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及松洁 周一新 +1 位作者 李玉军 徐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4367-4369,4372,共4页
目的 探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法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符合标准的120例初次单侧TKA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3例,女97例;年龄31-81岁,平均(65±9)岁。将患者分为静脉使用... 目的 探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法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符合标准的120例初次单侧TKA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3例,女97例;年龄31-81岁,平均(65±9)岁。将患者分为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组(V组)、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组(T组)、冲洗液使用氨甲环酸组(I组)以及未使用氨甲环酸组(L组),每组30例。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疾病诊断、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红细胞比积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术后失红细胞量和输红细胞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症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V组总红细胞丢失量为(368±95)mL,T组(407±118)mL,少于对照组(509±9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总红细胞丢失量为(491±122)mL,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4)。V组隐性失血量最少,T组可见失血量最少。4组均未出现深静脉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KA术中静脉和局部使用氨甲环酸均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冲洗液中加入氨甲环酸不能有效减少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术 失血 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rf联合Akin手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及松洁 杜辉 +3 位作者 张纪 黄野 姜旭 周一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885-2888,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Scarf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并讨论出现的并发症。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53例(60足),采用Scarf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术前HVA为(37.2±7.5)°;IMA为(16.9±2.7)... 目的研究探讨Scarf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并讨论出现的并发症。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53例(60足),采用Scarf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术前HVA为(37.2±7.5)°;IMA为(16.9±2.7)°;DMAA为(13.5±3.8)°,术前AOFAS评分为(67.1±2.9)分。结果 53例患者(60足)术后随访36个月。1例(1足)出现转移性跖痛;1例(1足)患者出现深部感染;1例(1足)复发。术后HVA为(12.9±1.4)°,IMA为(9.5±1.3)°,DMAA为(10.5±2.5)°,AOFAS评分为(95.3±7.3)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改善(P <0.01)。结论 Scarf联合Akin截骨可以有效纠正畸形,改善前足功能,是治疗拇外翻的有效方法,但是要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Scarf Akin 并发症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翻修术后关节线变化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及松洁 姜旭 +2 位作者 李玉军 黄野 周一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4,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翻修术后关节线变化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膝关节翻修术患者89例(共89膝),均植入LCCK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进行膝关节翻修术。术前及术后24个月,根据X线平片检查结果测量关节线,比较关节线变化≤2 mm、>2~≤4... 目的探讨膝关节翻修术后关节线变化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膝关节翻修术患者89例(共89膝),均植入LCCK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进行膝关节翻修术。术前及术后24个月,根据X线平片检查结果测量关节线,比较关节线变化≤2 mm、>2~≤4 mm、>4 mm者手术前后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术中应用或未应用胫骨、股骨金属填充块者的关节线变化及上述膝关节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患者术后关节线变化为-4.1~8.9 mm,上移70例、下移19例;关节线变化≤2 mm 23例,>2~≤4 mm 35例,>4 mm 31例。与术前比较,相同关节线变化者术后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升高(P均<0.01);但关节线变化≤2 mm及>2~≤4 mm者术后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均高于关节线变化>4mm者(P均<0.01)。术中应用股骨金属填充块40例、未应用49例,其术后关节线变化分别为-4.1~7.9(1.9±3.4)、2.2~8.9(3.5±3.4)mm,二者比较P<0.05。术中应用胫骨金属填充块14例、未应用75例,二者术后关节线变化比较P>0.05。应用股骨金属填充块者术后功能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均高于未应用者(P<0.05或<0.01),应用与未应用胫骨金属填充块者术后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Feller髌骨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膝关节翻修术后关节线变化>4 mm的患者膝关节功能较差,术中应用股骨金属填充块有利于减小关节线变化及提高膝关节功能,而胫骨金属填充块则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翻修术 关节线 金属填充块 胫骨 股骨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髓芯减压植骨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 被引量:7
