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支路模式能量的含光伏电网小干扰稳定灵敏度分析及应用
1
作者 刘铖 韩子杨 +1 位作者 刁硕 张宇驰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114,共8页
为了分析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并避免复杂建模,以网络能量作为研究手段,将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产生的影响映射于网络中,通过关键支路的模式能量特性表征电网的低频振荡特性。基于此,找出多处光伏并网场景... 为了分析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并避免复杂建模,以网络能量作为研究手段,将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产生的影响映射于网络中,通过关键支路的模式能量特性表征电网的低频振荡特性。基于此,找出多处光伏并网场景下系统振荡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取网络能量中与每台光伏强相关的状态变量以形成能量光伏分量,在此基础上根据所构建的基于模式能量的光伏灵敏度指标,对灵敏度指标进行排序,得到光伏接入系统不同位置对系统振荡关键环节的影响,并提出光伏增装配置策略。以IEEE 3机9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小干扰稳定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支路模式能量 光伏分量 小干扰稳定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ω 响应关联特征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判别方法
2
作者 刘铖 李守超 +1 位作者 张宇驰 张艳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902-7916,共15页
基于响应驱动的暂态功角稳定分析方法具有不依赖模型和参数、计算量小、能够实时量测和实时判别等突出优势。首先,该文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挖掘出发电机电流和角速度蕴含的暂态功角稳定信息,建立了故障后电流与角速度的关联关系,揭示了... 基于响应驱动的暂态功角稳定分析方法具有不依赖模型和参数、计算量小、能够实时量测和实时判别等突出优势。首先,该文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挖掘出发电机电流和角速度蕴含的暂态功角稳定信息,建立了故障后电流与角速度的关联关系,揭示了两电气量存在的暂态稳定性特征;其次,利用信息量测技术得到发电机电流与角速度的关系曲线,通过分析关系曲线特性,提取出系统功角稳定和功角失稳关键特征,并探究了风机接入后对关系曲线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暂态功角稳定新判据;最后,通过比较故障清除后机端母线电压相位差变化率的大小识别临界机群,将该文方法应用于多机系统暂态稳定性判别。仿真算例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判断出暂态功角稳定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功角稳定 稳定判别 响应信息 关键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社会过程的教育评价:基于欧美“评价社会学”的教育评价研究范式扩展
3
作者 刘铖 余秀兰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9,共19页
教育评价发挥着教育活动的“指挥棒”作用,教育评价研究是教育研究的关键。我国既有的教育评价研究主要遵循功能主义立场,具有三种取向:政策取向、技术取向和理念取向,而长期忽视第四种取向——社会学取向。受启发于由米歇尔·拉蒙... 教育评价发挥着教育活动的“指挥棒”作用,教育评价研究是教育研究的关键。我国既有的教育评价研究主要遵循功能主义立场,具有三种取向:政策取向、技术取向和理念取向,而长期忽视第四种取向——社会学取向。受启发于由米歇尔·拉蒙提出并在欧美盛行的“评价社会学”,教育评价研究的社会学取向则持有建构主义或批判主义立场,强调一个核心命题:教育评价乃是一个社会过程,教育评价的社会运作过程才是教育评价真正的合法性基础。和传统取向不同,社会学取向研究的重点不是单纯的教育评价政策、评价技术/工具和评价理念,而是通过介入式、非介入式或实验模拟等方法,研究教育评价实践的整体运作过程,并捕捉教育评价与社会过程/结构之间的关系。杜威实用主义价值哲学、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拉蒙的“象征边界”能够为该取向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评价社会学 教育不平等 布迪厄 米歇尔·拉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闸软基回填灌浆施工质量评价研究
4
作者 刘铖 王伟 臧振涛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4期5-9,共5页
文章针对软基上的脱空区回填灌浆施工质量评价问题,结合已有水闸加固案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包含3个准则层指标、12个指标层指标的水闸软基回填灌浆施工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水闸脱空区回填灌浆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文章针对软基上的脱空区回填灌浆施工质量评价问题,结合已有水闸加固案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包含3个准则层指标、12个指标层指标的水闸软基回填灌浆施工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水闸脱空区回填灌浆施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是合理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种软基回填灌浆施工质量评价思路,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软基回填灌浆施工质量的效果与不足。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回填灌浆 施工质量 层次分析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节点坐标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高效计算方法 被引量:34
5
作者 刘铖 田强 胡海岩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7-1205,共9页
绝对节点坐标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柔性多体系统的动力学研究之中,但是其计算效率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方法计算弹性力及其对广义坐标的偏导数矩阵(Jacobi矩阵),通常是基于第二类Piola-Kirchhoff应力张量来完成,计算... 绝对节点坐标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柔性多体系统的动力学研究之中,但是其计算效率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方法计算弹性力及其对广义坐标的偏导数矩阵(Jacobi矩阵),通常是基于第二类Piola-Kirchhoff应力张量来完成,计算效率不高.根据虚功原理并采用第一类Piola-Kirchhoff应力张量的方法直接推导得到了弹性力及其Jacobi矩阵的解析表达式.基于不同方法所得的数值算例结果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使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节点坐标法 多柔体系统 JACOBI矩阵 第一类Piola-Kirchhoff应力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短路比提升与暂态过电压抑制的含高比例风电送端电网两阶段式调相机优化配置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浩 刘虎 +4 位作者 丁肇豪 孙正龙 刘铖 蔡国伟 张戈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0-551,共12页
