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及杂质元素对ZA27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贵立 李荣德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9-651,共3页
为了从本质上了解杂质与稀土元素对锌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探索抑制合金晶间腐蚀的有效途径 ,依据晶界的大角度重位点阵理论编制出相应计算机软件 ,建立含稀土、杂质及 η相颗粒的α相大角度晶界原子集团模型 ,采用递归法计算了α相... 为了从本质上了解杂质与稀土元素对锌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探索抑制合金晶间腐蚀的有效途径 ,依据晶界的大角度重位点阵理论编制出相应计算机软件 ,建立含稀土、杂质及 η相颗粒的α相大角度晶界原子集团模型 ,采用递归法计算了α相晶界间的电荷转移 ,由此讨论了杂质 (Pb、Sn、Cd)及稀土元素 (La、Y)对Zn、Al电极电位的影响 .结果表明 ,杂质Pb、Sn、Cd增大原子间的电荷转移量 ,提高Zn、Al电极电位差 ,加速合金的腐蚀 ,稀土元素减小原子间的电荷转移量 ,降低Zn、Al电极电位差 ,具有抑制晶间腐蚀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锌铝合金 递归方法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中晶界区稀土稀土元素与杂质交互作用的电子理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贵立 张国英 李荣德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446,共3页
利用位错模型构造纯净的和稀土及杂质偏聚的晶界模型 ,用Recursion方法研究了稀土与杂质的交互作用对Fe 5 .3°小角度晶界的结合性质的影响。环境敏感镶嵌能和键级积分 (BOI)的计算结果表明 :钢中同时存在稀土和杂质时 ,稀土首先偏... 利用位错模型构造纯净的和稀土及杂质偏聚的晶界模型 ,用Recursion方法研究了稀土与杂质的交互作用对Fe 5 .3°小角度晶界的结合性质的影响。环境敏感镶嵌能和键级积分 (BOI)的计算结果表明 :钢中同时存在稀土和杂质时 ,稀土首先偏聚于晶界。稀土偏聚于晶界时 ,起到加强晶界的作用 ;杂质偏聚于晶界时却起到脆化的作用。钢中加入适量的稀土 ,既净化晶界 ,又提高钢的强度。这一结果从电子层次解释了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 稀土元素 杂质 交互作用 电子理论研究 Recursion方法 位错模型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变形对B(N)掺杂碳纳米管Al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贵立 宋媛媛 +2 位作者 姜艳 周爽 王天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1-396,共6页
为了研究(5,5)碳纳米管的B(N)环状掺杂效应,以及拉压变形对B(N)环状掺杂碳纳米管Al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和广义梯度近似方法,对B(N)环状掺杂碳纳米管Al吸附模型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了B(N)环状掺杂碳纳米管... 为了研究(5,5)碳纳米管的B(N)环状掺杂效应,以及拉压变形对B(N)环状掺杂碳纳米管Al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和广义梯度近似方法,对B(N)环状掺杂碳纳米管Al吸附模型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了B(N)环状掺杂碳纳米管的形成能,并确定了Al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置.结果表明,B(N)环状掺杂(5,5)碳纳米管的结构较为稳定.B(N)环状掺杂可以增加碳纳米管与Al之间的吸附能;一定范围内的拉伸和压缩变形则会降低碳纳米管与Al之间的大部分吸附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第一性原理 掺杂 Al原子吸附 拉压变形 吸附能 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贵立 赵明明 +1 位作者 董驾潮 谢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了更加符合实际地研究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场分布情况,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APDL语言建立含有三维随机颗粒的复合材料模型,根据细观力学和有限元理论,对模型在单向拉伸下的应力场进行模拟,分析其应力以及应变的分布情况和... 为了更加符合实际地研究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场分布情况,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APDL语言建立含有三维随机颗粒的复合材料模型,根据细观力学和有限元理论,对模型在单向拉伸下的应力场进行模拟,分析其应力以及应变的分布情况和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征,通过ANSYS模拟得到复合材料颗粒中的应力最大而应变最小这一结果.通过改变基体内的颗粒粒径,分析了颗粒粒径对预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颗粒粒径到达一定值后,颗粒粒径的减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球形颗粒 有限元分析 路径模拟 拉伸应力 粒径 边界条件 屈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Cu超高强铝合金晶界偏聚与腐蚀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贵立 方戈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98-1601,共4页
