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凝胶贴膏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上市产品概况分析
1
作者 曹亮亮 包贝华 +4 位作者 赵颖 蒋爱 曹瑞 张丽 赵学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21-3725,共5页
中药凝胶贴膏系指中药或中药提取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其采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酸钠、甘油、明胶等作为基质,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是一种现代透皮给药制剂,具有载药量大、适用范围广、... 中药凝胶贴膏系指中药或中药提取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其采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酸钠、甘油、明胶等作为基质,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是一种现代透皮给药制剂,具有载药量大、适用范围广、吸收迅速、携带使用方便、刺激性小、贴敷舒适等优点。中药凝胶贴膏近年来临床上广泛运用于外伤、骨伤、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效果显著,但中药本身成分复杂,且以复方为主,用药量大,提取技术有限,膏体载药量受限等因素制约其生产。且其临床前研究包括物质基础、作用机制、药动学等研究仍较少。本文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凝胶贴膏的临床应用、上市产品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中药凝胶贴膏的进一步开发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凝胶贴膏 临床应用 上市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冠花对致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凉血止血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包贝华 赵显 +3 位作者 曹雨诞 单鸣秋 张丽 丁安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研究鸡冠花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药理作用,初步探讨其止血机制并筛选其凉血止血活性部位。方法建立大鼠致热复合出血模型,监测10 h内大鼠直肠温度变化,测定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 目的研究鸡冠花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药理作用,初步探讨其止血机制并筛选其凉血止血活性部位。方法建立大鼠致热复合出血模型,监测10 h内大鼠直肠温度变化,测定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24 h内全血黏度的变化,观察对胃、肺、肝及子宫等脏器组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鸡冠花生品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组均能明显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P<0.01);鸡冠花炭品、鸡冠花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能不同程度缩短模型大鼠TT、PT、APTT时间(P<0.01或0.05);鸡冠花生品及乙酸乙酯部位组和炭品组均能明显升高大鼠FIB含量(P<0.01)。鸡冠花生品组和炭品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P<0.05),鸡冠花正丁醇部位能降低模型大鼠全血的高、中及低切黏度(P<0.05)。结论鸡冠花生品及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凉血止血功效,鸡冠花炭品具有止血功效,鸡冠花和鸡冠花炭通过不同环节而发挥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花 鸡冠花炭 活性部位 血热出血动物模型 凉血止血作用 止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芥穗炭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4
3
作者 包贝华 杨建平 +1 位作者 张丽 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荆芥穗炭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荆芥炭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2
4
作者 包贝华 张丽 丁安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64-265,共2页
目的 :测定荆芥炭中总黄酮的含量 ,为荆芥炭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结果 :荆芥炒炭后总黄酮含量明显增加。结论 :该方法可靠 ,测定结果能反映客观实际 ,可以作为荆芥炭饮片质量标准之一。
关键词 荆芥 荆芥炭 总黄酮 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业应用导向的中药分析学实验课程改革 被引量:6
5
作者 包贝华 曹雨诞 +1 位作者 单鸣秋 张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立足中药分析学实验课程教学,探讨构建以行业应用为导向的中药分析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从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协同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以及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立足中药分析学实验课程教学,探讨构建以行业应用为导向的中药分析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从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协同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以及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结果表明,以行业应用为导向的中药分析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分析学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1
6
作者 包贝华 周灵君 +1 位作者 郭戎 池玉梅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1108-1110,共3页
针对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设想。将分析化学实验单独设课、开展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增加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改进考核方法、开放实验室和实验技能大赛、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针对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设想。将分析化学实验单独设课、开展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增加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改进考核方法、开放实验室和实验技能大赛、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葡金胶囊中花青素的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包贝华 李秀梅 +1 位作者 张爱华 张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04-405,共2页
关键词 葡金胶囊 花青素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业应用导向的中药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包贝华 曹雨诞 +2 位作者 单鸣秋 程芳芳 张丽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22期121-123,共3页
目的: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提高中药专业中药分析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我校中药专业中药分析教学为试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我校中药专业中药分析课程从理论与实践教学两方面构建了研... 目的: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提高中药专业中药分析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我校中药专业中药分析教学为试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我校中药专业中药分析课程从理论与实践教学两方面构建了研究性教学过程设计,建立了合理的考核办法。结论:改革培养了学生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促进了教学团队专业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法 中药分析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冠花炭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包贝华 姚卫峰 +2 位作者 郭戎 张丽 朱琼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建立鸡冠花炭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0批鸡冠花炭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建立了共有模式,以相关度评价图谱的相似性,以共有峰与对照峰的比值对各鸡冠花炭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 目的建立鸡冠花炭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0批鸡冠花炭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建立了共有模式,以相关度评价图谱的相似性,以共有峰与对照峰的比值对各鸡冠花炭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批次鸡冠花炭样品色谱指纹图谱共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9~0.99,可通过系统聚类归为一类,不同批次鸡冠花炭质量相似性较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鸡冠花炭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花炭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消炎冲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包贝华 张丽 +1 位作者 严辉 丁安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建立清热消炎冲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消炎冲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4.6×200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0.05%三氟乙酸(47∶53)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 目的:建立清热消炎冲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消炎冲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4.6×200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0.05%三氟乙酸(47∶53)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8%。其线性回归方程Y=16821937X-49281.4。相关系数r=0.99991(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生产监控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消炎冲剂 黄芩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祛斑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包贝华 张爱华 郭戎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2-63,共2页
