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微机械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史晓晶 陈德勇 +2 位作者 王军波 毋正伟 刘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0-79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微机械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新结构。该传感器采用了电磁激励和差分检测方式。谐振器的制作采用了30μm厚扩散硅的(100)硅片,从而实现了谐振器与压力膜的一体化,避免了谐振梁与压力膜键合引入的应力,并且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文... 提出了一种微机械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新结构。该传感器采用了电磁激励和差分检测方式。谐振器的制作采用了30μm厚扩散硅的(100)硅片,从而实现了谐振器与压力膜的一体化,避免了谐振梁与压力膜键合引入的应力,并且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文中介绍了结构的有限元仿真(FEA-ANSYSSimulation)优化,工艺制作流程,及实验测试。在低真空下测试其品质因数(Q)高于10000,测量范围为0~100kPa,非线性度为0.62%,分辨率为1/10000,灵敏度为200Hz/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MEMS 电磁激励 差分检测 FEA-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与拮抗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3
2
作者 史晓晶 宿婧 +2 位作者 郝宝玲 郭青枝 韩巨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4-507,共4页
从艾草根茎接合部位分离内生放线菌,采用对峙培养初筛和发酵液复筛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并对选出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了内生放线菌10株,其中70%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以A... 从艾草根茎接合部位分离内生放线菌,采用对峙培养初筛和发酵液复筛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并对选出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了内生放线菌10株,其中70%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以Ac10和Ac16的抑菌活性最强(P<0.01),且对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对链格孢菌属真菌(P<0.05);初步鉴定Ac10为被孢小多孢菌(Micropolyspora angiospora),Ac16为天蓝褐链霉菌放线菌素变种(Streptomyces coeruleofuscus var.actinomyci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内生放线菌 分离 筛选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早疫病菌对啶菌噁唑敏感基线建立及药剂作用方式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史晓晶 周恩超 +3 位作者 任璐 韩巨才 梁彬 刘慧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3-458,共6页
从中国山西、内蒙古、山东、海南、江苏、福建和陕西省(自治区)不同市、县从未使用过啶菌噁唑的露地或保护地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166株番茄早疫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群体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啶菌噁唑对番... 从中国山西、内蒙古、山东、海南、江苏、福建和陕西省(自治区)不同市、县从未使用过啶菌噁唑的露地或保护地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166株番茄早疫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群体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啶菌噁唑对番茄早疫病菌的EC50值范围在0.11~2.29 mg/L之间,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其均值(0.56±0.39)mg/L可作为番茄早疫病菌对啶菌噁唑田间抗性监测的敏感基线;不同采集地菌株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采自福建省的菌株敏感性最高,而山西省大同、晋中和长治市的菌株敏感性最低。200 mg/L啶菌噁唑对番茄早疫病防治具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且接菌前4 d内施药和接菌后1~2 d内施药防效最佳。研究表明,啶菌噁唑对番茄早疫病防治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早疫病菌 啶菌噁唑 敏感基线 作用方式 保护作用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壳霉与木霉混合液对几种蔬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晓晶 王华杰 +3 位作者 王庆云 滕全利 刘慧平 韩巨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用盾壳霉孢子液、木霉孢子液及盾壳霉与木霉的混合孢子悬浮液浸种,在同样培养条件下,研究它们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率及胚轴、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孢子悬浮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对西红柿... 用盾壳霉孢子液、木霉孢子液及盾壳霉与木霉的混合孢子悬浮液浸种,在同样培养条件下,研究它们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率及胚轴、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孢子悬浮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对西红柿、白菜种子的萌发则无明显的促进作用。混合孢子悬浮液对油菜种子的胚根、黄瓜种子的胚轴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白菜种子的胚轴和胚根、西红柿种子的胚轴、黄瓜种子的胚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对油菜种子胚轴、西红柿种子胚根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壳霉与木霉的混合液 浸种 种子萌发 胚轴 胚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蜡树果实中天然花青素的稳定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晓晶 于春艳 +1 位作者 詹小丹 赵美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401-404,共4页
