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槐耳颗粒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1
作者 周瑶 刘舒雷 +3 位作者 赵丹 龚婕 刘清 刘丽芳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槐耳颗粒(HR)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GLM患者,治疗方案为槐耳颗粒(20 g/次,3次/d)冲服,治疗时间... 目的:探究槐耳颗粒(HR)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GLM患者,治疗方案为槐耳颗粒(20 g/次,3次/d)冲服,治疗时间为6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评分、脓肿范围、皮色改变范围,比较患者血液标本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等免疫炎症指标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估安全性;6个月后,统计复发率。结果:纳入的60例患者中,脱落2例,剔除1例。与治疗前比较,槐耳颗粒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彩超下测量的乳腺肿块直径、体表肿块体积缩小,乳腺疼痛评分、症状总积分减少,患者血液标本中的WBC、NEUT、CRP、IL-2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槐耳颗粒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中IL-4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6个月后的乳房疼痛评分和体表肿块、脓肿范围、皮色改变范围评分以及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患者血液中WBC、NEUT、CRP、IL-2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治疗GLM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颗粒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丽芳使用月经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丹 邓显光 +4 位作者 周瑶 龚婕 刘舒雷 葛安琪 刘丽芳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介绍和总结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刘丽芳教授认为乳腺增生随月经变化的周期性疼痛症状极其具有中医时间医学特色,认为经前经后乳腺增生病机虚实不同,经前以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主,是实;经后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是虚。据此使... 介绍和总结刘丽芳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刘丽芳教授认为乳腺增生随月经变化的周期性疼痛症状极其具有中医时间医学特色,认为经前经后乳腺增生病机虚实不同,经前以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主,是实;经后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是虚。据此使用月经周期疗法并创立乳癖经前方、乳癖经后方随证治之,以期为本病的中医证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并附临床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时间医学 月经周期疗法 名医经验 同病异治 刘丽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丽芳教授从“肝主筋”理论治疗乳腺管痉挛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丽红 刘丽芳 +2 位作者 郑璇 邓显光 刘舒雷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32期110-112,共3页
乳腺管痉挛是指哺乳期妇女的乳腺导管出现痉挛疼痛、狭窄不通的表现,部分还伴有乳房的雷诺氏现象。目前该病的临床发病率逐步上升,而中西医对此病报道均较少。刘丽芳教授从肝主筋理论出发,认为营卫不调、肝风内动为其发病根本,肝胃不和... 乳腺管痉挛是指哺乳期妇女的乳腺导管出现痉挛疼痛、狭窄不通的表现,部分还伴有乳房的雷诺氏现象。目前该病的临床发病率逐步上升,而中西医对此病报道均较少。刘丽芳教授从肝主筋理论出发,认为营卫不调、肝风内动为其发病根本,肝胃不和、不通则痛为其基本病机,治疗多从肝胃论治,内外兼治,标本兼顾,并善于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每多奏效。附以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管痉挛 名医经验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玄府气液-阳热怫郁”理论辨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瑶 赵丹 +4 位作者 刘舒雷 龚婕 范洪桥 邓显光 刘丽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09-2111,共3页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育龄期女性多发的一类慢性炎症性乳腺疾病,其起病迅速、病程长、难治愈,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GLM具有复发率低、治愈率高的显著优势。玄府是气液运行、...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育龄期女性多发的一类慢性炎症性乳腺疾病,其起病迅速、病程长、难治愈,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GLM具有复发率低、治愈率高的显著优势。玄府是气液运行、输布的重要通路,六气、五志因郁致热化火,遂成“阳热怫郁”的病理状态,热盛则腠理闭塞而郁结,故阳热怫郁可致玄府密闭、气液失运。本文分别从六气皆从火化、五志化火阐述GLM的发病原因,认为“阳热怫郁,玄府闭塞,气液失运”的病机演变贯穿GLM的始终。针对GLM热与郁的核心病机,主张辨证运用宣、清、透三法清宣郁热、透达玄府,以解GLM的“阳热怫郁”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阳热怫郁 玄府气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木郁达之”论治肉芽肿性乳腺炎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丹 周瑶 +2 位作者 龚婕 刘舒雷 刘丽芳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32-35,共4页
肉芽肿性乳腺炎属中医学“粉刺性乳痈”范畴,其发病主要责之于肝,病机为木失条达,乳络郁阻,致使气血瘀滞,津停痰生,聚结成块,最终郁蒸腐肉酿脓,溃后不愈成瘘而成。中医依据“木郁达之”,分期辨治:初期以肝气郁结为主,治以疏肝理气、化... 肉芽肿性乳腺炎属中医学“粉刺性乳痈”范畴,其发病主要责之于肝,病机为木失条达,乳络郁阻,致使气血瘀滞,津停痰生,聚结成块,最终郁蒸腐肉酿脓,溃后不愈成瘘而成。中医依据“木郁达之”,分期辨治:初期以肝气郁结为主,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以达之;中期郁火酿脓,治以清泻肝火、消痈托脓以达之;末期木气失和,脾土受累,治以养肝解郁、培土和中以达之。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粉刺性乳痈 木郁达之 《黄帝内经》 分期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垫棉法“助疮回阳”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龚婕 刘丽芳 +2 位作者 周瑶 赵丹 刘舒雷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4期89-92,共4页
