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入压差发电的储气库系统低碳运行优化研究
1
作者 郑焯 周军 +2 位作者 梁光川 付雯琪 刘诗桃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为了充分利用储气库注采站的流量与压力潜能,提高能量利用率,提出将天然气压差发电技术应用于储气库中。在注采站中嵌入压差发电机组,建立耦合水热力下嵌入压差发电的储气库系统低碳运行优化模型,设计了启发式循环优化求解流程,并结合BA... 为了充分利用储气库注采站的流量与压力潜能,提高能量利用率,提出将天然气压差发电技术应用于储气库中。在注采站中嵌入压差发电机组,建立耦合水热力下嵌入压差发电的储气库系统低碳运行优化模型,设计了启发式循环优化求解流程,并结合BARON求解器实现对优化模型的求解。某储气库的算例结果表明:嵌入压差发电机组后,储气库的运行碳排放量均比嵌入前低,同时压差发电机组又可额外降低碳排放量,减碳效果显著。此外,对比压差发电机组嵌入前后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运行能耗与发电参数,分析了降压运行方式下储气库的注采方案和储层参数,有助于确定储气库系统最优的运行策略,为推动嵌入压差发电机组的储气库低碳运行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力耦合 天然气压差发电 储气库系统 优化求解流程 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计量体系下多气源管网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诗桃 周军 +2 位作者 刘翠 秦一雄 梁光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46,共17页
针对全国“一张网”的多气源天然气供应格局现状,传统的体积计量交易体系已不适合中国天然气管道的运营与发展,使用能量计量更能体现出天然气本身具有的能量特征,促进天然气市场的整合与升级。在考虑天然气能量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和非居... 针对全国“一张网”的多气源天然气供应格局现状,传统的体积计量交易体系已不适合中国天然气管道的运营与发展,使用能量计量更能体现出天然气本身具有的能量特征,促进天然气市场的整合与升级。在考虑天然气能量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和非居民用户对天然气气质需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能量计量体系下多气源管网运行优化模型,模型以管道运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气源供气量和全线增压方式为决策变量。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国内某长输管道,并利用GAMS/ANTIGONE求解器获得了模型最优解。结果表明,不同能量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下优化结果均优于现场实际运行方案,最高提升了32.05%的运营利润。其中,购气成本在管道运营成本中占比最高,受各气源气价、供气量和热值的综合影响;管输成本和压气站运行成本受各气源供气量的间接影响;需求节点处天然气热值含量越高,售气收益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量计量 运行优化 管道运营利润 多气源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集输管道低洼处腐蚀机理研究
3
作者 刘诗桃 周军 +4 位作者 刘岳龙 韩杰林 彭思洲 万伟 梁光川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22-129,共8页
为了研究大牛地气田集输管道低洼处腐蚀机理,通过模拟管道沿线积液分布,确定距起点1207 m的管道低洼处为重点监测点,在现场开展管段开挖与挂片安装工作。采用失重测试计算挂片腐蚀速率,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 为了研究大牛地气田集输管道低洼处腐蚀机理,通过模拟管道沿线积液分布,确定距起点1207 m的管道低洼处为重点监测点,在现场开展管段开挖与挂片安装工作。采用失重测试计算挂片腐蚀速率,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腐蚀产物微观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采气树处挂片均匀腐蚀速率为0.0035 mm/a,腐蚀程度轻微,无明显局部腐蚀倾向;低洼处挂片均匀腐蚀速率为0.0599 mm/a,局部腐蚀速率为0.1380 mm/a,孔蚀系数为2.3,局部腐蚀程度严重。低洼处管段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结构疏松,腐蚀产物主要由FeCO_(3)、FeS、Fe_(2)O_(3)组成,推测腐蚀主要由CO_(2)和H_(2)S 2种腐蚀性气体引起,积液中的Cl^(-)起到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内腐蚀 腐蚀机理 管道积液分布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田集输管道缓蚀剂加注有效性问题的综述
4
作者 刘诗桃 周军 +4 位作者 梁光川 万伟 刘岳龙 彭思洲 吕茜娣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19-127,共9页
在气田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采出水的逐渐增加和集输管线服役年限的延长,腐蚀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刺漏穿孔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针对内腐蚀严重的问题,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定期清管、缓蚀剂预膜及喷注”的方法进行防治。但是目前还未... 在气田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采出水的逐渐增加和集输管线服役年限的延长,腐蚀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刺漏穿孔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针对内腐蚀严重的问题,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定期清管、缓蚀剂预膜及喷注”的方法进行防治。但是目前还未建立合理的集输管道缓蚀剂加药制度,相关的工艺技术流程大多依赖工程经验,其技术体系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评估标准,导致缓蚀剂加注存在适应性差、耗剂量大、膜质量控制难等技术难题。因此亟需开展缓蚀剂加注方案的优化工作,逐步完善缓蚀剂加注技术体系,形成适合现场工况的缓蚀剂加注方案和技术规程,降低气田集输管道内腐蚀程度和刺漏穿孔频次,从而实现缓蚀剂应用与管理的提质增效。为此,总结了缓蚀剂的加注工艺、缓蚀效率评价技术、缓蚀剂现场加注有效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为气田集输管道缓蚀剂加注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道 缓蚀剂 腐蚀监测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某集输管道腐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军 彭思洲 +3 位作者 刘诗桃 韩杰林 熊梓豪 梁光川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86-193,共8页
