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淤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及种植性能试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史燕南 占川 +2 位作者 张超杰 吴文华 杨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4,共6页
疏浚淤泥具有含水率高、固结难、体积大的特点,部分受到重金属污染,导致淤泥干化慢、利用难,且干化后土壤易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铜、铅、镉离子溶出超标的疏浚淤泥为研究对象,掺入纤维、石灰、粉煤灰、高岭土、硅... 疏浚淤泥具有含水率高、固结难、体积大的特点,部分受到重金属污染,导致淤泥干化慢、利用难,且干化后土壤易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铜、铅、镉离子溶出超标的疏浚淤泥为研究对象,掺入纤维、石灰、粉煤灰、高岭土、硅酸钠、碳酸钠、硫酸铁和硫酸镁等多种材料进行固化稳定化试验和种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固化后土体渗透系数提高了2~3个数量级;8项重金属的浸出量有明显降低且达到标准要求;处理后土体上种植的羽衣甘蓝的生长速率更快,叶片外观更加鲜艳健康。确定10%(粉煤灰+石灰+高岭土+纤维)+6%(碳酸钠+硫酸铁)配比作为植物种植应用的优选方案,其种植的羽衣甘蓝重金属含量最少,8项重金属的浸出减少率之和超过其他4种配比,对N、P的吸收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重金属 固化稳定化 种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合成及性质
2
作者 何辉 张宇 +1 位作者 史燕南 路维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30,共4页
含氟笼型倍半硅氧烷(F-POSS)有规整的纳米级立体结构,具有有机硅、有机氟的优点,同时具有疏水疏油的优良性质,近年来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以国产化、低成本的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经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 含氟笼型倍半硅氧烷(F-POSS)有规整的纳米级立体结构,具有有机硅、有机氟的优点,同时具有疏水疏油的优良性质,近年来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以国产化、低成本的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经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该合成工艺简单、产物产率高且具有含8个侧链的特殊支化长链结构.FT-IR、XRD、TGA/DSC表征及接触角测试表明,此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易溶于有机溶剂,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20℃,具有良好的耐热阻燃性质;水接触角为139.5°,具有超疏水疏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合成 耐热阻燃 疏水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条件下水闸抛石围堰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远杰 王鹏 +2 位作者 詹敏杰 梁东辉 史燕南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4年第2期98-100,共3页
在深厚软土地基条件下,抛石围堰容易产生沉降和整体滑移等变形。为了分析总结施工对抛石围堰产生的影响规律,结合温州市某框架海堤工程实例,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水闸抛石围堰从原始地面至抛石层厚度为8m进行分层计算分析,并... 在深厚软土地基条件下,抛石围堰容易产生沉降和整体滑移等变形。为了分析总结施工对抛石围堰产生的影响规律,结合温州市某框架海堤工程实例,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水闸抛石围堰从原始地面至抛石层厚度为8m进行分层计算分析,并添加施工运行荷载,结果表明:抛石厚度为8m时的沉损系数约2.02,与地质钻探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也说明了规范中沉降计算的经验系数在深厚软基中具有局限性,为今后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抛石围堰 沉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疏浚底泥絮凝沉降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汤德意 翁浩轩 史燕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6,共6页
泥浆絮凝沉降效率是影响湖库疏浚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为探索不同絮凝剂(有机、无机)对疏浚泥浆絮凝沉降效率的影响,以通济桥水库疏浚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先分析1种有机絮凝剂(PAM)和5种无机絮凝剂(PAC,FeCl_3,Na_2CO_3,Na2SiO_... 泥浆絮凝沉降效率是影响湖库疏浚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为探索不同絮凝剂(有机、无机)对疏浚泥浆絮凝沉降效率的影响,以通济桥水库疏浚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先分析1种有机絮凝剂(PAM)和5种无机絮凝剂(PAC,FeCl_3,Na_2CO_3,Na2SiO_3·9H_2O,KAl(SO4)2·12H_2O)单独作用下疏浚泥浆的絮凝沉降效果及上清液水质的优劣情况,然后对有机、无机絮凝剂进行优化组合试验,确定絮凝沉降效果和上清液水质最优的设计配比方案。试验结果表明:(1)PAM可以有效促进疏浚泥浆土颗粒的絮凝沉降,但对上清液的去浊率较低;CO32-可以促进细颗粒絮凝结合成大颗粒,提高颗粒的沉降速率;Fe3+,Al3+具有改善上清液浊度的作用,但对促进泥浆絮凝沉降效果有限。(2)每1 000 m L疏浚泥浆中采用10 m L PAM+2 g PAC+2 g Na_2CO_3的有机-无机絮凝剂组合为最佳方案,既能快速促进疏浚泥浆的絮凝沉降,又能有效降低上清液的浊度。试验成果可为类似疏浚工程中选择絮凝剂最佳配比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 化学絮凝剂 絮凝沉降 上清液 含水率 去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和网络流的河网连通性评价与模拟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瑜佳 史燕南 +3 位作者 吴辉 陈一帆 杨琼 方中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1,共4页
