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洞错盆地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卢景奇 何梅兴 +3 位作者 方慧 叶益信 钟清 高宝屯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7-790,794,共5页
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在西藏洞错盆地的应用,详细分析了西藏洞错盆地的电性结构特征,分析表明:盆地电性剖面分块明显,沿剖面可以分为4个电性区域,盆地沉积厚度有24 km厚,基底界面呈2个凹陷和1个隆起特征,南北两端存在2条深大断裂,控制着... 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在西藏洞错盆地的应用,详细分析了西藏洞错盆地的电性结构特征,分析表明:盆地电性剖面分块明显,沿剖面可以分为4个电性区域,盆地沉积厚度有24 km厚,基底界面呈2个凹陷和1个隆起特征,南北两端存在2条深大断裂,控制着盆地形态,推测盆地南北两端存在推覆现象,推覆断层的上盘向盆地中心方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洞错盆地 班公湖—怒江 缝合带 盆地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措勤盆地色林错-申扎北剖面电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景奇 何梅兴 +4 位作者 方慧 白大为 裴发根 杜炳锐 张小博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6-60,共5页
这里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在色林错-申扎北剖面的应用,根据电性特征对盆地边界、基底埋深和盆地基本构造格架给出了初步认识。分析表明:色林错地区表现为"南隆北坳"特征,中北部凹陷最大深度接近5km,南部隆起部分基底埋深小于2km... 这里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在色林错-申扎北剖面的应用,根据电性特征对盆地边界、基底埋深和盆地基本构造格架给出了初步认识。分析表明:色林错地区表现为"南隆北坳"特征,中北部凹陷最大深度接近5km,南部隆起部分基底埋深小于2km,发育郎山组和多尼组地层,盆地内发育多条断裂,控制了盆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勤盆地 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浅海重力测量观测精度的方法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卢景奇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29-31,14,共4页
由于海上工作环境特殊,对于海底高精度重力测量而言,其技术条件要求较高且较复杂。这里列举了海重实测中经常遇到的几种影响海底重力仪读数精度的因素,并结合数年积累的经验,介绍了几种减小读数误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浅海重力测量 观测精度 密封仓 验潮站 仪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扎鲁特盆地深部林西组发育特征——来自大地电磁探测的依据 被引量:23
4
作者 方慧 钟清 +3 位作者 李晓昌 刘畅往 高宝屯 卢景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89-1296,共8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扎鲁特盆地晚古生界林西组的空间发育状况,评价林西组的油气资源前景,在扎鲁特盆地部署完成了多条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剖面。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分析了扎鲁特盆地林西组的残留厚度、埋藏深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扎鲁特盆地晚古生界林西组的空间发育状况,评价林西组的油气资源前景,在扎鲁特盆地部署完成了多条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剖面。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分析了扎鲁特盆地林西组的残留厚度、埋藏深度及平面展布状况,表明扎鲁特盆地深部林西组十分发育。依据其残留厚度可进一步划分为"三坳两隆"5个次级分区,即:北部坳陷区、中部隆起区、中部坳陷区、南部隆起区和南部坳陷区。林西组在3个坳陷区的发育规模较大,中部坳陷区的面积最大,超过300km2。坳陷区内残留厚度普遍超过1000m,底界埋深平均超过1200m,并被早中生界地层所覆盖。结合其它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扎鲁特盆地林西组具有寻找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鲁特盆地 大地电磁测深 林西组 油气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梅兴 方慧 +6 位作者 王绪本 卢景奇 袁永真 白大为 杜炳锐 仇根根 高宝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14-2424,共11页
通过对新都桥一小金剖面的大地电磁测深及重磁实测资料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及邻区深部构造、壳内高导层、电性结构与历史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鲜水河断裂带深浅表现出不同特征,浅部是以地壳脆性-剪... 通过对新都桥一小金剖面的大地电磁测深及重磁实测资料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及邻区深部构造、壳内高导层、电性结构与历史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鲜水河断裂带深浅表现出不同特征,浅部是以地壳脆性-剪切带为主的断裂系统,深部是以走滑型-壳幔韧性剪切带为主的断裂系统,断裂呈花状形态,深部到达上地幔;(2)在丹巴构造带及鲜水河断裂带的中下地壳,广泛发育壳内高导层,其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且与断裂带构造活动有关;(3)在鲜水河断裂带的走滑剪切作用下,上地壳物质发生原地重熔产生花岗岩浆是折多山花岗岩形成的主要机制;(4)鲜水河断裂带地震发生机理与塑性软弱层密切相关,受塑性软弱层拖拽作用,应力区集中在高阻体脆性介质内部靠近断层一侧,使得岩石破碎而发生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 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结构 折多山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外围中生代盆地的岩石物性——以突泉盆地和乌兰盖盆地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钟清 方慧 +4 位作者 李晓昌 袁永真 刘畅往 高保屯 卢景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5-1194,共10页
