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鸿玲 李佳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4期511-512,共2页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心衰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基础性疗法,如:叮嘱病人卧床休养,吸氧、利尿等,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心衰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基础性疗法,如:叮嘱病人卧床休养,吸氧、利尿等,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将心脉隆注射液5 mg/kg溶于葡萄糖100 m L中静脉输注,每天2次,持续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衰,可减轻疼痛度,改善血压指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衰 心脉隆注射液 心率 血压 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梗行直接冠脉介入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鸿玲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直接PCI的180例AMI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12例患者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病率...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直接PCI的180例AMI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12例患者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病率为62.22%,与年龄相关(r=0.614,P=0.026),年龄越大越易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其中单支血管病变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多支病变患者(69.17%比48.33%,P=0.021)。右冠状动脉梗死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前降支组、左回旋支组(71.67%比61.67%比53.3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6~12h开通者(47.62%比66.67%,P=0.025)。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组在住院期间和术后6个月患者的死亡、再梗死及卒中与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率与血管病变支数、梗死血管类型及冠脉开通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心律失常 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鸿玲 王彩伦 +4 位作者 白丽 盛加依 刘卫红 张少玫 张明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年第3期175-176,共2页
我们测定了正常妊娠妇女及过期妊娠妇女血清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活力,显示了血清中NAG活性对胎盘功能状况的监测有一定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对象孕妇共161例。孕期为5~42周。其中无合并症者144... 我们测定了正常妊娠妇女及过期妊娠妇女血清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活力,显示了血清中NAG活性对胎盘功能状况的监测有一定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对象孕妇共161例。孕期为5~42周。其中无合并症者144例,过期妊娠17例。取静脉血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血清 酶活 NAG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清MIF、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鸿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1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则应用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MIF、IL-10水平、血流情况和心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1,P<0.05);术后第5天,研究组的血清MIF、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溶栓帧数、血栓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MIF、IL-10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极大地改善患者心脏部位的血流情况,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瑞舒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MIF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泌尿生殖道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内外沙眼衣原体的感染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鸿玲 吴东群 +2 位作者 陶秀莲 陶永森 宋福玲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建立一个敏感性强 ,特异性高 ,可供确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SABC法 )。结果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 (NGU)泌尿生殖道粘膜柱状上皮细胞涂片 ,经SABC法染色后 ,油镜下可看到感... 目的 建立一个敏感性强 ,特异性高 ,可供确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SABC法 )。结果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 (NGU)泌尿生殖道粘膜柱状上皮细胞涂片 ,经SABC法染色后 ,油镜下可看到感染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外有棕褐色的沙眼衣原体免疫复合物 ,证实为衣原体感染。SABC法与衣原体LPS抗原检测的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 ,测NGU患者 30例 ,两法符合率 10 0 % ;与衣原体LPS抗原检测的有色乳胶免疫层析法比较 ,测NGU患者 6 0例 ,SABC法敏感性高于有色乳胶免疫层析法。结论 SABC法敏感性强 ,特异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泌尿生殖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尿道炎患者尿道细胞涂片检查衣原体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鸿玲 吴冬群 陶秀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尿道炎 男性 尿道细胞涂片 检查 衣原体 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XCL12水平与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鸿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9期14-15,18,共3页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与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1年,复发36例(复发组),未复发84例(未复发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CXCL12水平...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与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1年,复发36例(复发组),未复发84例(未复发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CXCL12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复发组术前及术后1d血清CXCL12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01);经Pearson分析,血清CXCL12水平与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呈正相关(r=0.824,P<0.001)。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血清CXCL12水平是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其水平变化评估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术后复发 血清CXCL12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刘鸿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5期128-130,共3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1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取经股动...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1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取经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观察组采取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比较两组置管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PCI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急性STEMI,PCI成功率与经股动脉入路相当,但能够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入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鸿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186-187,共2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54名,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氨氟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结...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54名,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氨氟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较好,临床上无禁忌症时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鸿玲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密切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密切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14%,对照组65.7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上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疾病的实际治疗效果,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鸿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6期65-65,共1页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60例。给予Ⅰ组5 mg瑞舒伐他汀钙,Ⅱ组10 mg瑞舒伐他汀钙,Ⅲ组2...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60例。