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并发假性黑棘皮病1例
1
作者 卜晓琳 王国江 +3 位作者 范娟 邬思远 张玲玲 顾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因躯干、四肢皮疹2年,于2022年3月8日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项部、躯干及上肢出现污褐色斑片,偶有瘙痒,逐渐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皮炎、皮肤干燥,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尿... 1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因躯干、四肢皮疹2年,于2022年3月8日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项部、躯干及上肢出现污褐色斑片,偶有瘙痒,逐渐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皮炎、皮肤干燥,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尿素霜治疗无效。患者自幼体型偏胖,平时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假性黑棘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无针水光导入氨甲环酸注射液对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邬思远 张玲玲 +1 位作者 赵文琪 卜晓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无针水光导入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黄褐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皮肤科诊断为稳定期黄褐斑的56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接受Q开关Nd:YA...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无针水光导入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黄褐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皮肤科诊断为稳定期黄褐斑的56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接受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每4周治疗1次;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针水光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间隔2周1次,治疗持续24周为研究终点。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患者随访半年,观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MASI评分分别为(10.41±4.91)分、(9.76±4.06)分和(7.72±3.03)分,低于对照组的(11.25±4.99)分、(10.61±4.35)分和(9.23±3.63)分,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周、20周和24周MASI评分分别为(5.35±2.41)分、(4.09±1.41)分和(3.21±0.99)分,低于对照组的(7.95±3.11)分、(7.59±2.91)分和(6.14±2.5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1%比65.38%,χ^(2)=5.650,P=0.017)。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7.69%比30.77%,χ^(2)=4.457,P=0.03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比36.36%,χ^(2)=5.301,P=0.021)。结论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无针水光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联合治疗 氨甲环酸 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 无针水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SI M38-A2及M27-A3方案分析足癣36株真菌的药敏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卜晓琳 范娟 +3 位作者 胡晓莉 蒋建华 瞿子伟 顾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咪康唑、5-氟胞嘧啶对36株足癣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特征。方法对55例临床疑似足癣患者行真菌镜检、培养和鉴定。分别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 目的探讨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咪康唑、5-氟胞嘧啶对36株足癣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特征。方法对55例临床疑似足癣患者行真菌镜检、培养和鉴定。分别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M38-A2和M27-A3方案针对其中的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检测8种药物对不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镜检及培养均为阳性的真菌36株,计8个菌种: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属2大类:皮肤癣菌、念珠菌。8种药物对8种真菌的MIC值比较,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皮肤癣菌和念珠菌2大类比较,除伊曲康唑外(P>0.05),其余7种药物的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的平均秩次最小。5-氟胞嘧啶对念珠菌的平均秩次最小。结论上述8种药物的体外药敏实验提示,8种药物对8种真菌的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除伊曲康唑外,其余7种药物对皮肤癣菌和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相对而言,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抑菌效果更好,5-氟胞嘧啶对念珠菌抑菌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癣 皮肤癣菌 念珠菌 药敏实验 M38-A2 M27-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H(1-34)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卜晓琳 毕新岭 +4 位作者 顾军 汪五清 史玉玲 徐晓光 王国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4,238,共5页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技术,筛选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h PTH(1-34)]作用角质形成细胞后,156种蛋白酪氨酸激酶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培养Ha Ca T角质形成细胞株,rh PTH(1-34)诱导细胞,经过总蛋白质提取、BCA蛋白质定量、酪氨酸磷酸化抗...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技术,筛选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h PTH(1-34)]作用角质形成细胞后,156种蛋白酪氨酸激酶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培养Ha Ca T角质形成细胞株,rh PTH(1-34)诱导细胞,经过总蛋白质提取、BCA蛋白质定量、酪氨酸磷酸化抗体检测、图象和数据采集,筛选出差异蛋白,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56种蛋白中,rh PTH(1-34)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种蛋白表达差异2倍以上,其中16种显著上调,分别为:Csk,Dtk,Eph A4,Eph A5,Eph B2,Eph B3,Erb B4,FAK,Insulin R,LTK,PDGFR-α,ROS,Tie-1,Tie-2,Tyk2,TYRO10;4种显著下调,分别为:EGFR,JAK3,ALK,Eph B1。