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春秋吴国王室墓的随葬鼎制与人殉--兼与晋、莒墓比较
1
作者 印群 《殷都学刊》 202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吴国曾为春秋时期的争霸者之一。据历史文献记载,吴国王室和姬周贵族之间存在着渊源。春秋时期吴国王室墓随葬青铜鼎制以侯古堆1号墓为代表,该时期吴国王室墓随葬青铜鼎制和中原地区存在着既相似又相异的现象,这既佐证出吴国王室和姬周... 吴国曾为春秋时期的争霸者之一。据历史文献记载,吴国王室和姬周贵族之间存在着渊源。春秋时期吴国王室墓随葬青铜鼎制以侯古堆1号墓为代表,该时期吴国王室墓随葬青铜鼎制和中原地区存在着既相似又相异的现象,这既佐证出吴国王室和姬周贵族集团有渊源,亦表明长期偏居一隅的吴国或受到了周边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一定自身特点。侯古堆一号墓代表的春秋时期吴国王室殉人墓在殉人方式及数量上和太原晋国赵卿墓所代表的中原地区诸侯级墓有着较大差别,而和该时期莒系诸侯墓较为相似。侯古堆一号墓在殉人摆放位置与数目方面和春秋时期莒系诸侯墓之相似性或是受到了后者文化因素上的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鼎制 人殉 吴国王室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岛王沟战国早期墓的随葬铜礼器组合
2
作者 印群 《海岱考古》 2024年第3期170-176,共7页
本文通过将长岛王沟墓地战国早期随葬铜礼器墓与同时期齐国、鲁国的随葬铜礼器墓进行对比,探讨其文化因素和特点。王沟战国早期随葬铜礼器墓的铜礼器基本组合与新泰周家庄战国早期齐墓随葬铜礼器基本组合以及莱芜戴鱼池战国早期齐墓出... 本文通过将长岛王沟墓地战国早期随葬铜礼器墓与同时期齐国、鲁国的随葬铜礼器墓进行对比,探讨其文化因素和特点。王沟战国早期随葬铜礼器墓的铜礼器基本组合与新泰周家庄战国早期齐墓随葬铜礼器基本组合以及莱芜戴鱼池战国早期齐墓出土的铜礼器组合较为接近,而同属于鲁中地区的戴鱼池战国早期墓出土的铜礼器组合和周家庄战国早期墓的随葬铜礼器基本组合之间相似性更强,反映出其文化因素的一致性。王沟战国早期墓随葬铜礼器基本组合与曲阜鲁国故城M52战国早期墓随葬铜礼器组合所存在的明显差异表明二者的文化因素有别,也暗示出该时期齐国、鲁国铜礼器墓之间的差异。当时齐墓的随葬铜礼器等级标示作用已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早期 铜礼器 组合 长岛王沟墓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影像联合运用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诊断准确率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印群 孙海林 胡康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2320-2322,共3页
目的:探究CT、MRI影像联合运用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及对淋巴结阳性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CT、MRI影像检查。根据患者的CT、MRI影像检查结果为患者进行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与患者的手... 目的:探究CT、MRI影像联合运用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及对淋巴结阳性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CT、MRI影像检查。根据患者的CT、MRI影像检查结果为患者进行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与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并分析CT、MRI影像检查的淋巴结阳性诊断准确率。结果: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检查中使用CT、MRI影像联合检查得出的T1~T2期准确率和T3期准确率及T4期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CT影像检查或单独使用MRI影像检查得出的T1~T2期准确率和T3期准确率及T4期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影像联合检查结果的总准确率和淋巴结阳性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独使用CT影像检查或单独使用MRI影像检查结果的总准确率和淋巴结阳性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影像联合检查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检查中的应用价值非常大,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制定有利的临床依据。并且也可以得出较高的淋巴结阳性诊断准确率,为医生判断淋巴结的转移提供依据,临床使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阳性 诊断 准确率 MRI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代列鼎制度的嬗变——质疑“春秋礼制崩坏说” 被引量:25
4
作者 印群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5-49,共5页
列鼎是周代贵族身份等级的标示物 ,列鼎制度在周代贵族礼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制度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沿革、等级构成的变迁。从列鼎制的嬗变来看 。
关键词 列鼎 列鼎制度 礼制 礼制崩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圆顶山秦早期墓地车马坑之殷文化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印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7-173,共7页
随葬车马是先秦时期贵族身份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文化之随葬车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差异。发现于甘肃礼县圆顶山墓地遗址的随葬车马坑作为秦早期墓地随葬车马坑之代表,颇具重要意义,有助于探讨早期秦文化的内涵。在秦人... 随葬车马是先秦时期贵族身份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文化之随葬车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差异。发现于甘肃礼县圆顶山墓地遗址的随葬车马坑作为秦早期墓地随葬车马坑之代表,颇具重要意义,有助于探讨早期秦文化的内涵。在秦人与殷人文化渊源方面,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可以相互印证。礼县圆顶山秦早期墓地车马坑和安阳殷墟殷人车马坑的随葬方式很相似,殷文化之风格较为浓厚,从而与西周王畿周人车马坑之典型随葬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圆顶山墓地车马坑包含大量商文化因素,揭示出秦人和殷人应具有相当的文化关联,历史文献特别是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亦对此有所佐证,由此昭示出秦人和殷人在文化渊源上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顶山墓地 车马坑 随葬车马 秦人 殷人 文化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周之际三角援青铜戈与蜀人随武王伐纣 被引量:3
6
作者 印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38,共5页
