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党认同的生成机制:解析与建构 被引量:14
1
作者 史献芝 赵天娥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0-174,共5页
作为一种政治心理结构的政党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党认同的生成是各种相互缠绕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对政党认同的生成机制展开多维度解析,有助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下进一步拓展政党认同的资源,为建... 作为一种政治心理结构的政党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党认同的生成是各种相互缠绕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对政党认同的生成机制展开多维度解析,有助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下进一步拓展政党认同的资源,为建构更高层次的政党认同打开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与提供更为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认同 政党认同 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泄愤事件与公民政治参与 被引量:7
2
作者 史献芝 刘建明 李强彬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0,共4页
近年来,社会泄愤事件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已成为一个愈来愈热的研究话题。从政治学尤其是政治参与的角度来审视社会泄愤事件,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公民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体制性迟钝"导致怨恨的... 近年来,社会泄愤事件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已成为一个愈来愈热的研究话题。从政治学尤其是政治参与的角度来审视社会泄愤事件,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公民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体制性迟钝"导致怨恨的累积,公民社会稚嫩致使公民对公权力监督的弱化,盲从心态诱发集体的无意识,政府信息传播不顺畅导致信息传播失衡。因此,应增强体制吸纳民意的能力,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防范和疏导民众的盲从心态,畅通信息传播渠道,从而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减少社会泄愤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泄愤事件 公民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之逻辑关联性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史献芝 赵天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之间存在着微妙的逻辑关联性,它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和塑造着公众的政党认同。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有特定的内涵,积极有效地开展社会资本的建设是提升政党认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培育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提升... 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之间存在着微妙的逻辑关联性,它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和塑造着公众的政党认同。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有特定的内涵,积极有效地开展社会资本的建设是提升政党认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培育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提升公众的政党认同提供可资借鉴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认同 政党认同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译界面:夯实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恰切进路 被引量:6
4
作者 史献芝 严凤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7,共8页
在思想观念深刻嬗变和多元社会思潮相互混搭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夯实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接受与遵从,关涉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关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浮沉,关涉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在思想观念深刻嬗变和多元社会思潮相互混搭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夯实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接受与遵从,关涉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关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浮沉,关涉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在所谓"去意识形态化"和"再意识形态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建构物质维度、民主维度和法治维度的转译界面,把以注重理念和以宏大叙事方式为主要特色,并且以理论、概念体系等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那些较为抽象和远离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主流意识形态,植入到民众的意识中去,并使之成为他们的一种心灵习性和日常生活实践行为取舍与选择的价值自觉,可能是切实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夯实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恰切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转译界面 意识形态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阈中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价值的多维透视 被引量:2
5
作者 史献芝 张烁 李强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2,共3页
高度的政治合法性,公共政策具有正义性,体现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彰显现代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特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累积政治合法性、保障公共政策的正义性、促进政治文明发展、孕育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 高度的政治合法性,公共政策具有正义性,体现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彰显现代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特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累积政治合法性、保障公共政策的正义性、促进政治文明发展、孕育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着多维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合法性 正义性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社会阶层政治认同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史献芝 刘建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6,共5页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认同对社会阶层关系的动态稳定与和谐有着重要的价值。实践中需要审慎、理性地甄别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从多重维度入手来充分挖掘强化新社会阶层政治认同的资源,以发展的视角来拓展新社会阶层生发政治认同的空间,从...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认同对社会阶层关系的动态稳定与和谐有着重要的价值。实践中需要审慎、理性地甄别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从多重维度入手来充分挖掘强化新社会阶层政治认同的资源,以发展的视角来拓展新社会阶层生发政治认同的空间,从而激发新社会阶层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与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社会阶层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新移民相对剥夺感的生成机理与克化之道 被引量:6
7
作者 史献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5-160,共6页