随着送端电网中大规模风电机组的接入及常规同步机组的置换淘汰,电网短路比水平下降,电压支撑能力削弱,故障时易导致新能源机组暂态过电压而发生脱网事故。面向含高比例风电的送端电网,研究综合计及短路比提升和暂态过电压抑制的调相机... 随着送端电网中大规模风电机组的接入及常规同步机组的置换淘汰,电网短路比水平下降,电压支撑能力削弱,故障时易导致新能源机组暂态过电压而发生脱网事故。面向含高比例风电的送端电网,研究综合计及短路比提升和暂态过电压抑制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利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short-circuit ratio,MRSCR)分析了调相机接入对风电场短路比的提升作用,并基于调相机暂态快速无功响应特性揭示了其对风电机组暂态过电压的抑制机理;然后,提出一种同时计及短路比提升和暂态过电压抑制的两阶段式调相机优化配置策略,第一阶段以风电场短路比提升为核心约束优化配置调相机位置与基础容量,第二阶段以暂态过电压安全为关键约束进行调相机配置容量修正,并引入量子遗传算法(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QGA)进行优化求解。最终,基于PSD-BPA在含高比例风电的送端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能够显著提升风电机组多场站短路比水平并有效抑制风电机端暂态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比 暂态过电压 高比例风电 送端电网 调相机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机分数阶自抗扰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铖 蔡国伟 +1 位作者 杨德友 孙正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00-2807,共8页
针对含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互联电网强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非线性鲁棒分数阶自抗扰(fractional order 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FADRC)广域阻尼控制器,以增强互联... 针对含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互联电网强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非线性鲁棒分数阶自抗扰(fractional order 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FADRC)广域阻尼控制器,以增强互联电网阻尼控制能力,抑制功率振荡。首先,对系统状态方程进行微分同胚映射得到系统分数阶的映射模型,进而构造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估计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误差与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以实现非线性模型动态补偿线性化,其次,利用自抗扰控制理论中的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控制理论设计DFIG阻尼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大、小扰动下该方法动态特性良好,具有响应迅速、对参数变化及扰动不敏感等优点。该设计方法比传统PI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够增强DFIG阻尼控制能力,抑制互联电网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分数阶 自抗扰控制 阻尼控制 非线性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机无功约束的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铖 蔡国伟 +1 位作者 杨德友 孙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PV曲线法对基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的静态电压稳定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分岔理论的方法来分析考虑双馈风机无功限制影响的风电场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情况。通过含有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 应用PV曲线法对基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的静态电压稳定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分岔理论的方法来分析考虑双馈风机无功限制影响的风电场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情况。通过含有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的IEEE30节点算例进行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无功极限对系统电压稳定裕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考虑双馈风机功率极限对电压稳定裕度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分岔类型。DFIG的无功极限下系统的分岔类型不同,对风电接入系统的裕度影响不同。考虑DFIG发生的不同分岔可以更真实揭示系统的失稳原因和提供实际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无功约束 双馈感应发电机 异步感应发电机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阳市中心城区城市发展潜力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耦合协调研究
9
作者 古杰 许阳 +2 位作者 游经纬 方佳文 刘铖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以益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了城市发展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研究范围内城市发展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益阳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发展潜... 以益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了城市发展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研究范围内城市发展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益阳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发展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的耦合协调度总体较高,基本失调和严重失调的区域面积不足研究范围的2%;在高级协调和基本协调的类型中,存在城市发展潜力滞后XII类和IX类,地质环境适宜性滞后XI类和VIII类4种亚类型,其中,城市发展潜力滞后的2种亚类型区域建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潜力,而地质环境适宜性滞后的2种亚类型区域建议在落实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潜力 地质环境适宜性 耦合协调发展 益阳市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能量的高比例DFIG并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紧急控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铖 张宇驰 +3 位作者 蔡国伟 王聪 杨慧 张铭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09-3118,共10页
