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软玉(透闪石玉)猫眼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1 位作者 夏义本 周开灿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8-272,共5页
采用电子探针 (EPMA)、X射线粉晶衍射 (XRD)、Raman光谱、扫描电镜 (SEM )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对四川软玉 (透闪石玉 )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软玉猫眼主要由微晶隐晶质透闪石矿物集合体组成 ;透闪石主要呈近于平行定向排列的显... 采用电子探针 (EPMA)、X射线粉晶衍射 (XRD)、Raman光谱、扫描电镜 (SEM )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对四川软玉 (透闪石玉 )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软玉猫眼主要由微晶隐晶质透闪石矿物集合体组成 ;透闪石主要呈近于平行定向排列的显微纤维状 ,显微纤维变晶结构是软玉猫眼的主要结构 ,具有此结构的软玉能表现出良好的猫眼效应 ;透闪石纤维较粗、相互聚集形成束状或捆状结构时 ,猫眼的眼线比较分散 ,猫眼效应较差 ;透闪石纤维局部相互穿插绞合是软玉猫眼表现出高韧性和较强抗断裂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软玉猫眼 透闪石 扫描电镜 猫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软玉(透闪石玉)猫眼热相变的Raman光谱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卢保奇 夏义本 +1 位作者 亓利剑 尤静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24-1826,共3页
利用Raman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谱(XRD)对四川软玉猫眼热相变的过程和最终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至900℃时,软玉猫眼中透闪石完全脱OH基,结构被破坏,出现新物相671 cm-1的特征强单峰。至1 000℃时,1 014 cm-1谱峰强度显著增强,... 利用Raman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谱(XRD)对四川软玉猫眼热相变的过程和最终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至900℃时,软玉猫眼中透闪石完全脱OH基,结构被破坏,出现新物相671 cm-1的特征强单峰。至1 000℃时,1 014 cm-1谱峰强度显著增强,同时出现573和934 cm-1的弱谱峰。至1 100℃时,1 033 cm-1弱谱峰出现。研究表明热转变的最终产物是一种成分和结构都类似于透辉石的Ca-Mg辉石。这一结果被XRD测试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猫眼 透闪石 RAMAN光谱 XRD 热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蛇纹石猫眼的谱学特征及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夏义本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激光Raman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吸收谱对四川蛇纹石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蛇纹石猫眼可分为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2种类型,两者在960~1026cm-1和3600~3690cm-1的Raman光谱范围内由Si—O... 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激光Raman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吸收谱对四川蛇纹石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蛇纹石猫眼可分为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2种类型,两者在960~1026cm-1和3600~3690cm-1的Raman光谱范围内由Si—O伸缩振动的E1类振动和OH伸缩振动与红外谱带分裂强度及谱带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OH伸缩振动红外谱带的分裂,并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主要与Fe的含量增加有关。Fe3+占位于蛇纹石晶格中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Mn2+占位于八面体位置,并类质同象置换Mg2+。Fe3+的dd电子跃迁是蛇纹石猫眼致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猫眼 呈色机理 光谱特性 电子顺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玉猫眼的红外吸收光谱及热相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卢保奇 夏义本 亓利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用差热分析(DTA)、Fourier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测试方法对四川软玉猫眼的热相变产物和相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软玉猫眼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加热小于900 ℃时,软玉猫眼中透闪石的结构非常稳定;900~1 1... 用差热分析(DTA)、Fourier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测试方法对四川软玉猫眼的热相变产物和相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软玉猫眼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加热小于900 ℃时,软玉猫眼中透闪石的结构非常稳定;900~1 100 ℃范围,透闪石结构破坏,产生新物相;1 100 ℃时,热转变的最终产物是一种成分和结构都类似于透辉石的Ca-Mg辉石.并对软玉猫眼的热相变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猫眼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X射线粉晶衍射 热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纹石猫眼的红外光谱及热相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卢保奇 夏义本 亓利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5-290,共6页
