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例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外溶血试验配血与输血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原敏 唐聪海 +5 位作者 吴阿阳 杨惠聪 甘玮玮 张添新 黄燕雪 徐卫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6-1720,共5页
本研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困难的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筛查配血相容的红细胞。对照组选择26例AIHA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确定配血结果凝集强度最弱的同型供血者红细胞输注。... 本研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困难的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筛查配血相容的红细胞。对照组选择26例AIHA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确定配血结果凝集强度最弱的同型供血者红细胞输注。实验组为12例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困难的急性AIHA患者,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法,选取配血结果出现不溶血的同型供血者红细胞输注。结果表明,体外溶血试验法输血组与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配血组输血效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平均每次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2.26单位,输血后患者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及总胆红素等指标变化与输血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微柱凝胶抗人球法配血困难时,采取体外溶血试配血可以顺利为AIHA患者筛查到相容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溶血试验配血 凝集不溶血红细胞 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谷糠油活性成分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原敏 王常青 +3 位作者 于书佳 连伟帅 陈晓萌 訾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34,共4页
摘要:对小米谷糠油中的维生素E、谷维素、角鲨烯、脂肪酸等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研究了小米谷糠油对马铃薯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米谷糠油对酪氨酸酶的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 摘要:对小米谷糠油中的维生素E、谷维素、角鲨烯、脂肪酸等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研究了小米谷糠油对马铃薯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米谷糠油对酪氨酸酶的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进而对黑色素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质量浓度为12mg/mL时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92.32%;小米谷糠油在质量浓度1.5—6mg/mL范围内抗氧化稳定性较好.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美白剂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谷糠油 酪氨酸酶 抑制率 抗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救治急性溶血性贫血危象产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原敏 唐聪海 +7 位作者 甘玮玮 吴阿阳 杨惠聪 张添新 黄燕雪 邱陆阵 陈宏浦 林凤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4-1098,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指导急性溶血性贫血产妇输血的救治治疗。在体外将患者血浆中所有抗体全部致敏供者红细胞并加入补体,经6.5 h 38℃孵育,观察是否出现溶血现象,不溶血的供血者的血液可以安全输注给受者。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建立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指导急性溶血性贫血产妇输血的救治治疗。在体外将患者血浆中所有抗体全部致敏供者红细胞并加入补体,经6.5 h 38℃孵育,观察是否出现溶血现象,不溶血的供血者的血液可以安全输注给受者。结果表明:患急性溶血病产妇配血困难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方法筛查到相容供者,给予安全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6个单位,无不良反应,输血后患者血红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质、网织红细胞、D-二聚体等指标迅速改善,临床输血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常规交叉配血无法准确判断配血结果是否相容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能筛查到凝集-不溶血红细胞,输血效果好,血红蛋白提升快,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溶血试验配血 凝集不溶血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谷糠油对光老化皮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原敏 王常青 +3 位作者 连伟帅 于书佳 訾艳 陈晓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2-1575,共4页
本文探讨了小米谷糠油对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试验将小白鼠分为基础组、模型组、基质组、小米谷糠油(millet bran oil,MBO)低、高剂量组。MBO低、高剂量组喂食含低、高剂量MBO的饲料,其他组喂食基础饲料。各组小鼠每天依次在背部... 本文探讨了小米谷糠油对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试验将小白鼠分为基础组、模型组、基质组、小米谷糠油(millet bran oil,MBO)低、高剂量组。MBO低、高剂量组喂食含低、高剂量MBO的饲料,其他组喂食基础饲料。各组小鼠每天依次在背部皮肤上涂抹蒸馏水、基质乳液和MBO乳液(高、低剂量组涂抹剂量相同)。除基础组外,各组小鼠每天均用UVA和UVB照射背部皮肤,共12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动物皮肤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羟脯氨酸(HYP)等生化指标;组织切片观察皮肤结构改变。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MBO高剂量组皮肤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CAT活力、HYP含量明显升高(P<0.01),表皮和真皮层受损程度得到明显改善,表明口服、同时外涂MBO可以起到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谷糠油 紫外线 光老化皮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过敏原筛查在预防输血过敏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原敏 唐聪海 +5 位作者 甘玮玮 张添新 杨惠聪 黄燕雪 林艺璇 吴阿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过敏原筛查在预防输血过敏反应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输血患者病例资料和患者血浆过敏原筛查报告,按过敏原阳性项目数,将输血患者分为低敏体质组(Ⅰ组:患者血浆过敏原筛查结果≤3项阳性)和易敏体质组(Ⅱ组:患者... 