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分析
1
作者 赵秋月 卫红涛 +2 位作者 李丹丹 闫安 邸宣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药师干预结果并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药师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并分析出血...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致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药师干预结果并文献研究。方法临床药师对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并分析出血原因、治疗过程、不良反应转归。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和PubMed阿加曲班治疗AIS的相关文献,分析其安全性。结果使用阿加曲班注射液的AIS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共196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情况15例(7.65%);出血严重程度:13例仅为潜血阳性,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2例为活动性出血,延长了住院时间。经药师干预,给予停药及质子泵抑制剂(PPIs)等治疗后情况均好转,对原患疾病进程影响不明显。检索得到的7篇有关阿加曲班治疗AIS安全性的文献,总计纳入1070例患者。其中6篇文献显示,阿加曲班组消化道出血1例,发生率0.4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3例,发生率1.36%;1篇将消化道出血列在其他出血事件中,数据统计后并没有增加其他出血事件的概率。结论应用阿加曲班治疗AIS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但一般出血量较少,预后良好,对AIS治疗影响较小;既往研究也表明,阿加曲班不会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加曲班 注射液 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 安全性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我院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卫红涛 史丽敏 +2 位作者 程晟 杨春秀 李秋实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了解近期我院肾移植患者住院期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查阅2004年我院肾移植病历124份,对免疫抑制剂品种及相关费用进行统计,并与2000年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2004年平均住院费用74462.77元,应用免疫抑制剂平均费... 目的:了解近期我院肾移植患者住院期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查阅2004年我院肾移植病历124份,对免疫抑制剂品种及相关费用进行统计,并与2000年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2004年平均住院费用74462.77元,应用免疫抑制剂平均费用25809.93元,较2000年分别增长75.12%、175.35%;免疫抑制剂费用占总药费的比例平均为61.37%,而2000年为46.4%;免疫抑制剂使用频率2004年排序前3位的品种分别为甲泼尼龙、环孢素A、泼尼松。结论:与2000年相比,2004年我院肾移植患者新型免疫抑制剂应用品种及费用增加,因而寻找更有效、不良反应更少、更价廉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费用 使用频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及预后作用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卫红涛 沈素 +2 位作者 程晟 崔向丽 廖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9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神经内科开展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服务对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设为MTM组,采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神经内科开展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服务对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设为MTM组,采用前瞻性研究,由临床药师进行MTM服务;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仅进行药品使用方法说明服务。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回访情况,对患者的疾病情况、用药情况、二级预防与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除失访病例,MTM组最终纳入患者150例,对照组为142例。MTM组发现用药问题269例次,患者接受189例次;发现生活方式问题238例次,患者接受132例次。服务后,MTM组患者符合指南推荐的脑卒中二级预防用药品种数平均为(4.37±2.21)种,对照组患者为(2.88±1.76)种,两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监测方面,MTM组患者平均监测药物(1.97±1.41)种,对照组为(1.54±1.06)种,两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TM组患者中,病情好转140例(占93.33%),复发10例(占6.67%);对照组患者中,病情好转123例(占86.62%),复发19例(占13.38%),两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开展MTM服务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B族维生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评价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卫红涛 沈素 +3 位作者 李丹丹 易湛苗 程晟 曹源源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1期2004-2008,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剂量B族维生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和对脑卒中的防治作用。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叶酸、维生素B_(12)、维生素B_6应用与脑卒...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剂量B族维生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和对脑卒中的防治作用。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叶酸、维生素B_(12)、维生素B_6应用与脑卒中发生关系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运用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手段,收集国内外1980~2016年7月公开发表的文章。