4
作者 及松洁 张隆浩 +4 位作者 徐黎 杨德金 吕明 姜旭 周一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13-1918,共6页
目的比较单纯行改良减压植骨手术与减压植骨手术联合冲击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及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骨科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按... 目的比较单纯行改良减压植骨手术与减压植骨手术联合冲击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及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骨科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研究组为改良减压植骨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病例,对照组为单纯行改良减压植骨手术病例。最终66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其中男59髋,女15髋。平均年龄(36.8±10.4)岁,左侧29例,右侧37例。研究组共30例(30髋),术前VAS评分为(6.7±0.8),Harris评分为(68.3±5.0),Kerboul角(197.7±61.2)°。对照组共36例(36髋),术前VAS评分为(6.7±0.9),Harris评分为(68.3±5.0),Kerboul角为(201.9±61.4)°。随访时间分别为24个月。记录术后3、6、12、24个月患髋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变化。在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MRI检查,测量Kerboul角重新评估坏死区域的大小。结果两组随访24个月,研究组有4例塌陷,对照组有6例塌陷。无病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随访24个月研究结束时,两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的VAS和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随访至24个月时两组没有差异。研究组Kerboul角为(175.0±80.4)°,对照组Kerboul角为(193.1±73.6)°,两组均比术前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Kerboul为(-22.7±20.3)°,对照组为(-8.9±26.3)°,研究组对kerboul角的改善更为明显(P=0.042)。结论改良髓芯减压人工骨植入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和单纯改良减压人工骨植入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疗效令人满意,前者在随访早期比后者可以更好的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对于Kerboul角改善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术 保髋治疗 体外冲击波治疗法 植骨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ford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后内翻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及松洁 黄野 +4 位作者 王兴山 柳剑 窦勇 姜旭 周一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使用Oxford膝关节单间室假体置换术后出现内翻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施行的660例(767膝)Oxford单间室置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力线X线片分为内翻组(Noyes... 目的:分析使用Oxford膝关节单间室假体置换术后出现内翻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施行的660例(767膝)Oxford单间室置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力线X线片分为内翻组(Noyes≥3°)和正常组(Noyes<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前屈曲畸形(flexion deformity,FD)、膝关节疼痛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pain score,AKS)和功能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function score,AKS function),测量术前Noyes角、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关节线相交角(joint line converge angle,JLCA),并对以上术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性别、术侧、年龄、BMI、术前ROM、术前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不是术后力线内翻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内翻的影响因素依次为MPTA<84°(P=0.018,OR=3.712,95%CI:1.250~11.027),术前Noyes>5°(P=0.000,OR=3.105,95%CI:1.835~5.254),术前FD>5°(P=0.001,OR=1.976,95%CI:1.326~3.234)。术前LDFA(P=0.146)和术前JLCA(P=0.709)对术后力线都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的影响。结论:术前内翻较重的患者,尤其内翻畸形主要来自胫骨侧的患者,以及术前有屈曲畸形的患者更容易出现Oxford单间室置换术后力线内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 下肢力线 活动平台 关节成形术 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线位置变化及其与膝关节临床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及松洁 田伟 +1 位作者 姜旭 周一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关节线(JL)位置改变,探讨其与膝关节临床功能的关系。方法接受单侧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9例(89膝),手术均采用GENESISⅡ后稳定型假体。分别测量手术前后JL位置,计算JL位置改变程度;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关节线(JL)位置改变,探讨其与膝关节临床功能的关系。方法接受单侧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9例(89膝),手术均采用GENESISⅡ后稳定型假体。分别测量手术前后JL位置,计算JL位置改变程度;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膝关节功能KSS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分析TKA后JL改变范围与临床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假体生存率为100%(89/89),膝关节正位及侧位X线片均未显示影像学松动,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及Feller髌骨评分均较术前增加(P均<0.01);手术前后JL改变≤4 mm患者术后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及Feller髌骨评分均高于JL改变>4 mm患者(P<0.05或<0.01)。