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种成铃分布及棉铃发育动态的研究 |
华鹤良
陈德华
周桂生
吴云康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9 |
2
|
|
2
|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叶片生长特征的影响 |
华鹤良
陈源
张祥
陈德华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3
|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能力的差异及其解析 |
华鹤良
田银芳
张建军
常立基
|
《耕作与栽培》
|
1998 |
7
|
|
4
|
糯玉米茎秆糖分对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华鹤良
胡忠磊
李一彬
毛天岑
张小强
卞云龙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5
|
抗纹枯病基因qSB-9^(TQ)和分蘖角基因TAC1^(TQ)在抗病育种中的互作效应及育种价值 |
陈宗祥
左示敏
张亚芳
陈红旗
冯明辉
姜伟
冯凡
马玉银
华鹤良
李国生
潘学彪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6
|
大棚番茄与扁豆高效套种技术 |
陈宝宽
华鹤良
|
《蔬菜》
|
2000 |
0 |
|
7
|
大棚番茄—花菜—药芹丰产高效栽培 |
陈宝宽
华鹤良
|
《当代农业》
|
1998 |
0 |
|
8
|
莴苣双膜覆盖丰产高效栽培 |
陈宝宽
华鹤良
|
《上海蔬菜》
|
1996 |
0 |
|
9
|
迟熟中粳新品种扬农稻1号的选育与应用 |
柏银传
华鹤良
陈后庆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农科人才培养实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李国生
许如根
华鹤良
田银芳
卞云龙
|
《科技创新导报》
|
2019 |
1
|
|
11
|
农学专业“三阶段、五联动”实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为例 |
李国生
许如根
华鹤良
吴慧
张小强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2
|
|
12
|
密度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华鹤良
卞云龙
李国生
刘大林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2
|
|
13
|
乳酸菌复壮、鉴定及其优良菌株筛选 |
华鹤良
张军
杨仁琴
郭睿
孙怀昌
顾瑞霞
印伯星
田银芳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4
|
高品质棉杂交种超高产吸肥特点的研究 |
华鹤良
王永慧
陈源
陈德华
|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5
|
种植密度和施氮模式对扬农稻1号水稻产量的影响 |
华鹤良
柏银传
陈宗祥
李国生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6
|
移栽密度对南抗9号无土苗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华鹤良
韩勇
许映飞
吴慧
顾超
陈源
陈德华
张祥
|
《中国棉花》
|
2012 |
2
|
|
17
|
栽培条件对啤酒大麦质量影响初步探讨 |
方维明
华鹤良
金玉来
曹晓霞
汪志君
|
《大麦科学》
|
1999 |
7
|
|
18
|
我国南方地区中小型奶牛场设计 Ⅰ.总体规划和场区环境设计(待续) |
张靖静
陈后庆
华鹤良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9
|
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不同比例对酸乳发酵性能和产香特性的影响 |
华鹤良
房东升
杨仁琴
印伯星
顾瑞霞
|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20
|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茎秆糖分的关系 |
华鹤良
赵青
李国生
曹振奇
王杰
卞云龙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