其中与银屑病相关的EGFR,JAK3,Tyk2,Eph A4主要涉及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调节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结论 rh PTH(1-34)可影响Ha Ca T细胞内一组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其中EGFR,JAK3,Tyk2,Eph A4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蛋白酪氨酸激酶 差异表达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和甲状旁腺素相关肽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卜晓琳 毕新岭 +3 位作者 徐晓光 高志祥 李慧 顾军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甲状旁腺素(PTH)和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 P)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相同的膜受体,在人体钙、磷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PTH和PTHr P及其受体除表达于肿瘤组织外,在皮肤、毛囊等正常组织也有表达。它们对表... 甲状旁腺素(PTH)和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 P)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相同的膜受体,在人体钙、磷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PTH和PTHr P及其受体除表达于肿瘤组织外,在皮肤、毛囊等正常组织也有表达。它们对表皮增殖分化、毛发生长的生理作用等方面,有望成为银屑病等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卜晓琳 张登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98-201,共4页
micro RNAs(mi RNAs)是一组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中,在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主要影响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等,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银屑病是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免疫介导的慢性... micro RNAs(mi RNAs)是一组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中,在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主要影响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等,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银屑病是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研究发现多种mi RNAs在银屑病中表达异常,是该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节因子。mi RNAs及其靶基因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并能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RNAS 银屑病 发病机制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疗法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卜晓琳 张玲玲 +1 位作者 邬思远 赵文琪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第5期451-456,共6页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3例结节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序贯组22例,接受三阶段“序贯疗法”,第一阶段3次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每2周治疗1次,联合抗生素口服;第二阶段...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3例结节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序贯组22例,接受三阶段“序贯疗法”,第一阶段3次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每2周治疗1次,联合抗生素口服;第二阶段3次化学换肤,每2周治疗1次,联合异维A酸口服;第三阶段继续口服异维A酸。对照组21例,口服异维A酸治疗。均治疗持续16周为研究终点。每次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随访半年,比较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第一阶段2、3次治疗后,序贯组有效率分别为9.09%、22.73%,对照组有效率为0、4.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第二阶段1、2、3次治疗后,序贯组有效率分别为50.00%、90.90%、100%,对照组为23.81%、42.86%、66.67%,其中第二阶段2、3次治疗后序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第三阶段治疗后,序贯组有效率保持100%,对照组为85.71%,序贯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半年,序贯组未复发或明显改善者占比为100%,对照组占比为73.33%。序贯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囊肿型痤疮 序贯疗法 光动力疗法 化学换肤 异维A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垢着病1例
8
作者 卜晓琳 蒋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6-166,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儿男,8岁,学生,因“包皮污垢样褐色痂皮3个月”,于2016年4月就诊。患儿半年来生殖器部位未认真擦洗,3个月前包皮出现淡褐色污垢样痂皮,无自觉症状。
关键词 皮肤垢着病 包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hall-White综合征2例
9
作者 卜晓琳 蒋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49-350,共2页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24岁,职员。因双上肢下垂后白斑8年,于2016年6月就诊。患者8年前双上肢出现白色斑点,下垂及遇冷时明显,上抬、摩擦患处或遇热后减轻至消退,无明显自觉症状。既往体健,性格开朗,否认失眠、多梦、心悸、心慌等...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24岁,职员。因双上肢下垂后白斑8年,于2016年6月就诊。患者8年前双上肢出现白色斑点,下垂及遇冷时明显,上抬、摩擦患处或遇热后减轻至消退,无明显自觉症状。既往体健,性格开朗,否认失眠、多梦、心悸、心慌等。吸烟史8年,每天约1包,白斑会随吸烟量增多而加重。家族无类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SHALL-WHITE综合征 Bier贫血斑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组织工程研究现状
10
作者 卜晓琳 陆洪光 +1 位作者 王新宇 彭琳琳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7年第4期209-212,共4页
人们将组织工程的技术和原理运用于皮肤再造已经成功的研制出了各种类型的皮肤替代物。组织工程化皮肤大致可分为:表皮替代物,真皮替代物,具有表皮真皮双层结构的复合皮肤替代物三种类型。本文就各种皮肤替代物的研制方法和应用,皮肤组... 人们将组织工程的技术和原理运用于皮肤再造已经成功的研制出了各种类型的皮肤替代物。组织工程化皮肤大致可分为:表皮替代物,真皮替代物,具有表皮真皮双层结构的复合皮肤替代物三种类型。本文就各种皮肤替代物的研制方法和应用,皮肤组织工程的发展和展望做了简要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组织工程 皮肤替代物 皮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伴发代谢相关性疾病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建华 卜晓琳 范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伴发代谢相关性疾病的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06例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伴发代谢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300例同期健康体...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伴发代谢相关性疾病的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06例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伴发代谢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3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伴发代谢相关性疾病的情况作比较。