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心雕龙》及唐人论转韵 被引量:2
1
作者 卢盛江 邹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转韵问题曹魏时期即已提出。刘勰之后,唐代王昌龄、《八种韵》均论及转韵。刘勰只是各种转韵说中的一家。从创作看,押韵转韵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这是《文心雕龙》转韵之说的创作背景。刘勰没有把转韵和风骨问题联系起来,没有考虑转韵... 转韵问题曹魏时期即已提出。刘勰之后,唐代王昌龄、《八种韵》均论及转韵。刘勰只是各种转韵说中的一家。从创作看,押韵转韵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这是《文心雕龙》转韵之说的创作背景。刘勰没有把转韵和风骨问题联系起来,没有考虑转韵即无力的问题,没有考虑到诗体观念影响着押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转韵 掷韵 押韵 王昌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几点理论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卢盛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6-93,共8页
从历史看 ,老庄玄学给予文学的影响 ,主要是把文学引向自身 ,引向心灵 ,引向审美 ,促使人们自觉去认识文学自身的特点规律 ,促进了文学理论思维的提升。要确切地了解中国文学的特点 ,就应该研究老庄玄学的影响。玄学影响文学 ,要经过一... 从历史看 ,老庄玄学给予文学的影响 ,主要是把文学引向自身 ,引向心灵 ,引向审美 ,促使人们自觉去认识文学自身的特点规律 ,促进了文学理论思维的提升。要确切地了解中国文学的特点 ,就应该研究老庄玄学的影响。玄学影响文学 ,要经过一些中间环节 ,这种中间环节 ,主要是士人心态、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玄学影响文学 ,总是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其他因素交织综合在一起 ,唐宋以后 ,特别是和禅宗思想融合在一起 ,共同影响文学。要研究玄学与文学 ,就要进一步研究玄学与禅宗的关系。了解这一点 ,我们对它的面貌的描述、理解就会更准确一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文学 士人阶层 心态 思维方式 审美意识 魏晋时期 中国 文学影响 禅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昌龄《诗格》考 被引量:13
3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6-32,共7页
《文镜秘府论》所收王昌龄《诗格》,可能经后人补辑,但基本内容是可靠的。其中有根据他为人讲作诗法时的纪闻辑录而成的语录体,也有有意著书而成的书面语体。一些内容作于为江宁丞时,但有些内容当作于贬龙标之后,包括语录体和书面体。... 《文镜秘府论》所收王昌龄《诗格》,可能经后人补辑,但基本内容是可靠的。其中有根据他为人讲作诗法时的纪闻辑录而成的语录体,也有有意著书而成的书面语体。一些内容作于为江宁丞时,但有些内容当作于贬龙标之后,包括语录体和书面体。以前我们只认为它作于贬江宁丞时,是不对的。王昌龄《诗格》的注文也可能为王昌龄自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空海 王昌龄 《诗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负债现状、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卢盛江 张甫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从高校经费投入与支出管理入手分析高校负债形成脉络,并着重对高校扩招前后负债成因进行梳理,得出引起扩招前后负债效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从政府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化解负债风险的政策性建议和操作性对策。政府应承担起还贷责任,... 从高校经费投入与支出管理入手分析高校负债形成脉络,并着重对高校扩招前后负债成因进行梳理,得出引起扩招前后负债效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从政府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化解负债风险的政策性建议和操作性对策。政府应承担起还贷责任,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学校应做好三项规划,主动争取社会捐助,提高人财物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负债 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言诗二题 被引量:4
5
作者 卢盛江 《北方论丛》 CSSCI 1994年第4期36-41,共6页
本文认为不应把一般地表现清雅隐逸情思的诗都看作玄言诗,只有谈玄畅理成为诗的主题,才称得上玄言诗、玄言诗阶段的起点既不在永嘉年间,也不在郭璞,而是庾阐。玄言诗的形成,与尚玄之风自身的发展、文学自身的发展、士人心态的变化... 本文认为不应把一般地表现清雅隐逸情思的诗都看作玄言诗,只有谈玄畅理成为诗的主题,才称得上玄言诗、玄言诗阶段的起点既不在永嘉年间,也不在郭璞,而是庾阐。玄言诗的形成,与尚玄之风自身的发展、文学自身的发展、士人心态的变化都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言诗 士人心态 玄学思潮 东晋玄言诗 玄学思想 山水审美 山水诗 世说新语 理论探讨 艺术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皎然文学思想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卢盛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5,共7页
