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苏新宁 何一民 +17 位作者 杨红艳 周维东 徐继敏 刘明 彭国莉 王竹 徐亮 韩普 蒋勋 胡琳 夏琬钧 周佩 李西臣 肖磊 韩毅 王丹 唐普 刘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是各行各业“新质化”的促进剂。人工智能可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高效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场景,将深刻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的方方面面。加速人工智能在哲...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是各行各业“新质化”的促进剂。人工智能可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高效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场景,将深刻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的方方面面。加速人工智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领域的深入应用,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效率,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当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推进AI赋能哲学社会科学(AI4SS),2024年9月28日,由西华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协会主办,西华大学学术期刊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承办的“AI赋能社科研究与评价天府论坛”在西华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研究领域出发,就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进行了深入交流。文章为20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所作报告的主要观点。这些报告议题包括AI赋能人文社科研究方法的变革,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图书情报学、新闻传播等社会学科视域下的人工智能,AI辅助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伦理,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监测、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应用,AI赋能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AI赋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新模式、新平台、新场景,等等。这些议题共同描绘了一个由AI技术驱动的多学科融合与创新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数智时代 AI4SS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 学术传播 学术评价 学术伦理 人文危机 预印本评价 知识服务 智能评价 智能外包 医疗健康 国家金融安全 高阶思维能力 法学 教育学 经济学 图书情报学 新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盆地西部下蜀黄土成因机制的新探索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选 韩德亮 +2 位作者 崔高嵩 单秋美 林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下蜀黄土 沉积特征 物质来源 古季风 黄土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实证研究:类型与应用模式——以《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2017年195篇实证研究论文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选 田党瑞 汪燕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8,共10页
实证研究由于倡导"用数据资料说话",备受研究者、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视。学术期刊是承载教育实证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从期刊编辑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实证研究的类型和特征,有助于提升教育实证研究论文的写作和分析规范。《现代... 实证研究由于倡导"用数据资料说话",备受研究者、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视。学术期刊是承载教育实证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从期刊编辑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实证研究的类型和特征,有助于提升教育实证研究论文的写作和分析规范。《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作为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领域中学术影响力较高的期刊,2010-2017年共刊发了195篇实证研究论文。对这些论文从方法论角度进行系统描述、分类和分析发现,我国远程教育实证研究论文在数量上体现出增长的趋势,不仅写作形式上更加规范,而且内容质量也愈加厚实。总体上我国远程教育实证研究论文可以归纳为文献研究、建构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本研究和关系研究七类,每一种类型的实证研究论文都体现出各自的方法论意蕴,以及不同的研究流程和分析模式。建构研究尤其是模式建构研究是我国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领域实证研究的重要特色。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跨学科研究趋势的日益影响,文献研究、精细化实验研究、文本研究和关系研究将会体现出更多的技术支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实证研究论文 类型与特征 应用模式 期刊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变革思路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选 刘斌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16年第4期22-28,共7页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虽然在提高民众素质、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推进终身教育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但是仍然面临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学质量危机凸显、社会认可度较低等现实困境,"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和变革教育的重要理念,...