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6 05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补充B族维生素)的脑卒中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90,95%CI:0.82~0.99,P=0.02),剔除方法学质量评分较低的研究,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不变。B族维生素可以降低血浆Hcy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40,95%CI:-4.21^-2.59,P<0.000 01)。结论:根据现有临床证据表明,B族维生素可以降低血浆Hcy水平浓度,同时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有积极意义。但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设计合理、严格执行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维生素 同型半胱氨酸 心脑血管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氯喹/羟氯喹不良反应/事件病例分析与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卫红涛 沈素 +3 位作者 邸宣 崔璨 廖音 宋尧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5期261-266,271,共7页
目的检索与分析长期应用氯喹/羟氯喹(CQ/HCQ)可能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E)及相关影响因素,总结常见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今CQ/HCQ引起的药... 目的检索与分析长期应用氯喹/羟氯喹(CQ/HCQ)可能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E)及相关影响因素,总结常见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今CQ/HCQ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个案报道文献,设定服药3个月以上出现的ADR/AE为长期应用导致的ADR/AE,总结与CQ/HCQ可能产生严重相互作用的药物。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280篇,最终纳入85篇,其中视觉损伤51篇,出现黄斑病变35例,视力下降15例,视网膜病变1例,色盲1例,失明2例,停药后好转15例,未恢复38例,长期用药>5年、累积剂量超过1000 g的视觉损伤多不可恢复。心脏ADR/AE共24篇,病例31例,ADR/AE包括传导阻滞25例,心肌损伤17例,心衰15例;其中死亡4例,植入起搏器6例,心脏移植4例。皮肤ADR/AE纳入5篇,其他ADR/AE纳入5篇,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结论临床长期使用CQ/HCQ可出现严重ADR/AE,包括心脏毒性、黄斑变性、听力减退等需注意监测;CQ/HCQ主要经CYP450酶代谢,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喹 羟氯喹 不良事件 文献分析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使用氯喹/羟氯喹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分析及合理应用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卫红涛 沈素 +3 位作者 邸宣 崔璨 廖音 宋尧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4期202-207,213,共7页
目的检索与分析短期应用氯喹/羟氯喹(CQ/HCQ)可能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今CQ/HCQ引起的药品相关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 目的检索与分析短期应用氯喹/羟氯喹(CQ/HCQ)可能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今CQ/HCQ引起的药品相关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的相关文献,设定单次服药至服药3个月内出现的ADR情况,分析CQ/HCQ可能引起的ADR及容易诱发ADR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280篇,最终纳入42篇。其中心脏ADR共7篇10例,主要为心律失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4例、Q-T间期延长4例;其中3例死亡,7例停药后恢复,服药1 g/d以上出现心脏毒性更快。视觉相关ADR文献4篇5例,其中应用CQ的1例,为单次用药后出现视力下降。HCQ的4例,出现黄斑病变1例,视物模糊1例,结膜充血2例。出现视物模糊与黄斑病变的患者停药后未恢复。皮肤ADR纳入21篇,严重的可引起Stevens-Johnson综合征2例,急性或泛发性脓疱病10例。其他严重ADR共10篇,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系统ADR。结论CQ/HCQ可引起严重ADR,对既往有心脏疾病、合并使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应进行严密监测,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合理剂量,还应考虑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肝肾功能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与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喹 羟氯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帕金森病症状波动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卫红涛 朱珠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97-102,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作为神经系统常见退行性疾病在中晚期患者中常会出现症状波动和进行性加重包括“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晨僵”等近年来随着对PD研究的进展多种新药、新复方药与新剂型进入临床研...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作为神经系统常见退行性疾病在中晚期患者中常会出现症状波动和进行性加重包括“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晨僵”等近年来随着对PD研究的进展多种新药、新复方药与新剂型进入临床研究与上市销售这些药物或剂型有助于改善中晚期的症状波动包括吸入性多巴胺补充剂透皮吸收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贴剂以及一些已上市药物通过更改剂型应用缓控释技术改善药物的吸收速率以达到延长作用时间从而持续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目的此外对中晚期PD的治疗还可以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来改善症状波动针对PD及患者的共病治疗精细而又复杂需要进行全程管理药师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作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PD症状波动的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症状波动 异动症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9年北京、成都和广州等15座城市30家三级甲等医院帕金森病患者用药情况及金额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卫红涛 邹悦 +2 位作者 沈素 金岩 李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7期882-886,共5页
