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电线脱冰跳跃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孟遂民 单鲁平 杨暘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1,162,共4页
针对输电线覆冰脱落使杆塔承受动态冲击荷载和不平衡张力,且导线的上下跳跃减小了相间导线电气间隙,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了某跨越段线路三自由度模型,数值仿真计算了导线脱冰的动力响应,并研究了风荷载作用下覆冰厚度、脱冰方式及导线应... 针对输电线覆冰脱落使杆塔承受动态冲击荷载和不平衡张力,且导线的上下跳跃减小了相间导线电气间隙,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了某跨越段线路三自由度模型,数值仿真计算了导线脱冰的动力响应,并研究了风荷载作用下覆冰厚度、脱冰方式及导线应力对中间档导线脱冰的动力影响,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 脱冰 跳跃 找形 数值模拟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动力学分析中的找形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孟遂民 单鲁平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10期43-47,共5页
输电线静态平衡位置找形是动力学分析的前提,找形精确与否对后续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介绍了输电线找形中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以某跨越档为例,分别对导线在自重和覆冰荷载下进行找形,着重分析了非均布荷载作用下这2种方法找形的差异。... 输电线静态平衡位置找形是动力学分析的前提,找形精确与否对后续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介绍了输电线找形中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以某跨越档为例,分别对导线在自重和覆冰荷载下进行找形,着重分析了非均布荷载作用下这2种方法找形的差异。结果表明,均布荷载作用时,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对导线静态平衡位置找形有相同的效果;非均布荷载作用时,有限元法得到的结果相对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形 解析法 有限元法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常用带电跨越架线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吕江林 孟遂民 单鲁平 《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 2008年第3期43-46,共4页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带电跨越架线方法,从技术性、经济性、可靠性、可操作性、环保性五方面对输电线路带电架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类带电跨越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优缺点,指出其发展方向,...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带电跨越架线方法,从技术性、经济性、可靠性、可操作性、环保性五方面对输电线路带电架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类带电跨越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优缺点,指出其发展方向,为带电跨越方案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跨越 索道 跨越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电力电缆稳态热路模型分析及载流量计算 被引量:27
4
作者 卞佳音 李永兰 +4 位作者 单鲁平 徐研 杨坤朋 邱漫诗 金海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101,共6页
通过对交流500 kV XLPE电力电缆各层材料进行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测得电缆各层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及电缆稳态工作温度下各层材料的热阻系数,并对电缆各层材料的热阻进行归并处理,然后按IEC 60287-1-1:2006对敷设于隧道中的交流5... 通过对交流500 kV XLPE电力电缆各层材料进行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测得电缆各层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及电缆稳态工作温度下各层材料的热阻系数,并对电缆各层材料的热阻进行归并处理,然后按IEC 60287-1-1:2006对敷设于隧道中的交流500 kV电力电缆建立稳态热路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稳态热路模型可计算分析电缆各层热阻、外界环境热阻、电缆损耗及电缆温升等,同时得到大截面、五分裂的交流500 kV电力电缆在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下的载流量I为2 543 A。通过温升实验表明,电缆载流量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验证了该模型对电缆载流量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500 kV电力电缆 载流量 稳态热路模型 热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周期性负荷载流量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志豪 李永兰 +4 位作者 徐研 单鲁平 邱漫诗 金海云 高乃奎 《电线电缆》 2019年第3期6-11,共6页
