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绿素吸收光谱的观测 被引量:30
1
作者 卢东昱 崔新图 +1 位作者 黄镜荣 赵福利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3,F0003,共5页
运用光谱技术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这一方法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使用.通过光学多通道分析器(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简称OMA),分析研究了叶绿素分子的吸收光谱特性.此实验可方便地应用于大学物理、化学及... 运用光谱技术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这一方法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使用.通过光学多通道分析器(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简称OMA),分析研究了叶绿素分子的吸收光谱特性.此实验可方便地应用于大学物理、化学及生物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增强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多通道分析器 叶绿素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钨纳米线结构相变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卢东昱 陈建 +2 位作者 周军 邓少芝 许宁生 《光散射学报》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本文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氧化钨纳米线结构随激光功率改变而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钨纳米线在一定功率的激光照射下被氧化成了三氧化钨纳米线;随着激光功率的进一步增大,纳米线温度进一步升高,三氧化钨纳米线由开始的... 本文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氧化钨纳米线结构随激光功率改变而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钨纳米线在一定功率的激光照射下被氧化成了三氧化钨纳米线;随着激光功率的进一步增大,纳米线温度进一步升高,三氧化钨纳米线由开始的单斜相向正交相结构过渡。实验证实三氧化钨纳米线的相变过程是可逆的,而之前的氧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纳米线 三氧化钨纳米线 拉曼光谱 结构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电子能谱研究氩离子对三氧化钨纳米线的还原作用
3
作者 卢东昱 陈建 +2 位作者 谢方艳 邓少芝 许宁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87-88,共2页
  三氧化钨是具有多功能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它表现出许多独特的性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纳米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三氧化钨有显著的电致变色、气致变色、热致变色、光致变色的特性,它们可以用来做成平板显示器[1]、灵巧窗口...   三氧化钨是具有多功能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它表现出许多独特的性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纳米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三氧化钨有显著的电致变色、气致变色、热致变色、光致变色的特性,它们可以用来做成平板显示器[1]、灵巧窗口[2]、温湿度传感器[3]等等.此外,一些氧化钨低值氧化物(WO3-x)还有很好的电特性,尤其表现在超导及电荷输运能力方面[4].本文利用光电子能谱技术,对三氧化钨纳米线的还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力图阐明其还原所经历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百乐克工艺的设计特点及实际运行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卢东昱 潘志平 +1 位作者 张文 徐国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9-52,共4页
针对典型百乐克工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A2/O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在保留典型百乐克工艺主要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改进,有效强化了污水的生物除磷脱氮功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A2/O百乐克工艺能够适应我国低... 针对典型百乐克工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A2/O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在保留典型百乐克工艺主要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改进,有效强化了污水的生物除磷脱氮功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A2/O百乐克工艺能够适应我国低C/N比的水质条件,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具有工艺运行控制调整灵活、耐瞬时冲击负荷和运行能耗低等特点,是城市生活污水的可靠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乐克工艺 A2/O百乐克工艺 设计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拉曼光谱法研究盐酸丁咯地尔的热降解历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卫红 陈建 +3 位作者 卢东昱 张倩芝 陈晓红 王英 《光散射学报》 2006年第3期214-218,共5页
本文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技术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盐酸丁咯地尔的热降解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原药及其热氧降解历程中间产物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盐酸丁咯地尔的热氧降解过程与热重分析实验的结... 本文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技术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盐酸丁咯地尔的热降解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原药及其热氧降解历程中间产物的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盐酸丁咯地尔的热氧降解过程与热重分析实验的结果基本相符。热降解过程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盐酸丁咯地尔脱盐酸、脱羧裂解,剩下苯环骨架结构;第二阶段是苯环骨架完全氧化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拉曼光谱 盐酸丁咯地尔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厂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工程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薛龙 张强 +3 位作者 朱加勇 卢东昱 徐永军 李奇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河北省某乡镇新建市政污水集中处理工程,设计近期规模6 000 m^(3)/d,由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以及配套污水管网等组成,污水处理厂出水经人工湿地进一步处理后排放河道,总排放口出水水质执行地表水准Ⅱ类标准。