为明确大牛地气田某集输管道腐蚀问题,针对现场的腐蚀挂片与腐蚀管段采用腐蚀速率测试、微观形貌观察及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集输管道在H_(2)S/CO_(2)共存环境下的腐蚀机理,为制定相应腐蚀防护措施提供基础。研究表明:腐蚀挂片... 为明确大牛地气田某集输管道腐蚀问题,针对现场的腐蚀挂片与腐蚀管段采用腐蚀速率测试、微观形貌观察及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集输管道在H_(2)S/CO_(2)共存环境下的腐蚀机理,为制定相应腐蚀防护措施提供基础。研究表明:腐蚀挂片平均腐蚀速率为0.092 3 mm/a,高于行业标准要求的0.076 0 mm/a,局部腐蚀速率约为0.157 0 mm/a,孔蚀系数约为2.7,腐蚀管段试片蚀坑最大深度为88μm;腐蚀产物膜结构疏松,保护性能较差;腐蚀产物中C、O和S元素的含量远高于20碳钢的化学成分,腐蚀产物主要由FeCO_(3)、FeS、Fe_(2)O_(3)组成,说明集输管道所发生的腐蚀主要是由CO_(2)和H_(2)S遇潮湿环境后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集输管道 H_(2)S/CO_(2)共存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金属缓蚀剂方面的研究应用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诗桃 廖柯熹 +5 位作者 何国玺 曾余祥 葛清晓 周飞龙 吕茜娣 赵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1,172,共11页
壳聚糖是一种含有大量的伯羟基、仲羟基以及氨基和糖酐键等极性官能团和孤对电子的碱性多糖。它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廉价易得、可生物降解且具有大量活性官能团的天然高分子产物,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壳聚糖及... 壳聚糖是一种含有大量的伯羟基、仲羟基以及氨基和糖酐键等极性官能团和孤对电子的碱性多糖。它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廉价易得、可生物降解且具有大量活性官能团的天然高分子产物,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金属腐蚀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作为缓蚀剂防腐方面的优势,并对其研究现状及机理进行了说明。简述了壳聚糖高分子结构特性及作为金属缓蚀剂的特点,分析了壳聚糖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根据官能团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归纳,包括羧甲基类壳聚糖、席夫碱类壳聚糖、季铵盐类壳聚糖等,并对比了不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缓蚀效率。同时,梳理了壳聚糖及衍生物在防腐方面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如在中性条件下溶解性差、部分壳聚糖衍生物合成方法复杂等。最后,展望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防腐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壳聚糖 衍生物 防腐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投入与城市人口规模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数据验证
7
作者 李鹏 刘诗桃 +1 位作者 王淑芬 富潇睿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3年第6期648-653,共6页
以创新来驱动经济的增长,从而激发城市主体的竞争力和活力,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高品质发展的核心目标。利用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数据,选取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创新能力和政府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把城市人口密度作... 以创新来驱动经济的增长,从而激发城市主体的竞争力和活力,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高品质发展的核心目标。利用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数据,选取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创新能力和政府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把城市人口密度作为城市人口规模的代理变量,通过研究城市人口密度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得出城市人口规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城市规模的过程中,加入了省会城市这个调节变量,分析省会城市和政府创新投入的交叉项及省会城市和人口密度的交叉项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政府创新投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城市人口密度 政府创新投入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型油田水结垢特性实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锡林 刘诗桃 +1 位作者 陆金星 刘少钧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7年第4期12-14,共3页