《诗式》是皎然晚年的作品,《诗议》是皎然早期的作品。《诗议》肯定用事,基本否定齐梁诗,反对俗巧,但大历时期文风崇尚俗谑,盛行游戏为诗,士风狂放不束,盛行洪州禅,对齐梁诗的看法有了变化。因此皎然晚年《诗式》,不但不再反对俗巧,反... 《诗式》是皎然晚年的作品,《诗议》是皎然早期的作品。《诗议》肯定用事,基本否定齐梁诗,反对俗巧,但大历时期文风崇尚俗谑,盛行游戏为诗,士风狂放不束,盛行洪州禅,对齐梁诗的看法有了变化。因此皎然晚年《诗式》,不但不再反对俗巧,反而赞成戏俗,赞成调笑一格。对齐梁诗多持肯定态度,否定用事。这说明,从《诗议》到《诗式》,皎然文学思想有了变化。认识这种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大历年间的文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皎然 《诗议》 《诗式》 文学思想 《文镜秘府论》 大历年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被引量:5
7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二是兼容并包,既闲新声即熟悉近体诗律,复晓古体即通晓齐梁体之前的古代声律;三是词与调合,即声律要与高雅格调相合,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根据其他具体情况处理声律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高度评价不合声律的刘虚诗声律宛态,无出其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声律 齐梁 近体诗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体、野体、鄙体、俗体”新释——唐诗文术论札记 被引量:4
8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4-57,68,共5页
殷璠《河岳英灵集叙》提出的“雅体、野体、鄙体、俗体”不仅指语言使用上不同而产生的文体区别,而应指整体风貌的优劣区别。所谓野体,应指过于艺术粗糙,质直粗朴之体。所谓俗体,可能是多写尘世庸俗之想,声高曲下之体。所谓鄙体,是格调... 殷璠《河岳英灵集叙》提出的“雅体、野体、鄙体、俗体”不仅指语言使用上不同而产生的文体区别,而应指整体风貌的优劣区别。所谓野体,应指过于艺术粗糙,质直粗朴之体。所谓俗体,可能是多写尘世庸俗之想,声高曲下之体。所谓鄙体,是格调低下,文风浮靡之体。所谓雅体,可能是在兴象寄托,辞采清秀雅润的基础上表现淳朴淡泊的高雅感情。这可能包含对齐梁文风的认识和当时文学状况的忧虑,对文学发展走向的一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皤 《河岳英灵集》 雅体 野体 鄙体 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镜秘府论》日本传本随记 被引量:2
9
作者 卢盛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8-75,共8页
研究《文镜秘府论》要从日本传本的调查入手。《文镜秘府论》的日本传本有二种:古抄本和版刻本,以往人们未注意到义演写本、松本文库木等重要写本,因而写本调查有遗漏,日本尚存古抄本当为26种。写本系统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从... 研究《文镜秘府论》要从日本传本的调查入手。《文镜秘府论》的日本传本有二种:古抄本和版刻本,以往人们未注意到义演写本、松本文库木等重要写本,因而写本调查有遗漏,日本尚存古抄本当为26种。写本系统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从训点、书写格式方面比较看,六地藏寺本当为宝寿院求的传写本,而不是民潮寺本的传写本。由此可以证明六地在寺本保留了停仓时代的面貌,更可能忠实地保留空海自笔本的原貌,而六地藏寺本是一个全本,因而很有校勘价值。从高山寺本保留的卷次痕迹及其它写本材料,结合天卷序和《文笔眼心抄》内容顺序分析,《文镜秘府论》的卷序应该是天、地、东、西、南、北,而不是天、地、东、南、西、北。空海是按照日本人的方位习惯构想《文镜秘府论》的,这对于认识《文镜秘府论》的理论体系也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传本 六地藏寺本 宝寿院本 卷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璠“神来、气来、情来”论——唐诗文术论的一个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盛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28-31,37,共5页
殷璠《河岳英灵集叙》提出的“神来、气来、情来”,既指创作状态,又指诗美风貌。所谓“神来”,是在心中酝酿一种情景交融、有着无穷韵味的传神境界,并把它表现出来。所谓“气来”,是创作前酝酿、饱含一种激奋刚健的感情气势,并在创作时... 殷璠《河岳英灵集叙》提出的“神来、气来、情来”,既指创作状态,又指诗美风貌。所谓“神来”,是在心中酝酿一种情景交融、有着无穷韵味的传神境界,并把它表现出来。所谓“气来”,是创作前酝酿、饱含一种激奋刚健的感情气势,并在创作时表现一种气扬采飞的风骨之美,让读者感受到感情气势的激荡回旋。所谓“情来”,是一种婉情深情之美,一种深婉细润平和之美,是创作时让这样一种深婉之情在心中酝酿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来 气来 情来 意象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镜秘府论》看日本诗学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盛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0-116,共7页
