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养分累积及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钟雪梅 黄铁平 +8 位作者 彭建伟 卢文璐 康兴蓉 孙梦飞 宋思明 唐启源 陈裕新 湛冬至 周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6-446,共11页
【目的】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养分利用特征,为机插双季稻的氮(N)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2017-2018年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 【目的】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养分利用特征,为机插双季稻的氮(N)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2017-2018年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机插同步一次性减N10%~30%处理早稻N、P、K累积量分别提高7.9%~11.7%、9.4%~25.9%和2.0%~6.5%(2017),8.2%~15.0%、9.0%~12.1%和14.0%~18.1%(2018);晚稻分别提高-0.6%~5.7%、9.1%~14.4%和3.7%~19.6%(2017),6.1%~8.5%、9.4%~19.3%和18.7%~22.2%(2018);早稻N肥吸收利用率(NRE)、N肥农学利用率(NAE)、N肥偏生产力(NPFP)分别提高38.6%~92.7%、49.9%~103.6%和29.5%~71.7%(2017),35.4%~71.4%、46.0%~98.4%和20.7%~75.4%(2018);晚稻分别提高20.8%~43.1%、31.3%~64.2%和18.3%~48.5%(2017),26.8%~99.1%、60.0%~82.9%和26.6%~60.5%(2018)。其中,早晚稻以减N20%~30%处理效果较好。水稻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随着施N量的降低,双季稻NRE先增加后降低,NHI、NAE和NPFP呈上升趋势,而土壤碱解氮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施肥技术和机插模式的集成与优化,能有效减少稻田N肥施入,利于N、P、K吸收积累,同步提高双季稻的产量和N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稻 侧深施肥 养分累积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实现双季稻增产与增效 被引量:5
2
作者 钟雪梅 吴远帆 +6 位作者 彭建伟 王刚 卢文璐 宋思明 唐启源 湛冬至 周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6-262,共7页
为揭示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在南方双季稻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早、晚稻分别设置不施氮(N)肥、常规施肥、减N 30%机插侧深施肥和减N 30%机插侧深施控释掺混肥共4个处理,比较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与常规施肥对双季稻产量、经... 为揭示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在南方双季稻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早、晚稻分别设置不施氮(N)肥、常规施肥、减N 30%机插侧深施肥和减N 30%机插侧深施控释掺混肥共4个处理,比较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与常规施肥对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减施潜力。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N 30%机插侧深施肥处理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20.2%~20.9%和31.8%~32.4%,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6.2%~7.5%,20.5%~25.3%和27.6%~28.2%;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9%~5.2%和12.6%~13.8%,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15.8%~17.8%,16.8%~18.6%和14.0%~16.8%。其中,以减量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处理效果较好。在减N 30%机插侧深施条件下,控释掺混肥处理较常规减N处理早稻成熟期N、P、K养分累积量分别提高1.6%,2.5%,7.9%,晚稻分别提高4.0%,1.1%,0.9%;早、晚稻N肥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4.2%和10.2%,N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3.3%和1.2%,N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0.6%和1.2%。总体而言,在洞庭湖平原地区,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能有效减少稻田的N肥投入量,利于形成有效穗,并保证植株整个生育期对N素的需求,提高成熟期N、P、K累积量及N肥利用效率,减少N素损失,从而实现双季稻生产节肥、省工、增产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侧深施 控释掺混肥 减氮 产量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钟雪梅 吴远帆 +5 位作者 彭建伟 卢文璐 宋思明 唐启源 湛冬至 周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9-1087,共9页
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应用效果,筛选适宜施肥配方,本试验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探讨各构... 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应用效果,筛选适宜施肥配方,本试验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探讨各构成因素间及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侧深施N量和稻季品种对机插双季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机插同步一次性减N 10%~30%处理的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6.5%~20.2%和26.4%~31.8%,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5.5%~7.5%、8.2%~25.3%和8.3%~27.6%;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9%~11.1%和12.6%~20.9%,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15.8%~22.5%、16.8%~26.5%和14.0%~31.6%。其中,以机插同步一次性减N 20%~30%处理效果较好。水稻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随着施N量的降低,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早、晚稻侧深施肥N用量分别为130.0和161.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即8538.2和7459.1 kg·hm-2。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早、晚稻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高。综上所述,通过施肥技术和机插模式的集成与优化,能够有效减少稻田N肥施入,有利于形成有效穗数,扩充籽粒库容,从而达到双季稻生产节肥、省工、增产的目的,为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稻 侧深施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配方施肥与最佳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湘华 谢映泉 +2 位作者 彭志红 卢文璐 李晓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36-39,共4页