河网水系连通关乎用水安全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河湖水域综合整治的重要方面。为此,将河网水系抽象为由节点和边组成的无向图,以河道断面面积作为边权值来表征相邻节点对的过水能力,采用Boykov-Kolmogorov方法计算任意节点对之... 河网水系连通关乎用水安全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河湖水域综合整治的重要方面。为此,将河网水系抽象为由节点和边组成的无向图,以河道断面面积作为边权值来表征相邻节点对的过水能力,采用Boykov-Kolmogorov方法计算任意节点对之间的最大流作为两点之间的过水能力,基于河网节点度特征分析疏浚后节点对最大流和节点平均最大流的变化,并以杭州市上城区2016年河道疏浚为例,进行河道疏浚对节点过水能力与河网连通性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河道疏浚后河网水系连通性增加7.89%,最大区域增加40%以上,尤其水系交叉与疏浚密集区域节点过水能力增加更为显著;以该区域为例,采用5种不同疏浚方案对河网连通性增幅及提升效率进行模拟,为疏浚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水系 图论 连通性 疏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填淤泥固化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史燕南 俞炯奇 +1 位作者 周剑锋 张超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142,共5页
为了解决吹填土含水率高、压缩性大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工程问题,提出使用复合型固化剂固化吹填土,从而达到节省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为吹填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通过单掺试验、正交试验和抗渗抗剪试验等方法,研制出3... 为了解决吹填土含水率高、压缩性大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工程问题,提出使用复合型固化剂固化吹填土,从而达到节省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为吹填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通过单掺试验、正交试验和抗渗抗剪试验等方法,研制出3种效果较好的固化剂。试验结果表明:类别3固化土(复合掺入2%水玻璃、3%生石膏和0.5%苛性钠)固化效果最佳,但综合考虑原料成本因素,在类别2(单掺0.04%)的三乙醇胺的性价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淤泥 复合型固化剂 固化机理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湖库塘清淤整治底泥计量换算公式及其适用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秀良 郑君 +1 位作者 张超杰 史燕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6期37-39,共3页
结合清淤整治工程实践,针对技术管理人员在底泥方量换算时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土力学中土颗粒、水体、空气的三相比例关系为依据,推导出合理实用的底泥计量换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换算公式在某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确定... 结合清淤整治工程实践,针对技术管理人员在底泥方量换算时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土力学中土颗粒、水体、空气的三相比例关系为依据,推导出合理实用的底泥计量换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换算公式在某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确定了底泥平均含水率的合理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了不同定义含水率间使用注意事项及其计量换算公式的适用性与隐含的约束条件。研究成果对清淤整治工程科学计量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方量换算 计量计算 环保疏浚 清淤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架基体结构的固化土试验与机理研究分析
8
作者 韩顺波 王鹏 +2 位作者 史燕南 胡晓明 俞炯奇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针对目前淤泥固化土存在稳定性差、遇水易软化、低掺量固化剂的强度贡献率低等问题,提出以水泥、石灰、硅酸钠和硫酸钙等材料作为复合固化剂,同时引入不同粒径、不同掺量普通砂作为骨架基体材料,改良固化土的整体结构,提高固化效果,试... 针对目前淤泥固化土存在稳定性差、遇水易软化、低掺量固化剂的强度贡献率低等问题,提出以水泥、石灰、硅酸钠和硫酸钙等材料作为复合固化剂,同时引入不同粒径、不同掺量普通砂作为骨架基体材料,改良固化土的整体结构,提高固化效果,试验以液塑限、颗分、强度和微观等为判别指标,探索引入骨架结构对固化土的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骨架基体材料的引入,改善了疏浚淤泥的颗粒级配,形成了“粒状-镶嵌-胶结”结构,使得固化土强度增长明显,其强度与骨架基体粒径、掺量成正相关,而液塑限、塑性指数与粒径、掺量成反比关系,总体上骨架基体材料对固化土改善效果明显,对疏浚淤泥固化改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骨架基体结构 固化剂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海积淤泥土强度发展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晓翔 史燕南 +1 位作者 衡阳 吴阳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浙东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吹填淤泥土,为解决真空预压难以快速提高淤泥土地基承载力的问题,提出使用固化剂加固沿海地区海积淤泥地基的方法,对含水率不低于85%的吹填土进行固化试验,比较了固化剂的种类、掺量及费用,分析了固化土强度发展规... 