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注浆提高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原建博 鹿群 李慧霞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18-22,共5页
钻孔灌注桩存在桩端沉渣和桩侧泥皮,使其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后注浆技术可以消除其固有缺陷,可以提高单桩承载力。后注浆对不同持力层的适应性和单桩承载力提高的幅度是不同的。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地区大量已有的后注浆工程... 钻孔灌注桩存在桩端沉渣和桩侧泥皮,使其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后注浆技术可以消除其固有缺陷,可以提高单桩承载力。后注浆对不同持力层的适应性和单桩承载力提高的幅度是不同的。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地区大量已有的后注浆工程实例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安全储备后,提出了承载力提高的大致范围,为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注浆 机理 单桩承载力 提高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慧霞 鹿群 原建博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22-24,共3页
超深地下连续墙在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对垂直度、防水性能、稳定性等要求都较高,因此,施工难度较大。本文对其施工技术难点、施工方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详细阐述了成槽垂直度的控制和工程中... 超深地下连续墙在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对垂直度、防水性能、稳定性等要求都较高,因此,施工难度较大。本文对其施工技术难点、施工方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详细阐述了成槽垂直度的控制和工程中常采取的改善槽壁稳定性和接头处止水性能的措施,并分析了GFRP筋、TRD工法、TRUST工法、CRM工法优点及适用性。此外,对超深地下连续墙墙身质量的检验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地下连续墙 成槽垂直度 槽壁稳定 接头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水稻籽粒快速颗粒建模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原建博 李骅 +3 位作者 吴崇友 齐新丹 施新新 李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1158,共8页
[目的]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主要用于离散颗粒物料研究领域,非规则形状颗粒建模耗费大量时间,且模型精度对颗粒间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有较大影响,故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水稻籽粒快速颗粒建模方法,旨在提高非规则形... [目的]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主要用于离散颗粒物料研究领域,非规则形状颗粒建模耗费大量时间,且模型精度对颗粒间的动力学响应特性有较大影响,故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水稻籽粒快速颗粒建模方法,旨在提高非规则形状颗粒建模效率及精度。[方法]以‘中早39号’早稻籽粒为研究对象,通过非接触式3D激光扫描法重构籽粒3D模型;采用手动填充颗粒建模方法,设置球体坐标、接触半径及物理半径使填充颗粒模型三轴尺寸及体积接近实际籽粒;采用自动填充颗粒建模方法,对籽粒3D模型划分网格及获取网格单元坐标信息,然后通过工程离散单元法(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EDEM)中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实现多球快速聚合颗粒建模;通过高斯拟合法对自动填充颗粒建模中的填充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通过籽粒自然堆积角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模型精度。[结果]重构籽粒3D模型与实际籽粒对比尺寸误差均在5%以内;手动填充颗粒模型填充球数164个,耗时约25 h,尺寸误差均在5%以上;自动填充颗粒模型填充球数203个,球体物理半径为1.2 mm时颗粒模型最优,耗时约1 h,尺寸误差除厚度外均在5%以下;自动填充颗粒自然堆积角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为0.76%。[结论]基于EDEM中API自动填充颗粒建模方法具有高效、精确等优点,为非规则形状颗粒物料的离散单元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颗粒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早39号 水稻籽粒 离散单元法 边界包络手动填充法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自然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两种水稻脱出物物理特性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原建博 吴崇友 +3 位作者 李骅 齐新丹 肖星星 施新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水稻收获时,脱粒后混合物主要包括谷粒、瘪谷和短茎秆等,混合物的基础物理特性直接影响其筛分和清选效果。混合物的物理特性数据为相关农业机器的数字化精确设计与数值计算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参数。通过实验方法,对我国南方中早39号早稻和... 水稻收获时,脱粒后混合物主要包括谷粒、瘪谷和短茎秆等,混合物的基础物理特性直接影响其筛分和清选效果。混合物的物理特性数据为相关农业机器的数字化精确设计与数值计算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参数。通过实验方法,对我国南方中早39号早稻和C两优华占杂交晚稻收获脱出物的含水率、千粒质量、密度、三轴尺寸、静摩擦因数及恢复系数等基本物理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对比研究,得到了两种水稻脱出物相关物理特性参数的具体值,确定了物料的三轴尺寸。研究表明:两种水稻脱出物物理特性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品种、收获季节的差异性造成的,该研究还可为水稻脱出物颗粒流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早39号早稻 C两优华占杂交晚稻 物理特性 测定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收获脱出物风机-内圆筒筛分运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原建博 吴崇友 +2 位作者 李骅 齐新丹 施新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1-369,共9页