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虽然在提高民众素质、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推进终身教育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但是仍然面临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学质量危机凸显、社会认可度较低等现实困境,"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和变革教育的重要理念,为解决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契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变革思路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整体规划"互联网+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中观层面,省域应借力"互联网+",促成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区域联盟;微观层面,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应借势"互联网+",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支持服务水平。这三个层面的变革思路相辅相成,只有不同层面的变革协同推进,才能从整体上推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终身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现实困境 变革思路 教学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远程教育教师能力框架实证研究:学习者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选 杨素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9,共5页
教师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本研究从学习者的视角探究网络远程教师的能力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认为主讲教师的能力框架应包括三大维度,即职业素质、网上教学和评价考核,共计15项能力;学生认... 教师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本研究从学习者的视角探究网络远程教师的能力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认为主讲教师的能力框架应包括三大维度,即职业素质、网上教学和评价考核,共计15项能力;学生认为辅导教师的能力框架应包括四大维度,即职业素质、网上答疑、促学活动、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共计25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远程教育教师 能力框架 学生视野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中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基于内容分析的策略体系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选 谭明杰 汪燕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7-42,共6页
基于内容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的提升中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体系包括政策制定、内容建设、高效传播和编辑素养培养4个层面,其依次强调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社科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注重刊发精品化、前沿性和综述性选题,建... 基于内容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的提升中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体系包括政策制定、内容建设、高效传播和编辑素养培养4个层面,其依次强调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社科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注重刊发精品化、前沿性和综述性选题,建立集群化传播机制,并利用新媒体进行精准宣传推广,健全和优化编辑培育路径以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此外,内容建设和高效传播构成了提升中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策略体系的“核心”,政策制定和编辑素养则构成了该策略体系的“两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社科学术期刊 国际影响力 学术内容 学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观照:推进MOOC理性发展的理论给养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7-52,共6页
当前我国MOOC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层面,理论研究相对较少。MOOC在实践推进中引发了诸如高校及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威胁、MOOC扭曲的发展态势、MOOC复杂的学习机制等棘手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赖于理论来指导,至少理论可以为其提供解决的思路... 当前我国MOOC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层面,理论研究相对较少。MOOC在实践推进中引发了诸如高校及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威胁、MOOC扭曲的发展态势、MOOC复杂的学习机制等棘手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赖于理论来指导,至少理论可以为其提供解决的思路和方向。理论研究一般可以分为本源理论和派生理论,本源理论是派生理论选择和运用的前提和基础,派生理论是本源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由此构成理论的良性循环和螺旋上升发展。针对MOOC而言,学习理论作为MOOC的本源理论推动了其三种主要形式的实践(c MOOC、t MOOC、x MOOC)纵深发展;在MOOC的派生理论中,破坏性创新理论能够较好地化解高等院校和大学教师面临的威胁,技术成熟度曲线理论有助于人们理性认知MOOC的发展态势,自组织理论有助于人们较为深入地理解MOOC的学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理论研究 实践反思 破坏性创新 技术成熟度曲线 自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研究怎么做:让研究者困惑的地方——来自华东师大第二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的启示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8-25,共8页
