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辐射棒料提升翻转机构抗震性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杰 史慧民 +2 位作者 王时龙 杨波 李海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22,共14页
提升翻转机构是某强辐射棒料后处理系统的关键设备,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地震工况下要保证棒料不发生破坏,并且保证机构的安全功能和运行性能正常。为验证机构的抗震性能,采用基于ANASYS Workbench的分析方法,对该后处理系统中包含卷扬机... 提升翻转机构是某强辐射棒料后处理系统的关键设备,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地震工况下要保证棒料不发生破坏,并且保证机构的安全功能和运行性能正常。为验证机构的抗震性能,采用基于ANASYS Workbench的分析方法,对该后处理系统中包含卷扬机组、钢丝绳、料仓架料仓、翻转小车及上/下导轨在内的提升翻转机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抗震计算,再根据ASME规范对主要部件及重要螺栓进行了应力评定和强度校核,同时对上导轨安装螺栓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提升翻转机构满足核电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翻转机构 抗震计算 应力评定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燃料组件提升翻转机结构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2
作者 易力力 史慧民 +5 位作者 王时龙 周杰 杨波 董建鹏 周科源 李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9-576,共8页
为实现乏燃料组件提升和翻转动作同步进行,本文设计了基于双导轨提升翻转同步机构的提升翻转机,并在结构中设置安全防坠单元,保证紧急情况下乏燃料组件的安全性。为进一步保证乏燃料组件在提升、下降正常工况和钢丝绳断裂异常工况下的... 为实现乏燃料组件提升和翻转动作同步进行,本文设计了基于双导轨提升翻转同步机构的提升翻转机,并在结构中设置安全防坠单元,保证紧急情况下乏燃料组件的安全性。为进一步保证乏燃料组件在提升、下降正常工况和钢丝绳断裂异常工况下的结构安全问题,以双导轨提升翻转同步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使用ADAMS软件分析其多体机械系统关键部件的运动规律与运行中复杂的受力特性,获得了不同工况下设备运行全程的速度及加速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双导轨提升翻转同步机构工作时乏燃料组件所受的冲击力小于10 kN,翻转提升过程中翻转料仓的速度波动小于10%,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组件 提升翻转机 双导轨提升翻转同步机构 ADAMS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不正儿童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的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翊 黄江 +5 位作者 肖建江 史慧民 周娴 曹霞 周强 王庆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9-1502,共4页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D-OCT)对屈光不正儿童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进行测量,探讨年龄、屈光度与视网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02/2017-02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D-OCT)对屈光不正儿童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进行测量,探讨年龄、屈光度与视网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02/2017-02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北院眼科门诊就诊的5~15岁屈光不正儿童96例192眼,应用SD-OCT设备对受检者视盘周围RNFL厚度和后极部视网膜厚度(posterior pole retinal thickness,PPRT),包括后极部20°范围内以视盘和黄斑连线为界,分为上方、下方、平均PPRT及距黄斑中心凹1mm视网膜厚度进行检测,并分析年龄、屈光度与PPRT及RNFL厚度的相关性。结果:SD-OCT检查示,本组病例距黄斑中心凹1mm视网膜厚度为252.72±13.87μm,平均PPRT为294.02±8.70μm,上方PPRT为294.53±9.11μm,下方PPRT为293.53±9.50μm,RNFL厚度为105.75±10.60μm。年龄与距黄斑中心凹1mm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屈光度与PPRT及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结论:SD-OCT能够准确测量儿童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年龄、屈光度与视网膜厚度及RNFL厚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儿童 后极部视网膜厚度 神经纤维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后脱离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慧民 叶纹 《国际眼科纵览》 2012年第3期166-171,共6页
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是玻璃体常见的改变,发病机制不清。近年研究发现,PVD除与年龄相关以外,女性、维生素B6摄入过多、高度近视、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血管阻塞、内眼手术等是玻璃体后脱离高... 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是玻璃体常见的改变,发病机制不清。近年研究发现,PVD除与年龄相关以外,女性、维生素B6摄入过多、高度近视、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血管阻塞、内眼手术等是玻璃体后脱离高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后脱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海宝山区小学生屈光不正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翊 黄江 +5 位作者 肖建江 史慧民 周娴 曹霞 周强 王庆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2-944,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学生屈光不正患病情况,为制定上海市儿童眼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3所学校1 031名7~13岁小学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镜检查、散瞳后自动验光、检影验光检查。结...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学生屈光不正患病情况,为制定上海市儿童眼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3所学校1 031名7~13岁小学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镜检查、散瞳后自动验光、检影验光检查。结果共检出裸眼视力≥5.0的680人,占65.96%;>4.5~4.9的239人,占23.18%;≤4.5的112人,占10.86%。散瞳验光发现,近视患病率为55.77%,正视为20.37%,生理性远视为17.46%,远视为6.40%。受检者左、右眼等效球镜随着年级的增加,屈光状态明显向近视进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学龄增加,近视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患病率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