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总黄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包吉日木图 赵明 伍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ⅠNa)的影响。方法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的ⅠNa。结果应用TFA(20mg/kg)后与AMI...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ⅠNa)的影响。方法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的ⅠNa。结果应用TFA(20mg/kg)后与AMI组比较,ⅠNa峰值从(-4.79±1.88)nA下降到(-2.74±1.67)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结论TFA可显著降低AMI大鼠心室肌细胞ⅠNa的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属植物 黄酮类 心室 心肌 心肌梗塞 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黄酮对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的钾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包吉日木图 赵明 伍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的钾电流(IKATP)的影响。方法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豚鼠(6只)心室肌细胞IKATP。结果应用TFA(20mg/kg)后与对照组比较,IKATP峰值从(0.63±0.38)nA增加到(1.12...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的钾电流(IKATP)的影响。方法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豚鼠(6只)心室肌细胞IKATP。结果应用TFA(20mg/kg)后与对照组比较,IKATP峰值从(0.63±0.38)nA增加到(1.12±0.53)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FA可显著增加豚鼠心室肌细胞IKA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肌细胞 心脏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链激酶对前壁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包吉日木图 王洪军 +2 位作者 于影 巴金华 赵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1期853-855,共3页
目的通过容量负荷试验评价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例急性前壁及广泛前壁AMI患者进行重组链激酶溶栓,溶栓前、后24h内行漂浮导管连续监测,进行溶栓前后的比较。结果与溶栓前比较,... 目的通过容量负荷试验评价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例急性前壁及广泛前壁AMI患者进行重组链激酶溶栓,溶栓前、后24h内行漂浮导管连续监测,进行溶栓前后的比较。结果与溶栓前比较,重组链激酶溶栓后6h心功能明显改善,平均肺动脉压由(3.87±0.61)kPa下降至(3.61±0.59)kPa(P〈0.01),肺嵌压由(2.81±0.34)kPa下降至(2.67±0.42)kPa(P〈0.01),心脏指数由2.52±0.49升高至2.72±0.47(P〈0.01)。结论应用重组链激酶溶栓可明显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链激酶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心脏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未通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洪涛 韩立坤 +2 位作者 包吉日木图 呼日乐巴特 杨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0期748-752,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未通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3例AMI冠脉未通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3例、地高辛组40例、rhBNP治疗组40例,并于AMI后1周、12周、2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未通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3例AMI冠脉未通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3例、地高辛组40例、rhBNP治疗组40例,并于AMI后1周、12周、2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分析,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了解rhBNP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①AMI后24周时rhBNP组与常规治疗组和地高辛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地高辛组与常规治疗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MI后1周时,地高辛组和rhBNP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较常规治疗组降低(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常规治疗组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24周时,rhBNP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较同时间点常规治疗组和地高辛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E/A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rhBNP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阻抑左室重塑过程,改善左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钠肽 重塑 左室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
5
作者 包吉日木图 张特力根 马春香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阐述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心电图的特点,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意义和治疗.方法:复习目前为止有关本征方面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征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结论: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是防止心脏性猝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Brugada综合证 心律失常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未通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洪涛 韩立坤 +2 位作者 包吉日木图 呼日乐巴特 杨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9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未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AMI冠脉未通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9例、rhBNP治疗组31例,对两组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7±3.2)个月。分析患者出现复发性心绞痛、复发...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未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AMI冠脉未通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9例、rhBNP治疗组31例,对两组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7±3.2)个月。分析患者出现复发性心绞痛、复发性心肌梗死、再入院和心源性死亡的预后情况。结果 rhBNP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复发性心绞痛、再梗死率和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再入院率减少(22.6%比35.6%),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 AMI早期rhBNP应用可以减少主要终点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血脂水平变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洪涛 包吉日木图 +1 位作者 敖杰男 郭义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34-338,共5页
为了解冠心病的促发因素血脂的水平变异情况 ,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体力活动等几个主要相关因素方面与人类血脂水平正常变异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检测PTCA术对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
8
作者 孙洪涛 敖杰男 +1 位作者 包吉日木图 王桂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47-249,共3页
为探讨应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检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38例陈旧性心梗 (OMI)患者 ,术前记录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二尖瓣血流频谱的 1/3充盈分数 (1/3EF)主进行彩色室外壁运动技术 (COLOR、KINESIS、CK)... 为探讨应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检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38例陈旧性心梗 (OMI)患者 ,术前记录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二尖瓣血流频谱的 1/3充盈分数 (1/3EF)主进行彩色室外壁运动技术 (COLOR、KINESIS、CK)参数测量 ,包括 :左室壁各节段全舒张期及前 1/3舒张期心内膜位移 (DEM、1/3DEM) ,前 1/3舒张期位移分数 (1/3DEMF) ,全舒张期 ,前 1/3及后 2 /3舒张期心内膜位移平均速度 (VDEM、1/3VDEM、2 /3VDEM)以上根据二维定性方法对运动正常 ,运动减弱和运动消失三种室壁运动状态分别进行测量 ,然后进行彩色室壁运动检测继之行PTCA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于术后 1月重复上述测量 .结果 :术前CK测量结果显示 ,三种室壁运动状态间的DEM ,VDEM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且运动节段的 1/3VDEM显著低于 2 /3VDEM,运动减弱节段的 1/3VDEM略快于 2 /3VDEM,运动正常节段的 1/3VDEM显著快于 2 /3VDEM,且 1/3FF和1/3DEMF呈高度相关 (P <0 0 1) ,PTCA术后 1个月左室舒张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表现为DEM、VDEM的增加(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olor Kinesis) PTCA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缺血性预适应与蛋白激酶C作用
9
作者 敖杰男 孙洪涛 包吉日木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缺血性预适应对心脏起着有效的保护作用 ,而蛋白激酶C参与了保护过程 .
关键词 缺血性预适应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