"第二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于2016年10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重点围绕"怎么做实证研究"进行对话,展现了多样性的"怎么做"的实证研究成果。华东师大袁振国教授认为,我的信念,就是没有不能用实... "第二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于2016年10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重点围绕"怎么做实证研究"进行对话,展现了多样性的"怎么做"的实证研究成果。华东师大袁振国教授认为,我的信念,就是没有不能用实证方法研究的东西,关键在于能不能够有好的设计,能不能够找到好的方法。实证研究怎么做,是让研究者困惑的地方。这届论坛给我们呈现以下启示:一是实证研究议题以解决问题为要旨。这就要求研究的议题必须蕴含理论的、实践的和逻辑的价值,即"值得研究",而不是充满矛盾、无需证明的伪问题。二是实证方法实践内化为一种学术自觉。实证首先是一种实证思想,然后才是方法。实证研究必须从专业化的角度来提升实证方法的实质规范,这需要研究者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反思、沉淀和提升。三是数据分析体现研究者的学术底蕴和智慧。实证研究就是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能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这还需要研究者自身的经验与智慧不断在原始资料与已有理论之间进行假设、验证和建构。四是有价值的研究议题必须有经得起考验的诠释。这样的诠释才能避免研究结果解释方面存在的解释牵强和阐释肤浅的问题,甚至存在的数据分析过程复杂但研究结果无需证明的矛盾与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证研究 研究理路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会议文献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开放大学:西部电大的路径选择——第八届西部电大校长论坛综述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3-8,共6页
第八届西部电大校长论坛于2010年10月在成都召开,中央电大与西部15所省市电大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建设开放大学的主题,深入探讨新形势下西部电大的路径选择。会议认为,西部建设开放大学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是贯彻《国家... 第八届西部电大校长论坛于2010年10月在成都召开,中央电大与西部15所省市电大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建设开放大学的主题,深入探讨新形势下西部电大的路径选择。会议认为,西部建设开放大学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西部电大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建设开放大学,把以省(区)电大为依托的开放大学系统做大做强,形成西部开放大学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会议热议的焦点主要有:"翻牌"与"内涵建设"孰先孰后、各层级电大的利益博弈、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出路、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的诉求,以及开放大学建设的多种模式与多元发展的空间拓展等。会议建议,政策应大力向西部倾斜,西部电大在政府的支持下也可以先行先试,探索西部开放大学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论坛 开放大学 电大校长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育印刷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选 武丽志 李亮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34-38,共5页
印刷教材是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主流媒体之一,其质量关系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成效。在推动我国远程教育印刷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基于文献调研,广泛借鉴已有理论和实践成果,采用归纳法等理论研究方... 印刷教材是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主流媒体之一,其质量关系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成效。在推动我国远程教育印刷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基于文献调研,广泛借鉴已有理论和实践成果,采用归纳法等理论研究方法尝试构建以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教材表现力为一级指标的远程教育印刷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理论依据、建立原则、指标框架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印刷教材 评价指标 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科学学科的服务概念界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选 张兴华 《甘肃科技》 2008年第12期59-61,共3页
服务的快速发展,逐渐在国家生产力中占据重要地位。服务业带来的GDP比重和带来的就业人数的增加,都显示了服务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服务营销、服务管理、服务创新角度的服务概念界定,并且从服务科学的学科角度... 服务的快速发展,逐渐在国家生产力中占据重要地位。服务业带来的GDP比重和带来的就业人数的增加,都显示了服务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服务营销、服务管理、服务创新角度的服务概念界定,并且从服务科学的学科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了服务科学的服务概念的准确界定,给予服务科学研究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 服务业 服务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实证研究的本质溯源与未来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选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27-32,共6页