以四川蛇纹石猫眼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热分析(DTA)、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 线粉晶衍射(XRD)方法,在变温条件下对蛇纹石猫眼及其热相变的产物和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加热到700℃时,蛇纹石猫眼完全脱羟,同时部分转变为晶质镁橄榄石和... 以四川蛇纹石猫眼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热分析(DTA)、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 线粉晶衍射(XRD)方法,在变温条件下对蛇纹石猫眼及其热相变的产物和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加热到700℃时,蛇纹石猫眼完全脱羟,同时部分转变为晶质镁橄榄石和非晶质顽 火辉石.800℃时,晶质顽火辉石生成.800-1100℃时,晶质镁橄榄石和晶质顽火辉石的量 逐渐增加. 1100℃时顽火辉石的结晶有序度增加.加热过程中未出现SiO2相.并提出了纤 蛇纹石猫眼的热相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猫眼 镁橄榄石 顽火辉石 热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石棉蛇纹石猫眼热相变的Raman光谱和XRD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1 位作者 夏义本 王赐银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63,共4页
采用Raman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方法对四川蛇纹石猫眼的热相变过程和产物进行的研究表明,蛇纹石猫眼热相变的最终产物为镁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加热到500℃,蛇纹石猫眼的结构稳定;700℃,时,镁橄榄石的拉曼特征峰824cm-1和854cm-1出现... 采用Raman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方法对四川蛇纹石猫眼的热相变过程和产物进行的研究表明,蛇纹石猫眼热相变的最终产物为镁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加热到500℃,蛇纹石猫眼的结构稳定;700℃,时,镁橄榄石的拉曼特征峰824cm-1和854cm-1出现,同时出现非晶质顽火辉石686cm-1和341cm-1附近的包络峰;800~900℃时,镁橄榄石的含量和结晶程度增强。晶质顽火辉石相出现,但强度较弱。1000℃时,镁橄榄石的含量明显降低。1100℃时,顽火辉石的含量和结晶程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光谱 蛇纹石猫眼 镁橄榄石 顽火辉石 热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玉猫眼的Raman光谱及其与猫眼颜色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夏义本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2-1494,共3页
采用电子探针、Raman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吸收谱对新近发现的四川软玉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软玉猫眼主要由透闪石矿物组成。软玉猫眼的主要杂质离子为Fe^(3+),Fe^(2+)和Mn^(2+),其Raman吸收频率主要出现在940~1105,650~760cm^... 采用电子探针、Raman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吸收谱对新近发现的四川软玉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软玉猫眼主要由透闪石矿物组成。软玉猫眼的主要杂质离子为Fe^(3+),Fe^(2+)和Mn^(2+),其Raman吸收频率主要出现在940~1105,650~760cm^(-1)和450~510cm^(-1)范围内。3600~3800cm^(-1)范围内—OH伸缩振动Raman谱带分裂,并向低波数方向位移,这主要与Mg^(2+)和Fe^(2+)的含量有关。Fe^(2+)的含量越高。软玉猫眼黄绿的色调就越深。Fe^(3+)和Mn^(2+)离子占位于透闪石晶格中Mg—O(OH)八面体的Mg^(2+)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猫眼 透闪石 RAMAN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娄烦吕梁群变质相带的划分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卢保奇 王赐银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5-329,共5页
晋北娄烦吕梁群由一套经受过两期不同性质变质作用的泥砂质岩、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流纹岩组成。早期为吕梁期变质作用,其结果使该区地层构造形迹总体上呈NE走向;晚期为西川河韧性剪切断裂所产生的区域变质作用,其结果使该区地层走向由早期... 晋北娄烦吕梁群由一套经受过两期不同性质变质作用的泥砂质岩、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流纹岩组成。早期为吕梁期变质作用,其结果使该区地层构造形迹总体上呈NE走向;晚期为西川河韧性剪切断裂所产生的区域变质作用,其结果使该区地层走向由早期的NE向扭转为近SN向,且使地层层序发生倒转,并与递增变质带的形成关系密切。选取该区中对变质温度和压力变化反映较敏感的原岩为泥砂质岩石的袁家村组和裴家庄组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对沿地层走向上连续分布的特征变质矿物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矿物对地质温度计估算该区不同采样点的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对研究区进行变质相带的划分,确定各变质相带的变质温、压条件,并探讨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袁家村组和裴家庄组为等化学系列地层。