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地电磁二次函数插值的有限元法正演模拟 被引量:40
1
作者 史明娟 徐世浙 刘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21-430,共10页
在矩形网格剖分情况下,讨论单元内采用二次函数插值的大地电磁二维有限元正演问题,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在解线性方程组求取各节点处的场值后,计算地表的电阻率和阻抗相位.通过与理论解析解及线性插值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的对比,证实了... 在矩形网格剖分情况下,讨论单元内采用二次函数插值的大地电磁二维有限元正演问题,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在解线性方程组求取各节点处的场值后,计算地表的电阻率和阻抗相位.通过与理论解析解及线性插值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的对比,证实了本文方法在网格剖分稀疏时,仍有高的计算精度,与线性插值法相比,采用放稀一倍的网格仍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两者的计算时间相差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正演模拟 函数插值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联合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心功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史明娟 於华敏 +1 位作者 何海英 叶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64-166,共3页
目的对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后对其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与心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对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后对其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与心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米力农治疗,分析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与心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NT-proBNP、LVEDD、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后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NT-proBNP水平,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多巴胺 米力农 NT-PROBNP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史明娟 徐建 +3 位作者 黄成林 冯天元 孙红疆 倪国贞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比较104例UA患者与90名健康人HRT现象的2个常用指标的异常情况,并比较这2个指标不同的UA患者的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比较104例UA患者与90名健康人HRT现象的2个常用指标的异常情况,并比较这2个指标不同的UA患者的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与健康人比较,UA患者的HRT现象的2个指标都有明显异常;随访24个月~33个月,UA患者中2个指标均异常者心血管死亡率最高。结论UA患者存在较明显的HRT异常,其异常程度与患者的心血管死亡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震荡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律失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期心衰伴低血钠症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史明娟 袁红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期心衰(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伴低血钠症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53例AD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期心衰(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伴低血钠症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53例AD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每天记录患者的体质量、血压及尿量,并实时观察有无不良事件发生。7 d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钠浓度、尿量、LVEF、NT-pro BNP及心衰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7 d后,研究组血钠浓度、LVEF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尿量、NT-pro BNP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心衰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9.6%,P<0.05)。结论托伐普坦可以显著提高ADHF伴低血钠症患者的血钠水平,增加尿量,降低NT-pro BNP,改善患者的心衰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 急性失代偿心衰 低血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策略的变化与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史明娟 邱原刚 +4 位作者 刘紫燕 王齐齐 祝玉娟 朱建华 张芙荣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比较2000年和2006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策略变化,比较与指南的差距。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547例患者。结果2006年心肌损伤标记物、胸片、心超、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等检查和冠脉造影率比2000年增高,而负荷核素心肌... 目的比较2000年和2006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策略变化,比较与指南的差距。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547例患者。结果2006年心肌损伤标记物、胸片、心超、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等检查和冠脉造影率比2000年增高,而负荷核素心肌显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率降低;2006年比2000年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负荷量、β-受体阻滞剂、ACEI、噻吩并吡啶类化合物、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他汀类使用率和有创干预率均高,而吗啡、硝酸酯类和普通肝素使用率降低。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策略进步明显,尤其是有创检查及治疗;但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仍存在差距,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使用及加量、GPⅡb/Ⅲa抑制剂和低分子肝素使用,需进一步提高循证指南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两家不同等级医院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策略分析
6
作者 史明娟 邱原刚 +2 位作者 章莉 刘紫燕 於华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等级医院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策略,分析其与指南的差距。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1~12月在浙医一院及余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8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策略变化。结果:浙医一院患者检... 目的:对比不同等级医院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策略,分析其与指南的差距。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1~12月在浙医一院及余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8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策略变化。结果:浙医一院患者检查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负荷核素心肌显像比例均比余一医院明显高,冠脉造影检查率显著高,而心脏损伤标记物检查比例偏低(P<0.05);两家医院心电图、心超、胸片、CT冠状动脉成像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与余一医院相比,浙医一院阿司匹林、应用阿司匹林负荷量、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氯吡格雷使用比例明显高;住院期间行PCI治疗及早期有创干预均多;但低分子肝素使用比例相对低(P<0.05);而吗啡、β-受体阻滞剂加量、ACEI、钙拮抗剂、普通肝素、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他汀类使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等级医院NSTE-ACS患者内科住院诊疗策略基本遵循指南,尤其是有创检查及治疗部分,浙医一院甚至优于国外报告;但不同等级医院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阿司匹林及其负荷量、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氯吡格雷使用;而且β-受体阻滞剂使用及加量和GPⅡb/Ⅲa抑制剂的临床使用与循证指南仍存在不少差距,提升空间较大,需进一步提高循证指南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学 医院等级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7
作者 史明娟 《右江医学》 2003年第6期532-533,共2页