结果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伴发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症和肥胖的几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银屑病组中男性患代谢综合症(22.22%)和高尿酸血症(30.00%)均高于女性患者(6.25%,6.25%,P<0.05)。对照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合并各种代谢相关性疾病与无代谢相关性疾病比较,在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年龄更大。在病程、发病年龄和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严重程度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生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合并有多种代谢相关性疾病的银屑病患者,合并的代谢相关性疾病数量越多,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越重。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常伴发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及肥胖等代谢相关性疾病。男性较女性患者更易伴发高代谢综合征和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年龄更大,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生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合并的代谢相关性疾病数量越多,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越重。因此应重视银屑病患者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代谢相关性疾病 新疆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调CO2激光对尖锐湿疣患者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蕾 谷金鹏 +4 位作者 刘莉君 潘晓春 林向飞 付雪梅 卜晓琳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5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调CO2激光对尖锐湿疣患者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在上海市杨思医院诊治的6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调CO2激光联合γ-干...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调CO2激光对尖锐湿疣患者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在上海市杨思医院诊治的6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调CO2激光联合γ-干扰素治疗,观察组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调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CD4^+、CD4^+/CD8^+、CD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相比,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较低,干扰素-γ(IFN-γ)、IL-12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调CO2激光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卡介菌多糖核酸 调CO2激光 淋巴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玲玲 陆昊维 +2 位作者 谷金鹏 范娟 卜晓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316,共4页
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疾病,银屑病患者更易伴发糖尿病。有研究发现银屑病与糖尿病存在共同的致病基因,并且两者共享相似的基因突变。目前已知银屑病中所发生的炎症反应能促进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心... 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疾病,银屑病患者更易伴发糖尿病。有研究发现银屑病与糖尿病存在共同的致病基因,并且两者共享相似的基因突变。目前已知银屑病中所发生的炎症反应能促进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另一方面,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的脂肪因子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进一步促进银屑病的发生。同时,不良生活方式也是两种疾病共有的危险因素。银屑病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生物学基础的关联,两者的相关性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糖尿病 糖代谢 炎症因子 脂肪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燥止痒胶囊佐治老年性全身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瞿子伟 谷金鹏 卜晓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5年第6期405-406,410,共3页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佐治老年全身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以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70例老年性全身皮肤瘙痒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晨起顿服10mg咪唑斯汀,观...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佐治老年全身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以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70例老年性全身皮肤瘙痒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晨起顿服10mg咪唑斯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完全相同的基础上加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3次/d。两组均2w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并评价疗效。采用4级评分法对患者的症状相关指标分别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瘙痒程度、发生频率、瘙痒持续时间、自觉病情程度、皮肤干燥程度、继发皮损等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O.05),提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症状比对照组改善明显;而在瘙痒面积和睡眠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有确切的辅佐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全身性皮肤瘙痒症 润燥止痒胶囊 咪唑斯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汤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疗效及外周血T-bet/GATA3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五清 王峰 +2 位作者 高志祥 卜晓琳 顾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从消银汤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疗效及血清中T-bet/GATA3平衡影响,探讨消银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中医辨证评分的变化及外周血中T-bet、GATA3及T-bet/GA... 目的从消银汤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疗效及血清中T-bet/GATA3平衡影响,探讨消银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中医辨证评分的变化及外周血中T-bet、GATA3及T-bet/GATA3水平变化,并对其与皮损严重度作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bet及T-bet/GATA3分别为0.14±0.07、5.55±0.9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银屑病患者外周血GATA3为0.15±0.06,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经药物治疗后T-bet、T-bet/GATA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GATA3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改变不明显。