水蜡树果实的天然花青素含量丰富,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文章研究了p H、光、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和食品添加剂对天然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发现,水蜡树果实花青素在p H=3~8下稳定性较好;自然光、较高温度、高浓度Na_2S... 水蜡树果实的天然花青素含量丰富,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文章研究了p H、光、温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和食品添加剂对天然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发现,水蜡树果实花青素在p H=3~8下稳定性较好;自然光、较高温度、高浓度Na_2SO_3、H_2O_2和Cu^(2+)可破坏花青素;K^+、Na^+、Fe^(3+)、较低浓度(10 mg/L和25 mg/L)Na_2SO_3、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对花青素稳定性影响较小;可溶性淀粉可减弱色度,Zn^(2+)、Al^(3+)、Mg^(2+)和柠檬酸可起到增色作用.为了保证水蜡树果实花青素的稳定性,应避光保存,避免温度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蜡树果实 花青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番茄早疫病菌对腈菌唑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史晓晶 韩巨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429-432,共4页
为了解山西省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菌株分布情况,对其进行了抗药性监测,以便合理用药。从五寨县分离出的15株菌对腈菌唑的平均EC50值为0.52mg.L-1,最低抑制浓度为5.0mg.L-1,以此作为番茄早疫病菌对腈菌唑的相对敏感基线。所... 为了解山西省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菌株分布情况,对其进行了抗药性监测,以便合理用药。从五寨县分离出的15株菌对腈菌唑的平均EC50值为0.52mg.L-1,最低抑制浓度为5.0mg.L-1,以此作为番茄早疫病菌对腈菌唑的相对敏感基线。所有菌株中有56.52%敏感菌株,40.87%低抗菌株和2.61%中抗菌株,表明低抗菌株和敏感菌株是山西省内的优势菌株,中抗菌株还未形成规模,因此可判定山西省番茄早疫病菌还未对腈菌唑产生严重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早疫病菌 腈菌唑 抗药性 抗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条件对番茄早疫病菌抗腈菌唑菌株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史晓晶 韩巨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通过改变生长条件,如碳氮源、pH和渗透压等研究其对番茄早疫病菌抗腈菌唑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敏感菌株生长的影响相比,碳氮源、pH和NaCl渗透压的变化对抗性菌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而葡萄糖渗透压的变化对抗性菌株的影响要比对... 通过改变生长条件,如碳氮源、pH和渗透压等研究其对番茄早疫病菌抗腈菌唑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敏感菌株生长的影响相比,碳氮源、pH和NaCl渗透压的变化对抗性菌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而葡萄糖渗透压的变化对抗性菌株的影响要比对敏感菌株的明显。由此可推断抗性菌株在自然环境中可能会与敏感菌株形成竞争关系,甚至会成为优势种群而影响腈菌唑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早疫病菌 抗腈菌唑菌株 碳氮源 PH 渗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8
作者 史晓晶 梁志宏 +2 位作者 韩雨睿 辛燕花 郭春燕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6,共9页
为明确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对268株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建立敏感基线并分析了噻呋酰胺和其他杀菌剂对病菌... 为明确引起山西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丝核菌融合群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对268株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建立敏感基线并分析了噻呋酰胺和其他杀菌剂对病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融合群AG-5和玉蜀黍丝核菌R.zeae融合群WAG-Z对噻呋酰胺最为敏感,对氟酰胺敏感性次之,对戊菌隆敏感性最差;立枯丝核菌融合亚群AG-1-IA则对戊菌隆最为敏感,对噻呋酰胺次之,对氟酰胺最差。通过箱形图分析剔除异常的EC50值后,融合群AG-5和WAG-Z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性频率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将EC50均值0.165、0.048和2.500μg/mL分别作为融合群AG-5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基线;将0.518、0.106和1.616μg/mL分别作为融合群WAG-Z对氟酰胺、噻呋酰胺和戊菌隆的敏感基线。噻呋酰胺与氟酰胺、戊菌隆、己唑醇或咯菌腈对融合群AG-5和WAG-Z的抑制活性不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玉米纹枯病杀菌剂施用策略的制定、病原菌抗性的监测及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纹枯病 融合群 噻呋酰胺 氟酰胺 戊菌隆 敏感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地区甘蓝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及药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滕全利 王海荣 +4 位作者 史晓晶 孔晋毅 高海燕 刘慧平 韩巨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93-195,217,共4页