沿该地层走向上:西川河断裂以北地区,从北向南,特征变质矿物绿泥石、黑云母、石榴石、十字石和蓝晶石依次规律出现;西川河断裂以南地区,红柱石和夕线石依次规律出现。根据特征变质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首次出现的地点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划分出5个变质带:绿泥石带、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蓝晶石带和红柱石-夕线石带。这一完整的递增变质带可与苏格兰高地的巴罗型相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变质带 特征变质矿物 等化学系列 地质温度计 西川河韧性剪切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吕梁群含石榴石变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卢保奇 王赐银 翁臻培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3-317,共5页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山西吕梁群含石榴石变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变质岩的原岩为泥、砂质和富铝的粘土质沉积岩,其特点为SiO2>65%;Al2O3平均为14%,且Al2O3>MgO;K2O的含量较高(平均为2.8),且K2O>Na2O,K2O/K2O+Na2O>...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山西吕梁群含石榴石变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变质岩的原岩为泥、砂质和富铝的粘土质沉积岩,其特点为SiO2>65%;Al2O3平均为14%,且Al2O3>MgO;K2O的含量较高(平均为2.8),且K2O>Na2O,K2O/K2O+Na2O>0.5;CaO<MgO.不同样品的稀土配分曲线较相似,表明稀土元素对中高级变质作用的惰性.稀土元素Ce表现出正异常或基本无异常,表明其形成环境为浅海相、边缘海或被陆地封闭的海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石榴石变质岩 稀土元素 稀土配分模式 形成环境 吕梁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备的Cr-DLC薄膜真空退火的Raman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保奇 许耀先 +2 位作者 申广耀 季江华 王林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68-3571,共4页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得厚度达到2.23μm的掺铬含氢类金刚石(Cr-DLC)碳膜。采用Raman光谱和XPS对制得的薄膜进行了结构和热稳定性等表征。结果表明:室温时,薄膜在1 544cm^(-1)附近的Raman"G"峰归属于石墨结构中C—C键的伸...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得厚度达到2.23μm的掺铬含氢类金刚石(Cr-DLC)碳膜。采用Raman光谱和XPS对制得的薄膜进行了结构和热稳定性等表征。结果表明:室温时,薄膜在1 544cm^(-1)附近的Raman"G"峰归属于石墨结构中C—C键的伸缩振动,即E2g模式;而1 367cm-1附近的"D"峰归属于sp^2碳环的"呼吸"振动模式,即A1g模式;计算得到薄膜sp3键的相对含量约为48at.%。加热至300℃,薄膜的Raman谱图与室温时相似,表明此温度段薄膜的结构稳定,未发生明显改变;至400℃时,ID/IG值迅速增大,sp^2键含量升高,表明此时DLC膜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开始发生石墨化。继续升温,膜中ID/IG比率增加,"G"峰位向高波数方向位移,表明sp^2/sp^3比率逐渐增大,薄膜石墨化程度加强,sp^2键的无序度逐渐降低,最终导致薄膜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等逐渐增大,热稳定性逐渐降低。退火600℃时,ID/IG值以及sp^2键含量达到最大值,DLC薄膜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磁控溅射 类金刚石碳膜 RAMAN光谱 XPS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蓝晶石、十字石和红柱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保奇 王赐银 +1 位作者 夏义本 汪振国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晋北的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从研究区北部的尖山至南部的何家兰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矿物成分和矿物共生组合分析,利用地质温度计并结合前人的实验数据对研究区变质地层中的蓝晶石、十字石和红柱石的形成温度和压力进行估算,结合... 晋北的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从研究区北部的尖山至南部的何家兰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矿物成分和矿物共生组合分析,利用地质温度计并结合前人的实验数据对研究区变质地层中的蓝晶石、十字石和红柱石的形成温度和压力进行估算,结合研究区的构造特征阐明其成因。结果表明,该区西川河断裂以北地区地层中的十字石和蓝晶石形成于中压条件下[p=(5.5~7)×108Pa],变质温度为520~550℃;西川河断裂以南地区地层中的红柱石形成于较高的温度(t=570~600℃)和较低的压力(低于3×108Pa)。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的形成与该区西川河断裂区域变质作用有关。西川河断裂控制了南北地区的变质条件,进而控制了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的形成条件和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晶石 十字石 红柱石 EPMA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软玉猫眼赋存的围岩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卢保奇 元利剑 夏义本 《上海地质》 2005年第2期58-62,共5页
