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防治桑天牛的室内生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兼菱 李荣贵 +1 位作者 郭道森 赵博光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1期40-42,共3页
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G rube)cDNA文库中筛选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PI)的编码基因,将该编码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并实现胞外表达,得到转基因工程菌E.coliDH5α。对工程菌的杀桑天牛作用进行了研... 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G rube)cDNA文库中筛选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PI)的编码基因,将该编码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并实现胞外表达,得到转基因工程菌E.coliDH5α。对工程菌的杀桑天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菌对桑天牛成虫和幼虫较对照具有显著致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 桑天牛 分泌型工程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分离松材线虫幼虫及获得无菌幼虫的方法
2
作者 叶兼菱 张建平 +1 位作者 陶坚 赵博光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5,共3页
利用松材线虫成虫和幼虫在比重和运动性方面的差异,通过在0.3%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溶液中沉降而得到分离。并在4℃条件下用3%H2O2处理松材线虫幼虫60 min而得到无菌幼虫。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酸式滴定管 无菌 幼虫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性有害生物——西部喙缘蝽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梅 钱路 +2 位作者 安榆林 叶兼菱 周明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西部喙缘蝽是为害针叶树的一种重要害虫。本文对其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列出了与近似种的检索表。该虫在我国尚无分布,了解该虫的危害特点和扩散途径等对防止该虫进入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部喙缘蝽 寄主 形态特征 生物学 检索表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试剂盒检测技术在大小蠹属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安榆林 杨晓军 +3 位作者 叶兼菱 钱路 徐梅 吴耘珂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8-895,共8页
【目的】DNA条形码技术已成为生物分类鉴定的有力工具。DNA条形码技术的相关问题,如物种种内和种间的遗传距离出现重叠区域,将直接影响到物种鉴定的准确性。我们应用DNA条形码试剂盒检测技术来快速、准确地鉴定口岸截获的检疫性大小蠹... 【目的】DNA条形码技术已成为生物分类鉴定的有力工具。DNA条形码技术的相关问题,如物种种内和种间的遗传距离出现重叠区域,将直接影响到物种鉴定的准确性。我们应用DNA条形码试剂盒检测技术来快速、准确地鉴定口岸截获的检疫性大小蠹属种类。【方法】针对大小蠹昆虫设计引物以提高PCR扩增效率。运用自主研发的基因条码分析软件找出基因片段上区分每个物种的多态位点规律,作为该物种的鉴定特征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于物种鉴定。【结果】使用针对大小蠹属昆虫设计的引物成功扩增出325 bp的COI基因片段。将大小蠹属12种昆虫的COI基因片段上的核苷酸诊断位点的组合作为物种的鉴定特征,可以准确地区分近似种。通过比对植物检疫鉴定系统数据库里的鉴定特征,将6个大小蠹属的未知样品成功鉴定到种(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100%),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结论】结果表明DNA条形码试剂盒检测技术可以准确鉴定大小蠹属的种类。该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经济重要性有害生物的检测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皮小蠹 入侵物种 DNA条形码 COI 鉴定特征 GB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三噻吩和抗生素对松材线虫运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超 许忠祥 +1 位作者 叶兼菱 赵博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4-919,共6页
松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与细菌诱导的复合侵染学说为抗生素应用于松萎蔫病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杀线剂α-三噻吩(α-T)和抗生素对松材线虫运动性的影响。在30种抗生素中筛选了对松材线虫携带的10个致病细菌菌株具有抑菌活性... 松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与细菌诱导的复合侵染学说为抗生素应用于松萎蔫病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杀线剂α-三噻吩(α-T)和抗生素对松材线虫运动性的影响。在30种抗生素中筛选了对松材线虫携带的10个致病细菌菌株具有抑菌活性的抗生素,研究了α-T对松材线虫携带的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并以黑松枝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α-T、抗生素以及二者1∶1混合液处理条件下,松材线虫在黑松枝条中运动性变化。结果筛选出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钠,试验证明其对松材线虫携带的致病细菌具有强抑菌活性,α-T对松材线虫携带的致病细菌无抑制作用,α-T、抗生素及二者混合处理对松材线虫运动性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0.11μg/g时,α-T处理对松材线虫运动性抑制率为42.3%,抗生素处理抑制率为23.0%,二者1∶1混合使用抑制率为60.3%,说明抗生素与α-T之间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可能存在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三噻吩 抗生素 松材线虫 运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根瘤蚜种群动态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曹霞 叶健 +3 位作者 叶兼菱 徐维峰 高瑾 巨云为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12,共4页
