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6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对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泽亚 卢斌 +2 位作者 李奇 唐路遥 徐卫国 《中国康复》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涉及到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2])。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膝关节内侧间室的关节软骨比外侧间室薄,且受到内侧半月板的保护也较少^([3-4])...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涉及到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2])。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膝关节内侧间室的关节软骨比外侧间室薄,且受到内侧半月板的保护也较少^([3-4]);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内侧间室所承受的负荷是外侧间室的2.5倍^([5])。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是外侧间室的约10倍^([6])。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部分学者认为是一种机械性疾病^([7-8]),而能够改善症状和延缓进展的生物力学策略一直是骨关节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内侧间室 肌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8a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椎间盘组织退变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斌 孟莉娟 张晨冲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讨miR-148a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椎间盘退变(IDD)的机制。方法以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建立IDD大鼠和细胞模型。观察miR-148a对如下观察指标的影响:椎间盘组织病理形态,椎间盘软骨组织,椎间盘髓核细胞活力及凋亡,... 目的探讨miR-148a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椎间盘退变(IDD)的机制。方法以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建立IDD大鼠和细胞模型。观察miR-148a对如下观察指标的影响:椎间盘组织病理形态,椎间盘软骨组织,椎间盘髓核细胞活力及凋亡,血清及椎间盘髓核细胞的IL-6与IL-18水平,椎间盘组织及髓核细胞机制标记物蛋白Ⅱ型胶原(CollagenⅡ)、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椎间盘组织及髓核细胞miR-148a、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Wnt、β-catenin)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对照组(细胞)比较,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组织发生退变且软骨基质大量流失,髓核细胞活力及CollagenⅡ、Aggreca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髓核细胞凋亡率、IL-6、IL-18、Wnt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miR-148a过表达组大鼠椎间盘组织退变及软骨基质流失症状减轻,髓核细胞活力、CollagenⅡ、Aggreca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髓核细胞凋亡率、IL-6、IL-18、Wnt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miR-148a可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而抑制炎症,进而减轻IDD大鼠椎间盘及软骨损伤,缓解软骨基质流失及髓核细胞凋亡,改善大鼠椎间盘组织退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8a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椎间盘退变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与页岩气赋存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峰 吴伟 +5 位作者 张琴 罗超 王玉满 刘宇 姜巍 卢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2,共12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是,关于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页岩气赋存模式影响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为此,以川南地区W207井筇竹寺组页岩为例,以总有... 近年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是,关于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页岩气赋存模式影响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为此,以川南地区W207井筇竹寺组页岩为例,以总有机碳含量(TOC)不小于1.0%为界,将筇竹寺组页岩划分出4个高有机碳页岩层段(H1—H4层),并基于大视域扫描电镜、流体注入法孔隙定量表征、三维分子结构建模与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富有机质层段页岩孔隙特征,并着重分析了H3层页岩孔隙发育特征与页岩气赋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筇竹寺组页岩纵向上孔隙发育差异较大,其中H3层页岩孔隙系统最为有利,发育粒缘缝—有机质纳米连通孔隙—有机质基质分子内孔隙3级孔隙网络,其矿物粒缘缝与有机质纳米孔隙提供了较大的游离气储集空间,页岩有机质分子结构中普遍发育微孔,提供了较大的吸附空间;(2)微孔对总吸附量的贡献随压力增高而降低,但在30.0 MPa时仍贡献了56%以上的总吸附气量;(3)高温高压下(30.0 MPa、70℃),页岩中游离气甲烷含量占总含气量的57%,当压力由30.0 MPa降低至16.5 MPa,游离气贡献总开采气量超过80%;(4)粒缘缝、有机质纳米连通孔隙和有机质基质分子内孔隙良好的配置关系为页岩气富集及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连通体系,远离风化壳的超压层段有利于页岩孔隙发育。结论认为,川南地区筇竹寺组H3层页岩孔隙系统发育,具备页岩气高产地质条件,是筇竹寺组下一步重点关注层段,在此基础上寻找远离风化壳、孔隙发育的超压页岩储层是筇竹寺组选区选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甜点段 孔裂隙系统 分子结构 页岩游离气 页岩气赋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全库盆土工膜防渗水库膜下排水减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斌 谭海劲 +3 位作者 张宝森 何妙妙 张宇 谢兴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0,共11页
