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人移民视角下闽粤客方言在印尼的传播
1
作者 单韵鸣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5,共13页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华人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印尼华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以闽、粤、客方言为主。为了全面探究华人移民在印尼对汉语方言的传播,本文综合使用文献和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了华人移民在印尼的流布,从人际和群...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华人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印尼华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以闽、粤、客方言为主。为了全面探究华人移民在印尼对汉语方言的传播,本文综合使用文献和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了华人移民在印尼的流布,从人际和群体语言、组织语言、公共语言和跨文化语言多个维度描写闽、粤、客方言在印尼的传播。研究发现:(1)汉语方言在多个场域都是华人仅次于印尼语的交际语,在家庭域和华人家庭聚会上更超越印尼语,显示出最大的活力;(2)汉语方言也有向印尼本地人传播的迹象;(3)闽南话和客家话保留较好的代际传播链条,粤语的代际传播出现危机,汉语方言活力强弱差异导致方言转用的出现;(4)汉语方言在印尼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其传播动力主要依赖于华人对祖籍地的情感依恋;(5)汉语方言承担了印尼华人身份认同、祖籍地情感纽带、华语学习催化剂、交际工具、华族文化印记等多种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华人 移民 汉语方言 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裔学生汉字书写特征的个案研究——基于与非汉字圈学生的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单韵鸣 安然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7-14,26,共9页
通过摄像观察、访谈,本文客观描述了4个华裔学生的汉字书写过程,与非汉字圈学生进行比较后发现:华裔学生书写速度在初级水平阶段比非汉字圈学生快得多,中级水平阶段两者的书写速度趋同;但华裔学生没有结构性偏误,且笔画偏误少,并只在初... 通过摄像观察、访谈,本文客观描述了4个华裔学生的汉字书写过程,与非汉字圈学生进行比较后发现:华裔学生书写速度在初级水平阶段比非汉字圈学生快得多,中级水平阶段两者的书写速度趋同;但华裔学生没有结构性偏误,且笔画偏误少,并只在初级水平阶段出现;华裔学生和非汉字圈学生在初级和中级水平阶段都存在笔顺问题。文章从认知心理和文化背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华裔学生的书写既包含了留学生汉字书写的普遍特征,也有反映其特征的独特一面;对华裔身份的认同是他们汉字学习较早入门的基础和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学生 非汉字圈学生 汉字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词“真”和“很”的用法比较 被引量:22
3
作者 单韵鸣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70,共3页
副词"真"和"很"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本文着重比较两者的词义和语用功能,突出它们在表现感叹和陈述语气上的差别,揭示副词"真"和"很"用法上的异同。
关键词 副词 词义 语用 感叹 陈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动词“够”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单韵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3-640,共8页
广州话动词"够"表示数量上可以满足,或达到一定的程度。通过词义的虚化、重新分析和主观化,"够"派生出作动词表示比较以及作语气副词表达贬抑之义的用法。文章在考察"够"的各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讨论... 广州话动词"够"表示数量上可以满足,或达到一定的程度。通过词义的虚化、重新分析和主观化,"够"派生出作动词表示比较以及作语气副词表达贬抑之义的用法。文章在考察"够"的各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讨论其语法化和主观化的过程,并联系普通话动词"够"的演变,提出研究语法化问题要重视词语在不同方言或不同语言系统中的实际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够” 语法化 主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以《科技汉语阅读教程》系列教材为例 被引量:28
5
作者 单韵鸣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31-37,共7页
以《科技汉语阅读教程》系列教材为例,探讨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教材借鉴西方应用语言学及专门用途外语教材编写的理论,在教材定位、编写原则、课文及练习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以唤起对外汉语教学业界更多同行对科技汉语乃... 以《科技汉语阅读教程》系列教材为例,探讨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教材借鉴西方应用语言学及专门用途外语教材编写的理论,在教材定位、编写原则、课文及练习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以唤起对外汉语教学业界更多同行对科技汉语乃至其它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编写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用途汉语教材 编写 教材定位 编写原则 课文及练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典型狭义处置句的变异 被引量:4
6
作者 单韵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8-124,164,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模拟情景调查和语料库搜索等手段,调查分析了广州话典型狭义处置句的变异。结果显示广州人最常用"VCO+佢"的形式;"VCO"式常用度排行第二,说明在不用"佢"的情况下,VO语序的"VCO"... 通过问卷调查、模拟情景调查和语料库搜索等手段,调查分析了广州话典型狭义处置句的变异。结果显示广州人最常用"VCO+佢"的形式;"VCO"式常用度排行第二,说明在不用"佢"的情况下,VO语序的"VCO"式仍是表示处置义的优选句式;"‘将’字句+佢"排第三;"将"字句排最后,是广州人说得最少的形式。结果反映出广州话典型狭义处置句依然是方言特征明显的形式占优,未有出现向普通话真正靠拢的趋势。语料库搜索到的语料还证明不管是"‘将’字句+佢"还是"将"字句都常见于谈论时政类话题的话语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处置句 变异 调查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语有定的“量+名”结构——基于交际话语和SVO语序的制约 被引量:7
7
作者 单韵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7-50,共4页