目的研究血浆过敏原筛查在预防输血过敏反应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输血患者病例资料和患者血浆过敏原筛查报告,按过敏原阳性项目数,将输血患者分为低敏体质组(Ⅰ组:患者血浆过敏原筛查结果≤3项阳性)和易敏体质组(Ⅱ组:患者血浆过敏原筛查结果≥5项阳性),选择Ⅱ组中26例反复输血过敏的血液科患者,在后续住院期间输血前采取药物预防措施。结果易敏体质患者(Ⅱ组)供输血108次,出现过敏反应71次,发生率为65.7%(71/108),低敏体质组(I组)的患者供输血513次,出现过敏反应17次,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3%(17/513);26例反复输血过敏血液病患者输血82次,过敏反应56次,过敏发生率68.3%,这些患者在后续住院期间,输血前实施药物预防过敏措施后输血71次,过敏反应1次,过敏发生率1.4%(P<0.01)。结论输血患者在输注血浆制品前进行血浆过敏原筛查,依据筛查的结果对易敏体质患者进行输血过敏药物预防,可有效降低输血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过敏原筛查 预防输血过敏反应 易敏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测定红细胞表面C3b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原敏 唐聪海 +2 位作者 张添新 吴阿阳 马旭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25-726,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表面补体 微柱凝胶法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存血红细胞表面C_(3b)、G6PD水平变化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原敏 张添新 甘玮玮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库存血有效期内红细胞表面C3b、G6PD水平变化过程,了解保存期库存血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膜的微观变化。方法红细胞表面C3b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G6PD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陈旧库存血(采血30 d后)与新鲜库存血(采血7 ... 目的观察库存血有效期内红细胞表面C3b、G6PD水平变化过程,了解保存期库存血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膜的微观变化。方法红细胞表面C3b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G6PD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陈旧库存血(采血30 d后)与新鲜库存血(采血7 d内)比较,红细胞表面C3b、G6PD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有效期内库存血液保存时间越长,红细胞免疫功能越低,G6PD活性也相应减弱。这种变化应引起输血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血 红细胞表面C3b G6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安全实用的血库电脑血液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原敏 殷苏华 +1 位作者 蔡瑞彬 高玉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59-560,共2页
医院血库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是安全医疗的重点科室. 由于输血量大、日常工作繁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易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 为提高血库的管理水平, 减少造成差错的各种因素, 提高血库的抗风险能力, 笔者研发了一种安全... 医院血库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是安全医疗的重点科室. 由于输血量大、日常工作繁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易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 为提高血库的管理水平, 减少造成差错的各种因素, 提高血库的抗风险能力, 笔者研发了一种安全实用的医院血库信息管理系统, 经1年多的运行操作结果很满意, 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库 电脑血液信息管理系统 输血疗法 输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分析
9
作者 原敏 殷苏华 +1 位作者 蔡瑞彬 高玉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富浆法 制备 浓缩血小板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提高延长气田固井质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原敏 薛波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年第12期52-54,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区块古生界气藏属低渗、低压、低产气藏,本区域含多套储层,下古生界马家沟组为碳酸盐岩地层,上古生界石盒子、石千峰组井径扩大率高,上部地层刘家沟、纸坊组、和尚沟组承压能力低,给固井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区块古生界气藏属低渗、低压、低产气藏,本区域含多套储层,下古生界马家沟组为碳酸盐岩地层,上古生界石盒子、石千峰组井径扩大率高,上部地层刘家沟、纸坊组、和尚沟组承压能力低,给固井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得知井身质量、地层漏失、储层特征等是影响该区域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质量 影响因素 延长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式血型鉴定出现双群结果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原敏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22期3009-3010,共2页