目的 比较葛根素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予葛根素 40 0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中 ,1次 /天静脉点滴 ,10天为 1疗程 ;对照组予硝酸甘油 5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 ,1次 /天静脉点滴 ,10天为 1... 目的 比较葛根素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予葛根素 40 0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中 ,1次 /天静脉点滴 ,10天为 1疗程 ;对照组予硝酸甘油 5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 ,1次 /天静脉点滴 ,10天为 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3 1% ,对照组总有效率 87.5 %。结论 葛根素在扩冠、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上同硝酸甘油效果无显著差异。但葛根素还有降脂及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硝酸甘油 联合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观察 心肌缺血 血液粘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透析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8
作者 孙金栋 於华敏 +2 位作者 史明娟 胡海强 袁红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透析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透析高血压患者共,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每日晨起餐后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厄贝沙坦片150 mg。对照组患者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2组患者均治疗...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透析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透析高血压患者共,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每日晨起餐后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厄贝沙坦片150 mg。对照组患者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的透析间期和透析过程中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肾功能。结果经不同方案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透析间期和透析过程中的SBP、DBP、MA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透析高血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氨氯地平,可明显控制透析间期和透析过程中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厄贝沙坦 透析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9
作者 胡海强 袁红 +4 位作者 何海英 孙金栋 於华敏 史明娟 徐小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患者60例,随机(请交代具体的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患者60例,随机(请交代具体的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25/30)vs.53.3%(16/30),χ2=8.051,P<0.05]。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2.3%±9.1%vs.37.3%±9.7%,P<0.05)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8±10.5)mm vs.(68.9±8.2)mm,P<0.05]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7.0±11.8)mm vs.(55.1±8.9)mm,P<0.05]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试验分级提高1或2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辛伐他汀 曲美他嗪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LOX-1及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 mRN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建 朱建华 史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49-2751,共3页
目的检测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mRN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评价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ACS组(n=75)、SAP(稳定型心绞痛)组(n=... 目的检测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mRN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评价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ACS组(n=75)、SAP(稳定型心绞痛)组(n=60)及正常对照组(n=40)血浆ox-LDL和LOX-1的水平,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检测LOX-1mRNA的表达。结果 ACS组ox-LDL、LOX-1、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和CON组(P<0.05);ACS组患者血浆LOX-1水平与ox-LDL呈显著正相关,ACS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mRNA表达水平与血浆ox-LDL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血浆可溶性LOX-1和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二者可以作为诊断早期ACS的一个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 可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何海英 史明娟 胡海强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58例冠心病患者(A组)与86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①A组中单支病变组86例、双支病变组86例、三支病变组86例;②A组分为无...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58例冠心病患者(A组)与86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①A组中单支病变组86例、双支病变组86例、三支病变组86例;②A组分为无心绞痛组82例、心绞痛组118例、心肌梗死组58例。测定血浆Hcy、Fg、CR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单支病变组与正常组之间的Fg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双支、三支病变组与正常组之间的Hcy、Fg、CR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冠心病无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Fg、CRP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cy、Fg、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Hcy、Fg、CRP对评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变化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齐齐 刘紫燕 +3 位作者 史明娟 祝玉娟 朱建华 邱原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近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00年和2006年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分析7个主要的危险因素。结果与2000年相比,2006年冠心病患者中(1)... 目的评价近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00年和2006年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分析7个主要的危险因素。结果与2000年相比,2006年冠心病患者中(1)高血压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分别升高了7.8%(P>0.05)和4.5%(P>0.05);男性患者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下降4.3mmHg(P<0.05)和2.8mmHg(P<0.01)。(2)血脂异常在男女两组患者分别升高10.3%和7.1%(P<0.01);血清总TC水平分别下降了0.7mmol/L(P<0.01)和0.4mmol/L(P>0.05);血清TG水平分别上升了0.2mmol/L(P>0.05)和0.2mmol/L(P>0.05);血清HDL-C水平男性组下降了0.1mmol/L(P<0.05)。(3)糖尿病患病率男女分别上升10.3%(P<0.01)和17.7%(P<0.05);空腹血糖水平在男性患者中下降了0.2mmol/L(P>0.05)。(4)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上升11.5%(P<0.01)和12.7%(P<0.05)。结论与2000年相比,2006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加。男性患者一些危险因素水平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女性患者各个危险因素则未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冠心病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指动脉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章慧慧 袁红 +3 位作者 於华敏 史明娟 沈超峰 张妙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8期479-480,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15 h,突发右手指疼痛6 h”于2019年5月30日收入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患者因“反复心悸2年”于我院住院行经右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开口于右冠状窦,左主干... 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15 h,突发右手指疼痛6 h”于2019年5月30日收入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患者因“反复心悸2年”于我院住院行经右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开口于右冠状窦,左主干、左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中段一肌桥,收缩期30%狭窄,舒张期恢复,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术前查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均无异常,术后予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4 h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指动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胸骨下端疼痛病例谈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诊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紫燕 邱原刚 +3 位作者 陶谦民 史明娟 祝玉娟 王齐齐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5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疼痛不适 病例摘要 下端 胸骨 诊治 胸闷气急 左室壁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建 朱建华 史明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9-862,共4页
