置入过程中麻醉相关问题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封堵器 麻醉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在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姝凝 朱鼎芳 +1 位作者 王力峰 叶军明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是一种向外耳迷走神经耳支支配的皮肤感受野施加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干预措施。近年来随着舒适化医疗发展,taVNS在临床中的应用优势日益展现。研究报道ta...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是一种向外耳迷走神经耳支支配的皮肤感受野施加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干预措施。近年来随着舒适化医疗发展,taVNS在临床中的应用优势日益展现。研究报道taVNS可通过激活迷走神经改善围术期疼痛,减轻患者术后负担,作为一种无创自主神经调控的干预措施,taVNS不仅操作简便无创,无毒副作用,且经济实用。目前关于临床应用taVNS进行围术期镇痛的具体效果尚存在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从迷走神经耳支的解剖生理、taVNS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机制、在围术期镇痛中的临床研究进展3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taVNS在围术期镇痛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围术期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朱鼎芳 叶军明 +1 位作者 郭锐 陈姝凝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术后咽喉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是指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因置入气道装置导致咽喉部及气管黏膜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疼痛。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是胸外科手术实现单肺通气最常用的气道管理工具。DL... 术后咽喉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是指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因置入气道装置导致咽喉部及气管黏膜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疼痛。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是胸外科手术实现单肺通气最常用的气道管理工具。DLT插管时造成的POST往往较单腔气管导管更为严重,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本文从DLT插管POST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应用DLT进行插管时导管种类、喉镜类型以及插管操作方式均与POST的发生有关。目前在围术期改善DLT插管POST的措施主要有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内支阻滞、导管热软化、双手提下颌操作、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等。在临床工作中缓解DLT插管POST对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插管 术后 咽喉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致严重毒性反应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军明 王万辉 +2 位作者 魏俊 彭道珍 郭奕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盐酸罗哌卡因 毒性反应 臂丛阻滞麻醉 外固定支架固定术 盐酸利多卡因 尺桡骨骨折 头皮针穿刺 术后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工关节置换过程中麻醉相关问题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军明 谢海玉 钟钦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543-2546,共4页
人工关节置换后的翻修及其使用寿命,与假体本身﹑宿主及操作技术3者所发生的生物相容性反应密切相关。人工假体自身由两部分组成:金属部分以及与之紧密相配的坚硬的塑料部分。许多金属如不锈钢、钴铬钼合金和钛合金都可以用作假体材料... 人工关节置换后的翻修及其使用寿命,与假体本身﹑宿主及操作技术3者所发生的生物相容性反应密切相关。人工假体自身由两部分组成:金属部分以及与之紧密相配的坚硬的塑料部分。许多金属如不锈钢、钴铬钼合金和钛合金都可以用作假体材料。塑料材料为持久耐磨的聚乙烯、可塑性骨水泥用于将假体包埋在骨质中。宿主为各类关节损伤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置换手术麻醉是操作技术中的重要一环。患者在麻醉情况下由医生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人工关节置换后生物相容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麻醉并发症还会加重关节置换初期的周围组织损伤,导致关节松动或关节活动度不够等并发症。选取适当的麻醉方法,改造人工关节的设计,以及关节置换手术技术,会明显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麻醉 相容性 并发症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复合氟哌利多行PCEA致锥体外系反应二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军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9-169,共1页
关键词 吗啡 氟哌利多 PCEA 锥体外系反应 联合麻醉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并发下腔静脉癌栓根治术二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军明 宋运琴 黄正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1-241,共1页
肾癌并发下腔静脉癌栓根治术二例报告叶军明,宋运琴,黄正东右肾癌并发下腔静脉癌栓较为少见,行一次性根治术1984年国外有成功报告[1,2],国内尚无文献记载。兹将我院1991年2例右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根治术报告如下。例... 肾癌并发下腔静脉癌栓根治术二例报告叶军明,宋运琴,黄正东右肾癌并发下腔静脉癌栓较为少见,行一次性根治术1984年国外有成功报告[1,2],国内尚无文献记载。兹将我院1991年2例右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根治术报告如下。例1男,39岁。影象学诊断示右肾下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种瘤 下腔静脉癌栓 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麻醉学本科生中实施“全程导师制”的实践和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军明 钟钦文 +7 位作者 陈新荣 黄光生 彭道珍 钟茂林 单热爱 王万辉 谢海玉 蔡婷婷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19-720,共2页
在麻醉学本科生中实施"全程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实施全程导师制的实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旨在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麻醉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 麻醉学 本科生 导师制 全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电刺激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军明 朱祖余 +4 位作者 魏俊 单热爱 刘宇明 王万辉 陈新荣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97-499,共3页