目的:卡式血型鉴定可同时做正定型、反定型、RhD、C、E、AHG、IgGRBC等项目分析,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血型信息,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在日常卡式血型定型鉴定过程中,有些被测RBC在凝胶微柱中可出现双群(dp)现象,在临床上有... 目的:卡式血型鉴定可同时做正定型、反定型、RhD、C、E、AHG、IgGRBC等项目分析,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血型信息,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在日常卡式血型定型鉴定过程中,有些被测RBC在凝胶微柱中可出现双群(dp)现象,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对象:在本院住院的内科、外科、产科、儿科及其他科病人共2831例,男性1030例,女性1801例,年龄1d-88岁,有多次输血史968例,异型输血史(输"O"型RBC)8例,产妇945例(无输血史),儿科201例(无输血史),其余为703例为住院的各科患者。方法:用戴安娜全自动配血仪分析患者血型,采用血型鉴定卡及新生儿血型卡,可分析ABO血型、RhD、C、E、AHG(抗人球试验)、IgGRBC等项目,自动打印血型结果及图谱。结果:双群结果出现率为;(双群例数/观察例教%)ABO血型12/2831,0.42%;RhD 8/2831,0.28%;RhC 146/2831,5.15%;RhE 416/2831.14.69%;AHG 11/968,1.1%;IgGRBC 11/968 1.1%。结论:卡式ABO血型鉴定正定型时,出现双群结果的情况较少见,约为观察数的0.42%,常见于抢救病人紧急输注O型红细胞和ABO亚型。卡式RhD血型出现双群结果的机会更少,约为观察数的0.28%,可能为Du(弱D)和异型输血。卡式RhC血型出现双群结果的机会较多。约为观察数的5.15%,卡式RhE血型出现双群结果的机会约为观察数的14.69%,这些均与RH(D、C、E)异型输血有关及母婴异型血有关。卡式抗人球试验(AHG)出现双群结果的情况很少,观察数为968例,出现AHG双群结果为11例,占1%,这种情况常出现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直接抗人球试验阳性)输注相溶性同型或异型红细胞后才会出现,表明输注效果好,进入患者体内RBC能长时间存活,疗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式血型鉴定 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致血型变异1例
12
作者 原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正定型 ABO 抗原表达 交叉配血 新入院患者 白血病化疗 住院治疗 最后一次 细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有效避免再次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唐聪海 张添新 +2 位作者 杨惠聪 张志坚 原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为常规配血结果相容但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筛查合适的红细胞输注,避免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采用体外溶血试验为患者筛选不溶血的供血者红细胞输注。结果: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从15袋血液中筛获不溶血红细胞3 U,... 目的:为常规配血结果相容但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筛查合适的红细胞输注,避免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采用体外溶血试验为患者筛选不溶血的供血者红细胞输注。结果: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从15袋血液中筛获不溶血红细胞3 U,给患者输血后效果好,无再次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当常规方法配血结果相容而输血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时,可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法再次筛查不溶血红细胞供患者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溶血实验 伪相容 溶血性输血反应 不溶血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谷糠多肽对肝损伤及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于书佳 王常青 +4 位作者 原敏 连伟帅 訾艳 陈晓萌 郝志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3-217,共5页
目的:观察小米谷糠多肽的抗肿瘤和抑制化学性肝损伤作用。方法:分别用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537酸性蛋白酶水解小米谷糠,得到3种多肽;先用噻唑蓝法检测3种谷糠多肽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然后用抗肿瘤效果最好的多肽喂食经氨基比林-NaNO2... 目的:观察小米谷糠多肽的抗肿瘤和抑制化学性肝损伤作用。方法:分别用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537酸性蛋白酶水解小米谷糠,得到3种多肽;先用噻唑蓝法检测3种谷糠多肽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然后用抗肿瘤效果最好的多肽喂食经氨基比林-NaNO2诱导的肝损伤小鼠,并作肝组织学观察。结果:当菠萝蛋白酶水解的谷糠多肽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S180和H22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可达到56.28%和53.73%,该多肽在10 g/(kg·d)剂量可显著降低小鼠肝脏丙二醛含量和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P<0.01),并提高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组织切片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损伤严重,谷糠多肽高剂量组动物的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论:菠萝蛋白酶水解的谷糠多肽具有抑制肝损伤及癌前期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谷糠多肽 氨基比林 抗肿瘤 肝损伤 肝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籽酶解多肽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连伟帅 王常青 +4 位作者 于书佳 原敏 訾艳 陈晓萌 李小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28-130,140,共4页
目的:研究沙棘籽三种蛋白酶水解多肽的抗氧化效果。方法:对三种蛋白酶的水解多肽进行体外清除自由基和总抗氧能力的实验及筛选,选取效果最好的一种进行体内抗氧化实验。结果: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沙棘籽得到的多肽中,... 目的:研究沙棘籽三种蛋白酶水解多肽的抗氧化效果。方法:对三种蛋白酶的水解多肽进行体外清除自由基和总抗氧能力的实验及筛选,选取效果最好的一种进行体内抗氧化实验。结果: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沙棘籽得到的多肽中,胃蛋白酶水解的沙棘籽多肽的综合抗氧化结果最佳;动物实验表明,胃蛋白酶水解多肽灌胃的小鼠血液中GSH、CAT等抗氧化指标与阳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MDA指标降低效果显著(p<0.05)。结论:胃蛋白酶水解的沙棘多肽与其他两种多肽相比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多肽 不同蛋白酶 抗氧化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发酵香肠加工工艺与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亚军 吕晨艳 +2 位作者 付天宇 何锐华 原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1,共5页
