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人移民视角下闽粤客方言在印尼的传播 |
单韵鸣
|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华裔学生汉字书写特征的个案研究——基于与非汉字圈学生的比较 |
单韵鸣
安然
|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
2010 |
11
|
|
3
|
副词“真”和“很”的用法比较 |
单韵鸣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4 |
22
|
|
4
|
广州话动词“够”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
单韵鸣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5
|
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以《科技汉语阅读教程》系列教材为例 |
单韵鸣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28
|
|
6
|
广州话典型狭义处置句的变异 |
单韵鸣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7
|
粤语有定的“量+名”结构——基于交际话语和SVO语序的制约 |
单韵鸣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7
|
|
8
|
老挝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及与泰国学生的比较 |
单韵鸣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6 |
8
|
|
9
|
对外汉语教学中影视欣赏的选材问题--从《建国大业》和《家有儿女》两部影视作品谈起 |
单韵鸣
陈静雯
|
《电影评介》
|
2011 |
3
|
|
10
|
来华留学项目定制管理的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利物浦交换生项目为例 |
单韵鸣
李雪莲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7 |
2
|
|
11
|
广州话量词“条”的语体色彩再酌 |
单韵鸣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2
|
广州话动词完成体的变异 |
单韵鸣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3
|
进行中的方言语法变异实证研究——以广州话短暂体的变异为例 |
单韵鸣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4
|
电影欣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建国大业》为例 |
单韵鸣
陈静雯
|
《电影评介》
|
2010 |
3
|
|
15
|
谈“山寨”的崛起——兼论新词新语流行的语言学动因 |
单韵鸣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16
|
《红楼梦》中“给”和“与”的语用差别 |
单韵鸣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17
|
论广州话语篇中的“量+名”结构 |
单韵鸣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3
|
|
18
|
广州人语码转换代际差异研究 |
单韵鸣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21 |
2
|
|
19
|
广州话的话题化现象 |
单韵鸣
|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
2016 |
1
|
|
20
|
国际中文教育地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广东文化课程体系为例 |
单韵鸣
刘程
安然
麦茵茹
|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