目的:了解2014—2019年帕金森病(PD)患者的真实世界用药情况,评估《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指南”)发布前后PD患者所用药品类别、具体药品使用比例的变化以及人均月药费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目的:了解2014—2019年帕金森病(PD)患者的真实世界用药情况,评估《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指南”)发布前后PD患者所用药品类别、具体药品使用比例的变化以及人均月药费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意见。方法:以2015年为界,设定2014年12月31日及以前为第三版指南发布前,2015年1月1日及以后为第三版指南发布后。采用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2019年北京、成都和广州等15座城市30家三级甲等医院诊断为PD的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包括基本信息、疾病情况、药品使用情况、药品治疗费用和支付方式等。对所得结果,按数据类型运用SPSS 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3324例患者的信息,男女比例为1.21∶1,平均年龄为(69.66±11.57)岁;剔除信息不全者,最终纳入3209例。2014—2019年患者人均月药费分别为(324.87±267.26)、(289.09±255.13)、(263.82±221.56)、(290.15±218.31)、(299.52±210.40)和(295.09±199.84)元。第三版指南发布前、发布后人均月药费分别为(324.87±267.26)、(285.02±224.0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三版指南发布前,复方左旋多巴、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其他类药物的使用比例分别为45.00%、8.07%、8.02%、27.96%和10.95%,第三版指南发布后分别为44.04%、7.99%、10.68%、28.59%和8.70%,第三版指南发布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三版指南发布前后,具体药品使用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结论:第三版指南发布后,PD患者常用药品种类有所改变,其中MAO-B抑制剂使用比例明显升高,溴隐亭、金刚烷胺和苯海索的使用比例明显降低;人均月药费在该指南发布6个月后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不同城市的人均月药费波动较大,广州的人均月药费较高,合肥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真实世界研究 治疗药物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患者非运动症状患病情况调查与用药负担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卫红涛 廖音 +3 位作者 侯文婧 王维娜 崔向丽 金岩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年第7期52-55,共4页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患病情况、药品负担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2014—2019年诊断为帕金森病的处方,分析患者基本信息、NMS情况、相...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患病情况、药品负担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2014—2019年诊断为帕金森病的处方,分析患者基本信息、NMS情况、相关药品使用情况、药品治疗费用。结果 总计纳入818例患者,有效医嘱条目11 108条;818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有NMS的患者总计408例,其中伴有失眠的人数最多,为207例,发病率25.30%;其次是抑郁160例,发病率19.56%。所有帕金森病患者人均治疗药费为(377.31±360.41)元/月,其中治疗运动症状的人均药费(279.00±248.68)元/月,而治疗NMS人均药费(263.59±325.08)元/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NMS,NMS的治疗药费不低于运动症状的药费。在关注PD患者运动症状的同时也应积极关注NMS,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患病情况 用药负担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红涛 李丹丹 +1 位作者 吴汀溪 程晟 《中国药物警戒》 2019年第12期727-73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电子数据库,同时进行手工检索,收集国内外199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随机对...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电子数据库,同时进行手工检索,收集国内外199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随机对照研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共609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依达拉奉与对照组相比,可改善患者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等级评分(SMD=0.80,95%CI:0.62~0.98,P<0.00001),但不能减少患者死亡率(RR=0.73,95%CI:0.36~1.46,P=0.37)。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R=0.91,95%CI:0.70~1.19,P=0.10)。结论依达拉奉有较好的安全性,虽不能减少死亡率的发生,但能够改善ALS患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等级评分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白细胞减少分析
11
作者 卫红涛 史丽敏 +2 位作者 程晟 温爱萍 余俊先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8期1102-1103,共2页
目的:调查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免疫抑制药吗替麦考酚酯(MMF)致白细胞计数降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5~2007年北京友谊医院肾移植术后发生WBC降低的病例23份(除去死亡,移植失败以及数据不全者),对术后WBC白细胞计数降低的患者进行统... 目的:调查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免疫抑制药吗替麦考酚酯(MMF)致白细胞计数降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5~2007年北京友谊医院肾移植术后发生WBC降低的病例23份(除去死亡,移植失败以及数据不全者),对术后WBC白细胞计数降低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对比总蛋白降低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例肾移植患者中,平均年龄(48.30±12.19)岁,WBC减少发生率为6.94%(23/331),6例停用,11例减量。且有1例患者白细胞下降至0.11×10~9·L^(-1)。WBC计数平均3.03×10~9·L^(-1),其中危重度患者2例,重度患者2例。结论:肾移植后应用MMF所致WBC减少并不少见,其发生可能与体内血中游离的霉酚酸浓度较高有关,大多数可逆。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减少MMF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肾移植 免疫抑制药 白细胞减少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例神经内科问题医嘱的帕累托图分析