对四川软玉猫眼的赋存围岩-蛇纹石化辉橄岩和橄榄岩的岩石显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的主要结构类型为网格状结构和交代假象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又可分为橄榄石假象和辉石假象两种。辉石假象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为蛇纹石交代辉石而保... 对四川软玉猫眼的赋存围岩-蛇纹石化辉橄岩和橄榄岩的岩石显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的主要结构类型为网格状结构和交代假象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又可分为橄榄石假象和辉石假象两种。辉石假象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为蛇纹石交代辉石而保留辉石的晶形;另一种表现为由辉石蚀变所析出的磁铁矿经浓集而形成肋状条纹以及磁铁矿向辉石边缘迁移而形成浓缩边。研究认为:在超基性岩体蚀变过程中,首先发生橄榄石化和辉石化,生成蛇纹石。而后蛇纹石对与其接触的碳酸盐岩发生接触交代,吸收围岩中的钙而形成软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猫眼 围岩 结构研究 赋存 四川 超基性岩体 结构类型 研究结果 显微结构 蛇纹石化 碳酸盐岩 磁铁矿 辉石 交代 网格状 橄榄岩 橄榄石 蚀变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软玉猫眼的显微结构及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1 位作者 夏义本 翁臻培 《上海地质》 2007年第2期64-67,共4页
对四川软玉猫眼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软玉猫眼主要由透闪石组成。岩石薄片观察表明,透闪石主要呈近于平行定向排列的显微纤维状,显微纤维变晶结构是软玉呈现猫眼效应的根本原因。透闪石的形成有不同的期... 对四川软玉猫眼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软玉猫眼主要由透闪石组成。岩石薄片观察表明,透闪石主要呈近于平行定向排列的显微纤维状,显微纤维变晶结构是软玉呈现猫眼效应的根本原因。透闪石的形成有不同的期次:早期为短柱状,呈斑状变晶;中期为片状,呈集合体对短柱状交代。晚期为近于平行定向排列的纤维状。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透闪石纤维相互穿插绞合是玉石表现出高韧性和较强抗断裂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 透闪石 显微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软玉猫眼的谱学综合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夏义本 《上海地质》 2008年第3期57-60,共4页
采用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电子探针波谱以及X射线粉晶衍射谱对四川软玉猫眼进行谱学研究。结果表明软玉猫眼主要由透闪石组成。计算所得的平均化学式为:(Ca1.96Na0.02)(Mg4.52Fe0.59Mn0.03)5.14[(Si7.92Al0.04)7.96O23... 采用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电子探针波谱以及X射线粉晶衍射谱对四川软玉猫眼进行谱学研究。结果表明软玉猫眼主要由透闪石组成。计算所得的平均化学式为:(Ca1.96Na0.02)(Mg4.52Fe0.59Mn0.03)5.14[(Si7.92Al0.04)7.96O23]。其红外吸收频率主要出现在940 cm^-1-1105 cm^-1、650 cm^-1-760 cm^-1和450 cm^-1-510 cm^-1范围内。3600cm^-1-3800 cm^-1范围内OH基伸缩振动拉曼谱带分裂,并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主要与Mg^2+和Fe^2+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猫眼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电子探针波谱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软玉猫眼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1 位作者 夏义本 翁臻培 《珠宝科技》 2004年第3期21-23,36,共4页
通过对四川软玉猫眼进行 X射线粉晶衍射 (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分析 ,结果表明 :四川软玉猫眼主要由透闪石矿物组成。利用 XRD计算的晶胞参数为 :α0 =0 .984 nm~ 0 .985 nm,ь0 =1.780 nm~ 1.782 nm,с0 =0 .5 2 7nm~ 0 ... 通过对四川软玉猫眼进行 X射线粉晶衍射 (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分析 ,结果表明 :四川软玉猫眼主要由透闪石矿物组成。利用 XRD计算的晶胞参数为 :α0 =0 .984 nm~ 0 .985 nm,ь0 =1.780 nm~ 1.782 nm,с0 =0 .5 2 7nm~ 0 .5 2 8nm,β=10 6 .13°~ 10 6 .35°。傅立叶变换红外谱带中 :36 70 cm- 1附近的吸收谱带归属透闪石结构中 OH伸缩振动的 A带。 96 0 cm- 1~ 110 0 cm- 1间的谱带归属 (Si4 O1 1 )的伸缩振动。 6 0 0 cm- 1~ 80 0 cm- 1范围内谱带归属 υs Si- O- Si振动 ,4 0 0 cm- 1~ 6 0 0 cm- 1范围内的谱带归属(Si4 O1 1 )的弯曲振动和 Mg- O伸缩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软玉猫眼 XRD FTIR 透闪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石棉县蛇纹石猫眼的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夏义本 《上海地质》 2006年第2期63-66,共4页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对四川石棉县蛇纹石猫眼进行了研究。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四川蛇纹石猫眼可分为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两种类型,两者在(960-1100)cm-1和(3600-3690)cm-1的范围内由Si-O伸缩振动的E1类振动...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对四川石棉县蛇纹石猫眼进行了研究。