发现于陕西城固、洋县一带的以等腰三角形宽短援青铜戈为代表的商代考古遗存表明当时的蜀境包括陕南汉中地区。蜀文化不仅达到了大巴山以北,甚至也延伸至秦岭北麓周边一带。陕南城固与秦岭北麓周边一带在文化上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佐证... 发现于陕西城固、洋县一带的以等腰三角形宽短援青铜戈为代表的商代考古遗存表明当时的蜀境包括陕南汉中地区。蜀文化不仅达到了大巴山以北,甚至也延伸至秦岭北麓周边一带。陕南城固与秦岭北麓周边一带在文化上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佐证了史籍所载的往来于秦岭南北的主要通道——褒斜道的重要作用。随武王伐纣的应是居于巴山以北陕南的秦巴山地一带以及后来向北过秦岭的早期蜀文化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之际 三角援青铜戈 蜀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周早期燕侯墓出土青铜面饰的功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印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1,共4页
出土了青铜面饰的西周早期燕侯墓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墓号为1193号,该墓随葬的青铜面饰有4件人面饰与5件兽面饰,该墓还出土了青铜重器克罍、克盉,其上面都发现了重要的铭文。这些青铜面饰曾被认为是用做盾饰,该说法至今仍... 出土了青铜面饰的西周早期燕侯墓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墓号为1193号,该墓随葬的青铜面饰有4件人面饰与5件兽面饰,该墓还出土了青铜重器克罍、克盉,其上面都发现了重要的铭文。这些青铜面饰曾被认为是用做盾饰,该说法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该墓地出土的同类青铜面饰的考察,并结合边疆民族学调查资料来论证该西周早期燕侯墓所出土青铜面饰实际是用做面具的,应是墓主生前主持祭祀礼仪所使用。周初最高统治集团的迷信程度十分严重,甚至直到春秋时期,祭祀仍为国家的重要规制。西周早期燕侯墓随葬的青铜面具既是艺术珍品,也是神权之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侯墓 青铜面饰 面具 神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的特点——与郑国祭祀遗址殉马坑等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印群 《管子学刊》 CSSCI 2016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古代的马具有重要的经济与军事价值,当时能够殉马者大多是一些身份较高的贵族。本文通过将山东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与淄博淄河店二号战国墓殉马坑、河南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殉马坑以及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遗址殉马坑进行相互对比,来... 古代的马具有重要的经济与军事价值,当时能够殉马者大多是一些身份较高的贵族。本文通过将山东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与淄博淄河店二号战国墓殉马坑、河南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殉马坑以及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遗址殉马坑进行相互对比,来揭示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 殉马坑 殉马方式和殉马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春秋时期鲁东南殉人墓随葬青铜礼器的特点——兼谈莒、薛文化因素之异同 被引量:2
9
作者 印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6,共7页
通过对鲁东南地区以沂水刘家店子1号墓、临沂凤凰岭东周墓为代表的春秋时期殉人墓随葬青铜器组合与鲁南地区的滕州薛国故城1号、2号殉人墓、中原地区太原晋国赵卿墓随葬青铜器组合所做的比较研究,可见春秋时期鲁东南地区殉人墓随葬青铜... 通过对鲁东南地区以沂水刘家店子1号墓、临沂凤凰岭东周墓为代表的春秋时期殉人墓随葬青铜器组合与鲁南地区的滕州薛国故城1号、2号殉人墓、中原地区太原晋国赵卿墓随葬青铜器组合所做的比较研究,可见春秋时期鲁东南地区殉人墓随葬青铜礼器组合与中原地区殉人墓随葬青铜礼器组合差异性较大。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鲁东南地区殉人墓随葬青铜礼器组合,揭示出莒人及莒文化圈与周人及周文化未能形成像薛人与周人及周文化那样密切的关系,春秋时期鲁东南地区殉人墓随葬青铜礼器组合自身特点相当明显。历史文献记载所反映出的莒、薛文化因素的特点与春秋时期鲁东南及鲁南地区殉人墓随葬青铜礼器组合的考古发现能够相互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殉人 青铜器组合 文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重证据法”的新发展与齐文化研究的深入——“多重证据法”和东周齐国殉马坑等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印群 《管子学刊》 2018年第1期89-92,共4页
在学术界畅行不衰的"二重证据法"是由王国维先生率先提出的。该"二重证据法"在古史研究领域迄今仍然颇具影响力。实际上"二重证据法"既包括狭义的历史学者用考古资料来补正历史文献,亦包括考古学者通过... 在学术界畅行不衰的"二重证据法"是由王国维先生率先提出的。该"二重证据法"在古史研究领域迄今仍然颇具影响力。实际上"二重证据法"既包括狭义的历史学者用考古资料来补正历史文献,亦包括考古学者通过运用历史典籍来解读和印证考古发掘资料。例如:久负盛名的临淄齐国故城五号东周墓的殉马坑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的,年代是春秋晚期,关于该墓墓主的认定便是借助了传世历史文献。伴随着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相互渗透,以"二重证据法"为基础,出现了"多重证据法"。"多重证据法"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合成作战,联合攻关,形成多重证据,是在新时代对"二重证据法"的新发展。通过对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中殉马数量的研究及骨骼等的鉴定,不仅能识别这些殉马的马龄并发现体质的变化,甚至能够揭示出其品种来源和饲养方式及养马业的发展规模等多方面的情况,而这就得通过兽医学、生物学乃至统计学等多学科的介入以获得多重证据、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运用由"二重证据法"发展而来的"多重证据法",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就能够深入地揭示东周时期的齐文化,对东周齐文化的深入探讨应该是由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多学科来共同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证据法 多重证据法 东周齐国殉马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周时期的齐殉人陪葬墓 被引量:1
11
作者 印群 《管子学刊》 CSSCI 2015年第4期115-119,共5页