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与河道联系紧密,在地质条件较差或有隔污等要求时建库,常采用全库盆土工膜防渗方案。为了满足土工膜抗浮稳定及防止气胀等问题,通过膜下布设排水管网进行排水减压。依托某引调水工程全库盆土工膜防渗平原水库,采用多... 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与河道联系紧密,在地质条件较差或有隔污等要求时建库,常采用全库盆土工膜防渗方案。为了满足土工膜抗浮稳定及防止气胀等问题,通过膜下布设排水管网进行排水减压。依托某引调水工程全库盆土工膜防渗平原水库,采用多孔介质渗流和管道流耦合的地下水流模拟方法,模拟复杂排水管网和库区岩土体共同作用的复合渗流场。通过对比不同排水方案、土层渗透性能等条件下的渗透压力分布表明,正交管网闭合小区内膜下渗透压力从小区中心向四周排水管逐渐降低,闭合小区内减压效果明显,坝脚位置膜下渗透压力明显高于库内区域,需增设坝脚排水管。淤泥质粉细砂层渗透性对膜下渗透压力影响较大,水库低水位运行期间应加强对膜下渗透压力的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平原河网地区全库盆土工膜防渗水库工程的渗控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库 土工膜 全库盆防渗 渗透压力 排水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者黑“火把溶洞”文旅项目数字内容设计研究
5
作者 卢斌 周子锐 《设计》 2024年第17期25-28,共4页
普者黑“火把溶洞”文旅项目的数字内容设计是本文的核心议题,研究旨在明确其核心理念与目标,并提出一套科学,且具可操作性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以期为游客带来独特且富有教育意义的体验。为实现这一目标,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实地考察、... 普者黑“火把溶洞”文旅项目的数字内容设计是本文的核心议题,研究旨在明确其核心理念与目标,并提出一套科学,且具可操作性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以期为游客带来独特且富有教育意义的体验。为实现这一目标,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成功文旅项目数字内容设计的案例,提炼出关键技术与设计策略,并结合“火把溶洞”的独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设计。研究最终明确了设计的核心理念与目标,提出了基于真实性、互动性、教育性、艺术性、可持续性、用户中心和融合性的设计原则,并制订了内容选择、技术运用和场景构建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者黑“火把溶洞” 文旅项目 数字内容设计 设计策略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通信中数据安全技术应用研究
6
作者 卢斌 郑建虎 张庭玉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期147-149,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阶段的网络通信存在数据泄露、身份伪造、非法访问等数据安全问题。在此背景下,数据安全技术成为保障网络通信安全的重点。文章基于网络通信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阶段的网络通信存在数据泄露、身份伪造、非法访问等数据安全问题。在此背景下,数据安全技术成为保障网络通信安全的重点。文章基于网络通信要求和数据安全技术,分析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及防火墙技术等数据安全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通信 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加密 身份认证 访问控制 防火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智育"深度融合的职业技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7
作者 卢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模式正逐步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型。体育与智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两大支柱,如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体育与智育融... 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模式正逐步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型。体育与智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两大支柱,如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体育与智育融合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了当前职业技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与智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策略,旨在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和改善设施条件,构建一种新型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智育 职业技术大学 公共体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可视化内镜下后外侧经关节突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
8
作者 熊亮 赵红卫 +3 位作者 罗茗刈 刘丰平 卢斌 邓宇翔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145-1152,共8页