在战略机遇与社会矛盾凸显相互混搭与对撞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城市新移民问题已成为探讨和审视很多政治社会问题的一个切入点。相对剥夺感是任何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难以规避的一种伴生现象,但相形之下,来自政治、经济、文化、... 在战略机遇与社会矛盾凸显相互混搭与对撞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城市新移民问题已成为探讨和审视很多政治社会问题的一个切入点。相对剥夺感是任何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难以规避的一种伴生现象,但相形之下,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诸多维度的社会排斥,则是诱发城市新移民相对剥夺感生成及助推社会矛盾累积的重要根源。因此,城市新移民相对剥夺感的克化之道,应是在现代性平台上设法谋划建构一套体现正义和包容性的制度,消除排斥性增长,提高城市新移民的"可行能力"和推崇宽容的政治文化,促进城乡文化的双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移民 社会排斥 相对剥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社会怨恨心态生成机理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5
8
作者 史献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发生急遽变动,经济成分与利益格局发生重大颤变,思想与价值观念发生迅速分化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诱使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仇富、仇官、仇视社会、冷漠的"看客"、... 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发生急遽变动,经济成分与利益格局发生重大颤变,思想与价值观念发生迅速分化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诱使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仇富、仇官、仇视社会、冷漠的"看客"、极端"偏执"等社会怨恨心态也逐渐凸显、蔓延和强化,并成为我们必须直面和审慎解决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本文的立意在于:通过对当前社会怨恨心态生成机理的多维审视,以期为有效的预防和化解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提供富有创建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怨恨心态 群体性事件 生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权的多维视阈考量 被引量:4
9
作者 史献芝 李强彬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75-77,共3页
在人权谱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表达权具有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征为:表达权本身所蕴涵的自由独立之精神有利于人们在公开、平等的讨论和争议中掌握真理;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在政策问题的构建过程中,能够全面、客观、真实地倾听并吸纳各政策... 在人权谱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表达权具有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征为:表达权本身所蕴涵的自由独立之精神有利于人们在公开、平等的讨论和争议中掌握真理;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在政策问题的构建过程中,能够全面、客观、真实地倾听并吸纳各政策相关者的声音和意见;有利于塑造公民温和、和平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从而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权 公共舆论 政策问题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的链接与良性互动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献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勃兴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是一种基于理性、自由、平等的公民个体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对话、讨论而达成最大限度"重叠共识"的治理形式。而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则是社会管理的关节点。协商民主与社... 20世纪90年代勃兴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是一种基于理性、自由、平等的公民个体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对话、讨论而达成最大限度"重叠共识"的治理形式。而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则是社会管理的关节点。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有着共同的价值旨趣和话语平台,存在着相得益彰的共生关系:倡导参与、对话、讨论的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社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而以公民参与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则有利于协商民主的全面"铺展"。以协商民主和社会管理的链接与良性互动为研究的切入点,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社会管理 公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献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一次重大的时代性转向和最新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权威的信仰,建构政府、社会组织...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一次重大的时代性转向和最新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权威的信仰,建构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多元互动合作的现代共治网络等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政治的精髓:保护少数人的权利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献芝 《前沿》 CSSCI 2008年第11期13-15,共3页
在民主政治中,要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达成基本的程序共识,必须遵循多数原则,但多数原则的正当性一旦确立,少数人权利保护的问题就立刻凸显了出来,即遵循多数原则的同时要谨防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尊重和保护包括少数人在内的所有公... 在民主政治中,要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达成基本的程序共识,必须遵循多数原则,但多数原则的正当性一旦确立,少数人权利保护的问题就立刻凸显了出来,即遵循多数原则的同时要谨防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尊重和保护包括少数人在内的所有公民个人的权利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那么,怎样谨防多数暴政并有效的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就成为民主政治的精髓所在。遵循多数原则的同时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既合理地界定了"公域"与"私域"的边界,又为公共权力行为和公民个人权利行为奠定了合法性的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多数原则 少数人 权利 暴政
原文传递
政治沟通理论视域中民间智库的功能探析——以温州民间智库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献芝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作为重要政治沟通主体和扮演重要智力支撑角色的民间智库,承载着汇集民意,推动政策问题的建构,提升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等政治功能,是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从政治沟通理论的视角来刻画温州民间智库...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作为重要政治沟通主体和扮演重要智力支撑角色的民间智库,承载着汇集民意,推动政策问题的建构,提升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等政治功能,是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从政治沟通理论的视角来刻画温州民间智库的功能与绩效,以期为我国民间智库的建设与成长搭建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框架和参照样板。我国民间智库的建设与成长和政治沟通功能的发挥是一个渐次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我们探索性地创新政治沟通模式和有利于民间智库成长的机制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沟通 民间智库 温州民间智库 科学化 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理理论视阈中的公共危机治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献芝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基于治理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公共危机治理的关键是要打破传统单向度的、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构建一种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治理模式。应对公共危机,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的主体性,彰显媒体协理者的功能,激活民间社会的能动性,强化国际协助的... 基于治理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公共危机治理的关键是要打破传统单向度的、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构建一种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治理模式。应对公共危机,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的主体性,彰显媒体协理者的功能,激活民间社会的能动性,强化国际协助的理念,以形成最大限度合力的、多元化的网络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治理理论 公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国家观的视角