日本歌体论的许多分类名目和汉诗对属都来自中国诗学,这说明了《文镜秘府论》对日本诗学的直接影响;但日本诗学在发展中又经历了一个本国化的过程,即使那些与中国诗学风体概念有相通之处的歌体论,也融入了日人的独特认识,日本诗学... 日本歌体论的许多分类名目和汉诗对属都来自中国诗学,这说明了《文镜秘府论》对日本诗学的直接影响;但日本诗学在发展中又经历了一个本国化的过程,即使那些与中国诗学风体概念有相通之处的歌体论,也融入了日人的独特认识,日本诗学对中国诗学的吸收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日本歌体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皎然《诗议》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盛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107,共12页
《文镜秘府论》所收《诗议》即传本《诗议》的前半,和传本《诗议》的后半以及皎然《诗式》,对很多问题的有不同看法,有的甚至走向两个极端。这二者可能不是作于同一时期,《诗式》定稿于贞元五年(789),作于皎然晚期,《文镜秘府论》所收... 《文镜秘府论》所收《诗议》即传本《诗议》的前半,和传本《诗议》的后半以及皎然《诗式》,对很多问题的有不同看法,有的甚至走向两个极端。这二者可能不是作于同一时期,《诗式》定稿于贞元五年(789),作于皎然晚期,《文镜秘府论》所收《诗议》则当作于大历八年(773),甚至广德二年(764)之前,作于皎然早期。这说明,从《诗议》到《诗式》,皎然的文学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可能与大历贞元年间诗歌观念的变化,与当时一些士人性格作风和马祖道一洪州禅的影响有关。怎样更为准确地把握皎然及大历贞元年间文学思想面貌,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皎然 《诗议》 《诗式》 《文镜秘府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镜秘府论》编撰意识的形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盛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2-125,共4页
《文镜秘府论》编撰意识的形成和嵯峨天皇及“一多后生”有关。空海和嵯峨天皇交往密切 ,《文镜秘府论》强调文章济时拯世 ,亦适应嵯峨时期教化百姓的政治需要。空海可能通过嵯峨天皇利用了宫中所藏资料 ,空海向嵯峨献表谈到调声、避病... 《文镜秘府论》编撰意识的形成和嵯峨天皇及“一多后生”有关。空海和嵯峨天皇交往密切 ,《文镜秘府论》强调文章济时拯世 ,亦适应嵯峨时期教化百姓的政治需要。空海可能通过嵯峨天皇利用了宫中所藏资料 ,空海向嵯峨献表谈到调声、避病、格律等《文镜秘府论》的重要内容 ,这对引发《文镜秘府论》的编撰会起到某种作用。“一多后生”的“一多” ,指《周易》变化成卦“两少一多”的少阴之数即 32这个数 ,可能指“后生”的年龄。空海编撰《文镜秘府论》在 817年左右 ,实慧正好 32岁 ,因而“一多后生”当指实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空海 嵯峨天皇 一多后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梁声律论几个问题新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6-74,共9页
齐梁时期存在八病之说,并且与沈约有关系,《文镜秘府论》的声病材料是可靠的。《文镜秘府论》所引沈约"八体"可以看作是八病。八病说的最早探索者是沈约,沈约早在二十岁其创作就追求声律和谐,回避声病。沈约声病说有着丰富的... 齐梁时期存在八病之说,并且与沈约有关系,《文镜秘府论》的声病材料是可靠的。《文镜秘府论》所引沈约"八体"可以看作是八病。八病说的最早探索者是沈约,沈约早在二十岁其创作就追求声律和谐,回避声病。沈约声病说有着丰富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齐梁声律论 八病 沈约 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海入唐与《文镜秘府论》的编撰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0-63,共4页
空海入唐与《文镜秘府论》编撰意识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空海在福州和阎济美、马总的交往就与文学有关系,可能有意识地要和当地文人交往。在京城长安,空海的主要精力在寻道求法,但仍和义操等"缁素"文人有过"诗赋往来"... 空海入唐与《文镜秘府论》编撰意识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空海在福州和阎济美、马总的交往就与文学有关系,可能有意识地要和当地文人交往。在京城长安,空海的主要精力在寻道求法,但仍和义操等"缁素"文人有过"诗赋往来"。离京之后在越州和朱千乘等人互赠诗,向越州节度使求内外书,有意寻访文学类书。他访得的诗文论著作,后来多编入了《文镜秘府论》。这说明,空海此时可能已有某种编撰意识,至少客观上为《文镜秘府论》的编撰作了资料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编撰意识 空海 入唐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志传》又一明刊本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盛江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罗贯中著《隋唐志传》,今所知存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己未四十七年姑苏龚绍山绣梓本,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有著录。