目的:探讨全可视化内镜下后外侧经关节突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osterolateral trans-facet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P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临床疗效。方... 目的:探讨全可视化内镜下后外侧经关节突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osterolateral trans-facet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P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采用PE-PTLIF治疗的38例DL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20例;年龄39~75(60.2±8.9)岁;L_(3,4)1例,L_(4,5)23例,L_(5)S_(1)14例;腰椎滑脱根据Meyerding分度,Ⅰ度29例,Ⅱ度9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3d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腰腿疼痛程度,并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下腰痛功能障碍程度。术后12个月时使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比较术前和术后12个月硬膜囊横截面积(dural sac cross-sectional area,DSCSA)、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IDH)、腰椎滑脱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rate,SR)、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手术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 angle,SL);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评估术后12个月时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8(18.47±4.12)个月。手术时间(181.68±19.34)min,术中出血量(152.87±57.03)ml,引流量(48.18±11.43)ml,术后住院时间(9.45±2.18)d,3例出现并发症。术前、术后3d及术后3、6、12个月时的腰痛VAS分别为(6.68±1.16)、(4.32±1.13)、(2.18±0.70)、(1.89±0.56)和(1.57±0.72)分;腿痛VAS分别为(6.24±1.42)、(2.95±1.09)、(1.76±0.71)、(1.68±0.74)和(1.26±0.69)分;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时的ODI分别为(63.21±11.21)%、(25.24±6.46)%、(20.97±6.26)%和(17.73±5.88)%;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2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23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术后12个月DSCSA、IDH、SR、LL和SL分别为(128.32±21.95)mm^(2)、(11.19±1.66)mm、(4.44±2.19)%、(49.32±5.63)。、(9.16±1.90)。,较术前[(58.36±18.11)mm^(2)、(8.19±2.06)mm、(18.43±4.78)%、(42.38±4.94)。和(8.06±2.06)。]均有所改善(P<0.05)。术后12个月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Ⅰ级融合34例,Ⅱ级融合3例,Ⅲ级融合1例。结论:PE-PTLIF是治疗Ⅰ度和Ⅱ度DLS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出血少、减压充分、术后恢复快、融合率高等优点,可有效缓解腰腿疼痛、恢复椎间隙高度和改善腰矢状位平衡,是一种安全且微创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可视化内镜技术 腰椎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围手术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靳洪震 王岩 +7 位作者 柏豪豪 孙磊 卢斌 王颖 孙亚迪 于晓猛 马剑雄 马信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虽然是公认的金标准,但是仍存在术后感染、假体松动、下沉、位置不良等风险。现就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阶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 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虽然是公认的金标准,但是仍存在术后感染、假体松动、下沉、位置不良等风险。现就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阶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上选择合适方法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清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渗控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海滔 刘丹 +1 位作者 卢斌 张志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3,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埋深较大,受排水廊道、隧洞充水、复杂地质条件、天然地下水等多种因素影响,常形成复杂渗流场。依托汪清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基于FEFLOW建立包含输水隧洞、地下厂房、排水廊道、围岩、断层的三维渗流稳态模型,分...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埋深较大,受排水廊道、隧洞充水、复杂地质条件、天然地下水等多种因素影响,常形成复杂渗流场。依托汪清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基于FEFLOW建立包含输水隧洞、地下厂房、排水廊道、围岩、断层的三维渗流稳态模型,分析了沿输水发电系统纵剖面的渗流场分布特征,并对各部位的渗流量进行预测。根据模拟结果对初始方案进行优化,修改方案取消了不必要的中平段排水廊道,并抬升下平段排水廊道使其以自流方式排出渗水,厂房区排水廊道和洞室群渗流量合计8048.16 m^(3)/d,为地下厂房排水泵选型提供了较大富裕度。修改方案取得较好的防渗排水效果,对类似工程的渗控措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输水发电系统 三维渗流场 渗透流量 FE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C-RAS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溃坝洪水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明龙 张永红 +2 位作者 李正原 卢斌 谢兴华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3期98-104,共7页