东周时期齐国殉人墓的陪葬墓被置于主墓之中,本文通过对东周时期齐国殉人陪葬墓所进行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战国早、中、晚期齐殉人陪葬墓的嬗变历程。由战国早期到晚期,齐殉人陪葬墓不但平均殉人数量在减少,并且陪葬墓的平均面积,陪葬墓... 东周时期齐国殉人墓的陪葬墓被置于主墓之中,本文通过对东周时期齐国殉人陪葬墓所进行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战国早、中、晚期齐殉人陪葬墓的嬗变历程。由战国早期到晚期,齐殉人陪葬墓不但平均殉人数量在减少,并且陪葬墓的平均面积,陪葬墓随葬品的质地和数量等皆明显下降,似都反映出殉人陪葬风气在齐国从战国早期至战国晚期逐渐衰落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 齐国 殉人陪葬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圆顶山秦高级贵族墓随葬青铜礼器组合——兼与晋、楚墓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印群 《殷都学刊》 2020年第4期32-40,共9页
在春秋时期的墓葬制度中,贵族墓葬随葬青铜礼器是司空见惯的。秦国是东周历史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本文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来探讨春秋中晚期甘肃礼县圆顶山秦高级贵族墓的随葬青铜礼器组合,并将其与晋、楚国的高级贵族... 在春秋时期的墓葬制度中,贵族墓葬随葬青铜礼器是司空见惯的。秦国是东周历史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本文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来探讨春秋中晚期甘肃礼县圆顶山秦高级贵族墓的随葬青铜礼器组合,并将其与晋、楚国的高级贵族墓相对比。秦国高级贵族墓的随葬青铜器组合较为简约,在一定程度上似表明秦国的礼制不甚严格。楚国七鼎墓的随葬青铜礼器组合之地方特色明显,也可与史书上的记载相佐证。晋国的随葬青铜礼器组合器物种类介于楚国与秦国之间。春秋中晚期,秦、楚国高级贵族墓在随葬青铜鼎、簋组合更替的滞后性上或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贵族墓 青铜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墓地制度之管窥 被引量:1
13
作者 印群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70-72,共3页
墓地制度体现着人们生前的相互关系 ,是当时社会关系的再现 ;西周墓地制度明显受到宗法制度的约束。探讨该制度为我们了解西周社会的构成打开了一扇窗口。
关键词 墓地制度 宗法制度 "公墓" 族墓地 西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MRI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印群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3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骨科确诊的58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院对所选的58例患者均进行DR平片检查及MRI检查.临床医师结合进行影像学检...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骨科确诊的58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院对所选的58例患者均进行DR平片检查及MRI检查.临床医师结合进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膝关节运动功能的评分及疼痛症状的程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诊断.将进行综合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比较用DR平片检查、MRI检查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并比较用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膝关节的半月板、软骨、韧带、肌腱及滑膜损伤的检出率.结果:检查的结果显示,用MRI检查诊断膝关节的半月板、软骨、韧带、肌腱、滑膜损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用DR平片检查诊断上述部位损伤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行综合检查的结果相比较,用MRI检查对这58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用DR平片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MRI检查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能够及时地发现此病患者患肢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损伤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检查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MRI对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和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印群 孙海林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4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MRI)检查在胆道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该院经外科手术证实的56例胆道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MRI、CT、超声检查结果,对比3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胆道...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MRI)检查在胆道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该院经外科手术证实的56例胆道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MRI、CT、超声检查结果,对比3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胆道系统结石的结果,并与手术证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检查胆道系统结石确诊率为92.86%,明显高于CT确诊率75.00%与超声确诊率71.43%(P<0.05),但CT与超声检查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直径结石诊断中,D≥0.8 cm的结石确诊率中,MRI为100.00%,CT确诊率为92.00%,超声为88.00%,3种检查方案在D≥0.8 cm的结石确诊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D<0.8 cm结石诊断中MRI确诊率为83.87%,CT确诊率为61.29%,超声确诊率为58.06%,MRI确诊率明显高于CT、超声(P<0.05),且CT与超声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场强MRI检查胆道系统结石,其确诊率明显高于CT及超声,尤其是对于直径小于0.8 cm的结石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 胆道系统结石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印群 高晶晶 周官玉 《江苏科技信息》 2021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抽选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分... 