规模化风电并网场景下,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紧急控制中,若采用传统切除火电机组的方式,因火电机组并网容量降低,其可提供的最大切机量随之减少,故而难以保证系统切机后一定可恢复至稳定运行状态,且切除火电机组后,系统惯量进一步降低,会... 规模化风电并网场景下,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紧急控制中,若采用传统切除火电机组的方式,因火电机组并网容量降低,其可提供的最大切机量随之减少,故而难以保证系统切机后一定可恢复至稳定运行状态,且切除火电机组后,系统惯量进一步降低,会带来较大的切机代价。因此,必须考虑包含风电切机措施的暂态稳定紧急控制策略。基于此,提出了基于网络能量的高比例双馈风机并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紧急控制策略。首先,计算含风机系统支路稳定度指标,判断系统暂态稳定状态并识别系统临界割集。其次,构建支路暂态势能灵敏度指标,建立临界割集支路稳定度与火电机组和风电机组有功的联系。进而通过灵敏度指标筛选调控对象,以切机量最小为目标,预设割集稳定度和切机裕度为约束条件,设计了一种风火协调定量调控策略。最后,通过单机系统仿真分析了风机接入对暂态过程中网络能量分布的影响;通过十机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切机策略可实现风电并网系统暂态稳定的定量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割集势能灵敏度指标 支路暂态势能函数 暂态稳定 紧急控制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离子聚合法合成乙烯基聚丁二烯用改性剂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铖 刘炼 +2 位作者 胡百九 冷世伟 张春庆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7-387,共1页
考察了以乙基四氢糠基醚(ETE)、乙氧基吗啉(EOEM)或四氢糠醇钠(THFAONa)作为改性剂,在改性剂与正丁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1的条件下,对负离子聚合法合成的乙烯基聚丁二烯聚合反应速率及乙烯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3种改... 考察了以乙基四氢糠基醚(ETE)、乙氧基吗啉(EOEM)或四氢糠醇钠(THFAONa)作为改性剂,在改性剂与正丁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1的条件下,对负离子聚合法合成的乙烯基聚丁二烯聚合反应速率及乙烯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3种改性剂都能显著加快聚合反应速率,在50℃时,各调节体系的聚合反应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THFAONa,ETE,EOEM;增加聚丁二烯乙烯基含量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THFAONa,ETE,EOEM。在70℃下,ETE,EOEM和THFAONa改性体系得到的产物的乙烯基质量分数分别为49.2%,47.5%,52.9%,高于二哌啶乙烷在同样条件下的乙烯基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负离子聚合 改性剂 乙烯基聚丁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铖 姚长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002-1004,共3页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能量流法的互联电网功率振荡能量解析与主振荡路径识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铖 蔡国伟 +1 位作者 杨德友 孙正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4-40,共7页
针对互联电力系统的功率振荡现象,为了能够深入剖析,构建了模式能量流函数,对互联电力系统的功率振荡进行网络模式能量的求取,并进行能量解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建立的基于广域量测信息的模式阵型指标,判别系统功率振荡发电机分群情况... 针对互联电力系统的功率振荡现象,为了能够深入剖析,构建了模式能量流函数,对互联电力系统的功率振荡进行网络模式能量的求取,并进行能量解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建立的基于广域量测信息的模式阵型指标,判别系统功率振荡发电机分群情况,同时根据所建立的主振荡路径判别指标对系统主振荡路径进行辨识,得到系统能量交互的主振荡路径。通过对4机两区和8机36节点算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互联电力系统功率振荡能量解析与主振荡路径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功率振荡 主振荡路径 模式能量解析 矩阵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某地煤中砷的赋存状态及可脱除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铖 周长春 +2 位作者 丛龙斐 张宁宁 潘金禾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757-1761,共5页
根据浮沉试验、逐级化学提取试验、筛分试验、重选脱除试验和浮选脱除试验结果,结合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以及数理统计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目... 根据浮沉试验、逐级化学提取试验、筛分试验、重选脱除试验和浮选脱除试验结果,结合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以及数理统计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目标煤样中砷元素的赋存状态,探讨了煤中砷元素与煤组分之间的统计关系以及砷元素的可脱除性。结果表明:该煤样砷有亲硫特性;砷趋于富集在-0.074mm粒级中;砷在该煤样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存在,占煤中砷总量的43.44%;在分选密度为1.55kg/L时,重选脱除试验表明砷脱除率可达64.70%;浮选也可脱除部分砷,但存在脱除极限,需要通过辅助手段才能进一步脱除煤中的砷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煤组分 赋存状态 可脱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浮选脱炭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铖 丛龙斐 +1 位作者 周长春 耿焕国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0-302,共3页
