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系抗筛细胞和十系谱细胞在输血前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会敏 史景莉 +1 位作者 许秀兰 燕备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0期3677-3678,共2页
目的分析三系抗筛细胞和十系谱细胞在临床输血前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三系抗筛细胞对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再使用十系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然后进行交叉配血;结合谱细胞反应格局及配血结果,分析三系抗筛细胞和... 目的分析三系抗筛细胞和十系谱细胞在临床输血前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三系抗筛细胞对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再使用十系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然后进行交叉配血;结合谱细胞反应格局及配血结果,分析三系抗筛细胞和十系谱细胞在输血前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 a中使用三系抗筛细胞和十系谱细胞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共163例。其中,49.7%(81例)的抗筛阳性者可以根据十系谱细胞反应格局判断其特异性并找到相配合血液;50.3%(82例)的不能判断特异性的抗筛阳性血清中,59.8%(49例)的三系抗筛细胞或十系谱细胞反应格局为非全部凝集,11%(9例)的三系及十系全部凝集的患者可找到相配合血液,其他29.2%(24例)三系及十系全部凝集的患者结合其直抗试验阳性判断为非特异性凝集。结论三系抗筛细胞和十系谱细胞配合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鉴定出抗体特异性,也可以根据两套细胞的反应格局辅助判断是否能够为患者找到相配合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抗筛细胞 十系谱细胞 相容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四项及血小板计数用于指导危重症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姝婷 冯凌霄 +3 位作者 史景莉 徐婷婷 闫慧 燕备战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723-727,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联合使用对指导危重症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ICU病房188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出血症状分为研究组(n=89)和对照组(n=99)。采用...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联合使用对指导危重症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ICU病房188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出血症状分为研究组(n=89)和对照组(n=99)。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2组数据间比较分析,采用Spearman对TEG、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间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危重症患者出血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以上指标对血小板输注的指导价值。结果 1)研究组K值、P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大于正常范围;而Angle值、MA值、CI值、FIB值、PLT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MA值、CI值、PLT计数低于正常范围。2)TEG、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之间存在相关性,TEG参数中的MA值与CI值均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值与K值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值与PT、APTT呈正相关,CI值与PT、APTT呈负相关,K值与PT呈正相关,Angle值、MA值与PT呈负相关。3)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值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是预测危重症患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ROC曲线分析显示,Angle值、MA值、CI值、FIB值、PLT计数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0.932、0.9、0.838、0.987,以上指标对应的P值均<0.05。灵敏度以PLT计数最高,FIB值最低;特异性以MA值最高,Angle值最低。相较于单独指标,联合指标(K值、MA值、CI值、PT值、PLT计数)曲线下面积为0.995(P<0.05),约登指数0.944,敏感度100%,特异性93.3%,均高于单独指标。结论 血栓弹力图、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联合使用可准确用于预测危重症患者出血风险和指导临床血小板输注,K值、MA值、CI值、PT值、PLT计数等指标联合使用在灵敏度及特异性上要明显优于以上任意单独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凝血四项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注 危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孕期合并血小板减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翠霞 燕备战 史景莉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2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孕期合并血小板减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本院产科的血小板减少孕妇180例,分为传统血小板检测组、血栓弹力图检测组、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组,每组60例。...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孕期合并血小板减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本院产科的血小板减少孕妇180例,分为传统血小板检测组、血栓弹力图检测组、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组,每组60例。在产前以传统血小板计数为指导,进行随机血小板输注的为传统血小板检测组;以血栓弹力图检测为指导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血栓弹力图检测组;以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为指导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组。比较三组在产时、产后24 h出血量和血小板输注量上的差异;比较三组1 h CCI、24 h CCI、输注无效率、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结果 产时和产后24 h出血量,传统血小板检测组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组进行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血小板检测组和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组、血栓弹力图检测组和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输注量,血栓弹力图检测组显著低于传统血小板检测组(P<0.01),但血栓弹力图检测组和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注后1h CCI、24h CCI、输注无效率、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传统血小板检测组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血小板检测组和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组、血栓弹力图检测组和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血小板抗体、有无血小板配型是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即可减少血液输注次数,降低血小板抗体产生的概率,减少血液输注无效的发生,对孕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抗体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7单克隆抗体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干扰及配血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鸿雁 蒋姝婷 +2 位作者 朱伟彦 燕备战 史景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8期3294-3298,共5页