JL改变≤4 mm患者Feller髌骨评分与JL改变程度没有相关性(r=-0.162,P=0.205),JL改变>4 mm患者Feller髌骨评分与JL改变程度呈负相关(r=-0.724,P=0.000)。结论采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的初次TKA患者术后JL改变>4 mm对于膝关节功能有影响,JL改变程度与伸膝装置功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关节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线上移对临床功能和运动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及松洁 姜旭 +2 位作者 王广志 丁晖 周一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1期1526-1531,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线上移对后稳定假体和后交叉韧带保留假体的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的临床功能和运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使用GⅡ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符合标准的纳入研究,共57膝。按手术假体分为... 目的探讨关节线上移对后稳定假体和后交叉韧带保留假体的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的临床功能和运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使用GⅡ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符合标准的纳入研究,共57膝。按手术假体分为后稳定假体(PS)组和交叉韧带保留假体(CR)组。随访1年,临床功能使用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AKS功能评分和Feller髌骨评分进行评定。用透视技术采集患者的运动学数据,并用2D-3D的注册匹配技术将假体的数字模型还原在影像学动态数据上进行测量。分析患者屈伸活动时股骨内髁、股骨外髁在胫骨平台上的运动,以及股骨胫骨之间的相对旋转。结果 PS组术后的AKS评分(P<0. 05)、AKS功能评分(P<0. 05)、Feller髌骨评分(P<0. 01)和术后活动度(P<0. 01)均比CR组好。PS组股骨内髁的移动是(4. 9±3. 0) mm,外髁的移动是(12. 8±3. 3) mm,股胫关节旋转12. 9°±4. 5°; CR组股骨内髁的移动是(4. 3±3. 5) mm,外髁的移动是(7. 9±4. 2) mm,股胫关节旋转6. 7°±5. 9°。PS组更接近生理。结论关节线(JL)上移对CR假体的不良影响比PS假体大,在关节线上移的病例中尽量选择PS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保留 后稳定 透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闭合截骨与开放截骨对胫骨后倾及髌骨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及松洁 黄野 +4 位作者 王达成 张金庆 李玉军 姜旭 周一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10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比较行胫骨高位闭合截骨与开放截骨的临床结果,以及胫骨后倾和髌骨高度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施行的120例(155膝)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20例(25膝)用胫骨外侧闭合楔截骨(LCWHTO),100例(130膝)用胫骨内侧开放楔截骨(MO... 目的比较行胫骨高位闭合截骨与开放截骨的临床结果,以及胫骨后倾和髌骨高度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施行的120例(155膝)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20例(25膝)用胫骨外侧闭合楔截骨(LCWHTO),100例(130膝)用胫骨内侧开放楔截骨(MOWHTO)。随访时间分别为20.7个月和18.9个月。于末次随访评价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对比术前术后机械轴偏移(MAD)、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平台后倾角(PTS)的变化和M-K指数。结果LCWHTO组术后M-K指数为0.79±0.07,术后为0.78±0.08,术前术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OWHTO组M-K指数术后为0.75±0.05显著高于术前0.78±0.05(P<0.05)。LCWHTO组术后PTS为8.1°±3.4°,显著低于术前的10.8°±3.0°(P<0.05);MOWHTO组术后PTS为10.9°±4.0°,术前为10.2°±3.1°,术前术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WHTO与MOWHTO都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LCWHTO会减小胫骨后倾,对髌骨高度没有影响。MOWHTO对胫骨后倾没有影响但是会减小髌骨高度。应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地选择截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 开放楔 闭合楔 胫骨后倾 髌骨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临床应用30例随访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及松洁 李玉军 +4 位作者 黄野 周乙雄 张洪 殷建华 周一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旋转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及中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假体选择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8年7月10年间使用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28例患者(30例膝)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采用旋转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及中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假体选择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8年7月10年间使用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28例患者(30例膝)临床效果。其中男7例,女21例;平均年龄62岁(42~75岁);左膝10例,右膝20例。病因:膝内翻合并重度骨关节炎8膝,类风湿关节炎2膝,创伤性关节炎3膝,畸形性骨炎1膝,严重膝外翻畸形6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翻修10膝(6例感染后松动,4例无菌性松动)。术前术后使用KS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3 h10 min(1 h 30 min~6 h3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990 ml(150~3 000 ml),术中及术后平均输异体血1 300 ml。28例病例平均随访51个月(12~120个月)。膝关节评分从术前的19.5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77.9分(28~93分),功能评分从术前的22.5(0~50分)增加到术后的50.5分(0~90分)。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从术前58.4°(0°~90°)提高到术后的72.8°(10°~100°)。1例发生髌腱断裂,1例发生假体断裂,5例发生>10°的伸膝迟滞,8例出现明显的膝前痛。[结论]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作为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中期随访结果满意,但因其手术损伤大,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 关节假体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后不稳定的相关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及松洁 周一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505-2510,共6页