针对该工程排放标准较高、... 河北省某乡镇新建市政污水集中处理工程,设计近期规模6 000 m^(3)/d,由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以及配套污水管网等组成,污水处理厂出水经人工湿地进一步处理后排放河道,总排放口出水水质执行地表水准Ⅱ类标准。针对该工程排放标准较高、冬季低温稳定运行难度较大等特点,设计污水处理厂采用多级AO-MBR+臭氧催化氧化的工艺流程,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潜流湿地与温室大棚相结合的形式。工程建成后已连续运行6个月,总出水COD、NH_(3)-N、TN、TP月均浓度范围分别为12.9~14.4、0.16~0.43、6.77~8.77、0.06~0.08 mg/L。介绍了该工程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工艺参数、池型布置及设计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准Ⅱ类标准 多级AO-MBR 臭氧催化氧化 人工湿地 温室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F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工程实例
7
作者 卢东昱 徐韡卿 张进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5,共6页
针对江苏省某印染园区污水处理厂原有工艺流程长、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采用曝气生物再生活性炭滤池技术为核心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COD、TN、NH_(3)-N及TP分别为58 mg/L、8.8 mg/L、0.9 mg/L和0.3 mg/L,出水水质... 针对江苏省某印染园区污水处理厂原有工艺流程长、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采用曝气生物再生活性炭滤池技术为核心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COD、TN、NH_(3)-N及TP分别为58 mg/L、8.8 mg/L、0.9 mg/L和0.3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18)表3标准,悬浮物(SS)及色度也达到了相关行业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2标准。同时,与原工艺相比,该工艺大幅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约50%的占地面积,节省了约50%的运行成本,年节约运行成本16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BACF工艺 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摆振动观测及其相图分析
8
作者 黄镜荣 崔新图 +2 位作者 李达亮 冯远军 卢东昱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4年第1期74-80,共7页
对扭摆的自由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等各类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和深入讨论,使学生对相图的概念有比较深的认识。
关键词 扭摆 传感器 数据采集卡 自由振动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学多通道分析仪与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的紫外-可见光区吸收光谱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畅 王世才 卢东昱 《物理实验》 2005年第12期38-41,共4页
应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吸光光度法,通过光学多通道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叶绿素提取液和叶绿素晶体分别进行了紫外-可见光区吸收光谱的探测,并对其吸收曲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对文献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叶绿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南水北调中线水厂工程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薛龙 张强 +2 位作者 卢东昱 骆平 张振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10期139-147,共9页
河南省某县南水北调中线水厂工程设计总规模为8万m3/d。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质以及城区用水情况,设计采用机械混合絮凝+斜管沉淀+V型滤池的净水工艺,厂区预留深度处理用地,污泥采用带式浓缩脱水机处理后外运处置。对该厂建成后连续4... 河南省某县南水北调中线水厂工程设计总规模为8万m3/d。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质以及城区用水情况,设计采用机械混合絮凝+斜管沉淀+V型滤池的净水工艺,厂区预留深度处理用地,污泥采用带式浓缩脱水机处理后外运处置。对该厂建成后连续4年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产水水质良好,出厂水浑浊度稳定在0.3 NTU左右。实际工艺运行参数中,聚合氯化铝(PAC,10%有效成分)平均用量为30~40 mg/L,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为0~0.25 mg/L,二氧化氯折合有效氯投加量为3~4 mg/L,绝干污泥产率为0.3~0.4 t DS/(104 m^(3))。文章介绍了该工程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并将设计和实际运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总结,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水厂 工艺设计 运行情况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T技术去除印染废水有机物特性研究
11
作者 张进伟 卢东昱 +4 位作者 麻倩 张强 张薛龙 曹媛 骆平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3期21-25,共5页
通过投加高效活性炭进行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PACT)处理印染废水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印染废水中主要含有1,2-丙二胺、丙酮、2-乙基己醇等长链及苯环结构有机物,PACT技术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由20种减少到10种,大部分大分子... 通过投加高效活性炭进行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PACT)处理印染废水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印染废水中主要含有1,2-丙二胺、丙酮、2-乙基己醇等长链及苯环结构有机物,PACT技术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由20种减少到10种,大部分大分子有机物都被去除或转化为溶解性的小分子有机碳。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很高,富集的Thauera及Pseudomonas优势菌属微生物对难降解物质以及氮的去除起到了重要作用。代谢机制类的功能基因数量最多,糖基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具有显著的数量优势,有效去除或降解难降解有机物。PACT技术对印染废水COD去除率稳定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活性炭 难降解有机物 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处理印染园区废水的影响因数研究