目的探讨CD47单克隆抗体药物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干扰及配血策略。方法以2021年8—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CD47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有输血需求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和试剂对患者血浆进行处理,对比中和试... 目的探讨CD47单克隆抗体药物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干扰及配血策略。方法以2021年8—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CD47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有输血需求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和试剂对患者血浆进行处理,对比中和试剂处理前后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差别,观察中和试剂去除血液中CD47单克隆抗体的有效性。结果药物浓度为30 mg·kg^(-1)时,有3例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主侧不相合,使用中和试剂处理过的血浆再次进行常规检测及交叉配血,输注配血相合的红细胞,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提升,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改变。结论高浓度CD47单克隆抗体对输血相容性检测有干扰,针对CD47单克隆抗体药物(IBI188)使用中和试剂处理过的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发放配血相合的血液,监测血红蛋白的溶血项的改变,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容性 不规则抗体筛查 交叉配血 CD47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减弱AB亚型的血清学表型与基因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琳 陈清宙 +3 位作者 史景莉 戴豫宛 崔翠云 燕备战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鉴定血清学正定型A、B抗原减弱或丢失的疑难血型。方法收集2021—2022年河南省人民医院A或B抗原减弱的标本,血清学常规采用ABO、RhD血型鉴定微住凝胶卡式法,基因检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和Sanger测序两种方... 目的鉴定血清学正定型A、B抗原减弱或丢失的疑难血型。方法收集2021—2022年河南省人民医院A或B抗原减弱的标本,血清学常规采用ABO、RhD血型鉴定微住凝胶卡式法,基因检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和Sanger测序两种方法,扩增ABO等位基因1~7外显子。结果血清学方法8例标本正定型A或B抗原减弱或丢失,反定型为AB型。PCR-SSP法显示,8例标本均含有A和B抗原,基因分型为AB型。Sanger测序显示8例标本有7个共有的突变位点;与A1.01/B.01基因型相比,A1.02/B.01特异性突变位点为c.467C>T,A1.02/Bw.12特异性突变位点为c.278C>T、c.467C>T,A1.02/Bw.07特异性突变位点为c.467C>T、c.1055G>A,c.278C>T、c.467C>T引起编码的第93位、156位氨基酸由脯氨酸变成亮氨酸,c.1055G>A引起第35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成谷氨酰胺。8例标本中1例基因型为A1.01/B.01,1例基因型为A1.02/Bw.07,2例基因型为A1.02/Bw.12,4例基因型为A1.02/B.01。结论PCR-SSP基因型与Sanger测序基因型相一致,结合血清学实验结果,血型均为AB型。血清学方法结合基因检测能准确地鉴定血型,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减弱 AB亚型 血清学表型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输血分析
6
作者 朱小影 史景莉 +2 位作者 朱伟彦 孔存权 燕备战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2005-2007,共3页
目的研究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输血特点。方法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的4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ABO血型不合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受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血型变化特征,进而为受... 目的研究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输血特点。方法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的4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ABO血型不合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受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血型变化特征,进而为受者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血。结果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血型随着移植的时间在逐渐改变,我们根据患者血型变化情况而选择相合的血液成分为患者输注,使得输注安全有效。结论随着ABO异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血型变化,为患者选择相配合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可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BO血型不合 输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血型抗体影响血型鉴定的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史景莉 马会敏 +1 位作者 蒋姝婷 燕备战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18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对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正反定型不一致且抗筛阳性,且经鉴定为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对应抗原阴性的...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对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正反定型不一致且抗筛阳性,且经鉴定为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对应抗原阴性的献血员红细胞制备反定型细胞重新鉴定血型,正反定型一致时确定血型鉴定结果。结果:5例影响血型鉴定的标本含有的同种抗体分别为抗E有2例,抗E-c、抗C、抗e各1例,抗体效价最低的为128,最高的为512。5位患者最终血型结果是3例为B型,2例为A型。结论:高效价Ig G类型的Rh血型抗体会影响患者的血型鉴定,在临床输血工作中,血型鉴定必须正反定型一致,同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才能保证血型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鉴定 不规则抗体 RH血型系统 微柱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亚型的血清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会敏 史景莉 +1 位作者 燕备战 闫慧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B(A)亚型的血清学主要特点及其红细胞A抗原性质。方法:对本实验室检测发现的6例疑似B(A)亚型标本进行详细的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6例标本均经分子生物学检测证实为B(A)亚型,其中5例为B(A)04,1例为B(A)02;此6例B(A... 目的:分析B(A)亚型的血清学主要特点及其红细胞A抗原性质。方法:对本实验室检测发现的6例疑似B(A)亚型标本进行详细的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6例标本均经分子生物学检测证实为B(A)亚型,其中5例为B(A)04,1例为B(A)02;此6例B(A)亚型主要血清学特点是红细胞除与抗B呈正常凝集强度的反应外,与高效价单克隆抗A有明显反应,但与人源抗A或稀释到效价低于256的单克隆抗A在室温不反应;反定型反应格局与正常B型反应格局一致;此6例B(A)亚型红细胞与人源抗A血清在室温不反应,在4℃孵育后能够反应;与B型献血员标本在室温和37℃交叉配血多数都能配合。结论:B(A)亚型人红细胞上A抗原为冷反应型抗原,但其抗原性质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亚型 人源抗A血清 血清学特点 冷反应型抗原
