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器漆用丙烯酸酯乳液抗回黏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叶仙华 李国梁 +1 位作者 乔永洛 申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4,19,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分别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双丙酮丙烯酰胺-己二酰肼(DAAM-ADH)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单体,通过乳胶粒子结构设计,利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自交联型丙烯酸...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分别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双丙酮丙烯酰胺-己二酰肼(DAAM-ADH)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单体,通过乳胶粒子结构设计,利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自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采用热压法研究了各种交联单体对涂膜抗回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171和DAAM-ADH交联体系对涂膜抗回黏性具有较好的帮助,且DAAM-ADH交联体系对涂膜硬度提高明显,TMPTA对抗回黏性提高最弱。将3种交联体同时引入到树脂体系中,所制备的树脂具有较好的抗回黏性,同时具有低的MFT和高的Tg,硬度达到2H,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水性木器清面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回黏性 乳液聚合 自交联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水白性水包水多彩涂料连续相用硅丙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国梁 叶仙华 +1 位作者 乔永洛 申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7,共6页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C-63)、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C-636)、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C-638)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C-63)、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C-636)、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C-638)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原料,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自交联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种类、加入方式及用量和MAA用量等对乳胶膜耐水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A用量占单体总量的1%时,采用AC-638为改性单体制备硅丙乳液,乳液聚合过程稳定,凝胶量少;当其用量为3%且采用后加入方式时能很好地解决乳胶膜的耐水白问题。用此硅丙乳液制备的水包水多彩涂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水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有机硅单体 耐水白性 水包水多彩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对前臂远端尺、桡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挺 南洋 +5 位作者 高伟阳 叶仙华 施通 叶琦刚 马剑峰 李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仪,评估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述动脉血流或Ⅱ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完成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量混合液,共20ml。注药30min后,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均被完全阻滞,入选该病... 目的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仪,评估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述动脉血流或Ⅱ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完成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量混合液,共20ml。注药30min后,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均被完全阻滞,入选该病例,否则排除该病例。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神经阻滞前及阻滞后30min尺、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平均速度(TA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管横截面积(area)及血流量(Q)。结果 35例患者臂丛神经的阻滞效果达到了入选标准。与各自的基础值比较,尺动脉和桡动脉阻滞后的PSV、EDV和TAMAX增快(P<0.01),area和Q均增大(P<0.01),PI和RI降低(P<0.01)。与桡动脉比较,尺动脉阻滞前的area较小(P<0.01),Q较低(P<0.05),EDV较高(P<0.05);阻滞后尺动脉的EDV仍高于桡动脉(P<0.05),两动脉的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尺、桡动脉TAMAX的相对比均大于各自的EDV(P<0.05)、PSV(P<0.01)和area(P<0.01)。与桡动脉比较,尺动脉的area相对比和Q相对比较大(P<0.01和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可显著扩张尺桡动脉、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对尺动脉的影响程度大于桡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血流动力学 前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包水多彩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国梁 叶仙华 +1 位作者 乔永洛 申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3-17,共5页
水包水多彩涂料具有环保无毒、仿真性高、抗裂性好、耐候性高、施工快、性价比高、轻质材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外墙、饰面板等领域,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水包水多彩涂料所用保护胶体系... 水包水多彩涂料具有环保无毒、仿真性高、抗裂性好、耐候性高、施工快、性价比高、轻质材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外墙、饰面板等领域,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水包水多彩涂料所用保护胶体系、成膜物质、各种助剂;最后对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水多彩涂料 凝胶体系 成膜树脂 彩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方肌联合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叶仙华 罗军 +2 位作者 赵贤达 刘亚音 莫挺挺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5期992-99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阻滞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髋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L组80例,行腰方肌、髂筋膜联合阻滞,D组80例,行单纯髂筋膜阻滞。结果L组患者在手...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阻滞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髋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L组80例,行腰方肌、髂筋膜联合阻滞,D组80例,行单纯髂筋膜阻滞。结果L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D组患者(P<0.05);L组患者在术后0~12小时、12~24小时、24~48小时按压PICA的次数均少于D组。L组患者在T4、T5时的髋关节屈曲度、外展度均大于D组(P<0.05);L组患者在T4、T5时的CRP、IL-6指标水平均明显小于D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方肌、髂筋膜联合阻滞可以从不同位点对神经传导通路起到干扰作用,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 髂筋膜 阻滞 髋关节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叶晓敏 叶仙华 胡丹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拟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152例,随机均分为臂丛神经阻滞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臂丛神经阻滞组手术中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组术中给予局部浸润麻醉法。