警根瘤蚜Phylloxera notabilis是美国薄壳山核桃嫩叶尤其是苗期的重要害虫。为了摸清警根瘤蚜的发生规律,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调查了南京地区警根瘤蚜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警根瘤蚜从4月下旬开始出现,5—6月虫瘿量呈不断增长态势,7—8... 警根瘤蚜Phylloxera notabilis是美国薄壳山核桃嫩叶尤其是苗期的重要害虫。为了摸清警根瘤蚜的发生规律,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调查了南京地区警根瘤蚜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警根瘤蚜从4月下旬开始出现,5—6月虫瘿量呈不断增长态势,7—8月新形成的虫瘿数量和活虫瘿数量最多,9月以后活虫瘿数量急剧减少直到本世代完成,至10月底活虫瘿基本消失。7—8月是警根瘤蚜发生的高峰期。此外,虫瘿量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温度是决定警根瘤蚜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平均温度最高的7—8月也是虫瘿增长数和总数最多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根瘤蚜 薄壳山核桃 虫瘿 种群动态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基因水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晶 钱路 +3 位作者 许忠祥 叶兼菱 韩鸣花 宋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3890-13892,共3页
针对美国白蛾有关基因水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目前美国白蛾有关基因方面的研究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线粒体DNA相关的研究,主要是美国白蛾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涉及DNA条形码鉴别技术;二是探讨美国白蛾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分化,主要... 针对美国白蛾有关基因水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目前美国白蛾有关基因方面的研究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线粒体DNA相关的研究,主要是美国白蛾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涉及DNA条形码鉴别技术;二是探讨美国白蛾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分化,主要通过DNA遗传学基础研究认识外来入侵种的适应性机制;三是针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开展的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基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袋蛾性信息素立体构型的确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博光 Ashraf M El-Sayed +4 位作者 王石发 常宗涛 曲花荣 刘秀华 叶兼菱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6期21-22,共2页
对合成的大袋蛾性信息素的4种立体异构体进行林间诱捕试验,确定了其具有强活性的立体构型为(3R,13R)-(1S)-1-乙基-2-甲丙基3,13-二甲基十五酸甲酯。
关键词 大袋蛾 性信息素 林间诱捕 立体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内寄生菌Esteya vermicola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峰 叶兼菱 赵博光 《江苏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50-53,共4页
介绍了松材线虫内寄生菌(Esteya vermicola)的发现、鉴定、分类地位及主要形态特征,对其与松材线虫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在松萎蔫病生物防治中的运用前景简要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松材线虫 Esteya vermicola 内寄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近扭白蚁属一新纪录种记述
10
作者 叶兼菱 何利文 +4 位作者 王鑫仪 荆煜飞 侍甜 常银生 林雁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南京市白蚁种类和分布情况,为白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踏勘,广泛采集白蚁标本,采用形态分类和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别。结果发现并记述了南京新纪录种,新渡户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nitobei。结论本次发... 目的调查江苏省南京市白蚁种类和分布情况,为白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踏勘,广泛采集白蚁标本,采用形态分类和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别。结果发现并记述了南京新纪录种,新渡户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nitobei。结论本次发现丰富了该种的地理分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渡户近扭白蚁 新纪录种 等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协同增效组方在白蚁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侍甜 何利文 +2 位作者 黄晓光 林雁 叶兼菱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农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以及筛选成功率低的特点,使新品种创制进度滞后于市场需求速度。近年来,因白蚁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客观上要求科研人员和白蚁防治工作者开发出高效的白蚁种群监测控制技术和白蚁控制药物。现阶段,... 农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以及筛选成功率低的特点,使新品种创制进度滞后于市场需求速度。近年来,因白蚁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客观上要求科研人员和白蚁防治工作者开发出高效的白蚁种群监测控制技术和白蚁控制药物。现阶段,在缺少有效的白蚁控制药物的背景下,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药剂组方开发和应用得到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在白蚁防治中应用增效组方的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化学防治 协同增效 监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杀虫剂在白蚁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侍甜 何利文 +1 位作者 叶兼菱 林雁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1年第4期371-376,共6页