原文传递
红细胞悬液中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对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马会敏 史景莉 +1 位作者 许秀兰 燕备战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检测储存前滤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悬液中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以及致热源性细胞因子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关系,以期得到较为全面的认识。方法随机抽取普通红细胞悬液及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2种成分;每种成分按... 目的检测储存前滤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悬液中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以及致热源性细胞因子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关系,以期得到较为全面的认识。方法随机抽取普通红细胞悬液及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2种成分;每种成分按照自制备到输注前的储存时间分组;用ELISA方法检测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含量,观察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3种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含量在检测期内的不同时间点略有升高,与储存时间无平行关系。2例发生发热性输血反应病例中致热源性细胞因子含量均非最高值。结论红细胞悬液因为储存在较低温度下,所以在储存过程中致热源性细胞因子释放量较小,不足以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致热源性细胞因子 红细胞悬液
原文传递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景莉 唐旭东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43-248,共6页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是绿茶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等多种作用。研究发现EGCG通过多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本文简要综述EGCG对MAPK、NF-κB、PI3K/...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是绿茶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等多种作用。研究发现EGCG通过多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本文简要综述EGCG对MAPK、NF-κB、PI3K/Akt、JAK/STAT、TGF-β/Smad、Wnt/β-catenin等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MAPK NF-κB PI3K/Akt JAK/STAT TGF-Β/SMAD WNT/Β-CATENIN
原文传递
人乳头状瘤病毒癌蛋白E6和E7双标记质粒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二盈 李刚 +2 位作者 何丽 史景莉 唐旭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1期6045-6050,共6页
目的:构建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 E6、E7癌蛋白及其突变型的双筛选标记质粒并筛选出稳定表达HPV-16癌蛋白的肺癌A549细胞株。方法:以携带新霉素抗性基因neo的pEGFP质粒(pEGFP-N1)为空载体,在EcoRⅠ和BamHⅠ位点... 目的:构建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 E6、E7癌蛋白及其突变型的双筛选标记质粒并筛选出稳定表达HPV-16癌蛋白的肺癌A549细胞株。方法:以携带新霉素抗性基因neo的pEGFP质粒(pEGFP-N1)为空载体,在EcoRⅠ和BamHⅠ位点间插入HPV-16 E6、E7及其突变型基因。新构建的质粒鉴定后转染A549细胞并用G418筛选,多次挑取单克隆后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带荧光的细胞。结果:PCR、双酶切鉴定结果及DNA序列测定结果均证实质粒构建正确;PCR扩增结果显示细胞中存在目的基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阳性率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细胞能表达HPV-16 E6、HPV-16 E7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EGFP-E6、E7质粒并筛选出稳定表达E6和E7癌蛋白的A549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HPV对肺癌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同时发现G418筛选结合流式细胞仪分选可提高稳定转染细胞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质粒构建 稳定转染 肺癌
原文传递
Rh E抗原双群原因分析及其输血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翠霞 燕备战 史景莉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0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E抗原在血型鉴定中出现双群的原因及其输血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25069例血型鉴定结果,其中RhE抗原双群者2405例,分析E抗原出现双群的原因。选择100例RhE抗原阴性者为A组,另100... 目的分析E抗原在血型鉴定中出现双群的原因及其输血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25069例血型鉴定结果,其中RhE抗原双群者2405例,分析E抗原出现双群的原因。选择100例RhE抗原阴性者为A组,另100例RhE抗原双群者为B组,两组接受的供血者均为RhE抗原阳性,追踪两组输血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利用流式细胞术比较两组输血前和输血后5、10dCD4^+、CD8^+细胞的变化。结果RhE抗原阳性者与RhE抗原阴性者比例基本相当,RhE抗原双群者占9.5%;输血史是RhE抗原出现双群的主要原因;B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对风险高于A组;A、B组输血后5d均出现CD4^+T细胞增高,CD8^+T细胞降低,但A组输血后10dCD4^+和CD8^+细胞逐渐恢复正常,B组输血后10d与输血后5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输血后5、10dCD4^+细胞数均高于A组,B组CD8^+细胞低于A组(P均<0.05)。结论RhE抗原双群者在输血中应尽可能输注RhE抗原阴性血,以保证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抗原 输血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DAT、IAT与输血疗效的相关性
13
