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NF技术调整骨盆控制能力改善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励志英 李晶 《天津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685-690,共6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调整骨盆控制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NF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针刺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康...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调整骨盆控制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NF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针刺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而PNF组则予以PNF技术调整骨盆控制能力。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髋、膝、踝关节肌张力;Fugl-Meyer量表评价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erg平衡量表评价平衡能力;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评价跌倒风险;10 m步行测试评价步行功能;印迹法评价步态。[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髋、膝、踝关节MA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FMA-LE和MBI评分显著提高(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行和平衡能力明显提高,抗跌倒能力增加,步态明显改善(均P<0.01);且PNF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 PNF技术通过调整骨盆控制能力来增强骨盆及躯干的稳定性,能有效纠正偏瘫患肢的异常肌张力,进而改善步行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骨盆控制 步行功能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励志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58例.联合组行针灸+康复综合治疗,单一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 目的 探讨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58例.联合组行针灸+康复综合治疗,单一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ADL评分均优于单一组,联合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针灸+康复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运动功能,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 脑梗死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励志英 《河南中医》 2014年第6期1064-1067,共4页
中医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以舒筋通络,益气活血、化瘀通经为治疗原则,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针刺所选外关交阳维脉,为手少阳经穴,可疏通肩、手部经络气血,起到通行经络气血消肿止痛作用;曲池为手阳明... 中医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以舒筋通络,益气活血、化瘀通经为治疗原则,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针刺所选外关交阳维脉,为手少阳经穴,可疏通肩、手部经络气血,起到通行经络气血消肿止痛作用;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肩髃为手阳明经穴,交于阳跷脉;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三穴对于,调节患肢血流,减轻疼痛反应等均有很好疗效。因此现代研究热点多为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手段特别是早期康复的综合治疗,并且取得了可观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针灸疗法 针药物疗法 康复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治疗颈性眩晕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励志英 《山东中医杂志》 2009年第5期321-32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设针刺人迎穴为主并配合人中、内关、太冲为治疗组,与针刺风池夹脊穴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2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率46.43%,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设针刺人迎穴为主并配合人中、内关、太冲为治疗组,与针刺风池夹脊穴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2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率46.43%,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 人迎穴 针刺疗法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选穴机理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励志英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73,共1页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肺部疾病.它的发生可由外感内伤等因素引起,影响肺气的肃降,使津液凝聚成痰饮,阻塞气道,从而形成哮喘。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的古今文献,对针刺治疗哮喘的临床选穴进行了初步归纳,并从腧穴、经络等不同角度对这些...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肺部疾病.它的发生可由外感内伤等因素引起,影响肺气的肃降,使津液凝聚成痰饮,阻塞气道,从而形成哮喘。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的古今文献,对针刺治疗哮喘的临床选穴进行了初步归纳,并从腧穴、经络等不同角度对这些穴位进行了分析,现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针灸疗法 腧穴 经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 RNA在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励志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5期2441-2443,共3页
Micro RNA(mi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是控制正常和患病大脑各种功能所必需的基因调节因子,其正常表达对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脑缺血后,多种miRNAs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在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Micro RNA(mi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是控制正常和患病大脑各种功能所必需的基因调节因子,其正常表达对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脑缺血后,多种miRNAs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在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miRNAs在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中的重要调控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其对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的调控作用也逐渐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RNA 卒中 炎症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针灸治疗中风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励志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8期155-155,共1页
目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采用针灸治疗手法预防中风病。方法:参阅历代医家著作中关于"治未病"的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意义。结果:在中医学发展的悠久历史上,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目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采用针灸治疗手法预防中风病。方法:参阅历代医家著作中关于"治未病"的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意义。结果:在中医学发展的悠久历史上,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有着坚实的理论根基和独特的发展前景,在防病保健、益寿延年方面举足轻重。结论:尽早运用针灸的方法治疗中风先兆预防中风,对卒中高危人群来说起到了作用,但仍需提高预防保健意识,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针灸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加推拿治疗桡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励志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06年第12期1113-1113,共1页
关键词 桡神经麻痹 临床观察 推拿治疗 温针灸 祖国医学 代谢障碍 放置位置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产生缺血预适应效应的机制 被引量:19
9
作者 谷巍 刘碌 +5 位作者 高轶 项曜祖 庞莹 李琛 励志英 王战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1期88-89,共2页