浙东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吹填淤泥土,为解决真空预压难以快速提高淤泥土地基承载力的问题,提出使用固化剂加固沿海地区海积淤泥地基的方法,对含水率不低于85%的吹填土进行固化试验,比较了固化剂的种类、掺量及费用,分析了固化土强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3%石灰-8%粉煤灰类固化土对高含水率海积淤泥的固化效果较为明显,且方案最优,强度费用比为4.2,并得到了固化淤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之间的对数关系,28d内强度增长较快,确定该类固化土后期外掺剂试验以28d强度为主要参考点。研究成果可为海积淤泥土地基的加固提供试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 海积淤泥 固化剂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淤泥生态固坡种植改良技术研究
10
作者 韩顺波 李子龙 +2 位作者 何金聪 史燕南 胡晓明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3期48-53,60,共7页
为了提升河道堤防的生态景观功能,保障河道安全流畅,同时解决疏浚淤泥处置难的问题,提出室内生态固坡种植改良的试验研究,对护坡王、四季青和波斯菊在不同固化改良种植土中的生长性能、栽培土的理化性能进行测试,并评价了栽培土的重金... 为了提升河道堤防的生态景观功能,保障河道安全流畅,同时解决疏浚淤泥处置难的问题,提出室内生态固坡种植改良的试验研究,对护坡王、四季青和波斯菊在不同固化改良种植土中的生长性能、栽培土的理化性能进行测试,并评价了栽培土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0%CLF-1固化剂、10.0%菇渣、10.0%木屑、10.0%草炭和1.5%植物纤维作为固化改良材料,植物生长状态更佳、固坡效果更良好,且环境风险小;后期河道堤防生态护坡植物建议选用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根系生长旺盛、固坡作用强的护坡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生态护坡 固化技术 改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嘉三江淤泥固化土强度发展与微观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林 何金聪 +1 位作者 史燕南 翁浩轩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6期41-46,88,共7页
为了解决淤泥固化土强度低、利用性差等问题,引入水泥、粉煤灰、石灰、三乙醇胺、硫酸钙、硅酸钠复合形成G固化剂,改性三江淤泥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压汞试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掺量下的固化土强度增长机理。结... 为了解决淤泥固化土强度低、利用性差等问题,引入水泥、粉煤灰、石灰、三乙醇胺、硫酸钙、硅酸钠复合形成G固化剂,改性三江淤泥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压汞试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掺量下的固化土强度增长机理。结果表明:经过固化处理的淤泥固化土,最优含水率增加、最大干密度略有减少,强度与掺量、含水率呈线性增长关系;固化土孔隙率与含水率成正比关系,大孔径孔隙随着掺量增加而减少。微观分析表明,随着含水率增加,淤泥固化土密实性降低,其强度主要来源于淤泥与水化产物形成的团粒结构,在松散土颗粒间起到填充、胶结、骨架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固化土 固化剂 强度发展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岸滩抛石围堰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远杰 王鹏 +2 位作者 詹敏杰 史燕南 何泽兴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7-31,36,共6页
在深厚软土地基条件下,抛石围堰容易产生沉降和整体滑移等变形。温州市某框架海堤工程施工中,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断面型式、不同施工次序下的岸滩抛石围堰进行数值分析。该实例分析总结了施工对抛石围堰产生的影响规律,... 在深厚软土地基条件下,抛石围堰容易产生沉降和整体滑移等变形。温州市某框架海堤工程施工中,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断面型式、不同施工次序下的岸滩抛石围堰进行数值分析。该实例分析总结了施工对抛石围堰产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台阶式抛石围堰沉降相对较小,建议施工中先实施外海侧部分,可有效减小围堰整体的沉降,提高施工成效,节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抛石围堰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体多排列电阻率联合成像探查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志福 杨炜 +2 位作者 褚高强 史燕南 谭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9-21,共3页
滑坡是自然界最为普遍的地质灾害,尤其随着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新建工程设施诱发的滑坡现象时有发生,进而产生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为减少滑坡造成的损失,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查明滑动面的空间位置是实施灾害治理的前提和关键。在地质... 滑坡是自然界最为普遍的地质灾害,尤其随着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新建工程设施诱发的滑坡现象时有发生,进而产生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为减少滑坡造成的损失,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查明滑动面的空间位置是实施灾害治理的前提和关键。在地质勘察中,钻探能直观的揭露出不同深度岩土体的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参数,从而有效的推断出滑动软弱带的信息,但实际应用中滑坡带的范围较大,离散化的钻孔资料显然存在信息量不足的弊端,并且随机布局的钻孔并也不能提供最科学的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装置形式 滑坡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淤泥固化强度特性研究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远杰 田充 +2 位作者 史燕南 张瑞 胡晓明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2-56,共5页