实证研究作为一种推进教育科学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备受学界关注。从历史纵深的视角来探讨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大人文社会科学中实证研究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揭示并互证教育实证研究的真正内涵与逻辑,回应学界对教育实证研究在... 实证研究作为一种推进教育科学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备受学界关注。从历史纵深的视角来探讨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大人文社会科学中实证研究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揭示并互证教育实证研究的真正内涵与逻辑,回应学界对教育实证研究在概念辨析、合法性辩护、不同教育学科下的争议等。实证研究本质上应从"研究"和"实证"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中"研究"是中心,"实证"是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实证研究应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体系来看待,包括方法论指导、基本研究类型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既体现了实证研究的量化特征,也显现出质性分析的典型特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持研究问题的科学解决。未来教育实证研究应该尝试在两个方面推进:既关注传统教育实证研究开展的路径,也关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教育实证研究的变革路径和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证研究 本质溯源 发展路径 跨学科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慧教育研究十年:聚焦、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选 刘革平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新基建和落实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背景下,智慧教育被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采用文献研究法对2012年以来我国智慧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智慧教育研究主要聚焦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宏观引领、创新技术... 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新基建和落实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背景下,智慧教育被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采用文献研究法对2012年以来我国智慧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智慧教育研究主要聚焦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宏观引领、创新技术对智慧教育的全方位赋能、智慧教学在实践领域的落地实施三大方面。同时,我国智慧教育研究也凸显出对智慧与智能等核心概念存在认识偏差、对智慧教学中技术的效用限度和伦理存在争议、对智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流于套路等困境。未来我国智慧教育研究应该突破学科壁垒,增强跨学科理解;合理认识技术的功效与局限,正确处理由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重视智慧教学设计,切实提升智慧学习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发展现状 关键问题 突破路径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人口增长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选 《发展》 2008年第6期128-129,共2页
本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规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适度人口规模 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宏观破裂模式与微观破裂机理 被引量:44
15
作者 钟建华 刘圣鑫 +5 位作者 马寅生 尹成明 刘成林 李宗星 刘选 李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250,共9页
通过对页岩组构特征、力学特征、裂纹和断口微观形貌特征的研究,揭示了页岩宏观破裂的微观机制、控制因素及其破裂模式。研究表明,页岩的宏观破裂受到组构特征、取心方向、围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页岩内部发育的孔隙和微裂隙扩展、合... 通过对页岩组构特征、力学特征、裂纹和断口微观形貌特征的研究,揭示了页岩宏观破裂的微观机制、控制因素及其破裂模式。研究表明,页岩的宏观破裂受到组构特征、取心方向、围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页岩内部发育的孔隙和微裂隙扩展、合并、贯通而形成。宏观破裂模式包括剪切型破裂、拉张型破裂和滑移型破裂,微观上,微裂隙破裂主要包括剪切滑移型(Ⅱ型)、拉张型(Ⅰ型)两种类型。本质上,页岩的剪切破裂和滑移破裂都是由于微裂隙的剪切滑移破裂引起的,只因受页岩结构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破裂模式;拉张型破裂是由于微裂隙的张性扩展引起的。另外,宏观破裂过程中,微裂隙的剪切和拉张两种破裂共存,但对宏观破裂贡献大小不同。最后建立了页岩的破裂模式,即剪切型破裂、拉张型破裂和滑移型破裂,并从微观上解释了宏观破裂的微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宏观破裂模式 微观破裂机理 微裂隙 剪切破裂 拉张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灵山岛下白垩统风暴岩与风暴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9
16
作者 钟建华 倪良田 +12 位作者 邵珠福 李勇 刘选 毛毳 刘圣鑫 孙宁亮 陈彬 王凯 罗可 王韶洁 刘闯 刘宝 熊志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1-398,共18页
青岛灵山岛中生界下白垩统碎屑岩中发育了很好的风暴岩与风暴沉积,其特点是:(1)丘状、洼状构造及丘状、洼状交错层理经常可见;丘状交错层理呈对称或近对称丘状,一般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暗色薄层状砂泥岩互层中,薄层一般厚1-2cm,有时... 青岛灵山岛中生界下白垩统碎屑岩中发育了很好的风暴岩与风暴沉积,其特点是:(1)丘状、洼状构造及丘状、洼状交错层理经常可见;丘状交错层理呈对称或近对称丘状,一般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暗色薄层状砂泥岩互层中,薄层一般厚1-2cm,有时也可以更厚;砂岩中常有平行层理或低角度交错层理,也可以发育丘状交错层理;细层较厚,多在1-2cm,甚至3-4cm;但砂岩多数呈块状;洼状交错层理相对较少,多不完善;洼状构造则相对多见。(2)冲刷侵蚀面非常发育。多波状起伏或凹凸不平,起伏可达20-30cm,甚至更大;内部的冲刷侵蚀面常不连续,但底部的冲刷侵蚀面连续性很好。(3)中厚层状砂岩内部的冲刷侵蚀面可以分为多个次级层,但常因冲刷面的不连续而上下合并在一起。(4)砂岩中常含有内碎屑,以暗色泥砾为主,小者直径多在1-2cm,大者可达10cm以上,形态多变;长轴多顺层分布;有时集中在砂岩的顶部。(5)以中细砂岩为主,没有真正的砾岩;砂岩的分选性可以较好。(6)发育了大量的多尺度、多类型软沉积物的变形构造。(7)有时候含有炭屑。灵山岛风暴岩和风暴沉积的发现,揭示了这套沉积是在一个相对较浅水的湖泊条件下形成的,而非海洋深水;此外,风暴形成的砂岩下移到三角洲前缘相中,使其更加靠近烃源岩,优化了生储关系,有利于油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岩 风暴沉积 丘状洼状层理 湖泊相 下白垩统 灵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全面建设现代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与出路