垫棉法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助疮回阳”是其重要作用之一,通过垫衬、绷缚使得创面保暖回阳、气血得以通畅,从而助痈疮发溃、促进愈合。阳虚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基本病机,依据“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垫棉法“助疮回阳”作用是温阳法在该... 垫棉法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助疮回阳”是其重要作用之一,通过垫衬、绷缚使得创面保暖回阳、气血得以通畅,从而助痈疮发溃、促进愈合。阳虚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基本病机,依据“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垫棉法“助疮回阳”作用是温阳法在该病外治中的体现,也为垫棉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开辟了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垫棉法 助疮回阳 温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卓越医学生五位一体阶段性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俞赟丰 皮珊珊 +3 位作者 刘舒雷 胡箐 何凌林 简维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8期151-153,共3页
卓越医学生五位一体阶段性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是卓越医学生视域下,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为核心方法,以实现"医学生综合素质高效提升"的最终目标,采用自主学习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科研能力、临场... 卓越医学生五位一体阶段性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是卓越医学生视域下,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为核心方法,以实现"医学生综合素质高效提升"的最终目标,采用自主学习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科研能力、临场表达能力以及增加实践经验积累五位一体的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基础性培养,侧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第二阶段为拓展性培养,侧重培养计算基础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第三阶段为加强性培养,侧重培养心理素质、演讲与口才;第四阶段为专业性培养,侧重培养创新、科研能力和论文书写能力;第五阶段为实践性培养,侧重培养实践学习能力和积累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医学生 五位一体 综合素质 人材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解毒汤干预Wnt/β-catenin通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抗乳腺癌肺转移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舒雷 刘丽芳 +4 位作者 曾丽红 周瑶 赵丹 龚婕 曹海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解毒汤对荷瘤裸鼠乳腺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探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阿霉素组及黄芪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组通过皮... 目的观察黄芪解毒汤对荷瘤裸鼠乳腺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探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阿霉素组及黄芪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组通过皮下注射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制备荷瘤裸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黄芪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黄芪解毒汤17.82、35.64、71.28 g/kg,阿霉素组腹腔注射阿霉素0.05 g/kg,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均连续给药21 d。于造模后9、15、21 d测定瘤体积;给药结束后分离肿瘤组织,称瘤重、计算抑瘤率;分离肺组织,计数肺转移瘤结节数,计算肺转移抑制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β-catenin、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积、重量降低(P<0.01);黄芪解毒汤高剂量组肺转移结节数减少(P<0.01);黄芪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β-catenin、Vimentinm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黄芪解毒汤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黄芪解毒汤可有效抑制乳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肺转移的进程,可能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表达,从而抑制EMT进程有关,以达到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黄芪解毒汤 WNT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小鼠
原文传递
柴胡清肝汤干预NLRP3/IL-1β通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瑶 刘丽芳 +5 位作者 柳佳璐 龚婕 刘舒雷 赵丹 凌洁 范洪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柴胡清肝汤(CHQGT)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组(0.0018 g·kg^(-1))、柴胡清肝汤低、中、高剂量组(4.5、8.9、17.8 g·kg^(-1)),采用GL... 目的:探讨柴胡清肝汤(CHQGT)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组(0.0018 g·kg^(-1))、柴胡清肝汤低、中、高剂量组(4.5、8.9、17.8 g·kg^(-1)),采用GLM病变组织与弗氏佐剂混合后的组织匀浆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药物干预组均给予相应的处理因素,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4 d后肉眼观察小鼠乳腺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取材的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m 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NLRP3、Caspase-1、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肉眼可见乳房明显红肿,且乳腺炎症指数显著升高(P<0.01),病理学改变包括形成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伴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中的NLRP3、Caspase-1及IL-1β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乳房红肿均有改善,柴胡清肝汤中、高剂量组及泼尼松龙组经治后炎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乳腺的炎症程度明显改善,病理学方面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柴胡清肝汤高剂量组、泼尼松龙组均能够明显下调NLRP3、Caspase-1及IL-1βm RNA的表达(P<0.05,P<0.01),降低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柴胡清肝汤能够抑制炎症,治疗大鼠GLM,其可能机制与抑制NLRP3/IL-1β信号通路有关,这为“清消法”防治GLM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动物模型 柴胡清肝汤 清消法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 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