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活血化痰汤合月见草油胶丸治疗脂肪肝48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欣伟 叶少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54-54,共1页
我们于1996年1月~1998年8月用疏肝活血化痰汤合月见草油胶丸治疗脂肪肝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抖 48例脂肪肝病人均系门诊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62岁,肥胖者23例,喜食肥甘厚味者19例,... 我们于1996年1月~1998年8月用疏肝活血化痰汤合月见草油胶丸治疗脂肪肝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抖 48例脂肪肝病人均系门诊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62岁,肥胖者23例,喜食肥甘厚味者19例,有饮酒史者25例,有肝炎病史者24例,有糖尿病史者6例。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活血化痰汤 月见草油胶丸 脂肪肝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研究──附450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卢欣伟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总结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患者中的病原学分型、临床类型的构成比,实验室检查结果,部分患者的十二指肠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的病毒性肝... 目的:总结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患者中的病原学分型、临床类型的构成比,实验室检查结果,部分患者的十二指肠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的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构成比:甲型、乙型、丙型、戊型肝炎分别占3.3%(15/450)、90.2%(406/450)、4.0%(18/450)、2.4%(11/450)。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的构成比: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分别占16.0%(72/450)、46.7%(210/450)、16.9%(76/450)、5.8%(26/450)、14.7%(66/450)。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者的ALT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均异常,其中226例做十二指肠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2.6%(51/226)。检出细菌51株,包括大肠埃希菌35株,粪链球菌16株。结果显示,在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患者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以乙型肝炎占多数,主要临床类型为慢性肝炎,大部分为非细菌性胆囊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临床类型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卢欣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感染的现状及处置措施。方法:对185例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感染的类型、所占比例、表现形式,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时,分别加用免疫增强剂或喹诺酮类...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感染的现状及处置措施。方法:对185例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感染的类型、所占比例、表现形式,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时,分别加用免疫增强剂或喹诺酮类药物后疗效的异同;比较合并胆道感染者分长、短疗程使用抗生素后,疗效的异同;比较重型肝炎患者在预防性使用和不使用抗生素条件下,发生院内感染的差异。结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重型肝炎患者院内感染率;重型肝炎患者合并胆道感染后,按短疗程使用抗生素的疗效与长疗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重型肝炎患者在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时,分别加用胸腺肽和喹诺酮类药物抗感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型肝炎患者早期应用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有效治疗和预防感染、控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应用抗生素要权衡利弊;对于感染不太严重的重型肝炎患者,抗生素不宜大量和联合使用,必要时可联合使用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重型 抗生素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e抗原与乙肝病毒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卢欣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0期73-74,共2页
目的对乙肝e抗原(HBe Ag)与乙肝病毒含量的相关性进行讨论研究。方法 300例乙型肝炎患者,均进行乙肝病毒DNA含量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表面抗体(HBs Ab)、HBe Ag、乙肝e抗体(HBe Ab)、乙肝核心抗体(HBc Ab)]... 目的对乙肝e抗原(HBe Ag)与乙肝病毒含量的相关性进行讨论研究。方法 300例乙型肝炎患者,均进行乙肝病毒DNA含量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表面抗体(HBs Ab)、HBe Ag、乙肝e抗体(HBe Ab)、乙肝核心抗体(HBc Ab)],通过检测结果各指标数据变化情况分析HBe Ag与乙肝病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为HBs Ag(+)HBe Ag(-)HBe Ab(-)HBc Ab(+)共有6例患者,其中乙肝病毒DNA含量检测结果 (105~107)copies/ml检测率50.00%明显高于乙肝病毒DNA含量检测结果 <105 copies/ml检测率16.67%和>107 copies/ml检测率33.33%;另外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为HBs Ag(+)HBe Ag(-)HBe Ab(+)HBc Ab(+)共174例患者,其中其中乙肝病毒DNA含量检测结果 <105 copies/ml检测率70.69%明显高于乙肝病毒DNA含量检测结果 (105~107)copies/ml检测率16.10%和>107 copies/ml检测率13.21%;最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为HBs Ag(+)HBe Ag(+)HBe Ab(+)HBc Ab(-)共120例患者,其中乙肝病毒DNA含量检测结果 >107 copies/ml检测率66.67%明显高于乙肝病毒DNA含量检测结果 (105~107)copies/ml检测率33.33%。结论 HBe Ag与乙肝病毒含量之间存在高度线性关系,且不属于典型的正相关,因此,无法仅仅根据乙肝抗原抗体检查结果对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和复制程度进行判断。乙肝DNA测定可直接反映乙肝病毒的含量,具有直接性,是评价病毒复制、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的最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E抗原 乙肝病毒含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68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欣伟 叶少华 《湖北中医杂志》 2000年第7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型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30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卢欣伟 李晓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2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以肺结核(21例,70.0%)及淋巴结结核(11例,36.7%)为主;蛋白纯化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3例(10.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2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以肺结核(21例,70.0%)及淋巴结结核(11例,36.7%)为主;蛋白纯化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3例(10.0%),痰涂片、痰培养查抗酸杆菌仅2例阳性(9.5%)。30例患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其他未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P<0.01)。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低,淋巴结结核较多见。治疗前CD4+T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74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卢欣伟 胡秀平 张志宏 《中原医刊》 2003年第23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74例子宫肌瘤患者每天口服 10mg米非司酮 ,连续服用 3个月 ,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子宫和肌瘤的体积、子宫血流阻力变化及副反应。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子宫及肌瘤体积...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74例子宫肌瘤患者每天口服 10mg米非司酮 ,连续服用 3个月 ,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子宫和肌瘤的体积、子宫血流阻力变化及副反应。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子宫及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 (P <0 0 5 ) ,肌瘤体积缩小≥ 2 0 %以上 66例 ( 89 2 % ) ,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增加 (P <0 0 5 ) ,所有病人用药后均闭经 ,停药后多数病人月经逐渐恢复 ,停药后肌瘤多数复发。