12
作者 卫红涛 沈素 +1 位作者 李丹丹 廖音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8期900-903,共4页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前置审核,对神经内科705例问题医嘱进行帕累托图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医嘱前置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医嘱进行干预,记录问题医嘱的类型、潜在风险的严重...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前置审核,对神经内科705例问题医嘱进行帕累托图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医嘱前置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医嘱进行干预,记录问题医嘱的类型、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干预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核811例患者医嘱10367条,发现问题医嘱705条,包括给药方法511例,适应证不适宜66例,给药剂量不足或过大46例。按照问题医嘱严重程度,较低几率引起药品不良事件(ADE)的Ⅰ类538例(76.31%),有一定几率引起轻微ADE的Ⅱ类135例(19.15%),有较高几率引起ADE的Ⅲ类26例(3.69%),可能引起严重的ADE的Ⅳ类6例(0.85%)。医师接受药师建议的541例(76.74%)。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品种多而复杂,易出现不适宜的用药医嘱,临床药师进行医嘱审核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用药风险,医师对药师建议基本能够接受,两者合作更能够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临床药师 医嘱前置审核 问题医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目录调整对我院神经内科神经保护药物使用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卫红涛 霍妍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新的医保目录是否对合理用药、控制药费、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其中2019年10-12月入院的患者为调整前组,2020年1-3月入院的患者为调整后组。统计... 目的通过调查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新的医保目录是否对合理用药、控制药费、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其中2019年10-12月入院的患者为调整前组,2020年1-3月入院的患者为调整后组。统计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治疗费用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调整后常用药物由6种降至4种,联合用药从83%降至30%,住院费用中位数由17838.02元降至15475.39元(P<0.01),药品费用中位数由2460.66元降至776.86元(P<0.05);调整前后患者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疗保险品种改变后,患者联合用药与医疗费用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结果未有明显变化,说明新医保政策的实施并未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对医保控费、临床合理用药有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目录 神经内科 神经保护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加强医院现代化住院药房调剂工作 被引量:26
14
作者 夏雨 史丽敏 +1 位作者 卫红涛 张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在现代化药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方法:根据某医院住院药房使用自动摆药机的运行情况,就药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配备、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药房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摆药的... 目的:探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在现代化药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方法:根据某医院住院药房使用自动摆药机的运行情况,就药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配备、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药房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摆药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药品质量,节省人力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结论:药房自动化调剂为住院药房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 药品调剂 药房现代化
原文传递
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环孢素A血药浓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俊先 夏杰 +5 位作者 史丽敏 李珊 程晟 温爱萍 卫红涛 王汝龙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环孢素A(CsA)的血药浓度预测模型。方法:收集本院服用CsA的肾移植患者135例,根据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随机选取其中90例(2/3)为训练样本,45例(1/3)为测试样本,建立CsA浓度预测模型。随后,应用该浓...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环孢素A(CsA)的血药浓度预测模型。方法:收集本院服用CsA的肾移植患者135例,根据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随机选取其中90例(2/3)为训练样本,45例(1/3)为测试样本,建立CsA浓度预测模型。随后,应用该浓度预测模型进行小样本试预测。结果:初步完成CsA浓度预测模型的构建。小样本(10个病例,共30个浓度)的预测结果表明,与实际测定浓度相比,误差值小于10%的有22个浓度,误差在10%~20%之间的有7个浓度,误差大于20%的有1个浓度。结论:可尝试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CsA浓度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环孢素A 血药浓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患者血栓再发,是否与停药相关
