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PPPS基础上SPOC联合翻转课堂在普外科见习线上教学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舒欣 龚韩 卢义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042-045,共4页
探讨BOPPPS基础上SPOC联合翻转课堂在普外科见习线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4年09月-2025年09月期间,选取100例普外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50例)采取BOPPPS基础上SPOC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分析不... 探讨BOPPPS基础上SPOC联合翻转课堂在普外科见习线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4年09月-2025年09月期间,选取100例普外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50例)采取BOPPPS基础上SPOC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分析不同教学方案对学生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核得分较高;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高;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见习线上教学中,BOPPPS基础上SPOC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的显著,普外科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得分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 SPOC 翻转课堂 普外科 线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
作者 龚韩 卢义展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980-987,共8页
文章针对儿童肠套叠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对广大的数据库进行分析,遴选出15项高质量的研究纳入分析范畴,累计病例数达5000余例。通过细致分析总结了关键的因素,包括年龄较小的患儿、消化道先天性发育异常、既往肠套叠病史... 文章针对儿童肠套叠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对广大的数据库进行分析,遴选出15项高质量的研究纳入分析范畴,累计病例数达5000余例。通过细致分析总结了关键的因素,包括年龄较小的患儿、消化道先天性发育异常、既往肠套叠病史,以及病毒感染等。本项Meta分析通过对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系统地阐明了儿童肠套叠复发的危险预测指标,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和进行诊疗决策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This article conduct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related factors of recurrent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By analyzing a large database, 15 high-quality studies were selected for inclusion in the analysis, with a cumulative case count of over 5,000.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key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younger age of the child, congenital digestive tract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previous history of intussusception, and viral infections. This meta-analysis, through statistical processing of large sample data, systematically clarifies the risk prediction indicators for recurrent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providing evidence-based medical basis for clinical medical staff to formulate individualized prevention plans and make treatment d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复发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和指征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卢义展 王湘英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期169-170,共2页
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方法不断完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仍有不低的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至2008年10月共255例SAP病人(APACHⅡ评分≥8分)的临床资料,探讨SAP的手术治疗时机与... 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方法不断完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仍有不低的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至2008年10月共255例SAP病人(APACHⅡ评分≥8分)的临床资料,探讨SAP的手术治疗时机与指征。255例病人的总体治愈率达89%。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手术指征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255例手术时机和指征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卢义展 王湘英 陈丽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9-11,共3页
目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和指征手术,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8年10月8年间收治的25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手术168例,非手术87例。其中126例患者进行早期手... 目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和指征手术,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8年10月8年间收治的25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手术168例,非手术87例。其中126例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22例施延期手术。手术方法:早期手术选择坏死组织清除,胰被膜松解,腹腔清洗引流术,后期以假性囊肿内、外引流为主。以上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病死率、住院时间、总花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治愈率、住院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总药费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组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在治愈率、病死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把握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与指征,选择正确的外科干预方式,同时配合综合治疗方案,对提高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降低总费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手术时机和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兴文 王湘英 +2 位作者 卢义展 肖彦 李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探讨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AHNP组、AHNP+清胰汤治疗(QYT)组和假手术(SO)组。AHNP组与QYT组大鼠建立AHNP模型,SO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QYT组造模后进行清胰... 目的探讨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AHNP组、AHNP+清胰汤治疗(QYT)组和假手术(SO)组。