学术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晚期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虽然手术的效果比较肯定,但置换后髋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的:综述髋关节置换后不稳定的研究现状。... 学术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晚期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虽然手术的效果比较肯定,但置换后髋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的:综述髋关节置换后不稳定的研究现状。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7-01/2007-11的有关文献,检索词为"hipreplacement,dislocation",限定文章语言为英语。共检索到496篇相关文献,其中论著445篇,综述51篇,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探讨髋关节脱位的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章。②髋关节脱位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文章。③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④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文献评价:选用35篇文献,其中9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全髋关节置换中,后外侧入路的脱位率较前外侧和直接外侧入路为高。后外侧入路在关闭伤口前,注意用可吸收线缝合后关节囊和外旋肌,加强后侧稳定因素,这样,后外侧入路与前外侧入路和直接外侧入路比较,脱位率没有显著的差别。②假体设计上讲,球头的直径越大,脱位风险越小。有裙的假体脱位率比无裙假体高。带高边的内衬可以减小脱位的风险。偏距的减少可以增加脱位的风险。③脱位在早期可以通过闭合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考虑感染引起,应及时切开清创,必要时取出假体,二期翻修。假体位置不当时必须调整,软组织不平衡的髋关节也常需再次手术。④如果患者反复脱位,外展肌力弱,有明显软组织不平衡的表现,或者无法明确脱位的原因,应考虑使用限制性髋臼假体。结论:髋关节置换后不稳定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髋关节置换后脱位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未来对于髋关节不稳定治疗的研究将主要围绕如何处理较复杂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不平衡所致的复杂性脱位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脱位 人工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及松洁 黄野 +4 位作者 唐竞 杜辉 邵宏翊 姜旭 周一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分析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治疗的类风湿前足畸形21例(36足)的患者资料,均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进行治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目的分析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治疗的类风湿前足畸形21例(36足)的患者资料,均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进行治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8~75)岁,平均(63.6±6.0)岁。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0FAS)拇指-跖趾关节评分及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分别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足负重位的拇外翻角(HVA)和第一、二跖骨间角(IMA)。结果21例(36足)平均随访(39.2±5.1)个月,无不愈合,切口感染,足趾坏死等并发症。A0FAS评分、VAS评分、HVA及IMA度数,术前分别为(81.6±9.1)分、(8.4+1.1)分、37.2°±7.5°、16.9°±2.7°,末次随访时为(84.25±2.87)分、(1.9±0.9)分、14.4°±2.0°、11.1°±1.7°。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0FAS评分,优7足,良23足,可6足,优良率为83.3%(30/36)。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联合二至五跖趾关节成形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效果肯定,能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足 足畸形 结果 关节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及松洁 Cho Yoon Je +1 位作者 程志远 周一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15例(15侧骨折)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平均年龄76.0±6.4岁(65~88岁)。所有病例骨折时髋部骨密度T值平均为-3.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15例(15侧骨折)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平均年龄76.0±6.4岁(65~88岁)。所有病例骨折时髋部骨密度T值平均为-3.1±0.7(-1.8^-4.5)。9病例骨折部位位于转子下,6例位于股骨干。12例采用髓内针固定。3例采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9±1.4个月(4~8个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不同固定方式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t=1.56,P=0.14)。服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无相关性(r=0.034,P=0.904)。