系统采集突泉盆地、乌兰盖盆地的地层岩石物性标本,测试了密度、磁化率、剩磁及电阻率。研究发现,由于含油气盆地勘探目标层往往含泥质、炭质成分较多,采用常规的物性标本测试方法很难获得这类地层岩石真实的物性参数,特别是电性参数。... 系统采集突泉盆地、乌兰盖盆地的地层岩石物性标本,测试了密度、磁化率、剩磁及电阻率。研究发现,由于含油气盆地勘探目标层往往含泥质、炭质成分较多,采用常规的物性标本测试方法很难获得这类地层岩石真实的物性参数,特别是电性参数。通过井旁测井模型与岩心及测井曲线对比,证明井旁测深技术是一种获取地层电性参数的有效方法。结合前人物性研究资料与本次工作结果,系统地整理了突泉盆地、乌兰盖盆地地层岩石物性参数,建立了主要地层-物性柱,分析了盆地的地层岩石物性特征,为在该地区开展非震地球物理测量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泉盆地 乌兰盖盆地 岩石物性 井旁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有效性实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方慧 裴发根 +6 位作者 何梅兴 白大为 胡祥云 钟清 杜炳锐 张小博 卢景奇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我国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区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缺少有效的勘查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陆域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重要瓶颈。在木里地区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天然气水合物方法有效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区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缺少有效的勘查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陆域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重要瓶颈。在木里地区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天然气水合物方法有效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探测冻土和水合物方面是有效的。研究区冻土发育,但厚度变化较大,冻土发育状况对水合物成藏有一定控制作用。天然气水合物矿体在电性上表现出三大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判断水合物成藏的识别标志。水合物成藏受坳陷南缘的逆冲断裂(F_1、F_2)控制明显,断裂带不仅是气体运移通道,也是水合物成藏空间。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进步和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祁连山木里地区 水合物电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措勤盆地大地电磁测量初步结果 被引量:7
8
作者 方慧 胡平 +4 位作者 钟清 刘畅往 李晓昌 卢景奇 高宝屯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72-75,12+11,共6页
配合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在西藏地区措勤盆地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根据测量结果对盆地边界、基底埋深和盆地基本构造格架给出了初步解释;提出了措勤盆地应按中生代和古生代盆地分别进行评价的新认识;指出班公湖... 配合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在西藏地区措勤盆地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根据测量结果对盆地边界、基底埋深和盆地基本构造格架给出了初步解释;提出了措勤盆地应按中生代和古生代盆地分别进行评价的新认识;指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界断裂为一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带,其下可能有较新时代的沉积地层。测量结果对认识措勤盆地结构构造,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有意义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措勤盆地 大地电磁测深(MT) 盆地结构 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木里地区冻土层、断层分布特征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梅兴 方慧 +6 位作者 裴发根 张鹏辉 杜炳锐 吕琴音 仇根根 卢景奇 高保屯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133-1141,共9页
以往研究表明冻土层及断层是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重要成藏要素,为了研究木里天然气水合物地区的断层及冻土层分布情况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木里试验区进行了冻土层及断层构造调查。依据试验区电性结构划分... 以往研究表明冻土层及断层是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重要成藏要素,为了研究木里天然气水合物地区的断层及冻土层分布情况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木里试验区进行了冻土层及断层构造调查。依据试验区电性结构划分出了5组断层和4个断层构造发育区,其中F_3断层发育规模最大。试验区冻土层发育不均匀,平面以岛状特征分布,平均厚度超过60 m,划分了3个冻土层发育区。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与冻土层、断层构造之间的关系,结合冻土层及断层构造条件,试验区东部F_(3-3)至F_(3-5)及F_4断层附近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冻土层 电磁法 青海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重力测量在香港石硖尾滑坡治理区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德树 卢景奇 +2 位作者 李元厚 李晓昌 于德武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介绍了采用5m网度的高精度重力测量进行工程勘查的方法技术,包括测地技术、重力测量技术和三维反演技术。通过对已知山顶建筑物工程设计参数进行重力影响的消除,实现了人文干扰的改正。采用精确的直立棱柱体理论重力异常正演公式进行正... 介绍了采用5m网度的高精度重力测量进行工程勘查的方法技术,包括测地技术、重力测量技术和三维反演技术。通过对已知山顶建筑物工程设计参数进行重力影响的消除,实现了人文干扰的改正。采用精确的直立棱柱体理论重力异常正演公式进行正演,并采用广义逆的方法进行反演,获得了香港九龙石硖尾滑坡治理区新鲜花岗岩基顶面起伏的构造特征。与钻探结果对比表明,该花岗岩基顶面深度图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地技术 重力 滑坡 棱柱体正演 广义逆反演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措勤盆地巨厚古生代碳酸盐岩坳陷的地球物理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清 方慧 +3 位作者 刘畅往 李晓昌 卢景奇 高宝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0-879,共10页