AHNP组与QYT组大鼠建立AHNP模型,SO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QYT组造模后进行清胰汤胃灌注,另两组生理盐水灌胃,24 h后检测门静脉血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浓度,小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小肠黏膜电镜观察。结果 QYT组血DAO及ET浓度、小肠病理组织学评分均低于AHNP组,电镜结果好于AHNP组。结论清胰汤可显著降低实验性AHNP大鼠门静脉血中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浓度,减少肠黏膜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HN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胰汤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肠屏障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急性胰腺炎10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廖春红 吴金术 +1 位作者 陈梅福 卢义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54-656,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_1,Lipo-PGE_1)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7年6月—2009年6月20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及对照组(9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_1,Lipo-PGE_1)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7年6月—2009年6月20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及对照组(9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10μg Lipo-PCE_1加入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1次/d,观察治疗后症状及住院时间,比较血淀粉酶测定阴转率以及临床疗效分级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上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前列地尔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地区小儿急诊肠套叠复发预测模型的建立和效果评价
7
作者 舒欣 梁晓 +1 位作者 易伟宸 卢义展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062-1070,共9页
目的:分析肠套叠空气复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2022~2023年我院明确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人396例,并随机将70%的病人纳入建模组(276例),30%的病人纳入验证组(120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我们使用了SPS... 目的:分析肠套叠空气复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2022~2023年我院明确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人396例,并随机将70%的病人纳入建模组(276例),30%的病人纳入验证组(120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我们使用了SPSS25.0软件来鉴定潜在的危险因素。使用R 4.2.1软件构建了Nomogram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了模型的区分能力。同时,通过绘制校准曲线,我们进一步评价了模型的校准精度。结果:总体复发率为12% (48/396),多因素分析显示套块直径,肠壁血流信号,腹腔积液,血便是肠套叠空气复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Nomogram预测模型的AUC = 0.82% (95% CI 74.3~89.9),预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结论:在本研究中,结合超声影像学与临床数据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展现了良好的校准性和区分能力,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复发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伴高脂血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PAF、ET-1/NO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湘英 卢义展 +2 位作者 张兴文 骆永富 王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6-860,共5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大鼠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高脂饲料喂养4wk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S)组,n=16;NS对照(N)组,n=32;低分子肝素(L)组,n=32.N组与L组大鼠建立ANP模...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大鼠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高脂饲料喂养4wk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S)组,n=16;NS对照(N)组,n=32;低分子肝素(L)组,n=32.N组与L组大鼠建立ANP模型,S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L组造模后分别于0h,6h,12h及18h开始使用LMWH皮下注射.N、S组同时点同方法用生理盐水对照,24h后抽门静脉检测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并行电镜观察胰腺组织微循环结构.结果:L组PAF、ET-1/NO浓度分别为5.9250mmol/L±0.6113mmol/L及3.5368±0.26;N组为7.4059mmol/L±0.4281mmol/L及4.1697±0.08;SO组为4.4950mmol/L±0.2628mmol/L及2.5133±0.20;L组PAF、ET-1/NO浓度均低于N组但高于SO组,有统计学意义;L组中0h及6h开始用LMWH的大鼠PAF、ET-1/NO浓度低于12h及18h组,有统计学意义.电镜观察L组胰腺病变程度轻于N组.结论: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存在胰腺微循环障碍;LMWH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大鼠SAP胰腺微循环障碍,并且早期应用优于晚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高脂血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腹部手术后肠瘘治疗体会 被引量:6
9
作者 卢义展 杨闻晓 王定树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5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肠瘘发生机制,研究肠瘘发生后的综合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对肠外瘘的处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00年11月-2015年1月腹部中大型手术后并发肠瘘42例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 目的:探讨肠瘘发生机制,研究肠瘘发生后的综合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对肠外瘘的处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00年11月-2015年1月腹部中大型手术后并发肠瘘42例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5例行保守治疗,1例死亡,2例病情迁延在病情好转后要求转上级医院,7例手术后痊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86%。结论:在肠瘘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可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关键是保持引流通畅,合理均衡的胃肠外营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恰当的确定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分析与处理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义展 杨闻晓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处理该类疾病提供思路。方法:采用追踪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0年7月-2014年9月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5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对其处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早期炎性...