结论手术治疗是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双膦酸盐类 非典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片设计对TKA术后髌骨倾斜和胫骨旋转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及松洁 周一新 +3 位作者 刘庆华 李玉军 周乙雄 李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8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假体垫片设计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运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使用GENESISⅡ型假体行TKA的28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共42膝,平均随访27.7个月。按照使用垫片的种类分为高屈曲垫片组(23膝)和标准垫片组(19膝),采... 目的探讨膝关节假体垫片设计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运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使用GENESISⅡ型假体行TKA的28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共42膝,平均随访27.7个月。按照使用垫片的种类分为高屈曲垫片组(23膝)和标准垫片组(19膝),采用循环透视的方法对两组病例屈伸活动进行观察并储存DICOM数据。通过Image J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CorelDRAW作图软件进行测量。通过对比两组病例在膝关节屈伸活动时胫骨内旋和髌骨倾斜等参数来分析垫片设计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运动的影响。结果标准垫片组和高屈曲垫片组在术后活动度无差异(P=0.789)。两组在0°~120°范围活动时髌骨倾斜角无差异,活动范围达到130°时,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4)。两组在胫骨旋转活动上无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垫片设计对TKA术后髌骨倾斜角有一定影响,对股胫旋转运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高屈曲 运动学 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及松洁 周一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36-339,共4页
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关节活动度的重要因素。假体的不同设计理念及不同程度改良均会对术后关节活动度产生影响。手术操作技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术后关节活动度。随着膝关节运动学研究不断深入,旨在改善术后关... 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关节活动度的重要因素。假体的不同设计理念及不同程度改良均会对术后关节活动度产生影响。手术操作技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术后关节活动度。随着膝关节运动学研究不断深入,旨在改善术后关节功能的膝关节假体各个部分设计改良,并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就假体设计及手术操作技术中影响TKA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因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高屈曲 膝关节 运动学 人工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医师英语水平现状调查与分析
15
作者 及松洁 张金庆 +3 位作者 张竞 许婧 姜旭 周一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11期1584-1587,共4页
目的调查骨科医师的英语水平的现状,探讨影响其英语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的骨科医生100名;采用剑桥大学英语考评卷进行评估;按照英语水平进行分组,分析不同水平医师与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曾经出国学习、医院级... 目的调查骨科医师的英语水平的现状,探讨影响其英语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的骨科医生100名;采用剑桥大学英语考评卷进行评估;按照英语水平进行分组,分析不同水平医师与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曾经出国学习、医院级别、是否发表过SCI论文之间的关系。结果被调查者英语水平得分分布在10~2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曾经出国学习、医院级别、曾经发表SCI论文与骨科医师的英语水平有关联(P<0.05);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文化水平、医院级别、是否曾经出国学习,是否曾经撰写SCI论文,对英语水平产生影响。结论骨科医生英语水平差别较大,而提高其文化程度、提供出国学习机会、促进其撰写SCI论文,可以促进英语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医师 语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局部超声药物透入辅助镇痛和功能锻炼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及松洁 姜旭 +2 位作者 李春敏 程志远 周一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2289-2292,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应用局部超声药物透入辅助镇痛和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行单侧TKA患者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相同基础镇痛方案;从术后2周...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应用局部超声药物透入辅助镇痛和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行单侧TKA患者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相同基础镇痛方案;从术后2周起观察组患者辅助局部超声透入药物(利多卡因+倍他米松);4周共10次。随访两组患者至术后3个月;分别记录术前活动度;AKS评分;术后2周;6周;3个月时平均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AKS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前的活动度;AKS评分及术后2周的活动度;运动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6周观察组的活动度为(110.0±12.3)°;VAS为(2.0±1.0)分;对照组为(102.3±10.4)°;VAS为(2.9±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活动度为(116.4±10.7)°;AKS功能评分为(84.0±10.6)分;对照组活动度为(111.0±10.9)°;AKS功能评分为(76.0±12.4)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利多卡因和倍他米松能够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有助于TKA术后早期疼痛明显的患者的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外科学 康复 麻醉药 身体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周围截骨术前的三维CT测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雁伟 程晓光 +2 位作者 吴志刚 王予生 及松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使用三维CT测量无晚期骨关节炎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髋臼,并分析覆盖缺损类型和程度。