采用自编软件建立Al-Zn-Mg-Cu合金中α-Al、η(MgZn2)相及晶界含η相的α-Al大角度晶界原子集团模型。用递归法计算合金中Zn、Mg、Cu的环境敏感镶嵌能、原子相互作用能,α-Al和η相结合能、费米能级等电子参数。并依据电子参数分析合金... 采用自编软件建立Al-Zn-Mg-Cu合金中α-Al、η(MgZn2)相及晶界含η相的α-Al大角度晶界原子集团模型。用递归法计算合金中Zn、Mg、Cu的环境敏感镶嵌能、原子相互作用能,α-Al和η相结合能、费米能级等电子参数。并依据电子参数分析合金的腐蚀特性。结果显示:合金元素Mg、Cu容易在晶界偏析,Mg、Zn形成η相原子集团。因Mg在晶界偏析,晶界析出的η相较为粗大,晶内形成的η相比较细小。计算还表明:η相的费米能级最高,在腐蚀过程中作为阳极优先溶解。合金元素Zn具有增大晶界、晶内电位差的作用,降低合金的抗腐蚀性。Cu能减小晶界与晶内费米能级差,降低晶界与晶内的电位差,具有减缓合金腐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晶界偏聚 腐蚀 超高强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27合金Ti变质机理电子理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贵立 李荣德 李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77-1380,共4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法建立了熔体ZA27合金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α相-熔体ZA27界面、α相-TiAl3化合物界面原子集团。用递归法计算了α相、TiAl3化合物的结构能,α相与熔体金属,α相与TiAl3化合物的界面能。计算结果表明:TiAl3化合物的... 采用分子动力学法建立了熔体ZA27合金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α相-熔体ZA27界面、α相-TiAl3化合物界面原子集团。用递归法计算了α相、TiAl3化合物的结构能,α相与熔体金属,α相与TiAl3化合物的界面能。计算结果表明:TiAl3化合物的结构能高于α相的结构能,合金凝固时TiAl3化合物先于α相从熔体中析出;α相与TiAl3化合物间的界面能低于α相与熔体金属间的界面能,α相以TiAl3化合物为基体形核比之从熔体金属直接形核增加的界面能少,可减少形核功,因此,TiAl3可成为α相的异质核心,增加α相形核率,细化合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27合金 异质晶核 相界 递归方法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的遗传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贵立 张国英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10-112,共3页
用遗传算法建立了汽机故障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小波包分解技术获得的10个频段上的能量为网络的输入模式,对汽机常见的几种故障进行分类训练,并应用于待识别故障样本的识别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汽机故障诊断中是有效的。
关键词 小波包 故障诊断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微量元素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贵立 张国英 曾梅光 《钢铁研究》 CAS 2000年第1期48-50,共3页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高Co -Ni二次硬化钢的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根据网络的预测结果讨论了微量元素Nb、Ti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证明网络的预测同实验基本一致。可见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设计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力学性能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超晶格结构的第一性原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贵立 姜艳 谢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3,共5页
针对掺杂N、B、Si的碳纳米管超晶格的电子结构及拉伸性能,运用第一性原理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超晶格会形成类似管状结构.不同掺杂元素导致碳纳米管超晶格的结构稳定性有所不同.碳纳米管经掺杂后,能带中的能隙由半导体性转... 针对掺杂N、B、Si的碳纳米管超晶格的电子结构及拉伸性能,运用第一性原理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超晶格会形成类似管状结构.不同掺杂元素导致碳纳米管超晶格的结构稳定性有所不同.碳纳米管经掺杂后,能带中的能隙由半导体性转变为金属性,且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值增大,表明碳纳米管超晶格的物理化学活性增强,而结构稳定性降低.对于碳纳米管超晶格而言,结构稳定性从高至低依次为3×1碳氮、1×1碳硼和3×1碳硼纳米管超晶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超晶格 掺杂 拉伸 电子结构 稳定性 第一性原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l对二次硬化钢微结构影响的穆谱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贵立 张国英 +1 位作者 曾梅光 钱存富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用穆谱技术研究了Co、Al元素对二次硬化钢微结构的影响,发现Co在二次硬化钢中的分布会影响Ni、Cr、Mo原子在其中的分布;Co、Al都促进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减少残余奥氏体量,都促进合金碳化物的形成,增加其析出量。因此在无Co钢中为提高... 用穆谱技术研究了Co、Al元素对二次硬化钢微结构的影响,发现Co在二次硬化钢中的分布会影响Ni、Cr、Mo原子在其中的分布;Co、Al都促进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减少残余奥氏体量,都促进合金碳化物的形成,增加其析出量。因此在无Co钢中为提高强度可加入适量的Al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硬化钢 微结构 Moessbauer谱 超精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27合金中杂质对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贵立 李磊 李荣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5年第4期381-384,共4页