目的分析2008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策略,以及其与指南的差距。方法分析2008年1月~12月在心内科住院的37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治疗策略并了解其与指南的差距。结果患者无创检查中心肌损伤... 目的分析2008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策略,以及其与指南的差距。方法分析2008年1月~12月在心内科住院的37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治疗策略并了解其与指南的差距。结果患者无创检查中心肌损伤标记物、胸片、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检查率较高,而负荷核素心肌显像、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率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率高(76.7%);药物治疗中阿司匹林、应用阿司匹林负荷量、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噻吩并吡啶类化合物、他汀类调脂药使用率较高;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率高(51.1%),早期有创干预率多;而吗啡、硝酸酯类、普通肝素使用率低。结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有创检查及治疗部分,优于国外报告;但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仍存在不少差距,尤其是β受体阻滞剂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低分子肝素使用提升的空间较大,还需进一步加强循证指南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治疗学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贝沙坦对心房颤动复发率的影响
16
作者 袁红 冯天元 +3 位作者 徐建 孙金栋 史明娟 於华敏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评价伊贝沙坦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复律)后的维持作用。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两组经正规抗凝治疗3周后均给予胺碘酮200mg,q8h,用1周后继以200mg,q12h,1周后改为200mg·d1,治疗组同时给予... 目的评价伊贝沙坦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复律)后的维持作用。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两组经正规抗凝治疗3周后均给予胺碘酮200mg,q8h,用1周后继以200mg,q12h,1周后改为200mg·d1,治疗组同时给予伊贝沙坦150mg·d1。分别观察两组中成功复律者中的复发率。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律19例中有2例复发,17例维持窦性心律;对照组复律17例中有8例复发,9例维持窦性心律。治疗组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贝沙坦能降低房颤复发率,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胺碘酮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活喜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海英 史明娟 胡海强 《海峡药学》 2011年第5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络活喜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经我院确诊的高血压患者87例,口服络活喜,1次5mg,1日1次,连续服药4周。在服药的过程中,对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探讨络活喜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经我院确诊的高血压患者87例,口服络活喜,1次5mg,1日1次,连续服药4周。在服药的过程中,对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高血压患者服药2周后,血压显著下降,其总有效率为91.9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4周后血压下降更为明显(P<0.01),其总有效率为96.5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络活喜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络活喜 钙离子拮抗剂 降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建 朱建华 +3 位作者 黄成林 史明娟 倪国贞 冯天元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4期106-107,1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脂酶水平变化与脂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通过测定其血浆内皮脂酶水平和血脂水平,进而寻找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与血脂代谢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为:(1079.40±424.06)ng/mL,其与血清...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脂酶水平变化与脂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通过测定其血浆内皮脂酶水平和血脂水平,进而寻找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与血脂代谢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为:(1079.40±424.06)ng/mL,其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C具有负相关性(R=-0.152,P<0.001),而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等无相关性。结论血浆内皮脂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脂酶 甘油三酯 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天元 黄成林 +5 位作者 徐建 史明娟 孙红疆 倪国贞 孙金栋 袁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7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脂酶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按照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通过测定其血浆内皮脂酶水平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为(1185.96±503.69)ng/mL...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脂酶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按照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通过测定其血浆内皮脂酶水平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为(1185.96±503.69)ng/mL,对照组的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为(971.99±299.70)ng/mL,两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t=6.265,P<0.01)。血浆内皮脂酶水平高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于水平低者,[χ2=33.69,P<0.01,RR=1.666(1.403~1.980)]。血浆内皮脂酶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呈负相关(r=-0.152,P<0.01)。结论血浆内皮脂酶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皮脂酶 高密度脂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红疆 黄成林 +3 位作者 史明娟 何海英 袁红 冯天元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年第4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变化,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6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106例,单支病变组49例,双支病变...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变化,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6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106例,单支病变组49例,双支病变组32例和三支病变组9例,hs-CRP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白细胞计数采用CELL-DYN7100血球计数仪,观察hs-CRP、WBC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阴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中其hs-CRP度依次升高,单支病变组较阴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较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WBC计数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中hs-CRP浓度的升高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未见白细胞计数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 冠脉病变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