介绍了电力电缆周期性载流量计算解析法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电缆的敷设方式、运行条件、周围环境的不同,对周期性负荷因数计算进行了分类概述。由于阶跃函数电流持续时间长短不同,因此分别建立长时及短时电缆绝缘暂态热路模型,对高压电缆... 介绍了电力电缆周期性载流量计算解析法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电缆的敷设方式、运行条件、周围环境的不同,对周期性负荷因数计算进行了分类概述。由于阶跃函数电流持续时间长短不同,因此分别建立长时及短时电缆绝缘暂态热路模型,对高压电缆本体暂态温升进行了研究;并对电缆表面至外界环境温升与敷设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不同运行状态下电力电缆周期性负荷因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与定性分析;同时还指出了周期性载流量计算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载流量 周期性负荷因数 暂态热路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复杂障碍物环境中机械臂避障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许继葵 石银霞 +2 位作者 单鲁平 徐研 蒋勋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1期88-92,共5页
针对隧道巡检机器人的应用需求,普通RGB相机只能得到二维图像信息,无法有效获取深度信息以及被遮挡的障碍物位置信息。因此无法有效引导机械臂避开障碍物。通过图像和机械臂末端反馈力构建综合环境感知系统,设计奖惩函数作为无模型强化... 针对隧道巡检机器人的应用需求,普通RGB相机只能得到二维图像信息,无法有效获取深度信息以及被遮挡的障碍物位置信息。因此无法有效引导机械臂避开障碍物。通过图像和机械臂末端反馈力构建综合环境感知系统,设计奖惩函数作为无模型强化学习算法的环境信息,引导机械臂避开障碍达到目标点。最后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机器人 避障 强化学习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隧道光纤传感器变形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卞佳音 李卫海 +2 位作者 郑志豪 单鲁平 陈文教 《工程勘察》 2017年第9期54-57,66,共5页
本文分析了隧道结构安全监测有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特点,包括全站仪监测方法,静力水准进行隧道纵断面沉降测量,地面激光扫描仪技术,电测传感器测量等,重点研究光纤传感技术在电力电缆隧道变形监测中应用。对三种不同应变光纤传感器(FBG,BOT... 本文分析了隧道结构安全监测有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特点,包括全站仪监测方法,静力水准进行隧道纵断面沉降测量,地面激光扫描仪技术,电测传感器测量等,重点研究光纤传感技术在电力电缆隧道变形监测中应用。对三种不同应变光纤传感器(FBG,BOTDAR,Rayleigh-OFDR)进行分析,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它们在变形监测应用的有关问题,而后介绍了一个工程研究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隧道 隧道结构 变形监测 光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电力电缆故障定位 被引量:6
8
作者 卞佳音 徐研 +2 位作者 张珏 单鲁平 陈文教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1期26-29,34,共5页
针对电力电缆埋于地下不利于故障定位的问题,文中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电力电缆的现实影像转换到虚拟屏幕中,使得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更加方便、快捷。该故障定位策略通过将电缆当前所处环境的图像编码数据与位姿数据投射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针对电力电缆埋于地下不利于故障定位的问题,文中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电力电缆的现实影像转换到虚拟屏幕中,使得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更加方便、快捷。该故障定位策略通过将电缆当前所处环境的图像编码数据与位姿数据投射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中,同时能够将获取的图像与典型模型库进行对比和匹配。用此步骤生成的图像源数据触发三维定位注册,实现故障电缆的快速定位,并将故障电缆的虚拟影像显示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中。文中所述的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策略,能够实现在不开挖电缆、不现场勘探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电缆。通过将电缆状态真实地显示在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上,方便检修人员快速找到故障。该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方法不受电磁波的影响,在非故障线路段检测时也无需停电,显著减少了检修难度与停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增强现实 故障定位 图像编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技术的电力线路智能巡检系统 被引量:4
9