大坝溃口发展过程模拟是开展溃坝洪水分析的基础,不同坝型溃口发展过程不同,溃口流量(下泄洪水)过程差异很大。文章通过对某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溃口形式的研究,采用HEC-RAS(Hydrologic Engineering Centers-River Analysis System)... 大坝溃口发展过程模拟是开展溃坝洪水分析的基础,不同坝型溃口发展过程不同,溃口流量(下泄洪水)过程差异很大。文章通过对某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溃口形式的研究,采用HEC-RAS(Hydrologic Engineering Centers-River Analysis System)软件进行溃坝洪水模拟,旨在探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水库溃坝风险中的关键因素,着重考虑沥青混凝土心墙对溃口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初始运行水位、洪峰流量的重现期、溃坝历时及泄水建筑的泄流方式对溃口流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成果为未来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RAS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溃坝风险分析 水库工程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标准化股骨前倾角的测量方法
12
作者 陈佳晖 马剑雄 +4 位作者 张士雄 王颖 柏豪豪 卢斌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0-300,共1页
目的股骨前倾角是评估股骨前扭转畸形的重要解剖学参数,然而临床中不同方法和不同测量者之间的测量值常存在较大偏差。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三维测量方法,验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改进现有的测量技术。方法选取50例(100例股骨)... 目的股骨前倾角是评估股骨前扭转畸形的重要解剖学参数,然而临床中不同方法和不同测量者之间的测量值常存在较大偏差。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三维测量方法,验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改进现有的测量技术。方法选取50例(100例股骨)接受下肢CT扫描的患者,使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股骨模型。由两名独立的观察者分别标记股骨机械轴、股骨解剖轴并使用不同方法对股骨近端和远端轴线进行定位并测量股骨前倾角,分析比较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可靠性并提供基于三维模型测量股骨前倾角的方案。结果观察者之间股骨机械轴的定位坐标误差低于股骨解剖轴。股骨通髁轴与后髁切线定位坐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头球体扩大法定位股骨颈轴线的可靠性优于股骨颈圆柱体拟合法。最终两名观察者基于标准化方法测量的股骨前倾角分别为23.30°±9.41°和23.57°±9.97°,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组内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别为0.990(95%CI 0.985~0.993)、0.984(95%CI 0.976~0.990)和0.984(95%CI 0.976~0.989)。此方法与影像医生报告的测量值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结论以股骨机械轴作为投射方向,测量股骨通髁轴与股骨颈轴线的夹角作为股骨前倾角的方法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股骨通髁轴与后髁切线存在平均5.97°(范围1.48°~12.08°)夹角,基于股骨通髁轴测量的股骨前倾角小于后髁切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前倾角 三维重建技术 股骨近端 机械轴 投射方向 三维测量 三维模型 标准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走对人体足底压力和表面肌电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柏豪豪 马剑雄 +8 位作者 王颖 卢斌 孙磊 靳洪震 王岩 董本超 田爱现 李岩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9-339,共1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青年人体自然行走前后足底压力与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规律,以丰富当前中国正常人步态特征数据库,为临床诊断、康复治疗、运动训练的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测量28名健康青年男性以最适速度行走30 min前...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青年人体自然行走前后足底压力与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规律,以丰富当前中国正常人步态特征数据库,为临床诊断、康复治疗、运动训练的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测量28名健康青年男性以最适速度行走30 min前后足底压力和股二头肌、股直肌、胫前肌、腓肠肌外侧表面肌电信号。结果(1)30 min自然行走前后,峰值压强、冲量等各特征参数均存在着左、右侧的差异,不同参数的左右侧差异分别体现在足底不同区域,而在跖骨区M3、M4、M5处,各参数均表现出左侧大于右侧;受试者左足第二趾骨,足跟内外侧的峰值压力行走后均大于行走前,右足各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行走前后左侧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s EMG的积分肌电值i EMG均大于右侧;行走前后左侧胫骨前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 EMG的平均功率频率MPF大于右侧。30 min行走后,右足Toe2-5的峰值压强降低;左侧股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的MPF显著性下降。结论正常人自然行走中,足底压力和下肢表面肌电均具有左右侧的差异;30 min自然行走尚未导致足底压力出现明显疲劳状态的相应结果,可维持步态的稳定性;行走将首先导致左侧股直肌出现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肌肉 表面肌电信号 股直肌 足底压力 胫前肌 疲劳状态 胫骨前肌 跖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评估髌骨脱位的可靠性: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4
作者 陈佳晖 马剑雄 +4 位作者 张士雄 王颖 柏豪豪 卢斌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32,共1页