T-bet/GATA3与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消银汤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bet、T-bet/GATA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汤 银屑病 T-BET/GAT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消银汤药物血清对EGF诱导的HaCaT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五清 卜晓琳 +2 位作者 毕新岭 高志祥 顾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消银汤药物血清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HaCaT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HaCaT细胞株为靶细胞.观察中药消银汤药物血清对10ng/mL EGF信号刺激下HaCaT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 目的探讨中药消银汤药物血清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HaCaT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HaCaT细胞株为靶细胞.观察中药消银汤药物血清对10ng/mL EGF信号刺激下HaCaT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结果中药消银汤药物血清影响EGF信号刺激下HaCaT细胞的生长状态并抑制其生长速度;不同浓度消银汤处理的HaCaT细胞,48h时表现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延长和药物剂量加大,抗增殖作用愈明显;高浓度组,48h和72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9.47%和73.76%。与对照组相比,经消银汤作用48h后,细胞G_1期比例显著增加,S期与G_2期比例则显著下降,并可抑制G_1/G_2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汤 EGF HACA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双重非对称性带状疱疹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文琪 卜晓琳 张玲玲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4期347-349,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因“躯干皮疹伴痛4d”,于2021年5月17日就诊。4d前患者在劳累后,发现左侧肋间出现皮疹。3d前右侧颈部、胸背部出现类似皮疹。无发热。未治疗。否认发疹前特殊药物服用史、虫咬及特殊化学物质接触史。否认糖尿病... 1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因“躯干皮疹伴痛4d”,于2021年5月17日就诊。4d前患者在劳累后,发现左侧肋间出现皮疹。3d前右侧颈部、胸背部出现类似皮疹。无发热。未治疗。否认发疹前特殊药物服用史、虫咬及特殊化学物质接触史。否认糖尿病、肿瘤、结核及其他免疫缺陷性疾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余无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性疾病 食物过敏史 右侧颈部 虫咬 发疹 带状疱疹 化学物质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下骨疣18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陆昊维 黄国华 +1 位作者 卜晓琳 谷金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0-72,共3页
报道18例甲下骨疣。男7例,女11例,平均28岁。发生于第一足趾15例,第二、三、五足趾各1例。临床表现为末节趾甲甲床偏向一侧、或局部增厚隆起、可有甲畸形,末端可见结节,伴疼痛。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趾甲生长良好,随访6个月~5年,... 报道18例甲下骨疣。男7例,女11例,平均28岁。发生于第一足趾15例,第二、三、五足趾各1例。临床表现为末节趾甲甲床偏向一侧、或局部增厚隆起、可有甲畸形,末端可见结节,伴疼痛。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趾甲生长良好,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本病易误诊,多误诊为甲沟炎、甲癣、甲周疣。X光检查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下骨疣 甲下赘生物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诱导过表达EGFR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差异表达转录因子的筛选
19
作者 赵文琪 邬思远 +2 位作者 范娟 张玲玲 卜晓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14-321,共8页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hPTH(1-34)]影响角质形成细胞(KC)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差异转录因子,以探讨rhPTH(1-34)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培养的HaCaT细胞,使之过表达EGFR。rhPTH(1-34...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hPTH(1-34)]影响角质形成细胞(KC)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差异转录因子,以探讨rhPTH(1-34)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培养的HaCaT细胞,使之过表达EGFR。rhPTH(1-34)组加入0.01μmol/L rhPTH(1-34),空白组加入等量DMEM溶液。抽提两组细胞RNA,用紫外吸收测定法和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RNA产量和质量检测。合成cDNA,实时定量PCR扩增,对文库有效浓度进行准确定量。上机测序,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DESeq2软件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以|log_2foldchange|≥1且P<0.05作为筛选条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hPTH(1-34)组和空白组共表达的基因数目12455个,rhPTH(1-34)组单独表达421个,空白组单独表达461个。rhPTH(1-34)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基因共185个,其中108个上调,77个下调。下调中,|log_2foldchange|最高的5个差异转录因子为ZNF525、ZNF774、ZNF576、ZBTB42和POU4F1(P<0.05)。其中ZNF774、POU4F1主要涉及Notch2、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结论rhPTH(1-34)抑制KC增殖可能与下调ZNF525、ZNF774、ZNF576、ZBTB42、POU4F1表达有关。其中ZNF774、POU4F1可能与KC增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角质形成细胞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20
作者 陆昊维 卜晓琳 张菁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4期576-57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手部、口腔毛细血管扩张十余年。十余年前患者手部及口腔出现毛细血管扩张,逐渐增多增大,无痛痒,伴反复自发性鼻出血,口腔、舌面出血,曾多次至当地医院行压迫止血处理。无呕血、黑便。平素常感乏力。于2017年7月... 1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手部、口腔毛细血管扩张十余年。十余年前患者手部及口腔出现毛细血管扩张,逐渐增多增大,无痛痒,伴反复自发性鼻出血,口腔、舌面出血,曾多次至当地医院行压迫止血处理。无呕血、黑便。平素常感乏力。于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有哮喘病史近10年。患者女儿手指及足趾有类似皮疹,并伴有反复自发性鼻出血。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生命体征平稳。轻度贫血貌,面色苍白。皮肤科检查:舌面、唇部及口腔黏膜见散发岛屿状扩张毛细血管网,略高于舌面,直径约(1~4)mm,加压后岛状物消失(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贫血貌 毛细血管网 面色苍白 哮喘病史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舌面 鼻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