为了了解甘蓝蚜对药剂的敏感性变化及药剂混配的增效作用,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晋中地区田间甘蓝蚜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相对敏感基线,及不同类型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甘蓝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降低,对啶虫脒... 为了了解甘蓝蚜对药剂的敏感性变化及药剂混配的增效作用,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晋中地区田间甘蓝蚜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相对敏感基线,及不同类型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甘蓝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降低,对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齐螨素抗药性为原来的11.10倍、14.34倍和16.13倍,对氰戊菊酯、辛硫磷和吡虫啉的抗药性为原来的83.33倍、101.50倍和143.38倍,对灭多威的抗药性为原来的161.75倍;混配增效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和灭多威以有效成分1∶0.5,高效氯氰菊酯和齐螨素以1∶3、1∶6和1∶9混配后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蚜 杀虫剂 敏感性 抗药性 混配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6G荧光探针研究茄链格孢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英 肖丽 +1 位作者 史晓晶 杨琴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700,共4页
在pH=6的弱酸性介质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使罗丹明6G的荧光增强,加入啶酰菌胺可使其荧光猝灭,荧光猝灭强度△F与啶酰菌胺的含量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啶酰菌胺的荧光分析新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茄链格孢菌对啶酰菌胺... 在pH=6的弱酸性介质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使罗丹明6G的荧光增强,加入啶酰菌胺可使其荧光猝灭,荧光猝灭强度△F与啶酰菌胺的含量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啶酰菌胺的荧光分析新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茄链格孢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线性范围为0.1~4μg/mL,检出限为2.9×10-5μg/mL,茄链格孢菌对啶酰菌胺吸收量为1.628时,抑制率为59.82%。该法测定的吸收量与传统方法测定的抑制率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r=0.947,P〈0.01),说明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酰菌胺 罗丹明6G 荧光猝灭法 茄链格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2调控微小RNA-27b-3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11
作者 周金阔 张晋弘 +3 位作者 史晓晶 刘广顺 姜磊 刘倩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SNHG)22调控微小RNA(miR)-27b-3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52例OS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口腔角质细胞HOK和3种人OSCC细胞(CA...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SNHG)22调控微小RNA(miR)-27b-3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52例OS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口腔角质细胞HOK和3种人OSCC细胞(CAL-27、SCC-25和HSC-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HOK细胞和3种OSCC细胞中SNHG22、miR-27b-3p表达情况。对SCC-25细胞进行转染并将其分为Ctrl组(未进行转染)、si-SNHG22组、si-NC组、miR-27b-3p inhibitor组、inhibitor-NC组、si-SNHG22+inhibitor-NC组和si-SNHG22+miR-27b-3p inhibitor组,检测各组SCC-25细胞增殖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指数(PI)];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SCC-25细胞侵袭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SCC-25细胞迁移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SNHG22与miR-27b-3p的靶向作用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OSCC癌组织中SNHG22表达显著升高,miR-27b-3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HOK细胞比较,CAL-27、SCC-25和HSC-3细胞中SNHG22表达显著升高,miR-27b-3p表达显著降低,且SCC-25细胞中SNHG22与miR-27b-3p的表达与HOK细胞差异最大(P<0.05)。