合理施肥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以临奥1号为材料,运用"3414"试验方案,在洞庭湖区代表性的红泥土上进行氮、磷、钾三元素配方效应田间试验,开展不同施肥水平对玉米产... 合理施肥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以临奥1号为材料,运用"3414"试验方案,在洞庭湖区代表性的红泥土上进行氮、磷、钾三元素配方效应田间试验,开展不同施肥水平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探讨玉米产量与氮(N)、磷(P_2O_5)、钾(K2O)施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全生育期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玉米植株的叶片数、穗节位数、株高等性状无明显的影响。红泥土种植玉米的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 12.79 kg/667m^2、P_2O_5 4.59 kg/667m^2和K2O 5.38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467.2 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磷钾肥 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与化肥配合使用技术在晚稻上的应用
5
作者 卢文璐 杨扬 +1 位作者 李峰 黄欢 《农经》 2023年第7期50-52,共3页
为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作物水肥一体化的节本增效和增产提质,实现沼液的科学利用非常重要。基于此,文章以在湖南省汨罗市弼时镇李家瑕村的试验为例,介绍不同沼液配合化肥使用对当地晚稻种植及土壤质量... 为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作物水肥一体化的节本增效和增产提质,实现沼液的科学利用非常重要。基于此,文章以在湖南省汨罗市弼时镇李家瑕村的试验为例,介绍不同沼液配合化肥使用对当地晚稻种植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揭示沼液在晚稻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使养殖业粪污处理更加低成本和高效化,促进沼液合理还田利用以及我国农业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化肥 配施 晚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汨罗市辣椒氮肥分期调控试验研究
6
作者 彭文普 卢文璐 +1 位作者 徐向东 任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期159-160,共2页
为了获得辣椒最佳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优化氮肥分配,达到以更少的施肥次数,获得更好效益(养分利用效率,产量等),进行辣椒氮肥分期调控研究。
关键词 辣椒 氮肥基追比 肥料利用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黄泥土甘薯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研究
7
作者 黄湘华 李晓阳 卢文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5期125-126,共2页
甘薯喜钾,合理施用钾肥是甘薯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为探索丘岗山地红黄泥土甘薯生产中钾肥不同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指导农民科学施肥,2018年在汨罗市具有代表性的红泥土上进行甘薯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薯产量与钾肥施用... 甘薯喜钾,合理施用钾肥是甘薯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为探索丘岗山地红黄泥土甘薯生产中钾肥不同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指导农民科学施肥,2018年在汨罗市具有代表性的红泥土上进行甘薯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薯产量与钾肥施用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施钾量为4~16kg/667m^2时,随钾肥用量增加而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黄泥土 甘薯 钾肥用量 产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汨罗市优势作物适宜性评价与区域布局
8
作者 湛冬至 卢文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8期35-37,共3页
汨罗市是一个以粮、棉、油、菜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县),本世纪以来,汨罗市农业生产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并初步显现我市农业生产的有利用条件和发展潜力,为了提高汨罗农业生产水平,增强汨罗农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汨罗市是一个以粮、棉、油、菜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县),本世纪以来,汨罗市农业生产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并初步显现我市农业生产的有利用条件和发展潜力,为了提高汨罗农业生产水平,增强汨罗农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市优势作物适宜性评价结果,将全市优势作物布局总体划分为六大区域,使我市农业生产能够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健康的沿着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优势作物 区域布局 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料配方对大白菜生产的效应分析
9
作者 黄湘华 卢文璐 李晓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7期115-116,118,共3页
为探索汨罗蔬菜基地潮沙泥土的肥力状况,建立科学的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对潮沙泥土大白菜生产中氮磷钾肥料配方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汨罗市潮沙泥土种植大白菜的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18.65 kg/667 m^2,P_2O_5=6.60 kg/667 m^2,K_2... 为探索汨罗蔬菜基地潮沙泥土的肥力状况,建立科学的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对潮沙泥土大白菜生产中氮磷钾肥料配方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汨罗市潮沙泥土种植大白菜的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18.65 kg/667 m^2,P_2O_5=6.60 kg/667 m^2,K_2O=10.55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5 147.4 kg/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9.95 kg/667 m^2,P_2O_5=7.04 kg/667 m^2,K_2O=11.40 kg/667 m^2,最高产量为5 157.1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沙泥土 大白菜生产 氮磷钾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对晚稻产量的效应分析
10
作者 任兵 卢文璐 +1 位作者 李壬湘 张克修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2期72-74,共3页
为了解汨罗市白散泥的肥力状况和晚稻的需肥规律,对晚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汨罗市白散泥种植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N=10.92kg/667m2,P_2O_5=2.28kg/667m^2,K_2O=4.16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476.58kg/667m^2。晚稻最高产... 为了解汨罗市白散泥的肥力状况和晚稻的需肥规律,对晚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汨罗市白散泥种植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N=10.92kg/667m2,P_2O_5=2.28kg/667m^2,K_2O=4.16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476.58kg/667m^2。晚稻最高产量时N、P_2O_5、K_2O的配比是1:0.21: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氮磷钾 配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