目的报告髌骨不稳定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的参数特征,并评估他们在预测髌骨脱位时的可靠性,为选择截骨方式提供可参考的指征。方法回顾性收集连续的髌骨不稳定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下肢血管造影且无髌股关节疾病的人群... 目的报告髌骨不稳定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的参数特征,并评估他们在预测髌骨脱位时的可靠性,为选择截骨方式提供可参考的指征。方法回顾性收集连续的髌骨不稳定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下肢血管造影且无髌股关节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基于下肢CT测量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统计发生过真实性髌骨脱位的病例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评价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的诊断能力,确定测量的临界值。结果观察组的股骨前倾角(21.60±9.0)和TT-TG间距(20.05±4.76)高于对照组(10.59±7.86和15.64±4.58)(P<0.001)。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对髌骨脱位的AUC分别为0.869和0.712,病理阈值分别为18.24°和18.16 mm。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的OR值分别为1.185和1.125(P<0.05)。结论股骨前倾角相比TT-TG间距在预测髌骨脱位方面更具有优势。当髌骨脱位患者出现股骨前倾角(>18.24°)和TT-TG间距(>18.16 mm)的病理值时是潜在的截骨手术指征。同时因为后髁角的存在,基于后髁切线测量的股骨前倾角病理阈值比更大。每增加1°的股骨前倾角和1 mm的TT-TG间距会提高18.5%和12.5%的髌骨脱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前倾角 髌骨脱位 曲线下面积 观察组 回顾性队列研究 CT测量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髌骨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后处理技术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吴研飞 马剑雄 +4 位作者 卢斌 王颖 柏豪豪 靳洪震 马信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CT后处理技术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CT扫描5具小牛腰椎后,利用CT后处理技术重建终板并测量5个标准化测试位点的平均CT值,接着将腰椎分解成30个游离椎体,在骨性终板的标准化测试位点上使用直径5 mm的平... 目的探讨CT后处理技术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CT扫描5具小牛腰椎后,利用CT后处理技术重建终板并测量5个标准化测试位点的平均CT值,接着将腰椎分解成30个游离椎体,在骨性终板的标准化测试位点上使用直径5 mm的平底压头,以12 mm/min的速率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并根据载荷位移曲线确定每个测试位点的失效载荷值以计算抗压强度,使用组内相关系数验证测量结果一致性,应用相关性检验分析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结果小牛椎体测试位点的重建CT值与抗压强度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对应测试位点的重建CT值和抗压强度具有强相关性(r>0.8,P<0.01)。结论CT后处理技术重建终板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术前评估终板强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终板 CT值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蓄电站粘土心墙坝浸润线及坝坡稳定变化特性
16
作者 李连胜 郑福杰 +3 位作者 谢兴华 卢斌 张宇 谢东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5,共5页
基于孔隙介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将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库水位周期升降时,粘土心墙坝上游坝壳浸润线及坝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坝体内部的渗流场较库水位变化具有滞后性。上游坝壳渗透系数是影... 基于孔隙介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将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库水位周期升降时,粘土心墙坝上游坝壳浸润线及坝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坝体内部的渗流场较库水位变化具有滞后性。上游坝壳渗透系数是影响浸润线位置和坝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上游坝壳渗透系数小1个数量级,上游浸润线位置要高2.60~3.00m,约占浸润线变化幅度的30%。水位降落速率、上游坝坡坡度对浸润线位置变化影响较小。此外,上游坝坡的稳定性随着水库水位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心墙坝 抽蓄电站 库水位变化 浸润线变化 坝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体外抗凝下血液灌流串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17
作者 吴乐 耿润露 +7 位作者 周京江 李丽 徐磊 康洁 卢斌 叶英 杨红宁 丁伟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1-568,共8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体外抗凝下血液灌流(HP)串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在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重症HTG-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枸橼酸体外抗凝下血液灌流(HP)串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在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重症HTG-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HP联合CRRT分阶段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枸橼酸体外抗凝下HP串联