目的:观察体表电刺激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病人自控镇痛复合韩氏仪组(+HANS,n=20),病人自控镇痛组(-HANS,n=20)。所有病人气管拔管前予氢溴酸高乌甲素负荷量4m... 目的:观察体表电刺激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病人自控镇痛复合韩氏仪组(+HANS,n=20),病人自控镇痛组(-HANS,n=20)。所有病人气管拔管前予氢溴酸高乌甲素负荷量4mg静注,气管拔管后采用PCA镇痛。PCA使用药物:0.02%氢溴酸高乌甲素+0.02%甲氧氯普胺混合液100m l。其中(+HANS)组加用HANS治疗仪刺激一侧合谷-劳宫穴及患侧交感、神门透肾、外肺、脑干透皮质下等耳穴,刺激频率为2/100疏密波交替,间隔2h刺激1h。于术后24h内定时观察VAS镇痛评分,Ram e镇痛评分,镇痛药用量、副作用。结果:二组病人都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HANS组患者VAS评分明显少于-HANS组(P<0.01),镇痛剂用量明显减少(P<0.05),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体表电刺激镇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可以达到增强镇痛、减少并发症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术后镇痛 高乌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吗啡、芬太尼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效应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军明 谢海玉 +2 位作者 郭奕琼 单热爱 王万辉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 :比较曲马多、吗啡、芬太尼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 :90例 (ASAⅠ -Ⅱ )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T组 (n =30 )镇痛药液为 0 .6 %曲马多 +0 .0 1%氟哌啶 +0 .15 %布比卡因 ;M组 (n =30 ) 0 .0 0 5 %吗啡 +0 .... 目的 :比较曲马多、吗啡、芬太尼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 :90例 (ASAⅠ -Ⅱ )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T组 (n =30 )镇痛药液为 0 .6 %曲马多 +0 .0 1%氟哌啶 +0 .15 %布比卡因 ;M组 (n =30 ) 0 .0 0 5 %吗啡 +0 .0 1%氟哌啶 +0 .15 %布比卡因 ;F组 (n =30 )0 .0 0 0 4 %芬太尼 +0 .0 1%氟哌啶 +0 .15 %布比卡因。采用佛山舒贝康 (自控型 )泵 ,选择负荷剂量+持续剂量 +PCA给药模式 ,其剂量分别为 5ml- 2ml/h - 0 .5ml。结果 :①镇痛效应 :VAS评分M组 <T组 <F组 (P <0 .0 1) ;②并发症恶心、呕吐发生率M组 >T组 >F组 (16 .6 %~ 3.3% ) ;嗜睡和瘙痒 :M组 >T组 >F组。结论 :术后行PCEA时 ,三种药物镇痛效应均较满意 ,以吗啡组为优 ,但副作用明显高于曲马多组和芬太尼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 硬膜外 镇痛 由马多 吗啡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管端位置与肺顺应性环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军明 谢海玉 +3 位作者 刘宇明 曾琳 钟茂林 单热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要行单肺通气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完成双腔管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管插管位置进行调整:将双腔管管端分别调整至正确位置(T1)、过深位置(T2管端位于左下支气管内)...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要行单肺通气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完成双腔管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管插管位置进行调整:将双腔管管端分别调整至正确位置(T1)、过深位置(T2管端位于左下支气管内)、过浅位置(T3管端位于左支气管开口处)。每个阶段行IPPV通气15min,并观察及记录吸气峰压(Ppeak)、SpO2、MAP、容量-阻力曲线(P-V环)。结果:T2与T1相比Ppeak值及SpO2值有显著差异(P<0.01)。以管端位置正确时(T1)P-V环为参照,T3时P-V环的特征无明显变化。T2时P-V环环体显著变形延长,曲线斜率明显右偏移位。结论:正确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改变,提示麻醉医生正确的判断导管位置并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旁气流监测 压力-容量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军明 谢海玉 +1 位作者 冯建伟 赵昭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30-531,共2页
目的 :评价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欲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 6 8例 ,ASAI-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4例。两组都选择L2~ 3 做穿刺点 ,皆采用椎管内联合麻醉。I组蛛网膜下腔负荷剂量为 0 .1%... 目的 :评价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欲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 6 8例 ,ASAI-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4例。两组都选择L2~ 3 做穿刺点 ,皆采用椎管内联合麻醉。I组蛛网膜下腔负荷剂量为 0 .1%布比卡因 5ml,Ⅱ组蛛网膜下腔负荷剂量为 0 .5 %布比卡因 2ml,术中根据需要硬膜外腔再注入 0 .2 5 %布比卡因。两组术后接镇痛泵进行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术中平面扩散范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改良Bromage评分 ,MBS)、血压及心律下降程度、术中辅助用镇静镇痛药情况。结果 :与Ⅱ组相比 ,I组MBS评分较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病人术中辅助用药剂量相当 ;给药 5min血压的下降程度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具有局麻药用量少 ,麻醉效果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对老年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椎管内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联合麻醉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麻醉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军明 辛赣海 +5 位作者 钟茂林 单热爱 彭道珍 谢海玉 王万辉 冯建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728-729,共2页
关键词 课程教学设计 临床麻醉学 临床医学 教学内容 临床实践 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 教学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对血液动力学及呼吸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军明 马朋林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5-37,共3页
通过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对血液动力学及呼吸变化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健忘镇痛慢诱导插管前后心率、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快速诱导插管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明显(P<0.01)。提示:健忘镇痛慢... 通过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对血液动力学及呼吸变化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健忘镇痛慢诱导插管前后心率、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快速诱导插管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明显(P<0.01)。提示:健忘镇痛慢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呼吸无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气管 插管 血液动力学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异戊烯水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军明 夏蓉晖 《金山油化纤》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对含氯代异戊烯原料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在以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氯代异戊烯水解时发现,水解产物为异戊烯醇和甲基丁烯醇的混合物,这说明氯代异戊烯在进行取代反应的同时,伴有正碳离子的异构化反应,由此开发了一条全新的由氯代异戊烯生... 对含氯代异戊烯原料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在以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氯代异戊烯水解时发现,水解产物为异戊烯醇和甲基丁烯醇的混合物,这说明氯代异戊烯在进行取代反应的同时,伴有正碳离子的异构化反应,由此开发了一条全新的由氯代异戊烯生产甲基丁烯醇和异戊烯醇的新的工艺路线。水解反应较理想的工艺条件为:在氯代异戊烯投料量为100 g,原料滴加速率为4 g/min,NaOH用量为38 g,水用量为150 g,反应时间为70-80 min,反应温度为70~80℃和搅拌速率为500 r/min时,水解转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选择性则在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异戊烯 异戊烯醇 甲基丁烯醇 水解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