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类与Ⅰ类错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的特征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白玉兴 郭宏铭 +2 位作者 周立新 王邦康 刘风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 应用数字化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对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颌面部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 ,探讨两者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的特征性和差异性。方法 选择 2 0例安氏Ⅰ类和 2 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 ,分别进行面部三维... 目的 应用数字化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对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颌面部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 ,探讨两者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的特征性和差异性。方法 选择 2 0例安氏Ⅰ类和 2 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 ,分别进行面部三维结构的测量与分析 ;分别进行了 14项角度测量、13项线距测量和 5项比率测量并进行了统计学计算和分析。结果 与Ⅰ类错牙合相比 ,在线距方面 ,Ⅱ类错牙合的面下部深度较小而下唇突度较大 ;在角度方面 ,Ⅱ类错牙合在矢状方向具有较大的突度 ,且下颌更加具有向后下旋转的趋势 ;在比率方面 ,Ⅱ类错牙合的后面高 /前面高较小 ,也反映出下颌向后下旋转。结论 Ⅰ类错牙合和Ⅱ类错牙合在颌面部软组织的三维结构上具有差异性 ,Ⅱ类错牙合畸形具有较大的面部凸度 ,后面高相对于前面高较小 ,反映出下颌骨向后下旋转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 比较研究 Ⅰ类错He Ⅱ类错He 三维测量 三维重建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增强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邱志成 刘风德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1-99,共9页
本文从空间域和频率域对边缘增强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空间域,介绍了一种新的边缘增强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目前常规方法的缺点,能有效地改善影像质量。试验证明,经处理后的图像边界清楚,影像清晰,极有利于目视判读。在频率域,进行... 本文从空间域和频率域对边缘增强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空间域,介绍了一种新的边缘增强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目前常规方法的缺点,能有效地改善影像质量。试验证明,经处理后的图像边界清楚,影像清晰,极有利于目视判读。在频率域,进行了高通滤波试验,利用高频伽强技术也获得了良好的结果。根据试验,确定了遥感图像的高频加强技术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增强 遥感 图象 高通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软组织数字化立体摄影三维重建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宏铭 白玉兴 +2 位作者 周立新 王邦康 刘风德 《口腔正畸学》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和开发一套数字化立体摄影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系统 ,可以在计算机中重建面部三维图象。方法 应用数码相机和我们研制的一套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硬件系统 ,在专业计算机立体显示卡上开发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软件系统 ,完... 目的 研究和开发一套数字化立体摄影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系统 ,可以在计算机中重建面部三维图象。方法 应用数码相机和我们研制的一套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硬件系统 ,在专业计算机立体显示卡上开发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软件系统 ,完成面部软组织数字化摄影三维重建系统。结果 可以用显示卡立体眼镜在计算机中观看并且任意旋转、移动、缩放重建的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系统 ,可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形态的重建和数字化储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 三维重建 数字化立体摄影 口腔正畸 正颌外科
原文传递
面部软组织数字化三维重建及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4
作者 白玉兴 郭宏铭 +3 位作者 周力新 王邦康 罗颂椒 刘风德 《口腔正畸学》 2001年第z1期4-5,共2页
目的:研制和开发一套可应用于正畸临床诊断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进行颌面部软组织结构的三维测量和研究,并可在计算机中将重建的面部三维图象进行旋转观测、储存和分析。材料方法:应用4对高精度的数字相机获取颌面部软组织... 目的:研制和开发一套可应用于正畸临床诊断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进行颌面部软组织结构的三维测量和研究,并可在计算机中将重建的面部三维图象进行旋转观测、储存和分析。材料方法:应用4对高精度的数字相机获取颌面部软组织的三维信息,自行研制和开发出了应用于面部测量和重建的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硬件系统,在专业计算机三维显示卡上开发出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软件系统,可同时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分析与旋转观测。结果:应用研制的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可以重建出具有真实感的面部三维图象,并可在计算机中进行任意旋转、移动、缩放重建;建立的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5mm,足以满足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具有高精度、高速、非介入性等特点,为口腔正畸学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