结论 :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但停药后易复发 ,适合手术前或围绝经期用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治疗 子宫肌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对预防肝癌的研究结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欣伟 廖群 《哈尔滨医药》 2018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在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均分两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保肝抗炎治疗,研究组接受干扰素或核苷类似...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在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均分两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保肝抗炎治疗,研究组接受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记录随访到2017年6月两组患者的肝癌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肝癌发生率为4.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此外,≥60岁患者的肝癌发生率在对照组和研究组中分别为13.89%和6.04%,均明显高于相应组别中<60岁患者的肝癌发生率(P=0.013)。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接受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助于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并且在<60岁患者中的预防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类似物 肝癌 发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病毒性肝炎106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卢欣伟 《现代医院》 2008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老年性肝炎资料进行分析,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病毒性肝炎在合并症、黄疸发生率及消退时间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性病毒性肝炎黄疸发生率高,持续时间较长,且... 目的探讨老年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老年性肝炎资料进行分析,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病毒性肝炎在合并症、黄疸发生率及消退时间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性病毒性肝炎黄疸发生率高,持续时间较长,且并发症多,重型肝炎比例高,病死率高。对于老年性病毒性肝炎,不管入院时病情如何,都应按重型肝炎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 病毒性肝炎 临床分析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应用新鲜冰冻血浆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卢欣伟 《现代医院》 2007年第z1期9-10,共2页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患者使用新鲜冰冻血浆的疗效.方法 11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血浆组(64例)和对照组(50例),均治疗15天和30天,分别观察白蛋白(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和TbiL,还观察两组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结果 两组在治疗15天...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患者使用新鲜冰冻血浆的疗效.方法 11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血浆组(64例)和对照组(50例),均治疗15天和30天,分别观察白蛋白(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和TbiL,还观察两组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结果 两组在治疗15天后,血浆组在改善低蛋白血症、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方面较不使用血浆组有疗效,但30天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血浆组血氨下降不显著.血浆组总体死亡率较低,其死亡原因主要为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结论 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在治疗重型肝炎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可有效降低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率,但长期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可能会使血氨和毒素增加,疗效降低,不宜作常规或长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酶原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在夫妻间传播的调查研究
11
作者 卢欣伟 廖群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调查研究夫妻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情况,为预防措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阳西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0对夫妻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Ⅰ组和Ⅱ组,前者为120例男性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阳性携带者,... 目的:调查研究夫妻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情况,为预防措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阳西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0对夫妻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Ⅰ组和Ⅱ组,前者为120例男性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阳性携带者,但是其配偶血清HbsAg为阴性,后者为120例女性患者Hbs Ag为阳性携带者,其配偶血清HbsAg为阴性。经临床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已经共同生活10年,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抽血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Ⅰ组Hbs Ag阳性携带者配偶血清HbsAg由阴转阳率为9.17%,Ⅱ组HbsAg阳性携带者配偶血清HbsAg由阴转阳率为24.1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女性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传染于配偶的几率相对更大,需要对其制定相应防范方案。结论:从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情况调查情况来看,夫妻间病毒传播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的,从传播情况来看,女性HbsAg阳性携带者将病毒传播于配偶的几率更大,对于这部分患者除了要采取科学有效临床治疗还要对其病毒传播予以防范,从根本上降低夫妻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几率,保证夫妻双方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夫妻间传播 病毒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胸腺肽α1联合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重型乙型肝炎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运高 卢欣伟 廖群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08-609,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胸腺肽α... 目的总结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胸腺肽α1、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黄疸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T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胸腺肽 α1 糖皮质激素 重型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欣伟 廖群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第1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或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研究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均n=150),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或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研究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均n=150),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分析不同组别患者临床疗效、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ALT复常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LT复常率均更高,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1年后ALT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数据均更低(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