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政策困境及其完善——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危旭芳 戴燕艳 谢文海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9-86,共8页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国内很多大型城市面临着资源短缺和垃圾围城困境。特别是在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方面,由于利润空间有限、回收难度较大、市场无序化经营严重、配套激励约束政策不足等原因,回收利用率普...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国内很多大型城市面临着资源短缺和垃圾围城困境。特别是在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方面,由于利润空间有限、回收难度较大、市场无序化经营严重、配套激励约束政策不足等原因,回收利用率普遍偏低,引起的浪费和污染日益加重。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及实施细则、继续探索灵活适宜的经济政策、创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体制、寻求多元化有效回收模式促进两网融合、提升低值可回收物终端处理水平并不断完善绿色产业链条、实行有利于低值可回收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配套政策以及多措并举促进公众广泛参与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值可回收物 回收利用 政策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创业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22
2
作者 危旭芳 罗必良 《中大管理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87-208,共22页
尽管创业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农民(村)创业问题长期以来却是一个倍受忽视的领域,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零星文献发表。本文选择1988--2014年发表在相关国际权威数据库中的有关农民(村)创业的文献为分析对象,梳理出该... 尽管创业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农民(村)创业问题长期以来却是一个倍受忽视的领域,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零星文献发表。本文选择1988--2014年发表在相关国际权威数据库中的有关农民(村)创业的文献为分析对象,梳理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历程和关注主题(如基于特质论的农民创业影响因素及比较研究、基于资源理论的农民创业研究、基于环境制度观的农民创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研究和基于产业特性的新型农业涉入及差异研究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特质论”在农民创业领域的延伸与拓展、挖掘农村社区环境及乡土文化对农民创业的作用机理以及结合农业产业特性探索新型农业创业模式创新等未来研究展望,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农民创业理论研究及其相关理论边界的约束和拓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创业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业集群的基本模式及其构建路径 被引量:18
3
作者 危旭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4-198,共5页
生态产业集群是特定区位内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所形成的经济效率高、生态功能强的新型产业集群。从国内外实践可以总结出四种生态产业集群模式,即主副产业衍生模式、多种产业共... 生态产业集群是特定区位内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所形成的经济效率高、生态功能强的新型产业集群。从国内外实践可以总结出四种生态产业集群模式,即主副产业衍生模式、多种产业共生模式、动脉和静脉产业循环模式和外部效应内部化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集群的主要路径包括:对传统产业集群实行生态化改造,通过多种产业互相吸收外部效应来构建生态产业集群,在改革创新中做好构建生态产业集群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集群 集群污染 生态产业集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构建与制度创新:国外典型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危旭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2,共6页
随着全国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陆续出台,该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依历史脉络,在总结和评述发达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构建主体功能区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兼顾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注重渐进性... 随着全国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陆续出台,该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依历史脉络,在总结和评述发达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构建主体功能区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兼顾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注重渐进性和层次性、提供法律保证、积极寻求有利于主体功能区构建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在主体功能区之间构建生态修复补偿和生态贡献补偿双重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有利于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度创新与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国外典型经验 制度创新 发展权转移 双重生态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创业资源异质性与绩效差异——基于3727家农民和非农民创业企业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危旭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3,共8页
在工业化深化过程中实现农民转型与创业致富是影响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而资源禀赋与特性既是农民创业的前置变量,也是决定农民创业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异质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本、政治资本和乡土文化资本等)与创... 在工业化深化过程中实现农民转型与创业致富是影响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而资源禀赋与特性既是农民创业的前置变量,也是决定农民创业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异质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本、政治资本和乡土文化资本等)与创业成长绩效之间存在着互动机理,而农民创业者与非农创业者在这些资源要素的获取和配置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取向及贡献差异。与非农创业者相比,农民创业者的先前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明显偏低,且对创业成长绩效无显著贡献,经验、专业培训等人力资本的关键作用尚未得到应有重视和发挥。农民创业者普遍受"家文化"和恋土情结的影响更深,表现为更倾向于采用家族治理模式和从事涉农行业,但现阶段农民创业者并未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中表现出优势,这就为未来推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和创业优势主体培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农民创业 资源异质性 绩效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内涵要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危旭芳 王会 《新疆农垦经济》 2018年第4期4-9,共6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在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农情和新时代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在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农情和新时代新要求的战略考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进行思考和把握。应从产业兴旺是重点,要求乡村经济更加全面繁荣发展;生态宜居是关键,要求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求以更高标准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基础,要求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生活富裕是根本,要求农民以更高水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等方面,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内涵要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处级干部对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认知——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危旭芳 段华明 《南方人口》 CSSCI 2005年第3期10-16,共7页