作者 朱伟彦 史景莉 燕备战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2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与输血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AIHA患者,均进行DAT检测,并对患者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进行IAT检...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与输血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AIHA患者,均进行DAT检测,并对患者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进行IAT检测。通过分析自身抗体凝集强度,研究其与输血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94例AIHA患者的IAT和DAT均为阳性,凝集强度1+~4+。抗体和DAT强度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不同。3+~4+时Hb为(34.58±1.04)g/L,2+~<3+时为(53.24±1.12)g/L,1+~<2+时为(60.21±1.13)g/L。随着抗体和DAT增强,贫血加重,Hb下降。3+以上患者输血次数多,2+~<3+患者输2 U红细胞效果佳。结论在AIHA患者中,贫血的严重性以及输血后的疗效都与自身抗体和DAT的凝集强度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输血疗效
原文传递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预测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景莉 马会敏 +3 位作者 朱伟彦 马翠霞 蒋姝婷 燕备战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18期2177-2179,共3页
目的新生儿溶血病常发生于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有些患儿会发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识别高危新生儿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预测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治疗指征。方法对2015年10月-2017年7月送检至输血科的疑似新... 目的新生儿溶血病常发生于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有些患儿会发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识别高危新生儿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预测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治疗指征。方法对2015年10月-2017年7月送检至输血科的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儿DAT结果与患儿是否达到治疗指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DAT阳性预测新生儿溶血符合治疗指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和81.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和90.0%。结论当新生儿母亲血清中有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患儿有发生Rh血型不合溶血病风险时,新生儿DAT结果能够很好的预测其是否符合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新生儿溶血病 高胆红素血症
原文传递
10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红细胞输注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史景莉 马会敏 +3 位作者 朱小影 蒋姝婷 刘鸿雁 燕备战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10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输注红细胞量的因素,为此类患者科学用血、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整理患者相关病例资料,将患者... 目的分析影响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输注红细胞量的因素,为此类患者科学用血、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整理患者相关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术中输注RBC>4U组和术中输注RBC≤4U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术中RBC输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02例行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例,术中输注RBC>4U组共45例,术中输注RBC≤4U组共57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马凡综合征等疾病,近期吸烟史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术中是否采用自体输血以及深体温停循环时间和体外转流时间等。两组间比较,其中年龄、高血压和体外转流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7、0.029和<0.001;两组间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和体外转流时间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RBC输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21和<0.001。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后RBC输注量、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以及院内死亡情况,术中输注RBC≤4U组的患者术后RBC输注量和ICU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术中输注RBC>4U组,P值分别为0.032和0.001。结论高血压可以减低Stanford A型夹层术中输注RBC的风险,较长的体外转流时间会增加Stanford A型夹层术中输注RBC的风险,术中输注RBC量较多者,可能会导致ICU住院天数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孙氏手术 红细胞
原文传递
二硫苏糖醇在较高效价冷抗体导致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景莉 马会敏 +3 位作者 闫慧 马翠霞 谢静静 燕备战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3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工作中常见引起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探讨二硫苏糖醇在冷抗体导致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为临床上处理疑难血型鉴定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送检至河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做血型鉴定,ABO正反定型不... 目的分析临床工作中常见引起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探讨二硫苏糖醇在冷抗体导致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为临床上处理疑难血型鉴定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送检至河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做血型鉴定,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二硫苏糖醇在去除冷抗体所致自身红细胞凝集中的应用。结果 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共有131例,自身冷抗体造成的疑难血型鉴定39例(占29.8%)。冷抗体可干扰反定型,使反定A、B、O细胞均出现凝集,采用37℃预温血清或者自身吸收后的血清重做反定型;冷抗体还可影响正定型,采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后重新进行正定型,经此方法处理后,其中32例正反定型达到一致;另7例抗体效价较高,37℃温盐水洗涤红细胞后自身细胞仍凝集,采用DTT处理患者红细胞后重新进行ABO正定型,最后得到了正确的血型结果。结论冷抗体引起自身红细胞凝集,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之一。DTT处理红细胞后再做ABO正定型,可以有效解决较高效价自身冷抗体无法用37℃生理盐水去除自身凝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苏糖醇 冷抗体 血型鉴定