作者 许继葵 徐研 +2 位作者 张珏 单鲁平 郑志豪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1期84-88,共5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电力线路巡检系统图像分辨率与检测精度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R技术的电力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基于MR技术设计了包含操作界面、综合分析、指导监督等模块的智能巡检系统整体架构,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结合获取线路的实... 针对复杂环境下电力线路巡检系统图像分辨率与检测精度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R技术的电力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基于MR技术设计了包含操作界面、综合分析、指导监督等模块的智能巡检系统整体架构,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结合获取线路的实时图像。结合人眼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线性边缘的电力线路检测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系统对图像的处理能力。基于混合现实平台对所提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力线路巡检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线路中存在的障碍物,且检测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技术 智能巡检 电力线路 虚拟与现实 线性边缘 HoloLe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保护盒的高压电缆接头散热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健健 张珏 +5 位作者 包淑珍 单鲁平 苏俊亮 徐研 慕容啟华 贺伟 《广东电力》 2021年第7期120-126,共7页
针对高压电缆接头加装保护盒后的过热问题,对电缆接头的传热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根据散热路径的不同,提出在保护盒腔体内填充导热胶体和在电缆本体段增加风机的2种散热措施。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电缆接头的二维轴对称仿真模型,迭代计算接... 针对高压电缆接头加装保护盒后的过热问题,对电缆接头的传热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根据散热路径的不同,提出在保护盒腔体内填充导热胶体和在电缆本体段增加风机的2种散热措施。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电缆接头的二维轴对称仿真模型,迭代计算接头及本体的导体温度,分析2种措施的散热改进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散热措施的情况,2种不同原理的散热措施均能显著降低电缆接头的导体温度;但是,当填充介质的导热系数超过1 W/(m·K),或风速超过5 m/s时,电缆接头的散热改进效果几乎相同,线路载流量的提升增幅约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接头 保护盒 对流换热 轴向传热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GIS技术在电力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银霞 刘群 +1 位作者 何泽斌 单鲁平 《电工技术》 2019年第2期47-49,共3页
本文针对长距离大容量电缆隧道环境,阐述了BIM+GIS技术在3D可视化系统的应用。结合某项目的长距离隧道机器人巡检系统,从三维参数化模型建立、信息模型和GIS平台真实场景展示等方面研究了隧道环境机器人系统后台呈现的技术路线,最后分析... 本文针对长距离大容量电缆隧道环境,阐述了BIM+GIS技术在3D可视化系统的应用。结合某项目的长距离隧道机器人巡检系统,从三维参数化模型建立、信息模型和GIS平台真实场景展示等方面研究了隧道环境机器人系统后台呈现的技术路线,最后分析了BIM+GIS技术在电缆隧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BIM应用在电力隧道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隧道 BIM+GIS 场景展示 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电网高压电缆运维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卞佳音 单鲁平 《机电工程技术》 2014年第2期25-28,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电缆线路的设备规模与日俱增,给电缆运行管理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城市高压电缆运行及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城市电缆运行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运行中的经验,介绍了高压电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点和电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电缆线路的设备规模与日俱增,给电缆运行管理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城市高压电缆运行及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城市电缆运行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运行中的经验,介绍了高压电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点和电缆线路防外力破坏措施,并对线路和隧道全面的状态监测及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 电缆 全生命周期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填充材料对高压电缆接头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俊亮 包淑珍 +5 位作者 张珏 单鲁平 肖健健 慕容啟华 黄宇平 徐研 《电线电缆》 2023年第1期12-16,共5页