根据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熔体ZA27合金的原子集团,结合计算机编程构造出ZA27合金α相与熔态合金共存时的原子模型及α相大角度晶界模型.利用递归法计算了杂质Cd、Pb、Sn元素固溶于晶粒内,处于固体/熔体相界面及其在α相晶界处的环境敏... 根据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熔体ZA27合金的原子集团,结合计算机编程构造出ZA27合金α相与熔态合金共存时的原子模型及α相大角度晶界模型.利用递归法计算了杂质Cd、Pb、Sn元素固溶于晶粒内,处于固体/熔体相界面及其在α相晶界处的环境敏感镶嵌能.研究结果表明:杂质Cd、Pb、Sn处于固体/熔体相界区的能量最低,固溶于晶粒内的能量最高,说明杂质Cd、Pb、Sn在α相内溶解度很小,结晶时富集于固体/熔体相界前沿熔体中,从而导致凝固结束后杂质Cd、Pb、Sn元素偏聚于晶界,这会降低合金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 晶界 递归方法 电子结构 ZA27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27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贵立 李荣德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17,共2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ZA2 7合金挤压铸造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关系模型 ,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ZA2 7挤压铸造工艺进行多指标优化。结果表明 :当比压为 40MPa、铸型温度在 2 30~ 2 4 0℃、浇注温度在 540~ 550℃、保压时间在 50s左右时 ,ZA2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锌铝合金 优化 挤压铸造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及电场作用对石墨烯电学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贵立 杨忠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2-198,共7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变形、电场及共同作用对石墨烯电学特性影响的电子机理.研究表明,本征石墨烯的能隙及态密度值在费米能级处均为0,呈现出半金属特性;在一定的变形量下对石墨烯施加剪切、拉伸、扭转及弯...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变形、电场及共同作用对石墨烯电学特性影响的电子机理.研究表明,本征石墨烯的能隙及态密度值在费米能级处均为0,呈现出半金属特性;在一定的变形量下对石墨烯施加剪切、拉伸、扭转及弯曲变形作用,发现剪切和扭转变形对打开石墨烯能隙的作用明显;对本征石墨烯施加不同方向的电场,可知<010>电场方向对打开石墨烯能隙的作用效果最强.这是因为该电场方向下石墨烯C-C原子间的布居数正值较大,成键键能较高,而负值数值较小,反键键能较低;线性增加电场强度,石墨烯的能隙呈线性增长势;变形及电场共同作用下,外加电场提高了变形对打开石墨烯能隙的作用效果,但不及两种外场叠加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变形作用 电场作用 能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ZA27合金晶间腐蚀影响的电子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贵立 李荣德 郭玉福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31-1634,共4页
通过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构造了ZA27合金中α相大角度晶界析出η相及稀土元素的原子集团模型.采用递归法计算了Al,Zn,La,Y的局域态密度,计算并分析了α相、η相的总态密度和费米能级,及稀土对态密度和费米能级的影响.计算表明:稀土元... 通过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构造了ZA27合金中α相大角度晶界析出η相及稀土元素的原子集团模型.采用递归法计算了Al,Zn,La,Y的局域态密度,计算并分析了α相、η相的总态密度和费米能级,及稀土对态密度和费米能级的影响.计算表明:稀土元素的局域态密度形状与Zn相近,其与Zn结合的能力大;稀土元素降低η相的费米能级,减小Zn,Al电极电位差,具有抑制晶间腐蚀的作用;稀土元素不改变α相、η相的总态密度形状,但使η相的态密度增大,改变η相的电子结构;晶格结构对原子的态密度有一定的影响,掺杂原子的态密度趋于与基体原子态密度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晶界 晶间腐蚀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应力分布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贵立 谢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4-689,共6页
为了了解工业领域中综合性能优异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采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复合材料界面应力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受压载荷作用下,钛基复合材料发生屈服现象的可能性较小,但碳纳米管的顶部界面边缘处出现了... 为了了解工业领域中综合性能优异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采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复合材料界面应力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受压载荷作用下,钛基复合材料发生屈服现象的可能性较小,但碳纳米管的顶部界面边缘处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导致此处发生断裂破坏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在拉伸载荷作用下,钛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且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因而复合材料发生屈服、断裂破坏的可能性较小.当碳纳米管的相位角为15°时,复合材料发生界面脱离和基体开裂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钛基复合材料 应力分布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三维模型 载荷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合金中稀土及铁的晶界偏聚电子理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贵立 李荣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5-409,共5页
