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GM-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单学健 王东林 +6 位作者 刘宝江 徐富 蒋志林 朱仁英 范慧 宋东光 范中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本文研究总结了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GM-CSF,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12例,其白细胞减少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天。对合并感染的病人有较明显的抗感染作用,降低了抗生素的作用时间。临床应用常规剂量未发生明显副作用。是... 本文研究总结了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GM-CSF,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12例,其白细胞减少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天。对合并感染的病人有较明显的抗感染作用,降低了抗生素的作用时间。临床应用常规剂量未发生明显副作用。是肿瘤根治性化疗的抢救、保驾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治疗 GM-CSF 化疗后 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降低 缩短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GM-CSF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单学健 王东林 +2 位作者 刘宝江 徐富 王玉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28-328,共1页
经总后卫生部批准,我院应用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生产的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按2~3μg/kg进行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自1994年10月至1996年12月共4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药物疗法 剂量 GM-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单学健 王东林 +6 位作者 刘宋江 徐宙 蒋志林 朱仁 范慧 宋东光 范中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9-330,共2页
本文总结了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GM-CSF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全组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8~68岁,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BN4M2M0 1例、T3N2M0 1例、T3N6M0 2例均行肺切除术;左肾移行上皮癌行肾切... 本文总结了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GM-CSF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全组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8~68岁,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BN4M2M0 1例、T3N2M0 1例、T3N6M0 2例均行肺切除术;左肾移行上皮癌行肾切除术后肺转移1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直肠癌术后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GM-CSF 白细胞减少 化疗后 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晓冬 郑振东 +5 位作者 刘大为 张爽 刘永叶 张冠中 单学健 邢春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4-576,共3页
目的:总结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及体会。方法:选取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经IressaEAP治疗的3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评价其临床疗效、症状、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 目的:总结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及体会。方法:选取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经IressaEAP治疗的3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评价其临床疗效、症状、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病灶总缓解率为28.1%,总控制率为62.5%,临床症状改善率为63.6%,服药4周内KPS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3个月,未出现3~4级的毒性反应。结论:Iressa是一种有效且具有良好耐受性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为晚期复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药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每周方案与每三周方案的疗效及毒性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晓冬 郑振东 +6 位作者 屈淑贤 刘大为 刘永叶 张冠中 朴瑛 刘艳梅 单学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为了分析单药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cancer,NSCI.C)每3周方案与每周方案疗效与毒性的关系,对7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其中40例(治疗组)接受每周方案,30~35mg/m^3,持续静脉滴入3h,d1、d8、d1... 为了分析单药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cancer,NSCI.C)每3周方案与每周方案疗效与毒性的关系,对7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其中40例(治疗组)接受每周方案,30~35mg/m^3,持续静脉滴入3h,d1、d8、d15休2周,为1个周期;32例(对照组)接受每3周方案,70mg/m^2,持续静脉滴入3h,每3周1次,为1个周期。结果治疗组CR、PR、SD、PD率、总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2.5%(1/40)、37.5%(15/40)、32.5%(13/40)、27.5%(11/40)、40.0%(16/40)和47.5%(19/40),对照组分别为3.1%(1/32)、34.4%(11/32)、37.5%(12/32)、25.0%(8/32)、37.5%(12/32)和43.8%(14/32)。两者之间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20;P=0.6500;治疗组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分别为3(7.5%)、6(15.0%)和7例(17.5%),而对照组分别为13(40.6%)、15(46.9%)和20例(62.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多西他赛单药每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与每3周方案大致相同,但不良反应轻微,更易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抗肿瘤药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永叶 谢晓冬 +2 位作者 刘大为 郑振东 单学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242-7243,共2页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晚期恶性肿瘤发热、食欲缺乏、体质量改变等生活质量改善的疗效。方法:将4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观察组(22例),治疗组口服补中益气汤,观察组口服消炎痛片,观察两组在降热及改善食欲、体质量...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晚期恶性肿瘤发热、食欲缺乏、体质量改变等生活质量改善的疗效。