为探究谷物收获脱出物风机-内圆筒筛分运动规律,采用离散单元法精确构建五常稻花香水稻收获脱出物各成分(籽粒、瘪籽粒和短茎秆)颗粒模型,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离散单元法(DEM)耦合方法数值计算混合物风机-内圆筒筛分过程。分析... 为探究谷物收获脱出物风机-内圆筒筛分运动规律,采用离散单元法精确构建五常稻花香水稻收获脱出物各成分(籽粒、瘪籽粒和短茎秆)颗粒模型,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离散单元法(DEM)耦合方法数值计算混合物风机-内圆筒筛分过程。分析了入口风速和安装导流板圈数对混合物各成分运动规律及筛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入口风速圆筒筛内的气流场变化趋势一致,对各成分轴向平均速度、筛下籽粒分布、筛分效率等有较大影响;随导流板圈数增加,各成分轴向平均速度减小,减缓了籽粒堆积现象并将圆筒筛尾端堆积的瘪籽粒与短茎秆扬起产生二次筛分,对筛分清洁率、筛分损失率和筛分效率有较大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为研制出适合小田块耕作的轻简型谷物联合收获机筛分系统提供了研究的新方法与合理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内圆筒筛 CFD-DEM 水稻收获脱出物 运动规律 筛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收获脱出物内圆筒筛分运动规律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原建博 吴崇友 +3 位作者 李骅 齐新丹 肖星星 施新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4,共9页
文中采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EDM)多球聚合自动填充精确构建南粳9108水稻收获脱出物各成分颗粒模型,并数值计算混合物在圆筒筛中的筛分过程。分析了圆筒筛转速、直径、孔径和倾角对混合物各成分运动规律的影响。仿真结... 文中采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EDM)多球聚合自动填充精确构建南粳9108水稻收获脱出物各成分颗粒模型,并数值计算混合物在圆筒筛中的筛分过程。分析了圆筒筛转速、直径、孔径和倾角对混合物各成分运动规律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圆筒筛孔径和倾角对各成分轴向平均速度、筛下籽粒分布、筛分清洁率、筛分损失率及筛分效率均有较大影响;圆筒筛转速对籽粒和瘪籽粒的轴向平均速度有较大影响;圆筒筛直径对籽粒和瘪籽粒的轴向平均速度、筛下籽粒分布均有较大影响。文中研究了混合物内圆筒筛分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为研制出适合小田块耕作的轻简型谷物联合收获机筛分系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合理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圆筒筛 水稻收获脱出物 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齿轮箱迷宫密封研究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原建博 施新新 +2 位作者 齐新丹 胡童 梅占舰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9年第3期72-77,共6页
该文建立了某型号列车高速齿轮箱轴端直通式迷宫密封3-D模型,通过CFD (Compulational Fluid Dynamics)雷诺平均Navier-Stokes(N-S)方程及k-ε湍流模型数值仿真了迷宫密封流场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迷宫密封的机理。总结了高速齿轮箱迷宫密封... 该文建立了某型号列车高速齿轮箱轴端直通式迷宫密封3-D模型,通过CFD (Compulational Fluid Dynamics)雷诺平均Navier-Stokes(N-S)方程及k-ε湍流模型数值仿真了迷宫密封流场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迷宫密封的机理。总结了高速齿轮箱迷宫密封应用及研究现状,针对前人对高速齿轮箱迷宫密封空腔流场及密封结构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高速齿轮箱迷宫密封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高速齿轮箱迷宫密封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齿轮箱迷宫密封 计算流体力学 应用现状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油菜收获脱出物的物理机械特性及空气动力学特性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施新新 吴崇友 +4 位作者 李骅 齐新丹 原建博 梅占舰 胡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04-108,共5页