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处理该类疾病提供思路。方法:采用追踪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0年7月-2014年9月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5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对其处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上有较显著的区别,除2例患者手术干预外其余均采用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多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特征,治疗上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早期炎性肠梗阻 治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HMGB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损伤中的时点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卿伯华 曾之耀 +4 位作者 王湘英 骆永富 李振华 张兴文 卢义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390-3396,共7页
目的:探讨NF-κB、HMGB1在SAP大鼠肠黏膜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时点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n=40)和S组(n=30),再分别按3、6、12、24、36h时点随机均等分成5个亚组.A组大鼠行逆行胰胆管匀速泵入5%牛磺胆酸钠建立... 目的:探讨NF-κB、HMGB1在SAP大鼠肠黏膜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时点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n=40)和S组(n=30),再分别按3、6、12、24、36h时点随机均等分成5个亚组.A组大鼠行逆行胰胆管匀速泵入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S组大鼠开腹仅翻动十二指肠.两组大鼠均在建模后按时点开腹,门静脉取血检测AMY、DAO浓度,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黏膜NF-κB和HMGB1的表达.结果:(1)A组大鼠血DAO浓度随时点延迟逐渐增加;(2)肠黏膜NF-κB表达在3h最高,随时点延迟逐渐下降,24h、36h降至正常水平;(3)肠黏膜HMGB1表达6h开始明显升高,且随时点延迟逐渐增高,在24h最高,一直持续到36h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1)SAP大鼠早期即出现肠黏膜损伤;(2)SAP肠黏膜早期的损伤可能与小肠组织NF-κB的表达增加有关;(3)HMGB1作为"晚期"炎症介质可能介导了SAP肠黏膜损伤的发生发展;(4)HMGB1的调控可能受到了NF-κB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黏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丽萍 卢义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9X期25-25,27,共2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对心房纤颤的复侓效果及复侓后窦性心侓维持的影响?椒?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内科42例心房纤颤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20例)和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组(22例)。观察心房纤颤的转复情况,在心房纤颤复...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对心房纤颤的复侓效果及复侓后窦性心侓维持的影响?椒?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内科42例心房纤颤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20例)和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组(22例)。观察心房纤颤的转复情况,在心房纤颤复侓后,继续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评价两组窦性心侓的维持效果。结果胺碘酮组3d、7d转复率分别为65.00%和70.00%。依那普利加胺碘酮组3d、7d转复率分别为68.18%和81.81%。随访1年时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60.00%和77.27%,两组左房内径分别为(35.12±1.56)mm和(36.82±1.40)mm。结论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对心房纤颤的复侓及复侓后窦侓维持均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赡苡?依那普利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复侓 胺碘酮 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脑卒中就诊的高血压病259例调查分析
13
作者 张朝贵 杨华 卢义展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入院前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方法:通过询问病史,家属补充及部分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1994年12月~2003年10月在本院神经科、内科住院的所有与高血压痛有关的脑卒中病例。结果:农民、... 目的:探讨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入院前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方法:通过询问病史,家属补充及部分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1994年12月~2003年10月在本院神经科、内科住院的所有与高血压痛有关的脑卒中病例。结果:农民、干部、教师及工人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45.3%、80.4%、89.5%和89.7%,治疗率分别为17.3%、90.2%、89.5%和71.8%。农民与干部、教师、工人的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脑卒中就诊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农村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致使脑卒中患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血压 首发症状 致病因素 分布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
14
作者 汤雅 田清泉 +2 位作者 卢义展 钟吉颖 罗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295-297,共3页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围手术期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1月至2021年01月间我科收治的122例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式纳入2各小组。常规组6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围手术期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1月至2021年01月间我科收治的122例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式纳入2各小组。常规组6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ERAS组)61例实施加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ERAS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无差异(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围手术期使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小儿腹股沟疝 腹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变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卢义展 王湘英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6-480,共5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胃肠动力的变化是一个临床研究较少的领域,但SAP时病人腹胀、肠麻痹等胃肠动力紊乱现象却十分常见.继发于SAP之后的胃肠动力改变的机制复杂,胃肠激素紊乱、血浆钙离子水平的下降、炎症因子大量释放、腹内高压(IA...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胃肠动力的变化是一个临床研究较少的领域,但SAP时病人腹胀、肠麻痹等胃肠动力紊乱现象却十分常见.继发于SAP之后的胃肠动力改变的机制复杂,胃肠激素紊乱、血浆钙离子水平的下降、炎症因子大量释放、腹内高压(IAH)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胰腺炎相关腹水(PAAF)以及SAP时的胃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改变可能是产生该现象的部分原因,探讨SAP时胃肠动力的改变机制,有利于促进对该现象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为临床治疗SAP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SAP时病人胃肠动力变化的相关概念、机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胃肠动力 胃肠激素 腹内高压 胰腺炎相关腹水