通过访问20名广州人,并对选定语料的封闭性调查,发现用"量+名"结构表示有定出于发话人对交际实际情况的判断;数据表明,用有定的"量+名"结构是发话人进行回指的常用形式。在宾语位置上的某些"量+名"结构... 通过访问20名广州人,并对选定语料的封闭性调查,发现用"量+名"结构表示有定出于发话人对交际实际情况的判断;数据表明,用有定的"量+名"结构是发话人进行回指的常用形式。在宾语位置上的某些"量+名"结构只能理解为有定,粤语典型的SVO语序是"量+名"结构在宾语位置上产生歧义的句法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量+名”结构 有定 话语 SVO语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及与泰国学生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单韵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2期49-53,共5页
通过录音调查和访谈等,对老挝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老挝学生的8个声母和12个韵母的发音有缺陷,声调阴平不够高,去声过于短促。再把老挝学生的偏误和泰国学生的偏误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偏误存在不少相似的地方,... 通过录音调查和访谈等,对老挝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老挝学生的8个声母和12个韵母的发音有缺陷,声调阴平不够高,去声过于短促。再把老挝学生的偏误和泰国学生的偏误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偏误存在不少相似的地方,这些偏误都跟他们的母语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老挝语和泰语也非常相近,而两国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母语的干扰。由此提出对来源相近、表现相似的偏误采取相同的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泰国 语音偏误 比较 教学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影视欣赏的选材问题--从《建国大业》和《家有儿女》两部影视作品谈起 被引量:3
9
作者 单韵鸣 陈静雯 《电影评介》 2011年第4期51-52,共2页
影视欣赏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媒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在选择影视欣赏材料上,首先必须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再次又能多角度反映汉语言文化的各个方面,为语言和文化教学提供便利。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影视欣赏 选材 《建国大业》 《家有儿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项目定制管理的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利物浦交换生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韵鸣 李雪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7年第4期74-80,共7页
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利物浦交换生项目为实例,探讨来华留学特殊项目的管理和培养模式。引入企业管理中"定制管理"的理念,通过设立项目负责人、教师参与观察、定期访谈、持续性问卷调查等方式,根据学生的总体需求以及在不同阶... 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利物浦交换生项目为实例,探讨来华留学特殊项目的管理和培养模式。引入企业管理中"定制管理"的理念,通过设立项目负责人、教师参与观察、定期访谈、持续性问卷调查等方式,根据学生的总体需求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对项目进行定制管理,实施具体教学活动,以此提出构建新的培养模式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 定制管理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量词“条”的语体色彩再酌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韵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广州话 物量词 语体色彩 方言研究 李新魁 贬义 词典 称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动词完成体的变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单韵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9-657,共9页
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语料库的封闭性检索,运用计量分析手段,调查分析了广州话动词完成体的变异。结果表明完成体形式的发展趋势在广州人和香港人里面都呈现一致。通过动词的变调来表示完成(V*〔1〕),这一形式的常用度远远不及动词后加体标... 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语料库的封闭性检索,运用计量分析手段,调查分析了广州话动词完成体的变异。结果表明完成体形式的发展趋势在广州人和香港人里面都呈现一致。通过动词的变调来表示完成(V*〔1〕),这一形式的常用度远远不及动词后加体标记的形式(V+咗)。"V+咗"的常用度跟使用者的文化水平呈正相关,文化水平高的人,更倾向使用共同语的标准形式体标记来表示完成体,教育是共同语向方言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影响人们的语言使用。动词用于"V*"的常用度的高低与动词个体相关,与动词的声调关系不大;高频动词用于"V*"的机会可能会大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完成体 变异 问卷调查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中的方言语法变异实证研究——以广州话短暂体的变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单韵鸣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54,共9页
方言语法的变异研究是语言变异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多种手段,结合定量分析方法,调查分析了广州话短暂体的变异。结果显示广州话的短暂体"V+下"式要比"VV"式常用得多。"VV"式在语言竞争中虽仍处于... 方言语法的变异研究是语言变异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多种手段,结合定量分析方法,调查分析了广州话短暂体的变异。结果显示广州话的短暂体"V+下"式要比"VV"式常用得多。"VV"式在语言竞争中虽仍处于劣势,但一直坚持以词汇扩散的形式向广州话渗透。如今它的使用在某些动词上已有所突破,有些单音节动词用于"VV"式比用于"V+下"式要多;有些低调值的动词可以绕过语音屈折的路径,直接在不变调的"VV"式中出现。"VV"式在广州话中的持续渗透是方言语法向共同语靠拢的一个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方言 短暂体 变异 语言渗透 词汇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欣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建国大业》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单韵鸣 陈静雯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4期93-94,共2页