软土地基淤泥含水率高、承载力低是沿海疏浚工程淤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普遍难题。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不同掺量、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淤泥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通过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成本比评价了淤泥固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软土地基淤泥含水率高、承载力低是沿海疏浚工程淤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普遍难题。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不同掺量、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淤泥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通过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成本比评价了淤泥固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固化剂CLF掺量呈线性增长关系,与水灰比w/A c呈幂次函数关系,在含水率小于90%时尤为突出;在满足现场对龄期、强度和费用的要求下,含水率低于90%时,CLF掺量为5%~8%时性价比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固化剂 水灰比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和网络流的河段重要度分析方法及应用
15
作者 周瑜佳 史燕南 +1 位作者 陈一帆 叶文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60,98,共5页
河网水系的连通状况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用水安全保障、旱涝灾害防御及水生态健康息息相关。将河网水系的交汇点和河段抽象为由节点和边组成的无向图,以河道断面面积作为边权值来表征相邻节点对的过水能力,采用最大流/最小割计算得到河... 河网水系的连通状况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用水安全保障、旱涝灾害防御及水生态健康息息相关。将河网水系的交汇点和河段抽象为由节点和边组成的无向图,以河道断面面积作为边权值来表征相邻节点对的过水能力,采用最大流/最小割计算得到河网源汇节点之间最大过水能力和过水瓶颈河段,对过水瓶颈河段进行基于不同边权值增量的最大流模拟并计算得到最佳边权值增量,同时提出以清淤、疏浚为背景基于过水瓶颈河段出现频次的河段重要度分析方法,并与河网水系自然状态下的基于河段移除法的河段重要度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支流因过水能力较小易成为河网排涝的过水瓶颈河段,宜优先增加其断面面积,从而加大河网过水能力,而主干河道对河网的连通性影响较大,应予以重点保护与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水系 最大流/最小割 过水瓶颈河段 河段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清淤记:向污泥浊水全面开战
16
作者 张智吾 董明锐 +1 位作者 谢根能 史燕南 《中国水利》 2016年第21期I0010-I0013,共4页
带江汇湖、省以江名的浙江正在全省范围内做一件大事。“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这是省委书记夏宝龙在2015年年底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作出的庄严承诺。从杭嘉湖到金丽衢,从宁绍到温台,骨干河道中,小溪小沟里,一... 带江汇湖、省以江名的浙江正在全省范围内做一件大事。“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这是省委书记夏宝龙在2015年年底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作出的庄严承诺。从杭嘉湖到金丽衢,从宁绍到温台,骨干河道中,小溪小沟里,一场狙击污泥浊水的歼灭战迅即打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污泥 浊水 清淤 杭嘉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泾塘水环境防护治理措施
17
作者 韩申秋 史燕南 +1 位作者 汤明礼 杜跃亭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年第9期122-123,共2页
受枫泾塘上游嘉善塘过境来水水质不良的影响以及枫泾塘沿线的农业生产、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等造成的点源、面源污染,造成枫南大桥国考断面个别指标出现恶化、反弹的现象。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未能完全实现截污纳管,未经处理直排入河,对河... 受枫泾塘上游嘉善塘过境来水水质不良的影响以及枫泾塘沿线的农业生产、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等造成的点源、面源污染,造成枫南大桥国考断面个别指标出现恶化、反弹的现象。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未能完全实现截污纳管,未经处理直排入河,对河道环境造成直接影响。此外,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亦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植被过滤系统 生物滤水通道 生物接触氧化滤池 塑钢板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