12
作者 沈为 吴运松 +2 位作者 卢东昱 张强 李伟 《化工管理》 2016年第35期300-301,共2页
Fenton氧化法处理印染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采用烧杯静态试验研究了反应pH值、[Fe^(2+)]/[H_2O_2]投加量之比、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最终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烧杯静态试验确定的反应条件,考察Fenton中试运行效果的稳... Fenton氧化法处理印染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采用烧杯静态试验研究了反应pH值、[Fe^(2+)]/[H_2O_2]投加量之比、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最终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烧杯静态试验确定的反应条件,考察Fenton中试运行效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pH值=3~4,[Fe^(2+)]=[H_2O_2]=200mg/L,反应时间<1h时静态试验处理效果最佳。相同条件下中试出水水质稳定,满足现有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对CODcr的排放要求(CODcr<6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 反应条件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典型城市污水厂一级A达标排放中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东昱 李伟 +4 位作者 张强 魏巍 赵振宇 苏凯 杨永录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102,共4页
以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O处理工艺为背景,在冬季10月—12月份进水水质条件下,通过中试和生产现场进行对比,分别研究投加碳源、增加内回流比、扩大缺氧池容积等对生物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投加95 mg/L的葡萄糖使废水C/N值达到3~4... 以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O处理工艺为背景,在冬季10月—12月份进水水质条件下,通过中试和生产现场进行对比,分别研究投加碳源、增加内回流比、扩大缺氧池容积等对生物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投加95 mg/L的葡萄糖使废水C/N值达到3~4、外回流比为100%、内回流比达到250%、扩大缺氧池容积使停留时间增加到4.13 h、FeCl2投加量为10 mg/L时,最终可使污水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水达标排放 投加碳源 外回流比 内回流比 缺氧池停留时间
原文传递
低负荷城市污水厂的运行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6
14
作者 温荣平 卢东昱 +1 位作者 郭伟 徐国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44-146,150,共4页
针对南方城市污水厂普遍存在的进水水质偏低的问题,结合A2/O工艺处理低浓度污水的实际运行情况,具体分析了低负荷形成的原因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运行的方案。实际运行中好氧池MLSS由设计值的3.5 g/L下调至2.5 g/L,采用曝气链... 针对南方城市污水厂普遍存在的进水水质偏低的问题,结合A2/O工艺处理低浓度污水的实际运行情况,具体分析了低负荷形成的原因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运行的方案。实际运行中好氧池MLSS由设计值的3.5 g/L下调至2.5 g/L,采用曝气链间隔运行(按4 h周期启闭曝气链)和关闭内回流系统的运行模式后,实际污泥负荷为0.07 kgBOD/(kgMLSS.d),污泥性状得到有效改善。优化后的运行结果表明,好氧池的溶解氧变化幅度由4.78 mg/L降至0.82mg/L,活性污泥中有机物含量由48%提高至63%,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综合处理电耗节省0.05 kW.h/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厂 低负荷 优化运行 间隔曝气 污泥负荷
原文传递
北京市某污水厂基于准地表Ⅲ类水体出水标准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伟 卢东昱 +2 位作者 陈永玲 张强 麻倩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60,共5页
针对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表1的A标准的出水限值,北京市某污水厂采用多段生物法+高密度沉淀池/超滤膜/臭氧氧化消毒深度组合工艺。介绍了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并对实际运行效果... 针对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表1的A标准的出水限值,北京市某污水厂采用多段生物法+高密度沉淀池/超滤膜/臭氧氧化消毒深度组合工艺。介绍了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并对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段生物处理工艺可以将TN降到10 mg/L以下,结合多段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使整个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其他出水指标均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接近地表水Ⅲ类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地表水Ⅲ类水质 多段生物处理 深度处理组合工艺
原文传递
印染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设计实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为 吴运松 +2 位作者 卢东昱 张强 李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7-70,共4页
介绍了常州市某印染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设计。分析确定了厂内主要臭气产生源,并根据不同建(构)筑物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密闭方式。调节池、初沉池及污泥浓缩池均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碳钢骨架-反吊膜"结构,避免了钢... 介绍了常州市某印染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设计。分析确定了厂内主要臭气产生源,并根据不同建(构)筑物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密闭方式。调节池、初沉池及污泥浓缩池均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碳钢骨架-反吊膜"结构,避免了钢结构与臭气直接接触,同时使初沉池、浓缩池的刮泥机桥架随"钢-膜结构"围绕中心一起转动,减少了密封体积。所有臭气采用玻璃钢管道送至生物滤池进行集中处理。工程竣工后,对排放口及厂界无组织排放各项污染物指标进行了取样分析,各项指标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处理厂 除臭设计 膜结构加盖 生物除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