根据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液态ZA27合金的原子集团,结合计算机编程构造出ZA27合金α相与液相共存时的原子构形及α相大角度重位点阵晶界模型。利用递归法计算铁、稀土元素固溶于晶粒内、游离于固液相界面及其在α相晶界处的环境敏感镶嵌... 根据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液态ZA27合金的原子集团,结合计算机编程构造出ZA27合金α相与液相共存时的原子构形及α相大角度重位点阵晶界模型。利用递归法计算铁、稀土元素固溶于晶粒内、游离于固液相界面及其在α相晶界处的环境敏感镶嵌能。结果表明:铁、稀土处于固液相界区比在晶内更稳定,这解释了铁、稀土在α相内溶解度很小,结晶时富集于固液相界前沿液体中,从而导致凝固结束后铁、稀土元素偏聚于晶界,并形成成分复杂的稀土化合物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合金 稀土 晶界偏聚 电子理论 递归法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长径比对力学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贵立 杨忠华 栗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3期5630-5633,共4页
建立复合材料中(镀铜)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空间轴对称分析模型,直接采用有限元法研究长径比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长径比较高时,增强基应力集中程度较高,饱和应力范围较大,说明提高长径比可以提高应力传递效... 建立复合材料中(镀铜)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空间轴对称分析模型,直接采用有限元法研究长径比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长径比较高时,增强基应力集中程度较高,饱和应力范围较大,说明提高长径比可以提高应力传递效率,有利于增强基高弹性模量的发挥;随着长径比的提高,复合材料整体弹性模量增大,当长径比超过临界值后整体弹性模量趋于稳定;对于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长径比临界值为45,弹性模量的临界值为49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镁基复合材料 长径比 有限元分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ZA27挤压铸造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贵立 李荣德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4-205,共2页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铸造锌铝合金ZA2 7力学性能与铸造工艺参数关系模型 ,分析各参数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高性能合金的制备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结果表明 :比压为 67MPa、铸型温度 180℃、浇注温度 5 80℃、保压时间 3 0s ,ZA2 7...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铸造锌铝合金ZA2 7力学性能与铸造工艺参数关系模型 ,分析各参数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高性能合金的制备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结果表明 :比压为 67MPa、铸型温度 180℃、浇注温度 5 80℃、保压时间 3 0s ,ZA2 7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锌铝合金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边简支矩形板损伤诊断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贵立 张国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3期81-83,共3页
本文建立了四边简支矩形板的固有频率与裂纹长度及裂纹位置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该模型可用于结构的损伤监测 ,预报故障的发生。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神经网络 有限元 四边简支矩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基复合材料球形粒子界面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贵立 李荣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粒子填充锌铝基复合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是界面脱粘及基体中裂纹的形成与扩展 ,研究粒子与基体界面附近的应力场分布情况 ,对分析材料的失效原因有一定帮助 ,对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有指导意义。文中建立含裂纹球形粒子填充锌铝基复合材... 粒子填充锌铝基复合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是界面脱粘及基体中裂纹的形成与扩展 ,研究粒子与基体界面附近的应力场分布情况 ,对分析材料的失效原因有一定帮助 ,对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有指导意义。文中建立含裂纹球形粒子填充锌铝基复合材料有限元计算模型 ,采用线弹性轴对称有限单元 ,计算锌铝基复合材料球形填充粒子在拉压两种情况下粒子与基体界面处的应力场 ,定性讨论界面脱粘、裂纹形成与扩展的力学原因 ,并分析裂纹对应力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拉应力场作用下 ,粒子极区的第一主应力、法向应力最大 ,该处易脱粘 ,vonMises屈服应力在偏离极区 45°处最大 ,此处是塑变首先发生的区域 ;压应力场下vonMises屈服应力分布同拉应力场 ,但第一主应力很小 ,法向应力变为负值 ;裂纹对应力场的影响局限在裂纹所在的很小区域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粒子填充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