与Ctrl组比较,si-SNHG22组SCC-25细胞增殖率、PI、侵袭数和划痕面积愈合率均显著减少(P<0.05),miR-27b-3p inhibitor组SCC-25细胞增殖率、PI、侵袭数和划痕面积愈合率均显著增加(P<0.05);与si-SNHG22组比较,si-SNHG22+miR-27b-3p inhibitor组SCC-25细胞增殖率、PI、侵袭数和划痕面积愈合率均显著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SNHG22与miR-27b-3p存在靶向作用关系。结论SNHG22在OSSC中高表达,miR-27b-3p在OSSC中低表达,SNHG22可能通过海绵化miR-27b-3p促进SCC-2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SNHG22/miR-27b-3p轴可能是OSCC一个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2 微小RNA-27b-3p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饮中复配稳定剂的研制
12
作者 李雪晶 黄雅典 +2 位作者 史晓晶 马嘶鸣 赵景峰 《化工中间体》 2004年第7期22-24,共3页
主要介绍了各种常用稳定剂的性能,以及它们复配后在冷冻饮品中的应用和所起的主要效果。
关键词 冷冻饮品 复配 稳定剂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内生放线菌Ac10在植株体内定殖能力的测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玉珍 杨琴琴 +2 位作者 李润润 吕媛媛 史晓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8-362,共5页
为研究艾草内生放线菌Ac10的选择性培养基及在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测定了Ac10对4种抗生素(萘啶酸、利福平、氨苄西林、链霉素)和5种杀菌剂(啶酰菌胺、啶菌噁唑、苯醚甲环唑、杀毒矾、多抗霉素)的抗性,筛选出标记Ac10的... 为研究艾草内生放线菌Ac10的选择性培养基及在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测定了Ac10对4种抗生素(萘啶酸、利福平、氨苄西林、链霉素)和5种杀菌剂(啶酰菌胺、啶菌噁唑、苯醚甲环唑、杀毒矾、多抗霉素)的抗性,筛选出标记Ac10的药剂及其浓度,并以加入相应浓度药剂的培养基为基础,测定Ac10在玉米、番茄、白菜和黄瓜4种植株体内的定殖能力及对这些植物胚轴和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c10能在含500 mg/L多抗霉素和25 mg/L萘啶酸或50 mg/L氨苄西林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Ac10在同一植株的根茎叶中定殖能力显著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根、茎、叶,P<0.05),在不同植株体内的定殖能力也显著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玉米、番茄、白菜、黄瓜,P<0.05);Ac10对玉米、番茄、黄瓜胚轴和胚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P>0.05),对白菜胚根的生长具促进作用(P<0.05)。可见,Ac10作为生防因子用于大田实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10 内生放线菌 抗药性 定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性羧甲基淀粉钠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雪松 黄雅典 +4 位作者 赵景峰 王明 李雪晶 史晓晶 马嘶鸣 《化工科技》 CAS 2003年第5期21-23,共3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交联、醚化、催化等复合变性方法合成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使之在pH值为3的条件下,水溶液粘度稳定在1个月以上,替代度0.7,酸粘比60%。
关键词 耐酸性 羧甲基淀粉钠 研制 应用 交联 醚化 催化 抗降解 酸粘化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同频干扰的建模与消除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晋敏 李守荣 +3 位作者 王军波 陈德勇 刘磊 史晓晶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2-365,共4页
为简化谐振式微机械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工艺,提出了一种采用扩散硅作为谐振梁的压力传感器,并采用电磁激励实现传感器的闭环控制。实验中发现:由于采用扩散硅材料,传感器受到较为严重的同频干扰影响,因此,消除传感器的同频干扰成为需要解... 为简化谐振式微机械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工艺,提出了一种采用扩散硅作为谐振梁的压力传感器,并采用电磁激励实现传感器的闭环控制。实验中发现:由于采用扩散硅材料,传感器受到较为严重的同频干扰影响,因此,消除传感器的同频干扰成为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对采用扩散硅作为谐振梁的压力传感器微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传感器主要噪声来源同频干扰的等效电路模型,据此提出一种新的不对称双端激励解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降低传感器的同频干扰,传感器的信噪比由1.53提高至35,为传感器闭环激励和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硅 谐振式微机械压力传感器 同频干扰 非对称激励 电磁激励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亚典 李雪晶 +2 位作者 史晓晶 马嘶鸣 赵景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74-876,共3页