对江西某电厂粉煤灰进行浮选条件探索性试验。主要对起泡剂与增黏剂配合使用和浮选浓度对浮选脱炭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探索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脱炭效果。研究表明:在优化浮选条件下,浮选柱可使尾煤的烧失量稳定在2%左右,尾灰... 对江西某电厂粉煤灰进行浮选条件探索性试验。主要对起泡剂与增黏剂配合使用和浮选浓度对浮选脱炭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探索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脱炭效果。研究表明:在优化浮选条件下,浮选柱可使尾煤的烧失量稳定在2%左右,尾灰产率在6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浮选 脱炭 浮选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纤维发育异常的病因学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铖 姚长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 :对骨纤维发育异常的病因在基因水平做初步探讨。方法 :取患者的病损组织进行原代培养 ,然后通过RT PCR检测突变位点 ,并连接到T载体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和骨化性纤维瘤患者比较 ,中国人骨纤维发育异常患者存在Gsa蛋... 目的 :对骨纤维发育异常的病因在基因水平做初步探讨。方法 :取患者的病损组织进行原代培养 ,然后通过RT PCR检测突变位点 ,并连接到T载体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和骨化性纤维瘤患者比较 ,中国人骨纤维发育异常患者存在Gsa蛋白第 60 2位编码基因位点特异性突变 ,造成第 2 0 1位氨基酸由Arg→His突变。结论 :Gs蛋白a亚单位突变是骨纤维发育异常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发育异常 Gs蛋白的α亚单位 突变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延长原代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的生存时间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铖 阙海萍 +2 位作者 靳继德 刘少君 吴祖泽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转染不同滴度的绿色荧光蛋白或肝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Ad-GFP or Ad-HGF),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PI-Hoechst双染色观察神经元生长状况。用ELIS...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转染不同滴度的绿色荧光蛋白或肝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Ad-GFP or Ad-HGF),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PI-Hoechst双染色观察神经元生长状况。用ELISA、中性红、MTT和NSE-ELISA等方法分别检测Ad-HGF转染脊髓神经元后HGF的表达,以及HGF对神经元的保护和迁移作用。结果在转染复数(MO I)为50时,Ad-GFP可高效转染脊髓神经细胞,且细胞生长状态好。转染Ad-HGF后,HGF能有效表达,同时HGF作用后的神经元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观察到HGF对脊髓神经元有明显促迁移作用。结论HGF对体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有保护和迁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脊髓神经元 基因治疗 腺病毒载体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关键特征逻辑推理的复杂电网响应驱动暂态稳定性判别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浩 伍柏臻 +3 位作者 刘铖 孙正龙 蔡国伟 刘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943-3955,共13页
暂态稳定实时性判别是响应式稳定控制的核心,新能源和直流输电并网下电网的结构、运行和响应特征复杂程度骤增,现有实时性判别方法的准确性和泛化性面临挑战。该文针对含新能源和直流输电的复杂电网暂态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量测暂... 暂态稳定实时性判别是响应式稳定控制的核心,新能源和直流输电并网下电网的结构、运行和响应特征复杂程度骤增,现有实时性判别方法的准确性和泛化性面临挑战。该文针对含新能源和直流输电的复杂电网暂态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量测暂态能量特征的自适应逻辑推理判稳方法,实现无电网模型依赖且具有可解释性的实时性稳定性判别。首先,基于发电机转子运动的能量关系,结合特勒根定理构建了面向复杂电网响应信息的能量函数并论证了其守恒性;然后,根据系统动能-势能能量转换特征定义了稳定预判因数,并结合最大功角差构成了判稳关键特征量,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推理神经网络(ANFIS)的关键特征量与稳定状态之间的映射模型,实现了暂态稳定性实时推理评估;最后,在简单系统中量化分析了关键特征量与系统稳定性间的关系,并在修改后含新能源与直流输电的IEEE10机39节点系统中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 响应驱动 特勒根定理 能量函数 复杂电网 自适应逻辑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脊髓损伤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铖 姚长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92-495,共4页
关键词 病理 放射耐受剂量 病因 放射性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模式能量的永磁风机电网功率振荡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铖 王旭 张宇驰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70-78,共9页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系统引发更为复杂的小干扰稳定问题,文中从负荷模式能量的角度出发,对含高比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并网电力系统进行低频振荡解析.推导出基于负荷模式能量...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系统引发更为复杂的小干扰稳定问题,文中从负荷模式能量的角度出发,对含高比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并网电力系统进行低频振荡解析.推导出基于负荷模式能量的系统小干扰稳定评价指标,从负荷模式能量的角度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负荷模式能量的解析确定风机参与振荡的方式,进而分析PMSG并网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特性的影响.在四机两区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建立小干扰稳定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并分析PMSG并网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负荷模式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