原文传递
农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
17
作者 史景莉 《乡镇企业导报》 2021年第9期161-162,共2页
现如今农业银行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对乡村振兴的重视都使得农业成为下一个风口,为农业及农民所提供金融产品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现有的农业银行金融产品及金融体制无法有效适应当今环境,因此农业银行势... 现如今农业银行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对乡村振兴的重视都使得农业成为下一个风口,为农业及农民所提供金融产品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现有的农业银行金融产品及金融体制无法有效适应当今环境,因此农业银行势必认清目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作出合理的金融创新。本文对当今农业银行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农业银行金融创新路径,一方面希望帮助农业银行做好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希望帮助我国农业实现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银行 金融产品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和常见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阳性引起的疑难血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琳 陈清宙 +4 位作者 戴豫宛 史景莉 徐婷婷 葛肖肖 燕备战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3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检测患者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分析其对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至2022年本院疑难血型中反定型异常凝集患者(16例)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谱细胞鉴定结果、处理方法以及血型血清学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检测患者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分析其对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至2022年本院疑难血型中反定型异常凝集患者(16例)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谱细胞鉴定结果、处理方法以及血型血清学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反定型A细胞或B细胞异常凝集引起的疑难血型,应用微住凝胶卡式法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判断血浆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当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再用10系谱细胞和血浆分别加入微住凝胶卡式检测不规则抗体是否具有特异性。存在非特异抗体的血浆用洗涤O细胞吸收后再做反定型实验,对于存在特异性抗体的血浆则选用相应抗原阴性的反定型细胞做反定型实验。结果非特异性抗体患者(1-6号标本)按ABO血型分类为A、B、AB血型各2例。非特异性抗体患者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显示,在Ⅰ、Ⅱ、Ⅲ系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中至少有1孔细胞阳性,有4个标本3系抗体筛查细胞均为阳性。严格对照所用批号的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反应格局表后发现所有标本均为无特异性;上述标本血浆经洗涤O细胞吸收后反定型实验A细胞、B细胞与正定型实验(抗A、抗B、抗D)血型均一致。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7-16号标本)按ABO血型分类为A、B、AB血型分别为5、4、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显示3系抗筛细胞至少有1个为阴性,患者血浆经10系谱细胞鉴定,结果显示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分别为抗C、抗E、抗c、抗e、抗M。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经10系谱细胞检测纤维为Rh系统(抗C、抗E、抗c、抗e)和MNS系统(抗M),应用特异性抗原阴性(C-、E-、c-、e-、M-)A、B、O反定型细胞做反定型实验,结果发现反定型实验与正定型实验血型一致。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不仅对临床输血有重要意义,为患者安全有效输血提供了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阳性 血型鉴定 疑难血型
原文传递
新生儿血型抗体与母亲血型及抗体效价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伟彦 史景莉 谢静静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24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型抗体与母亲血型及抗体效价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出生7 d内新生儿及母亲血液标本,共925对,采用微柱凝胶卡血型鉴定卡检测新生儿血型及母亲血型,检测母亲的IgM效价及IgG效价,...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型抗体与母亲血型及抗体效价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出生7 d内新生儿及母亲血液标本,共925对,采用微柱凝胶卡血型鉴定卡检测新生儿血型及母亲血型,检测母亲的IgM效价及IgG效价,统计分析新生儿血型抗体的存在与母亲血型及抗体效价之间的关系。结果 母亲血型O型的新生儿血型抗体阳性率,远远高于母亲血型A/B型者。母亲O型、新生儿O型者中只有1个抗体6例,其IgM效价都在64~256,IgG效价相差都超过2个滴度;IgG效价低于32的母亲,对应新生儿血型抗体缺失,其中2例抗A抗B都没有,其IgM效价在128~256,IgG效价都低于32。结论 新生儿血型抗体不仅与母亲血型有关,而且还与母亲血型抗体IgG抗体效价高低相关,所以在统计新生儿血型抗体时一定要注意母亲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抗体 抗体效价 IGM抗体 IGG抗体 微柱凝胶法
原文传递
输注血小板的2860例住院患者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鸿雁 史景莉 +3 位作者 徐婷婷 闫慧 蒋姝婷 朱伟彦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16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输注血小板的住院患者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申请输注血小板的住院患者2860例,均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血型、疾病种类等因素与血小板抗体的... 目的分析输注血小板的住院患者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申请输注血小板的住院患者2860例,均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血型、疾病种类等因素与血小板抗体的关系。结果2860例患者中男性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10.19%(164/1610),低于女性的16.32%(204/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ABO血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1~45岁年龄段患者阳性率较高(18.01%,106/588)。常见疾病中免疫风湿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27.27%(21/77),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为20.51%(8/39)、血液系统疾病为15.66%(257/1641)。结论性别、年龄、血型、不同疾病类型与血小板抗体产生有一定关系,有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血型 血小板输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