通过对广东省委党校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学员300份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开展互动式研讨,获得了县处级干部层面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问题、原由及对策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对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 县处级干部 出生人口性别比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者从业经历、教育背景与现代农业产业涉入——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危旭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4,共10页
促进现代农业领域创业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市场化进程中创业者从业经历(农村经历)、教育背景对创业企业涉入现代农业产业领域的影响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市场化的推进并未有效促进私营... 促进现代农业领域创业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市场化进程中创业者从业经历(农村经历)、教育背景对创业企业涉入现代农业产业领域的影响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市场化的推进并未有效促进私营企业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领域创业;相对于无农村经历且低学历水平的创业者来说,有农村从业经历的创业者更倾向于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尤其是当这类创业者拥有高学历水平时,这种倾向更为显著。但市场化的推进并没有加强这种倾向,反而使原有倾向有所减弱。因此,进一步消除市场化进程中制约民间资本进入现代农业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鼓励支持具有高学历水平的企业家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创业是未来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经历 教育背景 现代农业涉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要素与中国农民创业模式探析——基于典型案例的考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危旭芳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85,共6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农业人口大国,指导农民科学创业对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具有较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从资源视角锲入,选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创业典型案例,提出资源拼凑型创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农业人口大国,指导农民科学创业对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具有较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从资源视角锲入,选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创业典型案例,提出资源拼凑型创业、人力资本积累型创业、特色资源开发型创业和外部资源嵌入型创业四种农民创业模式。资源要素与农民创业者的互动机制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创业 资源模式 典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危旭芳 郑志国 《理论视野》 CSSCI 2022年第6期69-75,共7页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应针对三次分配制度的不同特点,精准施策,按不同产业分配方式和结构差异来改进初次分配,从经常转移的收支两方面完善再分配制度,引导...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应针对三次分配制度的不同特点,精准施策,按不同产业分配方式和结构差异来改进初次分配,从经常转移的收支两方面完善再分配制度,引导和规范第三次分配健康发展。第三次分配要结合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发挥作用,要与初次分配、再分配制度配套协调。未来可着重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优化现有政策工具并实现新突破,探索完善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第三次分配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社会力量的捐赠热情。使三种分配方式实现整体发力、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分配制度 共同富裕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产业结构的演进、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11
作者 危旭芳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2-66,共5页
产业结构变迁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总体回顾,广东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但存在非均衡性偏差明显、仍受体制性约束、服务业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十一五”... 产业结构变迁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总体回顾,广东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但存在非均衡性偏差明显、仍受体制性约束、服务业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十一五”期间应着力从变革体制、规划格局、区域协作、调节差距等方面入手,实现广东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产业结构 演进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态产业集群的特征、模式与构建 被引量:6
12
作者 危旭芳 《岭南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89-93,共5页
生态产业集群是特定区位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所形成的经济效率高、生态功能强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集群。它的主要特征是:遵循生态规律,实行"从摇篮到摇篮"的闭合循环;优... 生态产业集群是特定区位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所形成的经济效率高、生态功能强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集群。它的主要特征是:遵循生态规律,实行"从摇篮到摇篮"的闭合循环;优选产业项目,整合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吸收外部效应,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美化集群环境,呈现绿色、愉悦、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观。它具有主副产业衍生模式、多种产业共生模式、生态企业集团化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集群要以规划为先导,在产业集群化基础上实行集群生态化改造;以法律为保障,积极寻求有利于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安排;以企业为单元,培育自觉构建生态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集群 内涵 特征 模式 构建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点与风险防范 被引量:8
13
作者 危旭芳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92-98,共7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后,乡村振兴被进一步引向深入。显然,深化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加快破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重要举措和根本途径,也是适应中国国情农情和新时代新要求的战略考量。要以习总书记"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后,乡村振兴被进一步引向深入。显然,深化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加快破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重要举措和根本途径,也是适应中国国情农情和新时代新要求的战略考量。要以习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根本遵循,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进行思考和把握。应从处理好乡村振兴几对核心关系切入,深刻把握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要点,巩固和完善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培育"一懂二爱"人才队伍,不断健全"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特别是要有效防范"样板化"流于"同质化"、"铺摊子"变成"烂摊子"、"政府包办化"导致"主体错位化"以及"盲目圈地化"趋于"发展非农化"等潜在风险,合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关键要点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的挑战 被引量:5