目的:探究分析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抽选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次研究所选的1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正常但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发育畸形的患者有1例,占8.33%;存在输卵管问题的患者11例,占91.67%,其中单侧输卵管堵塞7例,占63.64%,双侧输卵管堵塞4例,占36.36%。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准确例数12例,诊断准确率100%;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诊断准确例数8例,占66.67%,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结论: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准确率比较高,能够很好地诊断女性不孕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 女性不孕症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CT与MRI在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印群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6期43-43,共1页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CT进...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CT进行检查,为观察组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椎间盘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在对照组的34例患者中,共检出发生膨出的椎间盘有67个,其中,合并纤维环钙化的椎间盘有26个,合并积气的椎间盘有16个,合并椎间隙狭窄的椎间盘有12个。在观察组的34例患者中,共检出发生膨出的椎间盘有71个,其中,合并椎间隙狭窄的椎间盘有13个,未检出膨出但其显示信号偏低的椎间盘有14个。观察组患者椎间盘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显示,MRI检查对中重度椎间盘膨出患者硬膜囊分界的显示更为清晰。对照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显示,CT检查对椎间盘髓核钙化及椎间盘积气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结论: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使用CT检查或MRI检查进行诊断各有优势,二者能够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MRI检查 诊断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60例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印群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0期302-303,共2页
目的:研究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对2010年11月~2012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CT检查资料齐全、病理和手术均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CT诊断急性阑尾炎分型的准确性和CT表现特点。结果:急性... 目的:研究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对2010年11月~2012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CT检查资料齐全、病理和手术均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CT诊断急性阑尾炎分型的准确性和CT表现特点。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例,CT检出4例,正确分型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1例,CT查出35例,正确分型27例;穿孔性阑尾炎或急性坏疽性10例,CT查出8例,正确分型7例。结论: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表现特点明显,分型正确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周时期三晋地区的墓地制度
19
作者 印群 《殷都学刊》 2023年第4期31-38,共8页
作为墓葬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墓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财产乃至社会关系。与上马墓地所代表的春秋时期“邦墓”墓地相比较,二里冈战国墓地代表的战国时期平民墓地的墓地制度暗示出其亲族关系似出现了淡化迹象。三晋地区陵园制的出现... 作为墓葬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墓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财产乃至社会关系。与上马墓地所代表的春秋时期“邦墓”墓地相比较,二里冈战国墓地代表的战国时期平民墓地的墓地制度暗示出其亲族关系似出现了淡化迹象。三晋地区陵园制的出现是墓地制度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政体的一种折射,陵园制使得位居陵园中心的国君墓唯我独尊的氛围更浓厚,这恰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政体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地制度 国君墓 陵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光直先生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理论
20
作者 印群 《殷都学刊》 2021年第4期25-37,共13页
张光直先生不仅注重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而且在晚年对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理论予以了全面深化,建立了较为完善而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张先生在晚年主动使他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相关学术概念更中国化,这也是他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 张光直先生不仅注重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而且在晚年对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理论予以了全面深化,建立了较为完善而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张先生在晚年主动使他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相关学术概念更中国化,这也是他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理论之发展与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相关学术概念 发展与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