原文传递
微循环障碍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地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卢义展 王湘英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4-146,共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近年来,胰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研究证实,胰腺微循环障碍可诱发A...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近年来,胰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研究证实,胰腺微循环障碍可诱发AP,并可使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发展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而针对改善胰腺微循环的治疗方法也会减轻胰腺组织的坏死程度及病变的演进。微循环障碍是SAP的启动因子和持续损伤因子。本文就微循环障碍在SA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微循环障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发病机制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SAP 实验研究 胰腺组织
原文传递
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湘英 张兴文 +2 位作者 肖彦 李想 卢义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AHNP组,AHNP+清胰汤治疗(QYT)组,假手术(SO)组。AHNP组与QYT组大鼠建立AHNP模型,SO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QYT组造模后进行清胰汤胃灌注... 目的探讨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AHNP组,AHNP+清胰汤治疗(QYT)组,假手术(SO)组。AHNP组与QYT组大鼠建立AHNP模型,SO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QYT组造模后进行清胰汤胃灌注,另两组生理盐水灌胃,24 h后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ET)浓度和大肠杆菌DNA含量(Ct值)。结果QYT组ET浓度、大肠杆菌DNA含量均低于AHNP组。结论清胰汤可降低实验性AHNP大鼠门静脉血中细菌DNA表达和内毒素浓度,减少肠道的细菌、内毒素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治疗 清胰汤 细菌移位 大鼠
原文传递
清胰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兴文 王湘英 +2 位作者 肖彦 卢义展 李想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89-290,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制除了胰酶激活学说,还有细菌及内毒素易位学说,其与肠屏障有关。针对SAP时如何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和减轻内毒素血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清胰汤是中药治疗SAP的经典方之一,本试验观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制除了胰酶激活学说,还有细菌及内毒素易位学说,其与肠屏障有关。针对SAP时如何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和减轻内毒素血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清胰汤是中药治疗SAP的经典方之一,本试验观察清胰汤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小肠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肠黏膜屏障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大鼠肠黏膜 保护作用 清胰汤 机械屏障 肠道细菌易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黏膜屏障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胃肠动力障碍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强 王湘英 +2 位作者 黄硕 卢义展 张兴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19-423,共5页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机理。方法 SD大鼠32只,按抽签法随机均分为2组:假手术(SO)组和SAP组。采用双极银丝电极记录大鼠胃窦部消化间期复合肌电活动(IM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胃动素(MTL...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机理。方法 SD大鼠32只,按抽签法随机均分为2组:假手术(SO)组和SAP组。采用双极银丝电极记录大鼠胃窦部消化间期复合肌电活动(IM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浓度,并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与SO组比较,SAP组MTL浓度明显下降、VIP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SO组比较,SAP组IMC周期以及Ⅰ、Ⅱ相时间延长,Ⅲ相时间缩短,Ⅲ相峰电振幅及频率下降(P<0.01);SAP组大鼠中的MTL浓度与IMCⅢ相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967,P<0.01),VIP浓度与IMCⅢ相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592,P<0.05)。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SAP组明显高于SO组(P<0.01)。结论 SAP时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的紊乱,并且通过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电活动而导致胃肠动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胃肠动力 胃肠激素 消化间期复合肌电 胃动素 血管活性肠肽
原文传递
早期多时点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被引量:9
20
作者 骆永富 曾之耀 +2 位作者 王湘英 张兴文 卢义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多时点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的不... 目的探讨早期多时点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24 h组和>24 h组,均予以早期多时点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分别测定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5、7和10天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甘油三酯(TG)水平,并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和转开腹手术率。结果 2组患者入院后各时点的PAF和TG水平均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P<0.05),且≤24 h组患者的PAF和TG下降的水平较>24 h组要低些;≤24 h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24 h组(P<0.05),死亡率及转开腹手术率均低于>24 h组(P<0.05)。结论早期多时点和多部位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联合血液净化,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合并症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穿刺置管引流 血液净化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