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质性研究法与社会科学哲学——以社会学中的民族志为例 |
卢崴诩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2
|
从解释社会学到修身社会学——舒兹与孟子思想中的人己关系及其社会学意涵 |
卢崴诩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3
|
符号互动论与儒家思想中的自我发展 |
卢崴诩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4
|
劳伦·泰弗诺的涉入理论——一种探讨人类行动能力的新社会学 |
卢崴诩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消费意义的合作创造--以“捡拾中国”环保项目为例 |
卢崴诩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6
|
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建立与运行——台湾地区慈济垃圾分类回收志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
卢崴诩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0 |
|
7
|
台北市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政策 |
卢崴诩
|
《区域治理》
|
2019 |
0 |
|
8
|
编织人与物的创造力:一个探索生活秩序形构历程的社会学方法论 |
卢崴诩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9
|
以安顿生命为目标的研究方法——卡洛琳·艾理斯的情感唤起式自传民族志 |
卢崴诩
|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