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联合分期针刺疗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卜鑫燕 冯璐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分期针刺疗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分期针刺疗法,研究组在对...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分期针刺疗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分期针刺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峰流速(Vp)、搏动指数(PI)]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m、V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分期针刺疗法应用于中风后偏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以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神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分期针刺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分期针刺疗法 中风 偏瘫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缺损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刮痧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冯璐 卜鑫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刮痧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刮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刮痧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刮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39/45),高于对照组的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IP、GAS、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刮痧治疗肠梗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胃肠激素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刮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加减 保留灌肠 刮痧 肠梗阻 炎性因子 胃肠激素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证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冯璐 卜鑫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胶体果胶铋胶...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痛、胃胀、嗳气和食少等中医证候积分和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NR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慢性胃炎 肝胃气滞证 中医证候积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4
作者 卜鑫燕 冯璐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4期122-12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rTMS治疗频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低频...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rTMS治疗频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低频(1 Hz)rTMS治疗,观察组行高频(10 Hz)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MMSE和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BI评分、MMSE评分和FMA评分,以及降低NIHSS评分,效果优于低频rTM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