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抗高温高密度甲酸铯/钾钻完井液处理剂与配方 被引量:5
1
作者 史凯娇 徐同台 +2 位作者 彭芳芳 臧伟伟 王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基于卡博特公司的甲酸铯技术手册及发表的论文,综述了甲酸铯钾钻完井液的处理剂、配方及性能,包括处理剂的配伍性及与金属材料、橡胶材料的相容性。
关键词 甲酸铯 钻井液 完井液 处理剂 配伍性 配方 应用性能 高密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铯/钾无固相钻井液和完井液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史凯娇 徐同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76,共4页
自1999年9月壳牌公司首次使用甲酸铯钻井液以来,到2009年10月,世界上已有18家石油公司在220多口高温高压井中使用甲酸铯/钾盐水进行钻井、完井及修井等作业。甲酸铯/钾钻井液、完井液具有无固相、气体溶解度和腐蚀性低、润滑性和相容性... 自1999年9月壳牌公司首次使用甲酸铯钻井液以来,到2009年10月,世界上已有18家石油公司在220多口高温高压井中使用甲酸铯/钾盐水进行钻井、完井及修井等作业。甲酸铯/钾钻井液、完井液具有无固相、气体溶解度和腐蚀性低、润滑性和相容性好及储层伤害性低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高温高压井中常规钻井液存在的缺陷。气体溶解度低能够较好地控制井涌;润滑性能好能够降低摩阻和扭矩,从而降低压差卡钻的风险,提高机械钻速;相容性好、储层伤害性低能够降低修井需求,提高采出速度;可生物降解能降低HSE风险。基于对卡博特公司的甲酸铯手册及国外发表的有关甲酸铯/钾钻井液和完井液文献的深入分析,介绍了国外甲酸铯/钾钻井液和完井液的常用处理剂、配方,应用现状及回收利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铯 甲酸钾 无固相钻井液 完井液 钻井液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铯盐水与钻井液处理剂配伍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凯娇 徐同台 臧伟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76,共5页
甲酸盐钻井液体系早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甲酸钾和甲酸钠钻井液体系,而对甲酸盐的另一种稀有金属盐——甲酸铯体系则尚未见到进行现场应用以及与钻井液中增黏剂、降虑失剂等处理剂配伍性研究的报道。为研制甲酸铯钻井液... 甲酸盐钻井液体系早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甲酸钾和甲酸钠钻井液体系,而对甲酸盐的另一种稀有金属盐——甲酸铯体系则尚未见到进行现场应用以及与钻井液中增黏剂、降虑失剂等处理剂配伍性研究的报道。为研制甲酸铯钻井液体系,并为优选合适的甲酸铯钻井液处理剂提供依据,进行了一系列甲酸铯盐水与钻井液的增黏剂、降滤失剂配伍性实验研究;考察了甲酸铯盐水与增黏剂、降滤失剂的配伍效果并对配伍后的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黄原胶、Antisol FL-10、Dristemp及ExStar HT与甲酸铯盐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可用于甲酸铯钻井液体系;而Driscal-D在甲酸铯盐水中发生交联成片状,配伍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铯 处理剂 配伍性 钻井液 不同密度 抗高温聚合物 实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盐无固相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凯娇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甲酸盐钻井液在国外高温高压井的应用效果表明,其弥补了常规高密度钻井液的缺陷,在高温高压井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考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甲酸盐钻井液的流变性能,以实验室研制的甲酸盐钻井液为研究对象,用Fann50SL型高温高压流变仪... 甲酸盐钻井液在国外高温高压井的应用效果表明,其弥补了常规高密度钻井液的缺陷,在高温高压井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考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甲酸盐钻井液的流变性能,以实验室研制的甲酸盐钻井液为研究对象,用Fann50SL型高温高压流变仪对甲酸盐钻井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条件下,甲酸盐钻井液的表观粘度和塑性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回归分析表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甲酸盐钻井液流变模式遵循着赫-巴模式;同时建立了预测井下高温高压条件下甲酸盐钻井液表观粘度的数学模型。实验数据验证表明,利用该数学模型计算出的数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这为甲酸盐钻井液的现场应用提供了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盐 钻井液 高温高压 流变模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循环微泡钻井液研究及其在乍得潜山地层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罗淮东 石李保 +2 位作者 左京杰 史凯娇 宋举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3,共6页