方法:将4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观察组(22例),治疗组口服补中益气汤,观察组口服消炎痛片,观察两组在降热及改善食欲、体质量、Karnofky评分方面的疗效。结果:4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因肿瘤本身进展死亡2例,自动终止治疗1例,45例完成全部治疗,治疗组(23例)降热总有效率为78%(18/22);观察组(22例)降热总有效率为55%(1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48,P<0.05)。治疗组食欲增加者65%(15/23),体质量增加者52%(12/23),Karnofky评分增加者48%(11/23);;对照组食欲增加者9%(2/22),体质量增加者5%(1/22),Karnofky评分增加者27%(2/2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35,32.65,3.39,P<0.01)。治疗组患者焦虑、易怒、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3,P<0.001)。结论:补中益气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活质量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大为 单学健 谢晓冬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34-236,201,共4页
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诸多造血因子中重要一员,自9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特别是肿瘤放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骨髓移植、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近年来的临床应用中又发现对放、化疗所... 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诸多造血因子中重要一员,自9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特别是肿瘤放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骨髓移植、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近年来的临床应用中又发现对放、化疗所致粘膜炎、真菌感染、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合并脂肪渐进性坏死的不愈性小腿溃疡和肺泡蛋白沉积症等亦有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临床应用 现状 白细胞减少 骨髓移植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留置式胸腔引流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宝江 单学健 冯海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癌性胸腔积液 引流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与直肠给药方式控制癌痛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振东 谢晓冬 +2 位作者 刘大为 刘永叶 单学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669-5669,共1页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给药与直肠给药两种给药方式控制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无差别。方法将72例晚期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分为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给药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结果经2周治疗后,口服药物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给药与直肠给药两种给药方式控制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无差别。方法将72例晚期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分为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给药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结果经2周治疗后,口服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4.4%,直肠给药组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止痛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也相似,而且由直肠给药而引起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低于口服给药。结论硫酸吗啡控释片经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疗效相同,未增加不良反应,且较少发生消化道症状,可显著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吗啡控释片 口服给药 直肠给药 给药方式 癌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肺中心型肺癌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循证医学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晓冬 刘永叶 +2 位作者 刘大为 郑振东 单学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右肺中心型肺癌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 循证医学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乳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大为 谢晓冬 +2 位作者 单学健 郑振东 刘永叶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483-1483,共1页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化疗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1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晓冬 郑振东 +7 位作者 屈淑贤 刘大为 张冠中 刘永叶 朴瑛 刘艳梅 单学健 邢春景 《沈阳部队医药》 2007年第4期247-249,共3页
为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整理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51例NSCLC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51例NSCLC的病灶总缓解... 为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整理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51例NSCLC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51例NSCLC的病灶总缓解率为29.4%,总控制率为66.7%,临床症状改善率为62.7%,服药4周内KPS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性,全体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2个月,疾病进展时间6.1个月,未出现III~IV级的不良反应。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是一种适合国人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迪配合博宁改善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谢晓冬 刘永叶 +5 位作者 郑振东 高雅玲 李京宁 单学健 邢春景 刘大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骨转移 肿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晓冬 郑振东 +4 位作者 刘大为 刘永叶 张冠中 单学健 邢春景 《沈阳部队医药》 2006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 吉非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莫司琼与昂丹司琼防治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对照研究
15
作者 谢晓冬 郑振东 +2 位作者 刘大为 刘永叶 单学健 《沈阳部队医药》 2003年第6期463-465,共3页