电影欣赏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媒介,可以将其引入对外汉语教学,辅助学生的汉语学习。但电影欣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电影欣赏 对外汉语教学 《建国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山寨”的崛起——兼论新词新语流行的语言学动因 被引量:4
15
作者 单韵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分两步描述"山寨"语义演变的过程。首先是"山寨"本义及其初期的语义演变,然后是当代"山寨"新义及其语义内涵的拓展。语言学角度下探究"山寨"流行的原因为:现有词汇系统中的词语空位造就"... 分两步描述"山寨"语义演变的过程。首先是"山寨"本义及其初期的语义演变,然后是当代"山寨"新义及其语义内涵的拓展。语言学角度下探究"山寨"流行的原因为:现有词汇系统中的词语空位造就"山寨"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山寨"在"山寨X"语模中有强大的构词能力,语义内涵也具备可拓展性和可变性;"山寨"作为一语言模因成功被使用者不断复制、类推和传播开去。以上"山寨"流行的原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新词新语的发展演变也可能体现在句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寨” 新词语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中“给”和“与”的语用差别 被引量:3
16
作者 单韵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5-47,共3页
通过考察《红楼梦》中含“给”或含“与”的句子,发现“给”和“与”两字有大量重叠的义项,理论上可以替换使用,但“给”和“与”在数量和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别。从语域的角度来说,它们分别是口语和书面语语体。从人物使用“给”或“与”... 通过考察《红楼梦》中含“给”或含“与”的句子,发现“给”和“与”两字有大量重叠的义项,理论上可以替换使用,但“给”和“与”在数量和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别。从语域的角度来说,它们分别是口语和书面语语体。从人物使用“给”或“与”的情况来看,就能区分出他们所处的社会集团,反映他们的社会关系和交际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给” “与” 语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州话语篇中的“量+名”结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单韵鸣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3-76,共4页
对选定语料进行封闭性调查,从话语篇章的角度说明广州话用“量+名”表示有定是篇章回指和情景所指的一种常见形式,“量+名”结构在语段中的位置能大致判定宾语位置上的“量+名”是有定还是无定。
关键词 广州话 有定 “量+名”结构 话语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人语码转换代际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单韵鸣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3-92,共10页
自从中国政府提出“中国梦”“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倡议以后,文化传承工作得到了极大的重视。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为期5年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言资源记录和保护工作目前在中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本人获... 自从中国政府提出“中国梦”“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倡议以后,文化传承工作得到了极大的重视。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为期5年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言资源记录和保护工作目前在中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本人获得了记录粤语代际自然语料、研究自然话语中粤语变异和粤语传承状况的项目。在收集并转写100名广州本地人近44小时的自然话语录音后,我们发现广州人存在粤语-普通话(C-M)和粤语-英语(C-E)语码转换(CS)现象,代际差异明显。本文重点从发生语码转换的人数、转换单位数量、转换句法成分结构等方面展现不同年龄广州人的差异,概括出CS的发生情景和交际功能,指出年轻人和未成年人由于语言接触更多而产生较多的粤语-普通话和粤语-英语语码转换。未成年人在语言接触中其粤语传承或许会受到一定的挑战,建议大力鼓励家庭有意识向下一代教授母方言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语码转换 语言变化 语言变异 语言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的话题化现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单韵鸣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3期1-12,共12页
本文详细描述广州话中可话题化成分的种类和表现,介绍话题化的手段和标记,探讨广州话话题化的优先度问题,指出广州话的话题化现象既体现了汉语属于话题性明显的语言类型,又反映出广州话是汉语方言中话题化优先度比较低的一种方言.
关键词 广州话 话题化 语言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地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广东文化课程体系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单韵鸣 刘程 +1 位作者 安然 麦茵茹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2期62-71,52,共11页
在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融入中文教育课程体系已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针对现有地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团队结合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及专用汉语教学理念作为指引,构建了“多模块、双语种、两课... 在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融入中文教育课程体系已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针对现有地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团队结合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及专用汉语教学理念作为指引,构建了“多模块、双语种、两课堂、有深度”的广东文化课程体系。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本课程体系取得了初具规模的教学科研成果,不仅切实帮助国际学生提高汉语水平,也大大提升了他们对广东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得到了同行和社会媒体的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地域文化 课程体系 广东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