比较两...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拟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152例,随机均分为臂丛神经阻滞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臂丛神经阻滞组手术中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组术中给予局部浸润麻醉法。比较两组术中VAS疼痛评分、术中血管直径、术后4h内瘘血流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和术后2年的手术成功率及麻醉安全性。结果臂丛神经阻滞组VAS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局部浸润麻醉组(P<0.01);臂丛神经阻滞组术中动脉直径、术中静脉直径和内瘘血流量明显高于局部浸润麻醉组(P<0.01)。臂丛神经阻滞组术后24h手术成功率为98.68%,与局部浸润麻醉组的9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臂丛神经阻滞组术后2年手术成功率为88.16%,明显高于局部浸润麻醉组的75.00%(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可减轻术中疼痛,提高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促进患者苏醒及降低疼痛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康 潘金智 +1 位作者 杨武建 叶仙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6期1191-1192,共2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ASA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与观...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ASA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与观察组(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各50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停药后呼名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及拔管时间,并统计两组拔管后主诉需镇痛药物的次数。术后随访24小时以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统计两组麻醉药物费用情况(诱导药物费用、维持期药物费用和恢复期药物费用及麻醉药物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完成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期追加镇痛药物率12.0%,明显低于对照组46.0%,P〈0.05。观察组维持期药物费用平均为(221.6±44.8)元、麻醉药物总费用平均为(417.6±59.7)元明显少于对照组(423.8±69.1)元、(692.1±68.4)元,P〈0.05。两组麻醉时间、呼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诱导药物费用及恢复期药物费用相比,P〉0.05。结论 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可有利于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减少其疼痛,从而降低镇痛药物使用,减少麻醉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 疼痛 苏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布啡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殷晓 叶仙华 +1 位作者 郑燕国 林康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纳布啡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与纳布啡组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 目的观察纳布啡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与纳布啡组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低于舒芬太尼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相当,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舒芬太尼 老年患者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姿莲 叶仙华 《浙江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39-41,45,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并发症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集束化管理,包括氧疗、呼吸功能训练、睡眠和疼痛管理、保温与灌注平衡、功能锻...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并发症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集束化管理,包括氧疗、呼吸功能训练、睡眠和疼痛管理、保温与灌注平衡、功能锻炼等。比较2组谵妄持续时间、睡眠、疼痛、不安全事件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谵妄持续时间、睡眠指数、疼痛评分、不安全事件、不良反应分别为(5.29±1.41d、8.14±1.72、3.14±0.81分、2%、14%)均低于对照组的(10.81±2.37d、11.36±3.57、6.12±1.78分、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不安全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睡眠,缓解疼痛和谵妄症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管理 髋部骨折 并发症 术后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莫丽佳 叶仙华 《浙江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36-38,41,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100例TRI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临床护理路径。评估2组患者手术侧食指肿痛、卫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100例TRI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临床护理路径。评估2组患者手术侧食指肿痛、卫生经济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食指根部周径(0. 19±0. 08 VS 0. 48±0. 13) cm、腕围肿胀值(0. 37±0. 05 VS 0. 79±0. 13) cm、Sa O2波动值(0. 35±0. 03 VS 2. 16±0. 49)%、疼痛值(1. 93±0. 78 VS 4. 25±1. 32)分、住院天数(4. 36±0. 75 VS 7. 21±1. 26) d、医疗费用(1. 98±0. 62 VS 2. 73±0. 54万元)和并发症发生率(16%VS 40%)有差异(P <0. 05),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减轻TRI患者肿痛、改善患肢血循和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和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挺 叶仙华 +4 位作者 南洋 施通 叶琦刚 马剑峰 李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器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拟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按...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器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拟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超声组(U组)与神经刺激器组(E组),每组30例。局麻药均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量混合液20ml。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神经阻滞前及阻滞后30min尺、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平均速度(TA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管横截面积(Area)及血流量(Q)。注药后30min测定感觉阻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阻滞前尺、桡动脉的血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组比较,U组阻滞后尺动脉EDV和TAMAX较快(1.88倍和1.71倍)(P〈0.01),Q较高(1.84倍)(P〈0.05),PI和RI较低(P〈0.01),桡动脉EDV较快(1.47倍)(P〈0.01),PI和RI较低(P〈0.05)。两组间阻滞完善患者动脉血流参数的比较,U组阻滞后尺动脉EDV和TAMAX较快(1.68倍和1.55倍)(P〈0.01),Q较高(1.62倍)(P〈0.05),PI较低(P〈0.01),桡动脉EDV和TAMAX较快(1.54倍和1.26倍)(P〈0.01或P〈0.05),PI和RI较低(P〈0.05)。U组臂丛神经阻滞完善率93.3%,高于E组的73.3%(P〈0.05)。结论超声引导较神经刺激器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明显提高上肢交感神经的阻滞效果,尤其是支配尺动脉的交感神经,可进一步增加尺动脉的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臂丛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燕国 叶仙华 +3 位作者 李军 陈殷晓 叶晓敏 章永强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1期1895-1895,1903,共2页