这个本子,向来被称为海内孤本。 其实,此书还有另一藏本,这个本子由日本横山弘先生收藏。横... 罗贯中著《隋唐志传》,今所知存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己未四十七年姑苏龚绍山绣梓本,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有著录。这个本子,向来被称为海内孤本。 其实,此书还有另一藏本,这个本子由日本横山弘先生收藏。横由弘先生为奈良女子大学教授,对中国文学素有研究。笔者赴奈良访问时,蒙横山先生惠示,得以见到这一本子。横山先生曾携这一本子赴东京与尊经阁藏本对校,并有专文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经阁 隋唐两朝志传 杨升庵 隋炀帝 女子大学 中国文学 十七年 明万历 字体风格 日本东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调声术简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盛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唐诗调声术是唐代文术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人对语音的分析非常细致,唐诗调声术有着丰富的音韵学背景,但这种音韵学的认识实际运用于诗歌调声实践,却是以简洁的形式驾驭繁复的语音。唐人对诗歌调声术有很多方面的探讨,除近体诗律外,还... 唐诗调声术是唐代文术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人对语音的分析非常细致,唐诗调声术有着丰富的音韵学背景,但这种音韵学的认识实际运用于诗歌调声实践,却是以简洁的形式驾驭繁复的语音。唐人对诗歌调声术有很多方面的探讨,除近体诗律外,还继续齐梁声律的探讨,有些探讨则超出了齐梁声律的范围。唐人在调声上有自己的标准,这就是重视雅调,既闲新声复晓古体,强调词与调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文术论 调声 音韵 《文镜秘府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板纵向接长机组的关键设备之一——单板斜铣锯机的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盛江 王厚立 +1 位作者 吴雨鹏 丁永华 《木材加工机械》 1994年第2期2-5,共4页
为缓解国内市场对胶合板需求的日益增加,解决生产胶合板的木材原料日渐短缺的矛盾,南京林业大学与东台市木工机械厂联合研制开发出用小径木生产一般幅面胶合板的配套设备—单板纵向接长机组.
关键词 单板 纵向接长机组 斜铣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璠诗学几个问题新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盛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殷璠所编《河岳英灵集》及其《序》和《集论》,是有意识地反映盛唐文学思想。他提出的兴象和陈子昂兴寄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反映了盛唐人创造的意境诗美内容。《河岳英灵集》通过选诗评诗展现了风骨之美,既表现功业壮心和豪雄气慨,又... 殷璠所编《河岳英灵集》及其《序》和《集论》,是有意识地反映盛唐文学思想。他提出的兴象和陈子昂兴寄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反映了盛唐人创造的意境诗美内容。《河岳英灵集》通过选诗评诗展现了风骨之美,既表现功业壮心和豪雄气慨,又表现失意不平和悲愤,殷璠风骨说的这两面,既吸收刘勰风清骨峻之说,又融入盛唐诗美的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兴象 风骨 刘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意识与古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3-47,共5页
古代文学研究必然会带上当代意识,研究古代文学应当关注当代,但我们应该关注有进步意义的当代意识,应该是当代意识和学术意识,现实性和学术性统一。应该关注当代发现的新材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关注新的技术手段,关注当代新的观念。要用新... 古代文学研究必然会带上当代意识,研究古代文学应当关注当代,但我们应该关注有进步意义的当代意识,应该是当代意识和学术意识,现实性和学术性统一。应该关注当代发现的新材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关注新的技术手段,关注当代新的观念。要用新的当代观念,提升古代文学研究的思维层次和认识水平。从当代意识看,古代文学研究有直接的实用的价值。但古代文学研究的价值更主要在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一些文化遗产的意义,可能更为深远,它不仅留给今天,而且留给将来,可能正因为是基础的研究,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养有着更为基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意识 古代文学研究 学术意识 新的观念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