为了研究油田水在不同温度、不同离子浓度下的结垢规律,对碳酸钙型油田水进行了实验分析。采用静态实验的方法,通过改变模拟油田水的温度、离子浓度和加热时间,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结垢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油田水的临界结垢温度为42.5℃... 为了研究油田水在不同温度、不同离子浓度下的结垢规律,对碳酸钙型油田水进行了实验分析。采用静态实验的方法,通过改变模拟油田水的温度、离子浓度和加热时间,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结垢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油田水的临界结垢温度为42.5℃左右,主要沉淀离子钙离子的浓度对临界结垢温度有影响。在一定实验条件下,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油田水的临界结垢温度将降低。该实验结果可为油田现场及集输管道的温度设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水 结垢速率 临界结垢温度 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田地面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廖柯熹 彭浩 +3 位作者 何国玺 李明红 冷吉辉 刘诗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11400-11412,共13页
目前中国页岩气地面工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关键地面工程技术不成熟。阐明了中国页岩气资源的分布、储量情况及开发特点,探析了中国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的显著特点,综述了集输管网布局优化、集输与处理工艺、生产后期增压工艺、撬装... 目前中国页岩气地面工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关键地面工程技术不成熟。阐明了中国页岩气资源的分布、储量情况及开发特点,探析了中国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的显著特点,综述了集输管网布局优化、集输与处理工艺、生产后期增压工艺、撬装化设备设计及集输管道内腐蚀防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现状。同时也展望了中国页岩气地面工程技术逐步朝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运维、一体化集成和工艺技术创新等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面工程技术 管网布局 集输与处理 撬装化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压阀故障诊断研究综述与本体技术应用展望
10
作者 周军 李传钱 +2 位作者 朱斌 刘诗桃 梁光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2,共8页
随着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天然气调压阀故障诊断和运行维护提出更智能化的需求。基于模型、知识和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技术,分析“多理论融合”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前景。基于模型与数据驱动、基于知识与数据驱动以... 随着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天然气调压阀故障诊断和运行维护提出更智能化的需求。基于模型、知识和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技术,分析“多理论融合”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前景。基于模型与数据驱动、基于知识与数据驱动以及多理论融合的故障诊断技术3个方面,对调压阀故障诊断研究进行回顾,指出调压阀故障诊断系统异构性、知识孤岛、泛化性差等问题。同时引入本体技术,阐述本体故障诊断技术特点和研究现状,探讨调压故障诊断技术发展方向。在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发展趋势下,展望基于多理论融合的本体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压阀 故障诊断 本体 多理论融合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采出水处理系统腐蚀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杰林 周军 +4 位作者 刘岳龙 万伟 彭思洲 卢智广 刘诗桃 《全面腐蚀控制》 2023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大牛地气田由于井口工艺调整,形成含醇采出水,水质腐蚀性较强,给大牛地采出水系统埋下腐蚀隐患。本文通过对采出水水质成分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水质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结垢模拟研究,基于模拟结果开展现场挂片实验,研究不同水质条件下... 大牛地气田由于井口工艺调整,形成含醇采出水,水质腐蚀性较强,给大牛地采出水系统埋下腐蚀隐患。本文通过对采出水水质成分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水质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结垢模拟研究,基于模拟结果开展现场挂片实验,研究不同水质条件下的腐蚀状况,明确大牛地气田采出水处理系统腐蚀程度,为采出水处理系统下一步腐蚀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水处理系统 腐蚀 结垢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某输气管道内腐蚀的原因
12
作者 韩杰林 周军 +3 位作者 刘岳龙 彭思洲 刘诗桃 熊梓豪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36,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大牛地气田某集气站外输管道内腐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态与液态腐蚀产物均呈疏松多孔结构,对金属基体的保护作用较差;腐蚀产物的主要元素为Fe、O、S、C,其中C和S元素含量超...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大牛地气田某集气站外输管道内腐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态与液态腐蚀产物均呈疏松多孔结构,对金属基体的保护作用较差;腐蚀产物的主要元素为Fe、O、S、C,其中C和S元素含量超标,腐蚀产物主要由FeS、FeCO_(3)、Fe_(2)O_(3)和Fe_(3)O_(4)组成;输气管道内发生了H_(2)S、CO_(2)的协同腐蚀,H_(2)S、CO_(2)溶解于管道内沉积的凝析水后,与金属基体发生腐蚀反应,腐蚀形式主要为局部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内腐蚀 腐蚀机理 局部腐蚀 腐蚀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