研究了两个油菜品种(沣油737和中农油6号)收获脱出物的物理特性和空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油菜收获脱出物的三轴尺寸存在较大的差异;两种油菜籽粒的含水率、千粒重和密度基本一致,而荚壳的千粒重、含水率、密度以及短茎秆的千粒... 研究了两个油菜品种(沣油737和中农油6号)收获脱出物的物理特性和空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油菜收获脱出物的三轴尺寸存在较大的差异;两种油菜籽粒的含水率、千粒重和密度基本一致,而荚壳的千粒重、含水率、密度以及短茎秆的千粒重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油菜籽粒的恢复系数存在差异;两种油菜籽粒和荚壳的剪切模量都有明显差异;两种油菜收获脱出物的悬浮速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收获脱出物 物理机械特性 空气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ABAQUS的静力压桩对城市既有地下管线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沛 高素芹 原建博 《三明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05-112,共8页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静压桩单桩贯入对城市地下管线影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三维模型分析单桩贯入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贯入对管道的影响范围在以贯入桩的中轴线为中心约1.5倍桩长的圆柱体的空间范围内;应力和...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静压桩单桩贯入对城市地下管线影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三维模型分析单桩贯入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贯入对管道的影响范围在以贯入桩的中轴线为中心约1.5倍桩长的圆柱体的空间范围内;应力和位移的最大值在管道的正中截面、顶部和近桩侧取得;分阶段桩体贯入的方式对管道产生的影响是以水平位移及水平应力为主、竖向位移及竖向应力为辅,水平位移及水平应力先明显增长,竖向位移及竖向应力的明显增长具有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地下管线 应力及位移 分阶段桩体贯入 ABAQ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双桩贯入均质土的应力及位移特性研究
10
作者 余沛 高素芹 +1 位作者 原建博 祖庆芝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为了研究静压桩贯入后土体的应力及位移特性,建立了静压双桩贯入均质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baqus软件对地表土体竖向位移、径向距离变化对土体应力和位移的影响、桩间土体的位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静压双桩贯入造... 为了研究静压桩贯入后土体的应力及位移特性,建立了静压双桩贯入均质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baqus软件对地表土体竖向位移、径向距离变化对土体应力和位移的影响、桩间土体的位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静压双桩贯入造成桩间土体呈“驼峰”状,土体水平位移及应力在桩尖以上1.8 m处达到最大值;桩体贯入所产生的土体下沉量随离桩体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土体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在距地面以下3 m处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双桩 均质土 应力 位移分析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小静压排桩贯入中挤土效应的三维模拟研究
11
作者 高素芹 原建博 余沛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0-14,89,共6页
为研究静压排桩贯入对周边土体产生的挤土效应及受力特性,在研究了排桩贯入对埋地管道产生的应力及位移的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防挤槽和应力释放孔的排桩贯入对临近既有埋地管线的三维模型,通过有防挤槽、应力释... 为研究静压排桩贯入对周边土体产生的挤土效应及受力特性,在研究了排桩贯入对埋地管道产生的应力及位移的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防挤槽和应力释放孔的排桩贯入对临近既有埋地管线的三维模型,通过有防挤槽、应力释放孔与无防挤槽、应力释放孔的管道相应截面上的应力及位移对比,采取不同孔径、不同孔间距、不同孔深,来研究应力释放孔的孔径、孔间距、孔深等因素在减小挤土效应效果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释放孔直径越大、孔越深、相邻两孔距离越近,减小桩体贯入对管道产生的应力和位移的幅度也越大;应力释放孔能否达到减小桩体贯入对管道产生应力的目的与相邻应力释放孔的距离有关,相邻两孔距离近时可以减小桩体贯入对管道产生的应力,而相邻两孔距离远时,反而增大桩体贯入对管道产生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排桩 临近既有物 三维模型 防挤槽 应力及位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单桩贯入对临近地下管道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2
作者 钟健生 原建博 +1 位作者 高素芹 余沛 《安徽建筑》 2023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为了研究静压单桩贯入对地下管道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三维模型模拟静压桩单桩贯入对既有地下管道产生的应力及位移的影响。在管道截面取得桩体贯入对既有地下管道的应力及位移最大值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模型,通过数值方法模... 为了研究静压单桩贯入对地下管道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三维模型模拟静压桩单桩贯入对既有地下管道产生的应力及位移的影响。在管道截面取得桩体贯入对既有地下管道的应力及位移最大值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模型,通过数值方法模拟建立不同模型,研究了桩与管道距离、管道埋深、土体刚度等因素在静压桩贯入时对既有地下管道的应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体贯入对临近既有管线的影响与埋深有关,水平位移对管线埋深的因素更“敏感”,特别是管道正中截面向两侧延展约12~15m(1.2~1.5倍桩长),静压桩挤土效应的最大影响范围是以贯入桩的中轴线为中心约1.3~1.5倍桩长圆柱体的空间内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单桩 地下管道 三维有限元模拟 应力与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