14
作者 危旭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152-153,共2页
近年来 ,电子商务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它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的一场革命 ,对我国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实现电子商贸的种种障碍 。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 电子贸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变革、新内涵、新要求——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被引量:14
15
作者 危旭芳 《岭南学刊》 2017年第6期17-20,共4页
通读十九大报告全文,"新"字贯彻始终,亮点纷呈,新意不断。其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表述,充分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可从供需两个层面加深理解。从需求方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 通读十九大报告全文,"新"字贯彻始终,亮点纷呈,新意不断。其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表述,充分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可从供需两个层面加深理解。从需求方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需要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供给方来看,"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意味着供给超越了生产力的范畴,而呈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重的格局。新变化有新特点,新变化赋予新内涵,新内涵提出新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辩证思维解矛盾,以创新思维求发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创业:理论概述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危旭芳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6,共6页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国际上把农民作为一类群体或对象的创业研究较少,主要聚焦于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农村与城市创业环境比较、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农民创业特点等问题的研究;国内则集中于创业环境、资源禀赋、意愿、能力培育、返乡创业等...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国际上把农民作为一类群体或对象的创业研究较少,主要聚焦于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农村与城市创业环境比较、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农民创业特点等问题的研究;国内则集中于创业环境、资源禀赋、意愿、能力培育、返乡创业等专题。从未来研究来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创业机会识别与选择、农民与非农民创业者的资源异质性与其创业行为的关系、农民创业权威数据库建设(包括有关量表开发)、农民创业扎根理论研究、跨时期追踪研究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创业 理论综述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领导干部对三个自信的认知——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中青一班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危旭芳 郑志国 《岭南学刊》 2014年第3期15-19,40,共6页
对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第二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一班64位学员的问卷调查及开展互动式研讨,表明正处级中青年领导干部层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方面认知情况的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也说明未来教学专题内容设置的... 对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第二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一班64位学员的问卷调查及开展互动式研讨,表明正处级中青年领导干部层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方面认知情况的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也说明未来教学专题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课程安排的重点性和衔接性以及未来模块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中青年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发展问题理论综述及其研究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危旭芳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78,共3页
目前,各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昭示着其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有关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服务业发展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对服... 目前,各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昭示着其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有关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服务业发展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对服务业发展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理论综述 研究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政治经济学释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危旭芳 谢文海 《岭南学刊》 2018年第3期96-100,共5页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改革着力点之一。可以从深切体会新阶段新特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逻辑起点、深刻理解创新驱动是深化供给侧结构...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改革着力点之一。可以从深切体会新阶段新特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逻辑起点、深刻理解创新驱动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辩证寻求供给侧和需求侧优化匹配平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深度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深入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思考。这五方面各具内涵、相得益彰,既自成体系、逻辑自洽,又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贯穿于其中的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共同构成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核心要义和逻辑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完善广东流动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危旭芳 《岭南学刊》 2007年第4期104-106,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流动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不足,户籍障碍、参保门槛高、负担重、政策不配套、体系不衔接等现实困境。应在分析其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属地管理、分类推...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流动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不足,户籍障碍、参保门槛高、负担重、政策不配套、体系不衔接等现实困境。应在分析其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属地管理、分类推进、整合资源、完善保障卡制度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妥善解决流动劳动力社会保障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流动劳动力 社会保障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