高压电缆接头是线路中的热点位置,限制着线路载流量的提升。为了探究加装保护盒以及保护盒内填充不同材料对电缆接头导体温度的影响,搭建了高压电缆接头的大电流温升试验平台,对比分析了电缆接头未装保护盒、加装保护盒、保护盒内填充... 高压电缆接头是线路中的热点位置,限制着线路载流量的提升。为了探究加装保护盒以及保护盒内填充不同材料对电缆接头导体温度的影响,搭建了高压电缆接头的大电流温升试验平台,对比分析了电缆接头未装保护盒、加装保护盒、保护盒内填充传统密封胶,以及保护盒内填充高导热材料4种情况的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相比于未装保护盒的情况,加装保护盒不会显著恶化电缆接头的散热环境。但是在保护盒内填充传统密封胶后严重阻碍电缆接头的散热,相比于未装保护盒时压接管的温度升高了8.1℃。保护盒内填充高导热材料后,压接管的温度显著下降。相比于未装保护盒的情况,其导体温度仅升高了2℃,大大增强了电缆接头的散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填充材料 高压电缆接头 保护盒 载流量 温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与铝护套接触形成白斑的实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卞佳音 单鲁平 +4 位作者 徐研 刘晓东 刘培镇 唐文川 何亚忠 《机电工程技术》 2021年第10期230-233,共4页
近年来高压、超高压XLPE绝缘电力电缆中出现的半导电缓冲层烧蚀现象严重影响电力电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理解缓冲阻水层与铝护套烧蚀机理,研究缓冲阻水层结构缺陷产生的原因,分别对工作在干燥和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电缆铝护套与半导电... 近年来高压、超高压XLPE绝缘电力电缆中出现的半导电缓冲层烧蚀现象严重影响电力电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理解缓冲阻水层与铝护套烧蚀机理,研究缓冲阻水层结构缺陷产生的原因,分别对工作在干燥和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电缆铝护套与半导电缓冲阻水带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电流集中某个点流过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与铝护套之间接触的位置,将引起电流烧蚀,缓冲阻水带会形成若干个烧蚀洞眼;往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分别加入5 mL、10 mL纯净水,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材受潮后与铝护套接触都有白斑生成,生成速率基本一致;同样是在相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在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与铝护套之间施加100 mA的交流电流,会加速白斑的生成,几分钟内就能快速生成白斑。白斑呈现高电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电缓冲阻水带 含水率 白斑生成实验 白斑成份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运行时缓冲层存在的分压电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卞佳音 单鲁平 +4 位作者 张珏 孔诗琦 刘晓东 刘培镇 罗小琨 《机电工程技术》 2021年第9期276-279,共4页
由于与缓冲层相邻的绝缘屏蔽层并非良导体,因此直接作为电极测量得到的缓冲层分压电压较实际缓冲层分压电压有误差。为更好地理解该误差出现的原因与解决方案,建立等效电路模型以解释直接使用绝缘屏蔽层作为电极时引入的误差。并通过在... 由于与缓冲层相邻的绝缘屏蔽层并非良导体,因此直接作为电极测量得到的缓冲层分压电压较实际缓冲层分压电压有误差。为更好地理解该误差出现的原因与解决方案,建立等效电路模型以解释直接使用绝缘屏蔽层作为电极时引入的误差。并通过在绝缘屏蔽层上方包覆一层铜带的方法,将半导电电极改善为良导体电极,将点电极改善为面电极,提高缓冲层分压电压测量的精确性。通过模拟实验,对比在外屏蔽绕包铜带与未绕包铜带电缆的分压电压。结果显示,绕包铜带电缆较未绕包铜带电缆分压电压小,应证了以绝缘屏蔽为电极将使分压电压测量结果偏大的观点。利用实验数据可拟合以绝缘屏蔽为电极和以铜带为电极的分压电压数值关系,通过该关系可推算得到运行电缆中缓冲层实际分压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屏蔽 绕包铜带 半导电缓冲阻水带 分压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110kV电缆瓷套终端发热漏油缺陷分析
16
作者 全万霖 李定宁 +3 位作者 孔诗琦 张珏 慕容啟华 单鲁平 《电工技术》 2022年第19期73-76,79,共5页
典型输电电缆瓷套终端尾管发热多为局部发热,在红外测温图片中表征为集中高亮度热点。针对某110 kV电缆瓷套终端红外测温中发现的尾管直至底座整体发热异常进行了分析,结合终端结构及后续现场抢修过程中发现的该组终端漏油情况,对此类... 典型输电电缆瓷套终端尾管发热多为局部发热,在红外测温图片中表征为集中高亮度热点。针对某110 kV电缆瓷套终端红外测温中发现的尾管直至底座整体发热异常进行了分析,结合终端结构及后续现场抢修过程中发现的该组终端漏油情况,对此类整体发热特征缺陷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该类终端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及工艺上可能的诱因,并从结构和工艺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为高压输电电缆运维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瓷套 发热 漏油 红外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