目的:引用缺血预适应这一学说,探讨针刺风池、完骨、天柱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①选择2004-02/2005-06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年龄35-7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 目的:引用缺血预适应这一学说,探讨针刺风池、完骨、天柱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①选择2004-02/2005-06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年龄35-7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针刺组(男28例,女12例)和对照组(男24例,女 16例)。②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两风池穴加电针30min。2次/d,间隔6 h,2周为1 个疗程。③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总分0-45分,0 -15分为轻度功能缺损,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50%-100%为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20%- 49%为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小于20%为无效。④采用 Barthel指数(共10项,每项0-15分不等,<60分为不能自理)和Rankin 量表(0表示完全恢复,6表示死亡)辅助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残疾水平。⑤分别于针刺组针刺前、针刺中20 min、针刺后 30 min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仪检测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的变化。⑥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性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Rankin评分:两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针刺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0.05);Barthel指数:两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0.05),针刺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②总有效率:针刺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针刺组针刺中20min明显低于针刺前(P<0.01), 针刺后30 min明显高于针刺前(P<0.05-0.01)。④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阻力指数:针刺组针刺中20 min明显高于针刺前(P<0.05-0.01), 针刺后30 min明显低于针刺前(P<0.01)。结论:针刺风池、完骨、天柱穴可诱导脑细胞缺血耐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轻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针灸疗法 针刺 缺血预处理 心肌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妍 韩宝杰 励志英 《河南中医》 2009年第4期394-395,共2页
目的:采用毛刺法及常规针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组在急性期采用毛刺法,且不分期治疗。取穴主要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翳风、颧髎、下关,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疗依据... 目的:采用毛刺法及常规针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组在急性期采用毛刺法,且不分期治疗。取穴主要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翳风、颧髎、下关,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疗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80.00%,治疗组痊愈率为96.67%,而且治疗组痊愈所用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疗程缩短。结论:毛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毛刺法 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排列组合应用问题欣赏
11
作者 励志英 《中学生语数外(高中版)》 2003年第8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排列组合 应用问题 教学 高中 数学 代数 解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列组合”教学例谈
12
作者 励志英 《中等职业教育》 2006年第05X期34-34,36,共2页
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出“排列组合”概念,循序渐进突破教学难点。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排列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3
作者 励志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54-195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运动疗法对于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人中等穴位并配合主动,被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取穴,28 d后...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运动疗法对于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人中等穴位并配合主动,被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取穴,28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患侧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i VA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c VMCA)的比值增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i VP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c VMCA)的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FMA评分,及ALD评分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即刻的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有效率优于常规单纯取穴针刺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梗死 人中 运动疗法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记忆力障碍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励志英 陈园园 +5 位作者 刘涛 郑健刚 杨红玲 关卫 张杰 刘霄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记忆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39例(基础治疗+口服尼莫地平片)、针刺组40例(基础治疗+针刺治疗)、针药组40例(基础治疗+针刺治疗+口服尼莫地平片),共治疗3个月,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记忆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39例(基础治疗+口服尼莫地平片)、针刺组40例(基础治疗+针刺治疗)、针药组40例(基础治疗+针刺治疗+口服尼莫地平片),共治疗3个月,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随访。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延迟记忆评分,并于治疗后及随访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延迟记忆评分情况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25.6%,针刺组为35.0%,针药组为62.5%;随访时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2%、47.5%及82.5%,针药组治疗后及随访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及针刺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可以改善中风后患者记忆力障碍,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或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记忆力障碍 针刺疗法 针药结合 延迟记忆
原文传递
中风后呃逆案 被引量:9
15
作者 励志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88-1188,共1页
患者,男,84岁。初诊日期:2013年3月15日。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半月,呃逆2天。病史:2013年2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咳呛等症,就诊于环湖医院,查颅脑MR示:脑干梗死。血压:135/85mmHg(1mmHg≈0.133kP... 患者,男,84岁。初诊日期:2013年3月15日。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半月,呃逆2天。病史:2013年2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咳呛等症,就诊于环湖医院,查颅脑MR示:脑干梗死。血压:135/85mmHg(1mmHg≈0.133kPa)。予置胃管,经14天的清除自由基、活化脑细胞等治疗后病情稳定,但患者2天前突然出现频发呃逆,予西药胃复安、安定等均未奏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呃逆 肢体活动 清除自由基 吞咽困难 脑干梗死 置胃管 脑细胞 胃复安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技术的消化系统效能等级针灸病谱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付梅 杜元灏 +4 位作者 黎波 石磊 李晶 励志英 周雅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03-2307,共5页
目的:界定消化系统的效能等级针灸病谱。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形式,在具有针灸专业背景的特殊人群(副主任医师职称及以上者)中,通过自填式问卷,实施具有描述性的学术专业横剖调查。对于针灸临床专家的意见,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进行统计... 目的:界定消化系统的效能等级针灸病谱。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形式,在具有针灸专业背景的特殊人群(副主任医师职称及以上者)中,通过自填式问卷,实施具有描述性的学术专业横剖调查。对于针灸临床专家的意见,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对35种消化系统病症的93种亚型的统计分析,获得针灸Ⅰ级病谱8种亚型,Ⅱ级病谱46种亚型,Ⅲ级病谱3种亚型,Ⅳ级病谱36种亚型。结论: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病症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效能等级针灸病谱 问卷调查 模糊综合评判技术
原文传递
浅析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针刺时机研究的思路构建与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瑞雨 肖凌勇 +2 位作者 张悦欣 励志英 戴晓矞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56-160,共5页
针刺时机研究不仅可以协助找寻疾病的最佳针刺治疗时机,同时可以最大化针刺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时机研究中混杂因素众多,而针刺作为一种复杂的个体化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大了研究的难度。该文通过分析总结"醒脑开窍针刺... 针刺时机研究不仅可以协助找寻疾病的最佳针刺治疗时机,同时可以最大化针刺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时机研究中混杂因素众多,而针刺作为一种复杂的个体化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大了研究的难度。该文通过分析总结"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针刺时机研究"的方案设计要点,从暴露分组、研究人群、纳排标准、结局指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配对设计、偏倚控制等方面对针刺时机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论述,以期为后续此类研究提供更加新颖开阔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 队列研究 临床方案 卒中 针刺时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