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巧平 包凌燕 +2 位作者 王健菲 黄文君 吴丽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脊柱后凸畸形的4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优化健康教育、肺功能训练、胃肠道准备,术后均... 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脊柱后凸畸形的4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优化健康教育、肺功能训练、胃肠道准备,术后均予以严密的病情观察、充分有效镇痛、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1例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结论优化护理是保证患者能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严密的术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优化护理措施 老年 截骨矫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骨科术后镇痛护理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静 包凌燕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8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氯丙嗪、异丙嗪联合应用于小儿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总结镇痛护理经验。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小儿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芬太尼镇痛,试验组给予美林(布洛芬混悬液)... 目的:观察氯丙嗪、异丙嗪联合应用于小儿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总结镇痛护理经验。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小儿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芬太尼镇痛,试验组给予美林(布洛芬混悬液)镇痛。在用药基础上,两组均配合镇痛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优良率均比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后给予骨科手术患儿美林口服,同时配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能有效降低患儿的疼痛感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骨科 术后 镇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折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凌燕 李巧平 李璟 《护理与康复》 2021年第11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脊柱骨折住院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组,分析相关资料,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脊柱骨折住院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组,分析相关资料,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具有静脉曲张疾病史、静脉血栓栓塞家族史的脊柱骨折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P<0.05);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偏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有静脉曲张疾病史、静脉血栓栓塞家族史及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偏高是脊柱骨折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住院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凌燕 李璟 +1 位作者 傅青 李巧平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的应用。方法选择86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包括术前急救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早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的应用。方法选择86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包括术前急救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早期护理和恢复性护理等。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自理能力、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0天,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预见性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0天,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自理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预见性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0天预见性护理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情感职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见性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 急救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璟 包凌燕 饶巧莹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4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该院68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患者,按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障碍,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障碍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该院68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患者,按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障碍,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障碍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理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心理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强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包凌燕 郑佳蕾 +1 位作者 李璟 李巧平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坚强干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疾病不确定感及恐动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入住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微创手术的3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 目的探讨坚强干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疾病不确定感及恐动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入住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微创手术的3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1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1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开展坚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恐动症Tampa评分情况。结果接受坚强干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恐动症Tamp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4.531,3.742,P<0.05)。结论坚强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恐动症,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强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疾病不确定感 恐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污泥处理厂的建筑设计——以合肥东方热电污泥处置EPC总承包工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包凌燕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第7期99-101,123,共4页
提出了污泥处理厂建筑特点及设计需求,并对合肥市东方热电污泥处置工程的建筑设计案例进行了剖析,可为相关工业厂房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污泥处理厂 建筑特点 设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DF与ROI-C联合固定单节段椎体术后发生椎间隙塌陷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吕晓兰 包凌燕 郑佳蕾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和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联合固定单节段椎体术后发生椎间隙塌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实施ACDF联合ROI-C固定单节段椎体术治疗的100例脊髓...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和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联合固定单节段椎体术后发生椎间隙塌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实施ACDF联合ROI-C固定单节段椎体术治疗的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椎间隙塌陷(CS)将其分为塌陷组(43例)和未塌陷组(57例)。对两组间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骨密度、手术节段、术前颈椎生理曲度(CA)、前后凸角(SA)、椎间隙前高度(ADH)、椎间隙后高度(PDH)等因素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DF和ROI-C联合固定单节段椎体术后发生椎间隙塌陷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术前CA值与患者术后随访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节段及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塌陷组患者术前SA、CA、ADH与非塌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t=2.369、P=0.021;CA:t=3.860、P<0.001;ADH:t=4.219、P<0.001),但两组间术前P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CA值小是术后发生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0,P=0.018)。患者术前CA与随访NDI呈负相关(r=-0.819,P<0.001)。结论术前CA值是单节段ACDF与ROI-C联合固定单节段椎体术后发生CS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患者术后评估的NDI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病 椎间隙塌陷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实施连续性护理对护理满意度、临床并发症及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包凌燕 何登伟 +1 位作者 李璟 李巧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951-953,共3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及临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 目的:研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及临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护理方法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及临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中心理支持、关爱患者、健康宣教、技术水平及服务态度评分分别为(48.35±1.28)分、(47.69±1.37)分、(48.65±1.44)分、(47.33±1.09)分、(48.57±1.6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1、5.128、6.228、4.239、5.165,均P<0.01)。研究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分别为(35.16±5.23)分、(40.41±5.6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457、4.126,均P<0.01)。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能够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而且能够使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并且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与治疗原则相符,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胸椎 腰椎 护理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郑佳蕾 李璟 包凌燕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1-05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281例骨质...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1-05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28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根据术后患者是否残留腰背痛分为疼痛组(41例)和无痛组(24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入路方式、术前骨密度T值、筋膜损伤、骨折部位、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的差异,然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残留腰背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发生率为14.59%。疼痛组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明显高于无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组与无痛组年龄、术前骨密度T值、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T值<-2.5 SD、存在筋膜损伤、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2个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骨密度T值、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有关,其中术前骨密度T值<-2.5 SD、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骨折椎体数>2个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PVP或PKP术后患者残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师采用PVP或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时应密切关注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方法降低术后腰背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残留腰背痛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