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自动标定与控制系统
1
作者 陈逸飞 史上清 恽斌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161-2170,共10页
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芯片中各光开关的驱动电压标定和控制需使用多通道光功率计、可编程多通道电压源阵列等分立仪器,存在成本高、扩展困难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低成本、易扩展的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自动标定与控制系统,其中多通道光功率... 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芯片中各光开关的驱动电压标定和控制需使用多通道光功率计、可编程多通道电压源阵列等分立仪器,存在成本高、扩展困难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低成本、易扩展的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自动标定与控制系统,其中多通道光功率计模块可探测-53~-7.7 dBm内的光功率,误差小于0.5 dB;多通道电压输出模块可高精度稳定输出0~10 V的直流电压,输出电压波动小于±0.5 mV;使用单片机控制各模块协同工作并连接上位机实现人机交互。使用本系统对5-bit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进行了自动标定和控制,结果显示,在32级延时状态下,延时线芯片输出端的透射光谱在1560 nm波长附近的波动均小于1 dB,对应的延时步进为3.1109 ps/state。该结果与商用仪器标定电压下测得的3.0620 ps/state的延时步进高度吻合。本文设计制作的标定与控制系统精度高、成本低、扩展性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集成光学 光开关切换延时线 光开关 标定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光子集成芯片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2
2
作者 恽斌峰 胡国华 +6 位作者 史上清 孙彧 程威 汪冬宇 牛宏胜 马迁 崔一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83-506,共24页
微波光子技术是一种将微波与光波融合的交叉前沿技术,微波光子系统相比于传统电子系统具有带宽大、质量轻、损耗低、功耗低、抗电磁干扰等优势,在雷达电子战、传感、测量以及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基于光纤分立器件的微波光子系... 微波光子技术是一种将微波与光波融合的交叉前沿技术,微波光子系统相比于传统电子系统具有带宽大、质量轻、损耗低、功耗低、抗电磁干扰等优势,在雷达电子战、传感、测量以及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基于光纤分立器件的微波光子系统已发展成熟并在相关领域得到应用验证,但是还存在体积大、功耗高、质量重的不足,亟需向微波光子集成芯片发展。本文对微波光子收发芯片、微波光子信号产生芯片、微波光子滤波芯片、微波光子波束形成芯片、微波光子频率测量芯片、可编程微波光子芯片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微波光子集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微波光子 光电集成 微波光子集成芯片 光电子
原文传递
硅基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芯片延时测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史上清 刘鹏程 恽斌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06-111,共6页
硅基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芯片以其结构简单、瞬时带宽大等优点在微波光子波束形成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高精度延时测量还存在很多难点,影响片上延时测量稳定性的因素亟待研究。通过对基于光矢量网络分析的延时测试链路、参考直波... 硅基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芯片以其结构简单、瞬时带宽大等优点在微波光子波束形成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高精度延时测量还存在很多难点,影响片上延时测量稳定性的因素亟待研究。通过对基于光矢量网络分析的延时测试链路、参考直波导和延时线的延时稳定性进行对比测试,实验分析了芯片延时测量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芯片插损、输入/输出光栅耦合器封装和延时线内部残余的马赫-曾德尔干涉都将使硅基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芯片的片上延时测量稳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光开关切换延时线芯片 光矢量网络分析 延时测量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