介绍了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的湿法生产工艺 ,着重讨论了合成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用量、醚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淀粉用量为 10 0kg ,醚化剂CHPT用量为 5 2kg ,催化剂用量为 2 6kg ,淀粉乳浓度 5 8% ... 介绍了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的湿法生产工艺 ,着重讨论了合成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用量、醚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淀粉用量为 10 0kg ,醚化剂CHPT用量为 5 2kg ,催化剂用量为 2 6kg ,淀粉乳浓度 5 8% ,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 5 0 %、反应温度 5 0℃、反应时间 15h。在此条件下 ,取代度可达 0 0 2 6 8,反应效率达 8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型阳离子淀粉 湿法 醚化剂 取代度 反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斑病研究概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华杰 史晓晶 +1 位作者 赵廷昌 胡俊 《菌物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218-220,共3页
文中介绍了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斑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症、病害分布、病原菌特征、冠毒素及检测技术等,并介绍了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斑病的防治对策,从而为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提供更关心翔实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细菌性黑斑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思考
18
作者 王胜利 史晓晶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2X期129-,133,共2页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庞斌 史晓晶 韩巨才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8期63-64,共2页
为了开发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混配杀菌剂新品种,在室内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对番茄叶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与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以6.11∶、4.61∶、15.71∶、91∶比例混配的增效系数(SR)为0.67~1.22... 为了开发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混配杀菌剂新品种,在室内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对番茄叶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与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以6.11∶、4.61∶、15.71∶、91∶比例混配的增效系数(SR)为0.67~1.22,表现为相加作用;以491∶比例混配的SR值为1.815,表现为增效作用,其SR值大于1.5,所以为最佳增效作用混配比例。试验结果为混配杀菌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硫菌磷 腈菌唑 番茄霉菌病菌 混配 联合毒力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缘蝽的触角转录组和嗅觉相关基因
20
作者 柳大军 付淑慧 +5 位作者 郭青枝 靳辉 施宝仪 王洪潇 张虎芳 史晓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目的】获得离缘蝽(Chorosoma macilentum)成虫触角的转录组数据,通过功能注释鉴定嗅觉相关基因,以期为研究离缘蝽触角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离缘蝽雌、雄成虫触角转录组进行测... 【目的】获得离缘蝽(Chorosoma macilentum)成虫触角的转录组数据,通过功能注释鉴定嗅觉相关基因,以期为研究离缘蝽触角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离缘蝽雌、雄成虫触角转录组进行测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注释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经组装后获得93395条unigenes,其中22904条在NR数据库得到注释,与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相似性最高,为42.84%。GO注释结果显示:26769条unigenes根据其功能注释到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3类53个亚类。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10831条unigenes参与了5类代谢通路,且以信号转导占比最高,为11.62%。基于注释信息,在离缘蝽触角转录组中挖掘出94个嗅觉相关基因,包括54个嗅觉受体基因、25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7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5个味觉受体基因和3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显示:与雌虫触角转录组相比,离缘蝽雄虫触角转录组包括131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71个下调表达基因,下调表达基因中包含1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且有5个嗅觉受体基因仅在雄成虫触角中表达。【结论】本研究测得了离缘蝽成虫触角转录组,筛选出嗅觉相关基因,推测雌、雄离缘蝽成虫对外界气味化合物的识别存在差异,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在离缘蝽信息识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缘蝽 触角 转录组测序 嗅觉相关基因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