为观察雷莫司琼注射剂防治化疗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并与昂丹司琼比较,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院85例病人随机分为雷莫司琼组(A组43例)和昂丹司琼组(B组42例),分别观察化疗后3天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不良反应。结果表明,... 为观察雷莫司琼注射剂防治化疗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并与昂丹司琼比较,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院85例病人随机分为雷莫司琼组(A组43例)和昂丹司琼组(B组42例),分别观察化疗后3天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在化疗后0~6h、6~12h、24~48h、48~72hA组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和有效率与B组相比较略有优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而在12~24hA组胃肠道反应控制率(41.9%、32.6%、53.5%)和有效率(76.7%、75.1%、83.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1.0%、26.2%、42.9%和40.5%、42.9%、54.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雷莫司琼不良反应较轻,与昂丹司琼无明显差异。结论:雷莫司琼能有效地防治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疗效与昂丹司琼相似,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雷莫司琼 昂丹司琼 化疗药物 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前后血清锌、铜的变化
16
作者 郑知海 单学健 +7 位作者 孙喜斌 胡连才 张力平 樊铁军 李光德 张湘 曹莉 邓力 《辽宁医学杂志》 1990年第3期129-130,共2页
我们自1985年9月至1988年1月观察了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29例手术前后血清锌、铜的变化,现将结果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7~22岁,平均11.8岁。其中15岁以下24例。转流时间最短32分20秒,最... 我们自1985年9月至1988年1月观察了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29例手术前后血清锌、铜的变化,现将结果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7~22岁,平均11.8岁。其中15岁以下24例。转流时间最短32分20秒,最长时间93分40秒,平均56分51秒。29例中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分别为14例、11例,均行修补术;房间隔缺损加肺动脉狭窄2例,1例行修补加动脉瓣成形术,1例行修补加右室流出道补片加宽术;法乐氏三联症2例,皆行矫正术。二、采血时间和部位:手术当日晨自肘静脉采血。停机即刻自右心房采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肿瘤凋亡的原位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蒋智林 杨守京 +2 位作者 黄高升 李青 单学健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检测结肠正常上皮、息肉、腺瘤和腺癌细胞的凋亡。方法 应用原位缺口平移标记断裂DNA技术(ISNT)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LI(凋亡标记指数)在正常上皮、息肉、腺瘤和腺癌分别为30.63±6.63%、34.38±7.35%、16.88±5.1%... 目的 检测结肠正常上皮、息肉、腺瘤和腺癌细胞的凋亡。方法 应用原位缺口平移标记断裂DNA技术(ISNT)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LI(凋亡标记指数)在正常上皮、息肉、腺瘤和腺癌分别为30.63±6.63%、34.38±7.35%、16.88±5.1%和2.38±2.5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腺癌组按病理分级有显著差异,临床分期无意义。结论 在结肠上皮向腺瘤发展,继而向腺癌转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的抑制,并可作为肿瘤分化程度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细胞凋亡 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
18
作者 徐富 冯海华 +1 位作者 刘宝江 单学健 《沈阳部队医药》 2001年第5期423-423,共1页
本文收集1994—01~1998—01恶性肿瘤死亡病例75例,其中男52例,女23例。75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0例,发生率26.7%。单一部位感染13例,多部位感染7例,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15例次),其次为泌尿系和口腔(各5例次),再次为血液和其他(各2例次)。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医院感染 感染部位 致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实体瘤细胞在外周血中检测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徐富 周娟 单学健 《沈阳部队医药》 1998年第1期75-77,共3页
人们很早就发现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恶性肿瘤细胞(包括实体瘤细胞),但由于传统的细胞学方法是通过血涂片在显微镜下根据形态学检测肿瘤细胞,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报低,重复性差,肿瘤细胞很难与外周血中的有核细胞相鉴别。因此,其临床... 人们很早就发现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恶性肿瘤细胞(包括实体瘤细胞),但由于传统的细胞学方法是通过血涂片在显微镜下根据形态学检测肿瘤细胞,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报低,重复性差,肿瘤细胞很难与外周血中的有核细胞相鉴别。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些年,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更新,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肿瘤细胞 恶性实体瘤 临床应用 特异性 有核细胞 血涂片 根据 限制 传统
全文增补中
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谢晓冬 刘永叶 +6 位作者 郑振东 高雅玲 李京宁 郑宏柱 刘大为 单学健 邢春景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观察佳迪 (甲地孕酮 )配合博宁 (帕米膦酸二钠 )改善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 (QOL)的疗效。方法 将沈阳军区总医院等 4所医院肿瘤科 2 0 0 2 - 0 3~ 2 0 0 4 - 0 3收治的 16 5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 ,随机分为佳... 目的 观察佳迪 (甲地孕酮 )配合博宁 (帕米膦酸二钠 )改善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 (QOL)的疗效。方法 将沈阳军区总医院等 4所医院肿瘤科 2 0 0 2 - 0 3~ 2 0 0 4 - 0 3收治的 16 5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 ,随机分为佳迪配合博宁组、单药博宁组、15 3Sm EDTMP内照射组。观察骨痛缓解效果、活动能力、Karnofsky评分及毒性反应。 结果 佳迪配合博宁组在缓解骨痛总有效率方面与单药博宁组及 15 3Sm EDTMP内照射组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佳迪配合博宁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方面与单药博宁组及15 3Sm EDTMP内照射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同时 ,佳迪配合博宁组在KPS评分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也较单药博宁组及 15 3Sm EDTMP内照射组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佳迪配合博宁能显著提高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轻微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宁 患者 配合 晚期恶性肿瘤 单药 153SM-EDTMP 骨转移 结论 总医院 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