17
作者 刘选 张存刚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4年第4期20-25,共6页
小康社会昭示的理念是: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以官政为本转向以民生为本,从耗散发展模式转向和谐发展模式,从而真正转变单纯依靠以经济的增长来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观念,改变以对财富的追求和持有来回答人生本质意义的观念。通过... 小康社会昭示的理念是: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以官政为本转向以民生为本,从耗散发展模式转向和谐发展模式,从而真正转变单纯依靠以经济的增长来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观念,改变以对财富的追求和持有来回答人生本质意义的观念。通过对全面的、均衡的小康社会所需要具备的文化环境、物质资源和制度条件观察,进而探究全面建设现代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困难与出路,可以更好地理解全面小康的真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 经济发展 以人为本 贫富差距 文化事业 可持续发展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超深水与极超深水沉积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8
作者 钟建华 倪良田 +14 位作者 邵珠福 陈鑫 马锋 孙洪滨 刘宝 王志坤 夏景生 孙钰 刘选 陈彬 高玉飞 郝兵 孙宁亮 刘闯 杨冠群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1-532,共12页
沉积盆地古水深恢复及其演化是含油气盆地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及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之一。用地震方法解析三角洲前积层的厚度来研究水深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文章采用这一方法,并结合部分测井、录井资料及岩心... 沉积盆地古水深恢复及其演化是含油气盆地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及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之一。用地震方法解析三角洲前积层的厚度来研究水深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文章采用这一方法,并结合部分测井、录井资料及岩心对渤海湾盆地北部的辽西凹陷、中部的南堡凹陷和近南部的东营凹陷沙三中期的古水深进行了研究,发现辽西凹陷在沙三中期发育了一个大型三角洲扇体,在其前缘相发育了含大量灰—深灰色撕裂泥砾的重力流沉积,并获得了辽西凹陷沙三中期最大古水深为1092 m;南堡凹陷沙三中期为一套暗色的泥页岩夹砂岩,最大古水深在552 m;东营凹陷沙三中期为一套暗色泥岩夹含暗色漂浮泥砾的粉砂岩,也为一套重力流沉积,结合史128井—牛43井地震测线的连井剖面,获得了最大古水深在681 m。这三个古水深揭示了整个渤海湾盆地在古近纪沙三中期是一个极超深水(≥500 m)的盆地,为形成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和大型含油气盆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超深水(≥500m) 古近纪 烃源岩 油气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 被引量:309
19
作者 袁松鹤 刘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3-12,22,共11页
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如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在2014年北京召开的中国大学MOOC发展论坛上的报告,基本展现了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中国大学MOOC发展已经从学习借鉴阶段进入到了建设实践阶段,呈现出... 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如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在2014年北京召开的中国大学MOOC发展论坛上的报告,基本展现了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中国大学MOOC发展已经从学习借鉴阶段进入到了建设实践阶段,呈现出以自主推进为主、合作共享等特点。中国大学MOOC实践目前存在的共有问题:一是如何推进教育民主化;二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如何增强学习体验和提高结业率;四是如何实现学习成果认证。怎样看待MOOC在中国大学的实践?MOOC作为"舶来物",在中国的实践需要探索符合本土化特色的实践路径: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从课程开放到大学开放,从开放教育资源平台到构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中国大学 实践现状 共有问题 发展展望 实践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北部陆架海相地层解体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洪军 韩德亮 +1 位作者 刘选 单秋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3-89,共7页
晚更新世以来,中国近海北部陆架近岸地区至少发生了三次海侵并保留三期海相地层.在研究了数千千米的浅地层剖面仪测量资料及大量钻孔资料后,笔者发现最后冰期最盛时期陆架出露,海相地层并非简单地、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下来.在强大的... 晚更新世以来,中国近海北部陆架近岸地区至少发生了三次海侵并保留三期海相地层.在研究了数千千米的浅地层剖面仪测量资料及大量钻孔资料后,笔者发现最后冰期最盛时期陆架出露,海相地层并非简单地、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下来.在强大的风力作用下,除进行正常的风成沉积以外,还产生了沉积分异作用,出现风暴沉积及其衍生沉积,裸露的陆架至少部分地改变了原来的沉积结构,形成了新的沉积类型,构成复杂的混杂堆积区和黄土堆积区.这样,原先的海相地层被破坏,或者部分被保留下来,即陆架上海相地层发生了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沙漠化 海相地层 解体 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