16
作者 卫红涛 《医师在线》 2020年第15期24-24,共1页
男性老年患者,2月份中风后恢复得挺好的,本来偏瘫严重的左侧肢体都已经基本恢复。但擅自停达比加群酯约10天,来院复查时发现原来梗死部位有新的血栓,这是不是跟药物停用相关?还是因为动脉狭窄粥样硬化的原因?患者再次出现血栓跟停药的... 男性老年患者,2月份中风后恢复得挺好的,本来偏瘫严重的左侧肢体都已经基本恢复。但擅自停达比加群酯约10天,来院复查时发现原来梗死部位有新的血栓,这是不是跟药物停用相关?还是因为动脉狭窄粥样硬化的原因?患者再次出现血栓跟停药的关系很大。达比加群酯是最前沿的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适用于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能减低中风和全身栓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中风患者 粥样硬化 老年患者 左侧肢体 梗死部位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晕车药,算好服用时间
17
作者 卫红涛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第1期27-27,共1页
晕车,医学上称为晕动病,是指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因颠簸、摇摆、旋转等运动,刺激人体内耳中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眩晕性疾病。晕车药主要是指茶苯海明(乘晕宁、晕海宁)、地芬尼多(眩晕停)等止晕药物,还有地西泮(安定)、唑吡坦(思诺思)等促... 晕车,医学上称为晕动病,是指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因颠簸、摇摆、旋转等运动,刺激人体内耳中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眩晕性疾病。晕车药主要是指茶苯海明(乘晕宁、晕海宁)、地芬尼多(眩晕停)等止晕药物,还有地西泮(安定)、唑吡坦(思诺思)等促进睡眠的药物,以及吗丁啉、胃复安、消旋山莨菪碱(654-2)等缓解胃部不适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苯海明 前庭神经 晕动病 服用时间 晕海宁 唑吡坦 眩晕停 思诺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晟 余俊先 +1 位作者 卫红涛 张芸楠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8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安全性进行调查分析,以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使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住院患者病例197例,记录用药信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说明书、...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安全性进行调查分析,以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使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住院患者病例197例,记录用药信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说明书、指南及其他临床证据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197例患者平均年龄(68.3±14.7)岁,平均疗程(10.2±5.6) d。药物利用指数0.73。适应证符合说明书推荐14例(7.11%),有循证证据的超说明书应用4例(2.03%);不符合说明书、指南推荐及循证依据不足179例(90.86%)。存在给药频次不适宜4例(2.03%),疗程不适宜26例(13.20%)。用药期间记录不良反应7例,其中4例为轻度肝损害。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超说明书使用情况较为严重。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发现肝功能异常及时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 合理用药 安全性 药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立帕肽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璨 卫红涛 +1 位作者 程晟 沈素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目的分析特立帕肽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2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收集特立帕肽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特立帕肽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2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收集特立帕肽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17篇文献20例不良反应个案报道,主要涉及肌肉骨骼损害、代谢和营养障碍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大部分不良反应在停药后能够很快痊愈,肌肉骨骼系统损害缓解常需数月甚至伴随终身。结论特立帕肽使用前,医师应掌握患者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和肌酐等基本生化指标,充分排除骨恶性肿瘤、骨转移及基线骨肉瘤风险增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甲状旁腺素 骨质疏松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治疗经验和药学监护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维娜 程晟 +1 位作者 卫红涛 沈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早期病变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的药物治疗策略和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2019年5例亲体肝移植术后EB病毒相关PTLD儿童的药物治疗过程,分析药学监护要点。... 目的探讨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早期病变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的药物治疗策略和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2019年5例亲体肝移植术后EB病毒相关PTLD儿童的药物治疗过程,分析药学监护要点。结果确诊PTLD后予患儿减停免疫抑制剂并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5例患儿的最新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7~24个月,患儿移植肝功能平稳,PTLD均有所缓解,EB病毒载量均为阴性。结论PTLD是肝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治疗方案尚无统一共识。减停免疫抑制剂并应用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治疗儿童EB病毒相关PTLD。加强药学监护可以保证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儿童肝移植 利妥昔单抗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