为研制肉蛋奶于一体、营养风味俱佳的新型复合发酵香肠,将猪肉、鸡肉、牛奶和鸡蛋的混合原料经植物乳杆菌L1和双歧杆菌L2综合发酵,研究其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各因素对发酵特性的影响,得出理想的工艺和配方及各参数对发酵特性的... 为研制肉蛋奶于一体、营养风味俱佳的新型复合发酵香肠,将猪肉、鸡肉、牛奶和鸡蛋的混合原料经植物乳杆菌L1和双歧杆菌L2综合发酵,研究其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各因素对发酵特性的影响,得出理想的工艺和配方及各参数对发酵特性的影响规律:发酵时间延长,水分、pH值、亚硝酸盐逐渐降低,氨基酸和过氧化值逐渐增大;发酵温度升高,水分、pH值、亚硝酸盐降低幅度增大,氨基酸和过氧化值增加显著;菌种用量增大,水分、pH值、亚硝酸盐降低显著,氨基酸和过氧化值升高显著;菌种L1与L2最佳配比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猪肉 鸡肉 加工工艺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欣 李红 +4 位作者 於四军 邱雪梅 张聪 原敏 张玉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4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及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及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UAP患者疗效、UAP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UAP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减少,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UAP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显著减少,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UAP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UAP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并显著降低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氯吡格雷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小黑豆乳清蛋白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菲 王常青 +3 位作者 樊迎 于书佳 原敏 连伟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的小黑豆乳清蛋白对S180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腋下接种S180腹水瘤后随机分组,65℃和75℃蛋白高、低剂量组分别按10g/(kg.d)和3g/(kg.d)喂食,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组,研究小黑豆乳清蛋白对荷瘤...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的小黑豆乳清蛋白对S180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腋下接种S180腹水瘤后随机分组,65℃和75℃蛋白高、低剂量组分别按10g/(kg.d)和3g/(kg.d)喂食,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组,研究小黑豆乳清蛋白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脏器指数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经75℃处理的小黑豆乳清蛋白在3g/(kg.d)和10g/(kg.d)摄入剂量时,没有致胰腺肿大作用,对S180肿瘤的抑制效果优于65℃处理组,且瘤与体质量比显著低于65℃处理组(P<0.05);75℃乳清蛋白组的胸腺指数较其他各组明显提高(P<0.05),与基础组处于同一水平;与模型组相比,该组动物的白细胞数、肿胀度和半数溶血值极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65℃处理组(P<0.05)。结论:小黑豆乳清蛋白经过75℃处理后能显著提高抗S180肿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豆乳清蛋白 处理温度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乳清多肽抗皮肤光老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樊迎 王常青 +3 位作者 王菲 于书佳 连伟帅 原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9-543,518,共6页
以昆明小鼠为对象,研究了黑豆乳清多肽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试验设空白组(动物不照射紫外线),阳性对照组(脱毛区皮肤涂抹10%Vc溶液),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涂乳清多肽含量为15%和5%的乳液),模型组(涂抹蒸馏水)和基质组(涂抹基质乳液... 以昆明小鼠为对象,研究了黑豆乳清多肽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试验设空白组(动物不照射紫外线),阳性对照组(脱毛区皮肤涂抹10%Vc溶液),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涂乳清多肽含量为15%和5%的乳液),模型组(涂抹蒸馏水)和基质组(涂抹基质乳液)。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用长波紫外线照射12周。试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受试部位皮肤进行切片观察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大剂量组动物皮肤中CAT活力水平和HY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单位面积的皮肤质量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皮肤红斑量和受损程度明显减轻。表明黑豆乳清多肽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乳清多肽 皮肤 光老化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小黑豆乳清多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菲 于书佳 +5 位作者 王常青 樊迎 原敏 连伟帅 訾艳 陈晓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47-350,共4页
研究以小黑豆乳清为原料,比较木瓜蛋白酶、537酸性蛋白酶、ProteAX蛋白酶三种蛋白酶水解多肽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其对小鼠H22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roteAX酶解多肽的分子量分布明显不同于另外两种多肽,且对小鼠H22肿瘤细胞生... 研究以小黑豆乳清为原料,比较木瓜蛋白酶、537酸性蛋白酶、ProteAX蛋白酶三种蛋白酶水解多肽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其对小鼠H22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roteAX酶解多肽的分子量分布明显不同于另外两种多肽,且对小鼠H22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当ProteAX酶解多肽浓度为40mg/mL时,可达51.36%。用ProteAX酶解多肽喂食用氨基比林-亚硝酸钠(AP-NaNO2)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小鼠,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该多肽可以显著降低肝脏MDA和血清ALT、AST活性(p<0.05),并提高肝脏GSH-Px活性(p<0.05)。肝脏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大部分肝细胞形态不正常,细胞损伤严重,出现明显的癌前期病变;而小黑豆乳清多肽高剂量组动物的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接近正常肝组织;提示ProteAX蛋白酶解多肽可以抑制AP-NaNO2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和癌前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豆乳清多肽 抗肿瘤 肝细胞 癌前期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