15
作者 史献芝 刘建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38,共4页
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且相互对峙的政治哲学当属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它们争论的焦点是"弱国家"与"强国家"的国家观,具体展现为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价值优先序列的选择。无论从规范理论还是从政治实践的视角来审视,自... 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且相互对峙的政治哲学当属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它们争论的焦点是"弱国家"与"强国家"的国家观,具体展现为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价值优先序列的选择。无论从规范理论还是从政治实践的视角来审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国家观均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二者的争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决不能在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间作非此即彼的简单化选择,而是应寻求"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某种程度的衡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国家观 权利政治 公益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主义与协商理念框架中的民主言说
16
作者 史献芝 刘建明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8,共5页
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是保护包括少数人在内的所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民主政治中,多数民意作为裁定规则是政府合法性的源泉,是解决冲突、达成"重叠共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故意遮蔽少数民意,甚至损... 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是保护包括少数人在内的所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民主政治中,多数民意作为裁定规则是政府合法性的源泉,是解决冲突、达成"重叠共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故意遮蔽少数民意,甚至损害少数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程序化运作中,要捍卫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需要超越民主本身的狭隘视阈,从自由主义和协商理念中寻求支撑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自由主义 协商 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美国民主政治的作用
17
作者 史献芝 《理论观察》 2005年第3期20-21,共2页
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等)和稳定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民主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为政府政治统治奠定了合法性基础;(2)清晰的界定了公共利益;(3)促... 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等)和稳定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民主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为政府政治统治奠定了合法性基础;(2)清晰的界定了公共利益;(3)促进社会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渐进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民主政治制度 基本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理论视域中基层政府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论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晓苏 史献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64,共3页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考量,基层政府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已成为有效化解相互抵牾的社会矛盾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和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代中国社会空间结构中,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考量,基层政府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已成为有效化解相互抵牾的社会矛盾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和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实践表明:治理理论对基层政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彰显现代治理理念,构建多元化的现代治理网络;掌握舆论主动权,引领社会舆论的正向走势;推动民间社会的参与,应是推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基层政府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恰切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基层政府 应急能力 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解读与建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喆 史献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当代社会空间结构中,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是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的重要基石和关节点。当前,囿于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观的扭曲、执政思维的滞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异化等相互绞缠的因... 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当代社会空间结构中,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是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的重要基石和关节点。当前,囿于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观的扭曲、执政思维的滞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异化等相互绞缠的因素,诱发了诸多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应建构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选择,以期为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打开更为宽广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党风廉政建设 党群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中国知网(2007—2024年)数据库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史献芝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9-18,共10页
随着学界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热度提高、广度延展与深度加深,迫切需要厘清既有文献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以期为精准地锁定持续推动关涉党的创新理论的相关议题研究搭建起务实的比照坐标。本文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探究议题,收集中国知网2... 随着学界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热度提高、广度延展与深度加深,迫切需要厘清既有文献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以期为精准地锁定持续推动关涉党的创新理论的相关议题研究搭建起务实的比照坐标。本文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探究议题,收集中国知网2007—2024年收录的学术期刊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软件CitesPace6.3.R1这一工具绘制知识图谱,通过既有文献的主题关键词共现、中心性、突现率等计量指标的综合统计,系统梳理与剖析我国2007—2024年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以在明晰既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未来可行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创新理论 热点领域 前沿主题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