资料与方法 30例患者共46个髋关节于髋臼周围截骨术前行X线片和三维CT扫描,分别测量外侧中心边缘角、臼顶倾斜角和前方中心边缘角,及三维CT上的... 目的使用三维CT测量无晚期骨关节炎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髋臼,并分析覆盖缺损类型和程度。资料与方法 30例患者共46个髋关节于髋臼周围截骨术前行X线片和三维CT扫描,分别测量外侧中心边缘角、臼顶倾斜角和前方中心边缘角,及三维CT上的髋臼前倾角、髋臼前角、髋臼后角。应用Harris评分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结果三维CT和X线片测得的外侧中心边缘角、臼顶倾斜角和前方中心边缘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髋臼覆盖缺损部位分为外侧缺损(7个髋)、外侧+前方缺损(12个髋)、外侧+后方缺损(9个髋)和完全缺损(18个髋),4组前方中心边缘角、髋臼前倾角、髋臼前角和髋臼后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侧中心边缘角、臼顶倾斜角、髋臼覆盖率及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能更直接显示和精确测量不同类型的髋臼发育不良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发育不全 髋臼 截骨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智慧医疗问诊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曼维 杨荻 +1 位作者 李岩 及松洁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设计并实现一项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智慧医疗问诊系统,提升患者就医智能服务水平。方法: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实现智慧医疗问诊系统设计,采用Idea开发工具、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式进行前后端分离开发,采... 目的:设计并实现一项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智慧医疗问诊系统,提升患者就医智能服务水平。方法: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实现智慧医疗问诊系统设计,采用Idea开发工具、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式进行前后端分离开发,采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系统的后端开发,实现对医疗问诊系统的升级。结果:SpringBoot框架集成了Spring及Spring MVC框架,减少了计算机技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标准配置文件的使用,简化了开发环境的搭建,实现了包括系统登录、挂号系统、医院药房管理、医生工作站及医生信息管理等功能。结论:基于SpringBoot的智慧医疗问诊系统能满足既定设计的基本需求,实用性良好,为“智慧医疗”的领域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 信息化 问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2D-3D自动注册技术研究TKA术后胫股关节运动
19
作者 朱忠林 杨明雷 +2 位作者 丁辉 及松洁 王广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重建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膝关节三维运动,研究后稳定型假体之间的运动和接触。方法以16例TKA膝关节为研究对象,获取动态X线透视图像和假体三维模型,建立2D-3D自动注册算法,重建膝关节的三维运动,计算运动学参数... 目的重建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膝关节三维运动,研究后稳定型假体之间的运动和接触。方法以16例TKA膝关节为研究对象,获取动态X线透视图像和假体三维模型,建立2D-3D自动注册算法,重建膝关节的三维运动,计算运动学参数并测量假体之间的接触位置。结果单幅X线图像注册时间小于30 s,图像平面内重复性注册精度为0.4 mm和0.5°。高屈曲垫片对膝关节屈曲度和胫骨内外旋无明显改进。股骨假体在胫骨垫片的外侧接触点后移范围大于内侧。稳定柱后方的接触发生在屈膝约30°以后,平均接触范围小于9 mm。结论 2D-3D自动注册技术在精度和效率上达到TKA膝关节在体三维运动测量要求,测量结果对TKA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和改进假体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全膝置换 运动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4h在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国仙 李玉军 +6 位作者 姜旭 及松洁 李国山 林宗锦 翁振 曾清东 许国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5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4 h减少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同期行双侧人工全膝置换术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25)上止血带前静滴氨甲...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4 h减少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同期行双侧人工全膝置换术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25)上止血带前静滴氨甲环酸1 g(10 m L),手术结束后每侧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2 g,并将引流管夹闭4 h;对照组(n=15)未使用氨甲环酸及未夹闭引流管,仅在术后关节腔注射20 m L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率、输血量、血红蛋白水平、D-二聚体及静脉栓塞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总引流量分别为(188.6±101.2)m L和(809.9±223.6)m L,总失血量分别为(778.2±368.8)m L和(1582.2±452.4)m L,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41.0±288.2)m L和(1023.6±567.8)m L,总输血量分别为(1.5±1.2)U和(5.8±2.2)U,输血率分别为52%(13/25)和100%(15/15),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8.8±22.2)g/d L和(89.6±16.6)g/d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D-二聚体含量均升高,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7 d及术后3个月时静脉栓塞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滴结合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4 h可减少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降低对输血的需求,且不增加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术 隐性出血 静脉血栓栓塞症 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