目的:建立复方祛斑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ymmetry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46nm。结果:补骨脂素浓度在1.956~31.30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为... 目的:建立复方祛斑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ymmetry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46nm。结果:补骨脂素浓度在1.956~31.30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为2.30%。异补骨脂素浓度在1.462~23.41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为1.7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复方祛斑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祛斑酊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高效液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折地平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毛细管GC测定
12
作者 包贝华 张爱华 于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0-541,共2页
建立了毛细管GC法测定阿折地平中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5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以DMSO为溶剂,采用程序升温。各溶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9.4%、99.7%、100.3%和98.4%。
关键词 阿折地平 有机溶剂残留量 毛细管气柏色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丸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肾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其南 徐佳 +5 位作者 翟园园 姚卫峰 张丽 曹雨诞 包贝华 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二至丸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的大鼠肾(NRK)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D-gal(1、5、10、20、40g/L)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诱导NRK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荧... 目的探讨二至丸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的大鼠肾(NRK)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D-gal(1、5、10、20、40g/L)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诱导NRK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荧光素二-β-D-吡喃半乳糖苷(Fluorescein di-β-D-galactopyranoside,FDG)法检测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以GSH-PX、SOD活力与MDA含量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构建体外NRK细胞衰老模型。根据FDG的结果来评估不同浓度二至丸(0.01、0.1、1g/L)处理对衰老NRK细胞的影响,检测GSH-PX、SOD活力与MDA含量的变化来探讨二至丸对衰老NRK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0g/L D-gal处理48h)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明显增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增加;GSH-PX、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P<0.05~0.01),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β-半乳糖苷酶含量明显降低,阳性染色率显著下降,GSH-PX、SOD活力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建立D-gal诱导的NRK细胞衰老模型;二至丸能够减轻D-gal诱导的NRK细胞衰老的程度,其保护效应的产生可能与二至丸抗氧化应激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二至丸 大鼠肾细胞 细胞衰老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芥饮片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建平 包贝华 +1 位作者 张丽 丁安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9-670,共2页
目的:探讨荆芥饮片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52nm。结果:荆芥饮片中胡薄荷酮的含量在0.2~0.7mg·g-1变化,加样回收率为96.2%,RSD0.81%。结论:采用此法测定胡薄荷酮含量... 目的:探讨荆芥饮片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52nm。结果:荆芥饮片中胡薄荷酮的含量在0.2~0.7mg·g-1变化,加样回收率为96.2%,RSD0.81%。结论:采用此法测定胡薄荷酮含量准确可靠,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薄荷酮 饮片 荆芥 含量测定方法 C18色谱柱 加样回收率 HPLC 检测波长 流动相 R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药分析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4
15
作者 张丽 单鸣秋 +2 位作者 包贝华 曹雨诞 丁安伟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867-868,共2页
在中药分析课程中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尝试,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药分析课程中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中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PBL LBL 中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炒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玉兰 丁安伟 包贝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建立从炒酸枣仁中提取酸枣仁皂苷的方法。方法:以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和纯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酸枣仁皂苷的醇提工艺、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酸枣仁皂苷的醇提最佳工艺为用 6倍量体积的80%乙醇回流提取 3次,每次 30min。HPD ... 目的:建立从炒酸枣仁中提取酸枣仁皂苷的方法。方法:以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和纯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酸枣仁皂苷的醇提工艺、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酸枣仁皂苷的醇提最佳工艺为用 6倍量体积的80%乙醇回流提取 3次,每次 30min。HPD -100型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为先用 150ml0 5% NaOH和 150ml30%乙醇依次洗去杂质,最后用 50ml70%的乙醇洗脱,酸枣仁皂苷A纯度可达 17. 9%,洗脱率达 7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酸枣仁 酸枣仁皂苷 提取工艺 纯化工艺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中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丽 单鸣秋 +3 位作者 包贝华 曹雨诞 姚卫峰 程芳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2-1214,共3页
中医药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卫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懂中药质量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本文分析了... 中医药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卫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懂中药质量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本文分析了面向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师资培养、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探讨了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中药分析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曹雨诞 张丽 +2 位作者 文红梅 单鸣秋 包贝华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1327-1328,共2页
采用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途径,对现行的中药制剂分析课程进行改革。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教学效果,更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中药制剂分析 PBL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冠花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显 包贝华 +1 位作者 张丽 丁安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鸡冠花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L.)的干燥花絮,又叫鸡髻花、鸡公花(《闽东本草》),鸡角枪(《福建中草药》),鸡冠头、鸡骨子花、老来少(《中华本草》)等,起源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已有大面积的种植... 鸡冠花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L.)的干燥花絮,又叫鸡髻花、鸡公花(《闽东本草》),鸡角枪(《福建中草药》),鸡冠头、鸡骨子花、老来少(《中华本草》)等,起源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已有大面积的种植。据载,鸡冠花"味苦、微辛,性寒。花有赤、白。止肠风血热,妇人红崩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花 炮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在中药分析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程芳芳 高利华 +4 位作者 包贝华 曹雨诞 单鸣秋 桑新民 张丽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211-1214,共4页
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中药分析实验教学为试点,开发和应用中药分析学实验课程微视频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理论知识,大大降低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错误频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 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中药分析实验教学为试点,开发和应用中药分析学实验课程微视频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理论知识,大大降低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错误频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全面提升学生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分析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影片和录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