给予Ⅰ组5 mg瑞舒伐他汀钙,Ⅱ组10 mg瑞舒伐他汀钙,Ⅲ组20 mg瑞舒伐他汀钙,均1次/d,晚饭后服用。治疗4个月后,观察各组血脂水平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Ⅲ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Ⅰ组和Ⅱ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Ⅰ组和Ⅱ组;Ⅲ组治疗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治疗,且在治疗结束后患者恢复正常。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rh-BNP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与心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刘鸿玲 殷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7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rh-BNP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rh-BNP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LVEDV、LVESV、LVEF、NT-proBNP、hs-CRP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DV、LVESV、LVE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应用rh-BNP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室负荷。同时还可恢复AMI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肌灌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远期预后情况,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rh-BNP 预后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解聚指数公式的推导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刘鸿玲 张少玫 +3 位作者 刘卫红 杨菁 王胜华 陈新华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8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 解聚指数 公式 变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鸿玲 《临床研究》 2016年第8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了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缺血性心肌病,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合并了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了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缺血性心肌病,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合并了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介入皮冠状动脉治疗。治疗后一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分析患者心绞痛发作、心超变化以及心功能状态的具体情况。结果患者入院时心绞痛发作与心功能情况差异很小,治疗一年后,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与心功能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随访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时LVEF和LVEDD情况差异不明显,治疗一年后,实验组患者LVEF和LVEDD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随访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合并了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缓解了患者的心绞痛,改善了心功能与心超指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冠状动脉介入 缺血性心肌病 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鸿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22期80-81,共2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介入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为发病6 h内直接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为发病6~12 h直接介入治疗。...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介入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为发病6 h内直接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为发病6~12 h直接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及半年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 d两组LVEDVI、LVESVI和LVEF等左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6个月时观察组的LVEDVI、LVESVI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始的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心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介入时间越早,左心功能改善效果越佳,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左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刘鸿玲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伴2型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者74例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伴2型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者74例为对照组,为所有患者开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除却TC指标无差异外,观察组受试者的HDL-C、LDL-C、TG、FPG指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受试者PCI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进行PCI之后3级TIMI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住院期间内再缺血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成手术之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的病死率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弥漫病变、远端病变以及多支病变例数明显更多,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来讲,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 比较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中并发心室纤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刘鸿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9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并发心室纤颤(V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中并发VF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分析影响急性下...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并发心室纤颤(V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中并发VF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分析影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中并发V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IS≥3%、冠脉Gensini评分>85分以及LVEF<50%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中并发V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IS≥3%、冠脉Gensini评分>85分以及LVEF<50%可能会增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中并发VF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该类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及时采取相关有效措施,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PCI术 心室纤颤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价值
18
作者 刘鸿玲 杨连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9期52-54,共3页
目的:评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血府逐瘀汤加西药治疗),各49例。将两组... 目的:评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血府逐瘀汤加西药治疗),各49例。将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发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多巴胺滴定式给药救治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刘鸿玲 《海峡药学》 2018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究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滴定式给药方法对心源性休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均给予大剂量多巴胺滴定式治疗,记录患者救治后的并发症数... 目的探究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滴定式给药方法对心源性休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均给予大剂量多巴胺滴定式治疗,记录患者救治后的并发症数据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h患者收缩压中位数值(84.62±12.58)mm Hg与治疗后2h收缩压中位数(101.62±14.38)mm Hg显著高于治疗前收缩压数中位数值(48.59±5.79)mm Hg,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救治患者死亡0例,存活20例,存活率100%;20例患者中6例患者出现药物依赖现象,1例患者有轻微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结论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是有效且安全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使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多巴胺滴定式给药 心源性休克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20
作者 刘鸿玲 宋爱云 《包头医学》 2007年第1期61-61,共1页
病历报告:患者,女,60岁.3年前无诱因间断性自觉发热,未测体温,双手指、膝关节肿胀,疼痛持续3~4天可缓解,近半年自觉乏力,多汗,脱发,未诊治.
关键词 意识障碍 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