目的对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使用盐酸纳美芬的麻醉复苏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 60例接受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术后2 min注射0.25μg/kg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对照组30例,术后2 min注射2 ml生理盐水,... 目的对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使用盐酸纳美芬的麻醉复苏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 60例接受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术后2 min注射0.25μg/kg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对照组30例,术后2 min注射2 ml生理盐水,术前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指数、ASA分级等情况,术中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记录麻醉总时间从给药到拔管所用的时间,以及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血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入室时间(T1),手术结束停止异丙酚靶控时间(T2),给药1 min(T3),给药后2 min(T4),拔管时(T5),拔管后5 min(T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盐酸纳美芬患者的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观察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为(2.5±0.8)min,对照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为(4.4±0.9)min,观察组患者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盐酸纳美芬可以大大缩短给药至拔管时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皮肤瘙痒、骚动等症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患者术后使用盐酸纳美芬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并且患者复苏平稳,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血管介入手术 麻醉 盐酸纳美芬
原文传递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燕国 陈殷晓 +2 位作者 叶仙华 郝景宇 吴熙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1-1392,1395,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胃癌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行外科手术治疗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为预防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6月医院行胃癌手术治疗的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各155例,分析不同麻醉方式肺部感染发生... 目的调查分析胃癌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行外科手术治疗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为预防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6月医院行胃癌手术治疗的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各155例,分析不同麻醉方式肺部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8.6±3.5)min,明显短于B组的(12.8±5.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6,P<0.01);A组患者拔管时间(12.6±3.1)min,明显短于B组的(18.2±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1,P<0.01);A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1.3%,明显低于B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4,P<0.05);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7株、鲍氏不动杆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阴沟肠杆菌2株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株。结论胃癌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手术,术后结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效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肺部感染 病原菌
原文传递
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法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姿莲 彭盼盼 叶仙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年第17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法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行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法,对照组行常规临床带教。出科时比较两组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综合考...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法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行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法,对照组行常规临床带教。出科时比较两组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综合考核评分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综合考核评分总分和教学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带教应用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法可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综合考核成绩、教学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PBL教学法 手术室 带教 应用
原文传递
麻醉科医患关系沟通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康 潘金智 +1 位作者 叶仙华 陈殷晓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年第12期163-164,共2页
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患者进一步了解医疗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可以让双方对医疗活动意愿及要求予以相关阐述,进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医患信任度越来越低,... 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患者进一步了解医疗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可以让双方对医疗活动意愿及要求予以相关阐述,进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医患信任度越来越低,提升医患沟通技巧越来越重要。麻醉科作为一个具有高职业风险的科室,在日常工作中更要注重沟通技巧与艺术,尽量减少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医患矛盾,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医患关系 沟通 探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