长期以来,我国白蚁防控以化学防治为主,大量施用化学农药不仅威胁人畜健康,还破坏了环境和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白蚁防治中进行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发和应用,可显著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促进白蚁防治的绿色发展。本文... 长期以来,我国白蚁防控以化学防治为主,大量施用化学农药不仅威胁人畜健康,还破坏了环境和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白蚁防治中进行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发和应用,可显著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促进白蚁防治的绿色发展。本文综述了植物源杀虫剂在白蚁防治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概况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防治 植物源杀虫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铜与茚虫威对黄胸散白蚁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利文 侍甜 +3 位作者 叶兼菱 黄晓光 林雁 杨飞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60-161,165,共3页
[目的]复配一种有效的灭治白蚁药剂。[方法]通过药膜法测定氯化铜、茚虫威及其不同配比对黄胸散白蚁的毒力。[结果]茚虫威对黄胸散白蚁的毒力,72 h时LC_(50)为203.8 g/L,96 h时LC_(50)为56.1 g/L。氯化铜对黄胸散白蚁的毒力,72 h时LC_(... [目的]复配一种有效的灭治白蚁药剂。[方法]通过药膜法测定氯化铜、茚虫威及其不同配比对黄胸散白蚁的毒力。[结果]茚虫威对黄胸散白蚁的毒力,72 h时LC_(50)为203.8 g/L,96 h时LC_(50)为56.1 g/L。氯化铜对黄胸散白蚁的毒力,72 h时LC_(50)为8.7 g/L,96 h时LC_(50)为7.0 g/L。在氯化铜与茚虫威的配比为5∶1条件下,72 h时LC_(50)为2.8 g/L,共毒系数为367.9;96 h时LC_(50)为1.8 g/L,共毒系数为455.3,增效明显。[结论]氯化铜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性比茚虫威大。氯化铜与茚虫威的配比为5∶1条件下,增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氯化铜 茚虫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新型杀虫剂对台湾乳白蚁的毒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侍甜 何利文 +3 位作者 杨素 王鑫仪 叶兼菱 林雁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2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明确氟雷拉纳、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杀效能。方法采用药膜法进行生物测定。结果处理台湾乳白蚁96 h后,氟雷拉纳、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0.464... 目的明确氟雷拉纳、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杀效能。方法采用药膜法进行生物测定。结果处理台湾乳白蚁96 h后,氟雷拉纳、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0.464、3.651、53.392和154.232 mg/L。以联苯菊酯毒力值(LC_(50)=3.024 mg/L)为对照,氟雷拉纳对台湾乳白蚁的毒力最高,其毒力指数TR达6.5;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TR分别为0.83、0.06和0.02。结论新型化合物氟雷拉纳和溴虫氟苯双酰胺可作为高效防治乳白蚁的候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雷拉纳 溴虫氟苯双酰胺 联苯菊酯 白蚁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制剂中联苯菊酯的测定方法及其验证
15
作者 何利文 叶兼菱 +5 位作者 侍甜 林雁 李连山 缪平 黄超福 张亮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测定4种制剂中联苯菊酯的含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采用内标的方法对4种制剂(悬浮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水乳剂)中的联苯菊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这4种制剂测定的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1.2%,根据...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测定4种制剂中联苯菊酯的含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采用内标的方法对4种制剂(悬浮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水乳剂)中的联苯菊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这4种制剂测定的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1.2%,根据修改的Horwits公式进行评价,皆符合要求。平均回收率为98.4%~99.7%。5%联苯菊酯微乳剂、5%联苯菊酯悬浮剂、10%联苯菊酯微囊悬浮剂和2.5%联苯菊酯水乳剂其重复性限r分别为0.07%、0.09%、0.13%和0.10%,再现性限R分别为0.10%、0.09%、0.14%和0.10%。结论此方法简单、易操作、分离度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及再现性强,可作为相关标准方法进行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内标法 联苯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铜与茚虫威复合物对黄胸散白蚁毒效传递研究