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的各项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单次CRRT时间大于对照组、CRRT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RRT总时间、单次HP时间、HP次数、HP总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常规、炎症因子、血生化、临床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其他指标、炎症因子、血生化、临床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预后及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枸橼酸体外抗凝下HP串联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HTG-AP能够延长CRRT血滤器和管路使用时间,减少耗材使用,降低出血风险,还可以避免HP和CRRT分开操作的多次导管拆卸,减少相关感染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枸橼酸体外抗凝 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海南岛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18
作者 韩刚 韩立卓 +3 位作者 武海江 卢斌 路放 李一良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22-130,共9页
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回顾海南岛海岸带保护利用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阐释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基于海岸地质和海岸动力对海岸线的控制机理,深... 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回顾海南岛海岸带保护利用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阐释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基于海岸地质和海岸动力对海岸线的控制机理,深刻剖析海南岛海岸带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特征、人类活动影响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揭示海岸动力过程和海岸带的重要性以及大气、海洋、陆地如何相互作用;提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新概念,构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顶端战略模型。为促进海南岛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必须以生态平衡为本,加强对海岸动力过程的调查研究,科学评估旅游地的承载能力,适时开展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启动海南岛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及建设工作,探索以“立法先行、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科学支撑、财力保障、统一管理、公众参与”为核心的“海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海岸带 有效保护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0.10%Ce对Sn-0.7Cu-0.5Ni焊料与Cu基板间界面IMC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卢斌 王娟辉 +2 位作者 栗慧 朱华伟 焦宪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0-395,共6页
研究Sn-0.7Cu-0.5Ni-xCe(x=0,0.1)焊料与铜基板间543K钎焊以及453K恒温时效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成与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往Sn-0.7Cu-0.5Ni焊料合金中添加0.10%Ce,能抑制等温时效过程中界面IMC的形成与生长;焊点最初形成... 研究Sn-0.7Cu-0.5Ni-xCe(x=0,0.1)焊料与铜基板间543K钎焊以及453K恒温时效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成与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往Sn-0.7Cu-0.5Ni焊料合金中添加0.10%Ce,能抑制等温时效过程中界面IMC的形成与生长;焊点最初形成的界面IMC为Cu6Sn5,时效10d后,Sn-0.7Cu-0.5Ni和Sn-0.7Cu-0.5Ni-0.10Ce这2种焊料中均有Cu3Sn形成,与Sn-0.7Cu-0.5Ni/Cu焊点相比,Sn-0.7Cu-0.5Ni-0.10Ce/Cu界面IMC层较为平整;该界面IMC的形成与生长均受扩散控制,主要取决于Cu原子的扩散,添加稀土元素Ce能抑制Cu原子的扩散,Sn-0.7Cu-0.5Ni和Sn-0.7Cu-0.5Ni-0.10Ce焊点界面IMC层的生长速率分别为6.15×10-18和5.38×10?18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界面反应 等温时效 IMC 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铈对Sn-0.7Cu-0.5Ni焊料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卢斌 王娟辉 +2 位作者 栗慧 牛华伟 焦羡贺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研究了微量铈对Sn-0.7Cu-0.5Ni焊料合金性能(物理性能、润湿性能及力学性能等)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n-0.7Cu-0.5Ni焊料合金相比,添加铈的作用较明显,适量的铈可有效细化组织,抑制焊料/Cu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 对焊料熔化温... 研究了微量铈对Sn-0.7Cu-0.5Ni焊料合金性能(物理性能、润湿性能及力学性能等)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n-0.7Cu-0.5Ni焊料合金相比,添加铈的作用较明显,适量的铈可有效细化组织,抑制焊料/Cu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 对焊料熔化温度影响不大; 略降低焊料合金的电阻率; 未能改善焊料合金的耐蚀性能; 当铈含量为0.1%时,焊料有较好的润湿性.当铈含量为0.05%~0.10%时焊料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Sn-0.7Cu-0.5Ni合金系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