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四川蛇纹石猫眼可分为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两种类型,两者在(960-1100)cm-1和(3600-3690)cm-1的范围内由Si-O伸缩振动的E1类振动和OH伸缩振动表现出的红外谱带分裂强度及谱带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在(960- 1100)cm-1间:纤蛇蚊石的红外光谱分裂成三个明显的谱带,而叶蛇纹石在此区间只有两条谱带。在570cm-1附近的红外谱带以肩状出现;OH伸缩振动区:纤蛇蚊石出现两条红外谱带,而叶蛇蚊石只出现一条红外谱带。X射线粉晶衍射结果表明:叶蛇蚊石具有d202=0.2522nm(I/I0=19)和d203=0.2430nm(I/I0=18)的特征谱线,而纤蛇纹石则具有d202、006=0.2446nm(I/I0=29)的特征谱线,d020>0.245nm近0.249 nm的特征谱线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光谱 X射线粉晶衍射 纤蛇纹石 叶蛇纹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娄烦石榴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保奇 王赐银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1-33,共3页
石榴石是山西娄烦吕梁群变质岩系中广泛出现的特征矿物,赋存原岩为泥砂质和富铝的泥质岩类。对石榴石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及相关计算以阐明其成分与变质温度、压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榴石成分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利用地质温度... 石榴石是山西娄烦吕梁群变质岩系中广泛出现的特征矿物,赋存原岩为泥砂质和富铝的泥质岩类。对石榴石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及相关计算以阐明其成分与变质温度、压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榴石成分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利用地质温度计估算变质温度和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变质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石榴石成分中钙铝榴石、锰铝榴石的摩尔分数降低,而铁铝榴石和镁铝榴石的摩尔分数升高。这种变化规律是由于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石榴石晶体结构中二价阳离子处于八面体配位时离子配位半径的不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地质温度计 配位半径 成因 娄烦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模式下《材料测试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保奇 曹萌 谢建军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2年第8期29-31,共3页
OBE教育模式是指以成果导向或目标导向为主的教学模式。其教育及教学的核心理念对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生的培养与教学有着非常重要且实际的指导意义。教学团队通过对《材料测试分析技术》长期的一线教学与实践,将OBE教育模式应用到该门课... OBE教育模式是指以成果导向或目标导向为主的教学模式。其教育及教学的核心理念对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生的培养与教学有着非常重要且实际的指导意义。教学团队通过对《材料测试分析技术》长期的一线教学与实践,将OBE教育模式应用到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模式 研究生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吕梁群石榴石的特征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保奇 翁臻培 《珠宝科技》 2002年第2期1-4,8,共5页
石榴石是山西岚县袁家村一带 -娄烦县出露的吕梁群地层中主要的特征变质矿物 ,其次为黑云母、十字石等 ,对这些特征变质矿物进行电子探针的成分分析及其相关计算 ,并利用不同采样点的矿物对估算该点变质温度和压力 ,最后得到石榴石的成... 石榴石是山西岚县袁家村一带 -娄烦县出露的吕梁群地层中主要的特征变质矿物 ,其次为黑云母、十字石等 ,对这些特征变质矿物进行电子探针的成分分析及其相关计算 ,并利用不同采样点的矿物对估算该点变质温度和压力 ,最后得到石榴石的成分变化与变质程度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成份特征 电子探针 变质程序 山西 变质矿物 吕梁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蛇纹石猫眼的矿物组成及显微形貌研究
20
作者 卢保奇 亓利剑 +1 位作者 夏义本 翁臻培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56-58,61,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 IR)、X射线粉晶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方法对四川蛇纹石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蛇纹石猫眼主要组成矿物为纤蛇纹石,具有纤蛇纹石d202、006=0.2446nm(I/I0=29)和d202、006=0.2441nm(I...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 IR)、X射线粉晶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方法对四川蛇纹石猫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蛇纹石猫眼主要组成矿物为纤蛇纹石,具有纤蛇纹石d202、006=0.2446nm(I/I0=29)和d202、006=0.2441nm(I/I0=27)X射线粉晶衍射的特征谱线。在960~1100cm-1间的红外谱图分裂成三个明显的谱带,570cm-1附近的红外谱带以肩状出现,3600~3690cm-1间的高频区出现两个谱带。蛇纹石纤维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纤维韧性好,外表光滑干净,未见明显的溶蚀现象;另一类纤维平直,韧性差,外表粘有一些杂质,见有较明显的溶蚀现象。在垂直纤维方向上,蛇纹石纤维表现出内核为圆柱状、外壳为多角形的“内园外方”的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猫眼 矿物组成 纤蛇纹石 红外吸收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