16
作者 何利文 叶兼菱 +2 位作者 侍甜 林雁 常银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 测试氯化铜∶茚虫威为5∶1的复合物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效传递性。方法 通过药膜试验法分别研究不同染毒时间、不同浓度、不同供受比条件下对毒效传递的影响。结果 在供体染毒6 h,黄胸散白蚁供体与受体比为1∶1、3∶1、9∶1条件下,第1... 目的 测试氯化铜∶茚虫威为5∶1的复合物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效传递性。方法 通过药膜试验法分别研究不同染毒时间、不同浓度、不同供受比条件下对毒效传递的影响。结果 在供体染毒6 h,黄胸散白蚁供体与受体比为1∶1、3∶1、9∶1条件下,第17天时,4 g/L氯化铜·茚虫威(5∶1)复合物能致受体死亡率分别为22.0%、53.3%和93.3%;2 g/L复合物能致受体死亡率分别为19.3%、44.0%和60.0%;1 g/L复合物能致受体死亡率分别为10.7%、25.3%和50.0%。浓度为3 g/L染毒16 h的复合物比浓度为4 g/L时染毒6 h复合物毒效传递要强。结论 在测试条件下,毒效传递效果随供体占比而提高,随染毒时间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铜 茚虫威 毒效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金属盐和3种有机农药对巢县乳白蚁的毒力研究
17
作者 何利文 叶兼菱 +1 位作者 侍甜 胡兆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目的]研究金属盐及其酸根离子对白蚁毒力的影响并与部分有机农药的毒力作比较。[方法]通过药膜法测定5种金属盐及3种有机农药对巢县乳白蚁的毒力。[结果]96 h时,溴化锂、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氯化钡、氟虫腈、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 [目的]研究金属盐及其酸根离子对白蚁毒力的影响并与部分有机农药的毒力作比较。[方法]通过药膜法测定5种金属盐及3种有机农药对巢县乳白蚁的毒力。[结果]96 h时,溴化锂、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氯化钡、氟虫腈、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巢县乳白蚁的LC_(50)值分别为72.2 g/L、53.4 g/L、62.8 g/L、46.9 g/L、3.7 g/L、0.90 mg/L、41.7 mg/L和129.1 mg/L。不同酸根离子的铜盐对巢县乳白蚁的毒性表明,48、72、96 h时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溴化锂、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氯化钡、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和氟虫腈对巢县乳白蚁的毒性依次增强,铜盐的NO_(3)^(-)、Cl^(-)和SO_(4)^(2-)等对巢县乳白蚁的毒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金属盐 酸根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疫性昆虫DNA条形码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叶兼菱 安榆林 +6 位作者 钱路 杨晓军 徐梅 吴翠萍 魏春艳 牛磊 甘英俊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2-389,共8页
【目的】DNA条形码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分类鉴定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成为植物检疫性昆虫鉴定的有力工具。为快速、准确地鉴定口岸截获的昆虫种类,实现"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的要求,我们研发了昆虫DNA条形码试剂盒检测技术(Insec... 【目的】DNA条形码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分类鉴定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成为植物检疫性昆虫鉴定的有力工具。为快速、准确地鉴定口岸截获的昆虫种类,实现"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的要求,我们研发了昆虫DNA条形码试剂盒检测技术(Insect DNA barcoding identification kit)。【方法】该检测技术针对出入境植物检疫性及危险性昆虫的主要类群,选择合适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对目标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找出基因片段上区分每个物种的多态位点规律,作为该物种的鉴定特征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于植物检疫性及危险性昆虫的物种鉴定。【结果】以检疫性昆虫木蠹象属Pissodes为例,确定了木蠹象属5种昆虫的多态位点规律(鉴定特征),构建了用于物种鉴定的数据库。通过比对数据库里的鉴定特征,将未知样品鉴定为榛梢木蠹象P.terminalis(相似度100%),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本文介绍了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技术流程及应用实例,并展望了其在有害生物检测中的推广应用前景。【结论】昆虫DNA条形码试剂盒检测技术为建立标准化,准确性高的物种鉴定平台打下基础,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植物检疫 多态位点规律 鉴定特征
原文传递
金属盐在白蚁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利文 叶兼菱 +3 位作者 侍甜 黄晓光 林雁 杨飞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07-412,共6页
为提高居民对金属盐在白蚁防治方面的认识,该文着重从无机、有机、纳米及其复合物等方面讲述了金属盐对白蚁的防治效果。除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或禁止使用的金属盐外,与目前使用的白蚁防治有机农药氟虫腈、联苯菊酯、吡虫啉比较,单金属... 为提高居民对金属盐在白蚁防治方面的认识,该文着重从无机、有机、纳米及其复合物等方面讲述了金属盐对白蚁的防治效果。除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或禁止使用的金属盐外,与目前使用的白蚁防治有机农药氟虫腈、联苯菊酯、吡虫啉比较,单金属盐一般对白蚁的毒性较低,使用浓度高、剂量大。但金属盐来源广泛、易得,且对昆虫的作用机制独特。建议根据需求可通过复合形式来增加金属盐对白蚁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金属盐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