简要介绍了措勤盆地的重力、磁力和大地电磁异常特征,针对措勤县北巨厚的大地电磁高阻异常,结合地质、重磁异常和岩石物性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解释,多方法相互佐证与约束,认为地处裂陷或地堑带的高阻异常是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的反... 简要介绍了措勤盆地的重力、磁力和大地电磁异常特征,针对措勤县北巨厚的大地电磁高阻异常,结合地质、重磁异常和岩石物性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解释,多方法相互佐证与约束,认为地处裂陷或地堑带的高阻异常是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的反映。巨厚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存在,表明措勤盆地具有较好的寻找古生界油气藏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勤盆地 地球物理综合解释 古生代碳酸盐岩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龙尾湖地区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梅兴 张小博 +2 位作者 杜炳锐 卢景奇 高保屯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4年第3期333-337,共5页
2012年笔者在西藏龙尾湖地区开展了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音频大地电磁法测量工作,通过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冻土层厚度一般为60~90m,冻土发育程度主要与构造破碎带、沉积松散层、地表水和海拔高程等因素有关。断裂构造主要分布在测区北部,倾... 2012年笔者在西藏龙尾湖地区开展了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音频大地电磁法测量工作,通过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冻土层厚度一般为60~90m,冻土发育程度主要与构造破碎带、沉积松散层、地表水和海拔高程等因素有关。断裂构造主要分布在测区北部,倾向主要为南倾,测区南部的断裂构造主要为北倾。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在测区东南部,沉积厚度大于1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尾湖 天然气水合物 冻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区地表地物重力改正的方法
13
作者 于德武 卢景奇 李晓昌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25-28,14,共5页
利用重力等值原理,求物体质心的方法,针对高精度重力测量中常见的地表地形、地物的重力异常影响,提出了一种近区地表地物的改正方法。
关键词 近区重力改正 地表地物 质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浅海地区高精度重力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锡如 王福根 +1 位作者 卢景奇 李晓昌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68-173,共6页
根据浅海地区大比例尺高精度重力测量的需要,本文首先提出重力测量对平面位置和导航精度的要求。在对比了几种中、近程无线电定位系统后,论述了应用GPS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文章接着介绍了我们选用的GPS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与检测结... 根据浅海地区大比例尺高精度重力测量的需要,本文首先提出重力测量对平面位置和导航精度的要求。在对比了几种中、近程无线电定位系统后,论述了应用GPS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文章接着介绍了我们选用的GPS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与检测结果,并以工区的部分实测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应用GPS的优越性。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扩大应用范围,文章最后还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 油田 重力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重要成矿区带及邻区大地电磁测深三维反演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仇根根 方慧 +11 位作者 钟清 裴发根 张小博 李晓昌 袁永真 卢景奇 刘畅往 高宝屯 何梅兴 白大为 李立 赵子言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0-2737,共8页
当前,大地电磁测深法一维、二维反演技术是实际资料处理和解释主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三维反演技术随着算法的改进和硬件设施的提升也取得重要进展,但三维反演计算还存在计算速度慢、消耗大量内存等问题,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多见.本文... 当前,大地电磁测深法一维、二维反演技术是实际资料处理和解释主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三维反演技术随着算法的改进和硬件设施的提升也取得重要进展,但三维反演计算还存在计算速度慢、消耗大量内存等问题,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多见.本文以长江中下游重要成矿区带及邻区大地电磁资料为例,以REBOCC三维反演算法作为计算手段,在具有16G内存的普通计算机工作站上开展了武汉图幅面积约25.68万km2的大面积区域范围的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工作,计算耗时约一个半月,取得较为理想的三维反演结果.研究区内共布置完成大地电磁测深点425个,由于测点数目较多,工区范围较大,单台工作站一次性进行全部数据三维反演计算根本无法运行,这就导致必须选择采用分区块、抽稀频点的解决办法.课题组首先将整个工区划分为6个子区块,相邻2个子区块之间保留一定的重叠区域,同时将每个测点抽稀使用20个频点;其次,将每个子区块依次轮流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反演计算,分别取得相应子区块三维反演结果;最后,将每个子区块的三维反演结果在重叠区域按照一定的加权规则进行拼接,最终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模型.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矿产业基地,揭露岩石圈的三维空间电性结构特征,为下一步找矿突破与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重要成矿区带及邻区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三维反演研究表明:三维电磁探测技术可行、优势明显,通过三维反演计算可以得到研究区内纵向和横向上的电性分布特征;在现代观测设备和先进的计算技术的支撑下,深部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可以为认识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提供丰富信息;针对大面积区域范围的大地电磁资料在单台工作站上先实行分块反演计算再进行拼接的工作方法同样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三维反演结果,其在工作成本和时效性等方面均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法 三维反演 分块反演 长江中下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