乍得潜山地层微裂缝发育丰富,地层压力系数在1以下,采用常规钻井液体系往往导致地层发生恶性漏失,针对该技术难题,提出采用可循环微泡钻井液钻潜山储层。合成出一种可用于可循环微泡钻井液的发泡能力强同时具有稳泡能力的发泡剂GWFOM-LS... 乍得潜山地层微裂缝发育丰富,地层压力系数在1以下,采用常规钻井液体系往往导致地层发生恶性漏失,针对该技术难题,提出采用可循环微泡钻井液钻潜山储层。合成出一种可用于可循环微泡钻井液的发泡能力强同时具有稳泡能力的发泡剂GWFOM-LS,在120、150℃时0.5%GWFOM-LS的发泡体积分别为720 m L和400 m L以上,其抗温能力达到130℃,抗盐能力达10%,抗钙能力达0.5%。基于该发泡剂优选出密度范围在0.70~0.96 g/cm^3的可循环微泡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在乍得Baobab C1-13井裂缝发育的潜山油层进行了应用。现场应用表明,该发泡剂配制的可循环微泡钻井液性能稳定,而且具有较好的携岩性能和储层保护性能,利于井下工具信号传导,解决了钻井过程中潜山地层恶性漏失问题,为今后潜山储层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钻井液 防漏堵漏 发泡剂 乍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废弃物处理技术及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新 李燕 +3 位作者 杨金荣 董伟 尹志亮 史凯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49,98-99,共3页
介绍了油基钻井液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在苏53-82-50H井的应用。采用此技术处理了约72 m3的含油岩屑,回收了油基钻井液约100 m3。含油岩屑经过56 d的处理,含油率基本降至3%以下。同时建立了一套经济性评价体系,对该技术在苏53-82-50H井... 介绍了油基钻井液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在苏53-82-50H井的应用。采用此技术处理了约72 m3的含油岩屑,回收了油基钻井液约100 m3。含油岩屑经过56 d的处理,含油率基本降至3%以下。同时建立了一套经济性评价体系,对该技术在苏53-82-50H井的应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环境成本的情况下,该技术产生经济效益92.4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废弃物 经济性评价 无害化 微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on methane partial oxidation using lanthanum-based perovskite as oxygen donor 被引量:4
7
作者 代小平 余长春 +3 位作者 李然家 吴琼 史凯娇 郝郑平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1-346,共6页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amounts of replenished lattice oxygen on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POM) to synthesis gas using perovskite-type LaFeO...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amounts of replenished lattice oxygen on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POM) to synthesis gas using perovskite-type LaFeO3 oxide as oxygen donor instead of gaseous oxygen, which was pr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d, and the oxid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TG/DTA, and BE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increased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ing, while BET and CH4 conversion declined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ing using LaFeO3 oxide as oxygen donor in the absence of gaseous oxygen. CO selectivity remained at a high level such as above 92%, and increased slightly as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 Exposure of LaFeO3 oxides to methane atmosphere enhanced the oxygen migration of in the bulk with time online owing to the loss of lattice oxygen and reduction of the oxidative stated Fe ion simultaneously, The high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favorable to the migration of oxygen species from the bulk toward the surface for the synthesis gas production with high CO selectivity.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for POM by sequential redox reaction was determined by amounts of replenished lattice oxygen with gaseous oxygen. The optimal process should decline the total oxidation of methane, and increase the selectivity of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 LaFeO3 lattice oxygen synthesis gas redox reaction rare eart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